進行野戰(zhàn)訓練的美國特種兵
特種兵是經過高強度特殊訓練的精英部隊,擅長在非常規(guī)條件下和異常艱苦的環(huán)境中作戰(zhàn)。目前,許多國家根據各自的地形地貌特點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紛紛打造各具特色的特種兵野戰(zhàn)學校。在這些學校中,比較有名的是委內瑞拉的“獵人學?!?,美國的SERE特種訓練學院,比較神秘的是朝鮮第二軍官學校和越南特工軍官學校等。
學山地作戰(zhàn)都去土耳
訓練特種兵的野戰(zhàn)學校要想出名,一般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鮮明的特色,這些特色大多與典型的地貌和氣候有關;另一個是嚴酷的訓練手段。在這兩點上,土耳其訓練山地特種兵的“埃依爾迪爾”軍校無疑是符合要求的。有近80年歷史的“埃依爾迪爾”軍校被譽為“產生山地特種兵的搖籃”,美、中、英、法等國都定期派特種兵前往訓練,連山地作戰(zhàn)能力極強的美軍第10山地師也經常派人到“埃依爾迪爾”軍校深造。
該校位于海拔1700多米的高山上,山道險峻,夜寒多雨。據校方透露,選擇這樣令人生畏的環(huán)境就是要讓人長時間在饑餓狀態(tài)中接受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接受訓練的外國特種兵要在75天內參加28個科目的實戰(zhàn)演練。許多科目的強度、難度和危險程度都達到了人體的極限。校方規(guī)定,學員可自行決定是否參加考核,如果退出就意味著被淘汰;如果參加則必須簽“生死狀”,表明發(fā)生意外與校方無關。
夜間100米滲透是具挑戰(zhàn)性的科目。特種兵們必須以低姿匍匐的姿勢通過各種障礙,距地面和障礙物1米高的地方有重機槍掃射,匍匐區(qū)內埋有炸藥,如果完成動作超過規(guī)定時間,炸藥就會自動引爆。據土耳其軍方官員透露,近一期的培訓班中有3名學員被子彈擊中。在“埃依爾迪爾”軍校的訓練中,徒手攀登70米高的人工塔被學員們稱為“生死坎”。據校方透露,由于完全是徒手攀登,曾有不少學員在訓練中摔傷致殘,甚至喪命。訓練中,一位土耳其學員爬到40米時,不慎摔了下來,他口鼻出血,5根肋骨被摔斷。由于這項訓練難度大、風險高,許多外軍學員都放棄了這項訓練內容。該塔建成后,只有土耳其本國學員和一名中國軍人登上過此塔。
總參謀長之子死在法國
除了地理特點,氣候特點也是野戰(zhàn)學校出名的一個原因。法國圣西爾軍校特種兵訓練中心就是依據寒冷的氣候條件而設立的。該中心位于阿爾卑斯山區(qū),冬季十分寒冷,且晝夜溫差大,日落后,氣溫能迅速下降10多度。把野戰(zhàn)學校建在這里,就是為了提高特種兵在高寒條件下的生存和作戰(zhàn)能力。由于法國與非洲一些國家簽署了軍事合作條約,所以非洲國家每年都派特種兵到那里培訓。今年1月,該中心組織特種兵進行晝夜作戰(zhàn)訓練,結果在夜里突降暴雪,特種兵中的兩人被活活凍死,其中一人是多哥軍隊總參謀長的兒子。此外還有10多名特種兵被凍傷。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要求調查此事,但圣西爾軍校堅決表示,在訓練科目的安排上不存在任何問題。
靠折磨人也能出名
野戰(zhàn)學校賴以成名的根源在于其是否具有提高特種兵專項技能的訓練能力。有些野戰(zhàn)學校盡管不具備得天獨厚的氣候或地貌條件,但由于訓練方式特別,同樣具有吸引力,其中典型的就是美國的SERE特種訓練學院。對特種兵意志力的訓練方式使該學院成為世界各國特種兵的“神圣殿堂”。“SERE”是由“生存”、“躲避”、“抵抗”和“逃逸”4個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的。根據訓練計劃,在生存訓練中,受訓者要學會在很少甚至無水與食物的條件下,靠雨水、溝水(甚至臟水)、樹葉、野草、野獸和昆蟲存活下來,而且要保持戰(zhàn)斗力;在抵抗訓練中,要學會在無彈藥的情況下,使用可能得到的銳器、硬物,甚至徒手與對方搏斗;在逃避訓練中,要學會在負傷的情況下,如何躲避對方的追捕,而實在逃不掉被俘以后,又要頂得住對方的種種折磨。據受訓軍官透露,經過了仿真戰(zhàn)俘營的折磨后,特種兵往往更愿意戰(zhàn)死沙場,因為“被俘”后遭受的折磨讓他們刻骨銘心。
在軍事交流國際化的今天,各國的特種兵不再閉門苦練,他們紛紛走出國門到世界上好的野戰(zhàn)學校去接受磨練,以達到現代戰(zhàn)爭的嚴酷要求。
特種兵是經過高強度特殊訓練的精英部隊,擅長在非常規(guī)條件下和異常艱苦的環(huán)境中作戰(zhàn)。目前,許多國家根據各自的地形地貌特點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紛紛打造各具特色的特種兵野戰(zhàn)學校。在這些學校中,比較有名的是委內瑞拉的“獵人學?!?,美國的SERE特種訓練學院,比較神秘的是朝鮮第二軍官學校和越南特工軍官學校等。
學山地作戰(zhàn)都去土耳
訓練特種兵的野戰(zhàn)學校要想出名,一般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鮮明的特色,這些特色大多與典型的地貌和氣候有關;另一個是嚴酷的訓練手段。在這兩點上,土耳其訓練山地特種兵的“埃依爾迪爾”軍校無疑是符合要求的。有近80年歷史的“埃依爾迪爾”軍校被譽為“產生山地特種兵的搖籃”,美、中、英、法等國都定期派特種兵前往訓練,連山地作戰(zhàn)能力極強的美軍第10山地師也經常派人到“埃依爾迪爾”軍校深造。
該校位于海拔1700多米的高山上,山道險峻,夜寒多雨。據校方透露,選擇這樣令人生畏的環(huán)境就是要讓人長時間在饑餓狀態(tài)中接受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接受訓練的外國特種兵要在75天內參加28個科目的實戰(zhàn)演練。許多科目的強度、難度和危險程度都達到了人體的極限。校方規(guī)定,學員可自行決定是否參加考核,如果退出就意味著被淘汰;如果參加則必須簽“生死狀”,表明發(fā)生意外與校方無關。
夜間100米滲透是具挑戰(zhàn)性的科目。特種兵們必須以低姿匍匐的姿勢通過各種障礙,距地面和障礙物1米高的地方有重機槍掃射,匍匐區(qū)內埋有炸藥,如果完成動作超過規(guī)定時間,炸藥就會自動引爆。據土耳其軍方官員透露,近一期的培訓班中有3名學員被子彈擊中。在“埃依爾迪爾”軍校的訓練中,徒手攀登70米高的人工塔被學員們稱為“生死坎”。據校方透露,由于完全是徒手攀登,曾有不少學員在訓練中摔傷致殘,甚至喪命。訓練中,一位土耳其學員爬到40米時,不慎摔了下來,他口鼻出血,5根肋骨被摔斷。由于這項訓練難度大、風險高,許多外軍學員都放棄了這項訓練內容。該塔建成后,只有土耳其本國學員和一名中國軍人登上過此塔。
總參謀長之子死在法國
除了地理特點,氣候特點也是野戰(zhàn)學校出名的一個原因。法國圣西爾軍校特種兵訓練中心就是依據寒冷的氣候條件而設立的。該中心位于阿爾卑斯山區(qū),冬季十分寒冷,且晝夜溫差大,日落后,氣溫能迅速下降10多度。把野戰(zhàn)學校建在這里,就是為了提高特種兵在高寒條件下的生存和作戰(zhàn)能力。由于法國與非洲一些國家簽署了軍事合作條約,所以非洲國家每年都派特種兵到那里培訓。今年1月,該中心組織特種兵進行晝夜作戰(zhàn)訓練,結果在夜里突降暴雪,特種兵中的兩人被活活凍死,其中一人是多哥軍隊總參謀長的兒子。此外還有10多名特種兵被凍傷。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要求調查此事,但圣西爾軍校堅決表示,在訓練科目的安排上不存在任何問題。
靠折磨人也能出名
野戰(zhàn)學校賴以成名的根源在于其是否具有提高特種兵專項技能的訓練能力。有些野戰(zhàn)學校盡管不具備得天獨厚的氣候或地貌條件,但由于訓練方式特別,同樣具有吸引力,其中典型的就是美國的SERE特種訓練學院。對特種兵意志力的訓練方式使該學院成為世界各國特種兵的“神圣殿堂”。“SERE”是由“生存”、“躲避”、“抵抗”和“逃逸”4個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的。根據訓練計劃,在生存訓練中,受訓者要學會在很少甚至無水與食物的條件下,靠雨水、溝水(甚至臟水)、樹葉、野草、野獸和昆蟲存活下來,而且要保持戰(zhàn)斗力;在抵抗訓練中,要學會在無彈藥的情況下,使用可能得到的銳器、硬物,甚至徒手與對方搏斗;在逃避訓練中,要學會在負傷的情況下,如何躲避對方的追捕,而實在逃不掉被俘以后,又要頂得住對方的種種折磨。據受訓軍官透露,經過了仿真戰(zhàn)俘營的折磨后,特種兵往往更愿意戰(zhàn)死沙場,因為“被俘”后遭受的折磨讓他們刻骨銘心。
在軍事交流國際化的今天,各國的特種兵不再閉門苦練,他們紛紛走出國門到世界上好的野戰(zhàn)學校去接受磨練,以達到現代戰(zhàn)爭的嚴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