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錦囊妙計讓你高考作文得高分

字號:

“貼近自己、遠離自己、展開想象、善于分析、正題反作!”上周,省高考(Q吧)自主命題語文學(xué)科顧問組組長、福建師大文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孫紹振在給泉州考生進行高考作文講座時,為泉州考生傳授了高考作文得高分的五方錦囊妙計。隨著高考腳步的不斷逼近,考生們的精神也進入了緊張的狀態(tài)。到了此時,大部分人都認為,就算其他科目還能繼續(xù)努力,但作文要想增分難度太大。因為到了此時,語言表達、詞匯、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已基本定型,要想再有明顯的提高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孫教授卻認為,雖然時間不多,但提高作文水平仍然有機會,只要掌握技巧,適時運用上述五妙計,一樣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有所提升。
    他建議考生在寫高考作文時,一定要盡可能地寫得獨特一點、特殊一點、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一點。因為在高考改卷時,每個老師一天要面對上百份卷子,眼睛與思維都會疲勞。因此,如果你在一兩百份卷子中顯得特立獨行,個性鮮明,就能出奇制勝。當(dāng)然,如果平常基礎(chǔ)較弱、語言干巴、邏輯思維不行的考生,就要盡可能地把文章寫順、寫連貫,語言盡可能漂亮一點就行。
     妙招一:貼近自己
     許多學(xué)生面對高考作文題時,往往會出現(xiàn)思維空白,一個字都寫不出來。孫紹振教授認為,這不一定是能力問題,而是無法確定主題。
     他舉了個例子,一位二年級的男孩子寫了一篇《我的理想》的作文:阿爹在世時對我說,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做個科學(xué)家;阿媽卻說,要我長大后做個公安,這樣就不會被人欺負了。我不想,我的理想是變成一條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門口。因為阿媽膽子小怕黑怕鬼,我也怕。但阿媽說狗不怕黑、不怕鬼。我要變成一條狗,這樣,阿媽和我就都不用怕了。
     這篇文章很特別,也很生動,因為他貼近孩子的生活、貼近孩子自己。所以,孫教授指出:貼近自己的年齡、貼近自己的生活,甚至貼近自己的幻想,就可以很快形成自己的主題。然后寫出你的生活,就算是調(diào)皮的、發(fā)牢騷的也沒有關(guān)系。
    妙招二:遠離自己
    萬一貼不近自己怎么辦?孫教授給出了第二個錦囊:遠離自己、超越自己。
    比如老師出一個題目《后悔》,拿到題目后,首先可以先想想自己,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可有過非同尋常的事,讓你非同尋常地后悔。如果沒有,那就遠離自己,想想你知道的其他人可有非同尋常的事,讓他們非同尋常地后悔。
    第一步,可以想想身邊的人,親朋好友、老師、同學(xué)。如果在他們身上找不到答案,那就想想報紙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作家、演員、大老板等。如果也沒有找到答案,那就想想近兩三年來的新聞人物。還不行,那就想想歷史人物吧,只要抓住一個,就可以把他作為你的主題材料寫出來。
    妙招三:展開想象
    遠離自己、超越自己就需要想像力,這是第三個錦囊。
    比如有一年的高考題目《誠信》,大部分學(xué)生都是寫實的,顯示不出亮點,而一考生則完全是虛構(gòu)的、完全靠想象:我的母親有6個兒子,老大叫財富、老二叫美麗……我叫誠信。我長得不美麗也不夠聰明……但我誠信。
    隨后,這位考生寫到,自己離開了家,去尋找幸福,先是遇到一位愿意接納“我”的美麗女郎,后又遇到一位富有的人,但前者只是可憐“我”,后者只是憐憫“我”,而“我”不需要這些。于是,“我”選擇離開。后來,“我”在深山遇到了一位老和尚,老和尚給了“我”一桿秤,秤的一頭站著“我”,另一頭站著“我”的五兄弟,結(jié)果“我”比五兄弟還要重。于是,“我”懂得了幸福的真諦,終成為了一位幸福的傳播者。
    這樣富有想像力的文章,終出奇制勝,拿了高分。
    妙招四:善于分析
    孫教授提醒考生們:如果是屬于某種思辨的分析題,則作文時,光有自己的年齡特點是不夠的,要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也就是說,考生要有一定的具體分析能力,而且,還要懂得層層分析?!吧朴诜治觥保@是孫教授傳授的第四個錦囊。
    比如作文題《水滴石穿》這個題,絕大部分考生一看題目都會想到“持之以恒”,但這樣的作文顯得太普通;也有的學(xué)生會想得深刻一點:水滴要滴在同一個點上,才能石穿,那么,應(yīng)該還包括“目標(biāo)一致”、“矢志不移”,這就有一點競爭力了;也有個別學(xué)生會想到,水滴石穿要花多少時間啊,效率太低了,于是得出結(jié)論:這種做法太傻了,雖然能表現(xiàn)一個人肯堅持、有毅力,但不是好辦法。想到了這一層,寫出來的作文自然就會與眾不同,觀點鮮明,令改卷老師眼前一亮。孫教授再補充一點:如果水不是純凈水,則有可能水滴石長,這樣的文章其競爭力就非同尋常了。
    妙招五:正題反作
    除了上述四妙招外,孫教授后又拋出一個可以讓高考作文得高分的錦囊:正題反作。
    比如作文題《如果我是上帝》,臺灣作家張曉風(fēng)這樣寫這篇文章:我是個小心眼的女子,動不動就與人計較,給學(xué)生打分還得計算到小數(shù)點,還要四舍五入,讓我這樣的人當(dāng)了上帝,后果是很嚴重的……我在山上看到人們將易拉罐到處扔,覺得這些人實在不配有眼睛。第二天,盲人學(xué)校的校長將不得不再接收5000名盲人……幸虧我不是上帝;我在一些工廠邊看到那么多五顏六色的污水,四下橫流。讓別人活不成的人,我也要讓他們活不成,第二天,人們發(fā)現(xiàn),一個島上居然死了那么多與污水有關(guān)的人……種種種種,幸虧我不是上帝!
    高考后,改卷老師每天要面對無數(shù)的卷子,如果出現(xiàn)這樣與眾不同的卷子,自然能吸引老師的眼球,也能得高分。孫教授提醒考生:任何肯定的、好的東西,在一定條件下都有相反的效果,要保持一個非常清晰的頭腦,讓作文顯示出自己的邏輯思維水平。
    □對話專家
    □人物名片
    孫紹振,1936年生,祖籍福建長樂。196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在北大任助教。1961年奉調(diào)到華僑大學(xué)中文系。20世紀90年代先后在德國特里爾大學(xué)進修,美國南俄勒岡大學(xué)英文系講學(xué),香港嶺南學(xué)院客座研究員并為翻譯系授課。
    現(xiàn)為現(xiàn)為福建師大文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并任中國文藝理論學(xué)會副會長,中外文論學(xué)會常務(wù)理事,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曾獲福建省“”稱號。
    多讀多寫
    自會找到感覺
    本次泉州之行,孫教授除了演講外,還現(xiàn)場講評學(xué)生遞上來的作文,此外,更接受學(xué)生的提問與咨詢。以下便是教授與考生的一些精彩對話。
    問(學(xué)生,以下同):我喜歡寫作文,但總是寫不出實質(zhì)性的內(nèi)容,常常越寫越?jīng)]感覺,我該怎么辦?
    答(孫紹振,以下同):寫著寫著就沒感覺,那就是主題不清、立意不明。因此,寫作文時應(yīng)多一些貼近自己、貼近生活。無論如何,只要喜歡寫作文,就一定會進步。建議平常多讀多寫,就能找到感覺。
    問:寫作文時總是主題思想不明確、思路很亂,怎么辦?
    答:什么是主題思想?文章讓你感覺快樂的、痛苦的、深刻的才是主題。必須有自己的觸動,然后沿著觸動的思路慢慢地一步步推進。作文是手工藝,是要長期訓(xùn)練的。
    問:怎樣寫作文才能給改卷老師好印象?
    答:你得去沖擊他的想象,讓他欣賞,一個好句子、一個漂亮的想象,都能顯示你的才能、想像力、語言駕馭與思維能力,讓他感覺你的肚子里有東西,就這樣。
    問:請問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得有深度?
    答:有一個辦法:往正面想,再往反面想,如“失敗是成功之母”,反過來想,“成功也可以是失敗之母”、“失敗也會是失敗之母”。
    問:高考時寫詩歌可以得高分嗎?文章寫得過分標(biāo)新立異會被打入“冷宮”嗎?
    答:在我們福建省,那些特立獨行、創(chuàng)新的,甚至怪異的、出格的文章,我們的指導(dǎo)思想都是寬容對待,因上述寫法而被打低分的事是不會有的。但寫詩歌是有風(fēng)險的,而且不容易在短時間內(nèi)寫得很好,建議把散文寫得有詩意,這樣會比寫詩更占便宜,更易得到較高的分數(shù)。
    他建議考生在寫高考作文時,一定要盡可能地寫得獨特一點、特殊一點、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一點。因為在高考改卷時,每個老師一天要面對上百份卷子,眼睛與思維都會疲勞。因此,如果你在一兩百份卷子中顯得特立獨行,個性鮮明,就能出奇制勝。當(dāng)然,如果平?;A(chǔ)較弱、語言干巴、邏輯思維不行的考生,就要盡可能地把文章寫順、寫連貫,語言盡可能漂亮一點就行。
    妙招一:貼近自己
    許多學(xué)生面對高考作文題時,往往會出現(xiàn)思維空白,一個字都寫不出來。孫紹振教授認為,這不一定是能力問題,而是無法確定主題。
    他舉了個例子,一位二年級的男孩子寫了一篇《我的理想》的作文:阿爹在世時對我說,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做個科學(xué)家;阿媽卻說,要我長大后做個公安,這樣就不會被人欺負了。我不想,我的理想是變成一條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門口。因為阿媽膽子小怕黑怕鬼,我也怕。但阿媽說狗不怕黑、不怕鬼。我要變成一條狗,這樣,阿媽和我就都不用怕了。
    這篇文章很特別,也很生動,因為他貼近孩子的生活、貼近孩子自己。所以,孫教授指出:貼近自己的年齡、貼近自己的生活,甚至貼近自己的幻想,就可以很快形成自己的主題。然后寫出你的生活,就算是調(diào)皮的、發(fā)牢騷的也沒有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