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yīng)對高級口譯閱讀理解?

字號:

在任何一種英文考試中,閱讀理解一向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歷來是大家比較頭疼的問題。在上??谧g考試中,這種問題就更凸顯。在2001年上海高級口譯考試閱讀理解中,我錯了一題,得分為47、5分(總分為50分)。現(xiàn)將當(dāng)時的策略與大家分享,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我大的優(yōu)勢在于自己的速度。因為在上海高級口譯考試中,考生需要在30分鐘內(nèi)讀完4篇很長的文章,做完20個選擇題,難度實在不小。所以速度就是一切。然而這種速度并不是盲目的,徒勞的速度。有了速度還要有成效,閱讀不僅要快速而且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所以
     首先,對單詞要有熟練的掌握。這種掌握并不是像很多考生概念中的那樣。大部分人認(rèn)為只要看了幾遍,(有的更少,連幾遍都沒有)就大功告成了。其實不然。大部分考生對單詞的記憶屬于“消極的記憶”,即在文中看到了,依稀能想起它的意思。而不能做到“召之即來,揮之則去”的程度,也就是我認(rèn)為的“積極記憶”,即在看到一個單詞的時候不僅要知道它的基本意思,還要熟知它的主要用法,以及類似意思的其他單詞。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更有把握得通過閱讀理解的考驗,也才能更好的服務(wù)終極目標(biāo)---做一個高級口譯人員。如果要看上半天才猜出一個模糊的意思,那么時間浪費了,口譯當(dāng)然是做不了了。建議大家買一本“決勝六級百日通”(南大出版社),好好背上20遍。到那時,閱讀理解就不再是一個攔路虎了。
     第二,重視“閱讀理解”這本書,很多當(dāng)時口譯班的同學(xué)(包括好幾個過了專業(yè)八極的)不重視的是“閱讀理解”。而我能在閱讀中的優(yōu)勢,根本的還是我:“笨與懶”。當(dāng)時老師在課堂上就要我們在7、5分鐘內(nèi)完成一片閱讀理解。其實是不可能的。所以課堂上這種操練本質(zhì)上是浪費時間與尋找自我打擊。我無法做到,于是我沒有聽老師的話。但是在課下。我用一個禮拜的時間來閱讀一篇文章。并且這種努力持續(xù)了6個月。雖然到考試前還沒有看完,但是這六個月的閱讀是高投入,高產(chǎn)出的。在閱讀的時候不僅熟悉了英美人士的思維邏輯,把握了文章結(jié)構(gòu)。更主要的是我沒有放過一個有用的地道表達。對有些很好的句子,我干脆摘抄下來,早讀時反復(fù)體會。有一句話和大家分享“考場下可以查字典,但是考場上不可以”。所以在閱讀時碰到不懂的就一查到底。這樣詞匯也豐富了很多。
     其次,在后一個月的時候要做一些模擬題,但是不要和大家在教室里一起做。由于某些原因,我沒有能夠參加當(dāng)時培訓(xùn)學(xué)校組織的幾次???,只拿到了有答案的試卷。而這些是沒有用的。所以我充分利用了“閱讀理解”后面的模擬題。題量不是很多,所以我用得很珍惜?;旧鲜侨熳鲆黄?,但在此時,我是卡緊了時間的,真正考試的時候一篇只有7、5分鐘,但是在自己做題的時候只能給7分鐘。因為在考場上還有很多壓力和不定因素,這些會干擾理解和速度。初的時候一篇文章的五個題目我差不多錯了六個。但是做完一篇之后,不能為了泄心中的郁悶而拼命做題,因為資料有限。所以我只能好好地分析錯誤的原因。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答案分布在全文,而不像老師說得那樣,只要看一個段落的開頭和結(jié)尾。的方法就是提速,外加先看題目和選項(注意:只是匆忙掃過),這樣在閱讀文章的時候碰到似曾見過的信息用筆劃下,做到有關(guān)題目可以迅速找到原文進行推敲,避免重新閱讀。
     后一點,大部分人在筆試階段不會重視翻譯和口譯這兩本書。但是記住,在筆試階段是有兩段翻譯的,共持續(xù)一個小時。所以本人在準(zhǔn)備筆試的時候?qū)⒎g和口譯看完了一遍,所以在翻譯的時候,時間綽綽有余,基本上15分鐘高定,從而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給閱讀理解。這樣算來,我分配給每片閱讀理解的時間由原來的7、5分鐘延長到了10分鐘。從而也為正確做題作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