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類比推理典型題型分類精講
類比推理,考查的是考生對詞語內(nèi)在邏輯關系的分析,這種邏輯關系種類繁多,有時很難快速判斷出是何種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但其中仍然有一定的脈絡可尋,較常見的關系有因果、象征、出處、屬種、并列、事物與作用、整體與部分等十多種。
具體可分為如下類型:1.原因與結果;2.工具與作用;3.物體與其運動空間;4.特定環(huán)境與專門人員;5.整體與其構成部分;6.同一類屬下的兩個相互并列的概念;7.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稱謂;8.事物的出處與事物;9.工具與作用對象;10.作者與作品;11.物品與制作材料;12.專業(yè)人員與其面對的對象;13.作品中的人物與作品;14.特殊與一般
1、原因與結果
因果關系,是指由某行為而發(fā)生某結果,前事實與后事實之間互有關聯(lián),后事實由前事實而生。哲學上把因果關系定義為“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現(xiàn)實中常用“因為……,所以……”來表示。因果關系的形式基本上分為:“一因一果、一果多因、一因多果”這幾種,考生在答題時一定要仔細區(qū)分。
例題:努力∶成功
A. 原告∶被告 B. 耕耘∶收獲
C. 城市∶福利 D. 擴招∶失業(yè)
可以看出,努力與成功兩個詞具有因果關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說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可以將這兩個詞語連成一句完整的話:努力是成功的原因。在所提供的答案中能同樣連成一句,有相同邏輯關系的話的,只有B答案:耕耘是收獲的原因。有人或許會問,那D答案也可以說成:擴招是失業(yè)的原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找出的是和題干詞語有內(nèi)在邏輯關系的一組詞語,努力和耕耘是成功和收獲直接也主要的原因,而擴招并不是失業(yè)直接和主要的原因。其余備選項中,A答案中的原告與被告構成的是一個法律關系中的兩個主體。C答案中城市是一個社會區(qū)域,而福利是國家在社會公共事業(yè)方面的一種政策。
2、屬種關系與種屬關系
在邏輯學中將外延較大的概念稱為屬概念,外延較小的概念稱為種概念。屬種關系是指外延較大的屬概念對于外延較小的種概念的關系(即真包含關系),例如“動物”與“脊椎動物”,“勞動者”與“農(nóng)民”。種屬關系是指外延較小的種概念對于外延較大的屬概念的關系(即真包含于關系),例如:“哺乳動物”與“脊椎動物”,在這一對關系中,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脊椎動物,但有的脊椎動物不是哺乳動物,這樣,“哺乳動物”對于“脊椎動物”的關系就是真包含于關系。
例題:修辭∶比喻
A. 書籍∶報紙 B. 文藝∶宗教
C. 寫作∶文章 D. 文體∶散文
本題中,題干中的修辭包含了比喻,比喻是修辭方法中的一種,所以兩者構成了真包含關系,即屬種關系。在備選項部分,A項中的書籍和報紙是并列關系,B項中的文藝和宗教同屬于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兩者也是并列關系,C項中寫作和文章也不具有包含關系。D項中文體有多種類型,包括散文、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很明顯,散文包含在文體中,D項的表述形式完全符合題干的邏輯關系,也構成屬種關系,所以應當選D。
本題中,若題干部分改為“比喻∶修辭”,則其內(nèi)在邏輯關系隨表述先后順序的變化變?yōu)榉N屬關系,即“比喻包含于修辭當中”,所以備選項D就不合適了,只有將D項中兩個詞語的順序改變成“散文∶文體”,即“散文包含于文體當中”,才能符合更改題干詞語順序后所形成的種屬關系。
3、同一事物的不同稱謂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园l(fā)現(xiàn)同一事物會有截然不同的稱謂。例如,“河北∶冀”、“馬鈴薯∶土豆”、“夫妻∶伉儷”、“蛐蛐∶蟋蟀”等等。它們之間的這種關系,也是邏輯關系的一種。同一事物具有兩個不稱謂的構成原因主要有,口語與書面語、全稱與簡稱、歷史傳統(tǒng)、習慣等。
例題:桂圓∶龍眼
A. 桔∶柚 B. 桂皮∶陳皮
C. 芒果∶荔枝 D. 大料∶八角
本題中,桂圓和龍眼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稱謂,兩個名詞都表示了同一事物。備選項中A、B、C都是指不同的事物,只有D項中大料和八角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稱謂,指的都是一種烹飪常用的調(diào)味品,故正確答案應選D。
4、并列關系
本類試題所考查的邏輯關系,通常為同一類屬下相互并列的概念,同時包括了對比關系、相鄰關系等。例如:男人與女人、老師與學生、中子與電子等。
例題:法院∶檢察院
A. 農(nóng)業(yè)部∶商務部 B. 職工∶員工
C. 法官∶檢察官 D. 工廠∶工人
本題中法院和檢察院都屬于我國司法系統(tǒng),而且兩者是并列關系。A項中雖然兩者是并列關系,但這兩者是隸屬于行政系統(tǒng);B項中職工和員工含義基本相同,不構成并列關系;D項中工廠和工人之間是包含關系。只有C項中法官與檢察官同屬于司法系統(tǒng),且為并列關系。
5、 作者與作品的關系
在中外歷,留下了許多優(yōu)秀的文化食糧,這些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這些文化由人們所創(chuàng)作,用某種形式來表現(xiàn),包括文學、繪畫、音樂、雕塑、建筑等,這些創(chuàng)作的人與其創(chuàng)造的表現(xiàn)形式就構成了作者與作品的關系,這也是類比推理可能會涉及到的一種關系。
例題:范曄∶《后漢書》
A. 羅貫中∶《三國志》 B. 魏征∶《通典》
C. 孔子∶《論語》 D. 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
本題中題干部分范曄是《后漢書》的作者,范曄《后漢書》的記述,起于劉秀起兵*王莽,終于漢獻帝禪位于曹丕,記載了東漢一百九十五年的歷史。A項中羅貫中是《三國演義》的作者,《三國志》的作者是陳壽。C項中《倫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所著。D項中《農(nóng)政全書》的作者是明末杰出的科學家徐光啟。所以本題應選D。
六、典型例題訓練和解析
1.生病∶吃藥
A. 上課∶請假 B. 經(jīng)商∶結婚
C. 桌子∶風扇 D. 游泳∶更衣
【解析】本題選D。題干是一種因果順承關系,只有D項符合這個推理關系。其他都不符合這個推理關系。
2.洪水∶防汛
A. 下雨∶哭泣 B. 春暖∶花開
C. 出國∶談判 D. 發(fā)言∶健忘
【解析】本題選B。題干中的兩個詞語是因果關系,即因為發(fā)洪水了,所以要開展防汛工作,由此判斷,只有B項符合此關系。
3.仿宋∶字體
A. 知識∶書籍 B. 黑體∶字號
C. 葡萄∶水果 D. 鋼筆∶墨水
【解析】本題選C。題干中的詞組是種屬關系,仿宋屬于一種字體。符合此關系的只有C項,葡萄是水果的一種,包含于水果當中。
4.島嶼∶格陵蘭島
A. 湖∶黑海 B. 黃果樹瀑布∶瀑布
C. 尼羅河∶海洋 D. 山脈∶阿爾卑斯山
【解析】本題選A。題干給出的詞是屬種關系,島嶼包含格陵蘭島,并且是世界之,即格陵蘭島是世界大的島嶼。選項中只有A項對應關系正確,湖包含黑海,并且黑海是世界大的湖;B項兩個詞相互倒置,與題干對應關系不符;C項尼羅河是河流;D項阿爾卑斯山并非世界高脈,故選A。
5.公孫樹∶銀杏
A. 白楊樹∶香蕉 B. 天敵∶敵人
C. 紅苕∶甘薯 D. 漢*∶叛徒
【解析】本題選 C。公孫樹就是銀杏,紅苕就是甘薯,故選C。
6.桂冠∶冠軍
A. 袞服∶禮服 B. 紅豆∶相思子
C. 貴妃∶皇后 D. 季風∶風洞
【解析】本題選B。桂冠和冠軍都是指第一名,相思子就是紅豆,故選B。袞服是皇帝的禮服,貴妃和皇后不具有題干要求的聯(lián)系。風洞是一種裝置,季風是一種大氣現(xiàn)象。
7.廉頗∶藺相如
A. 尉遲公∶秦瓊 B. 楊繼業(yè)∶寇準
C. 秦檜∶岳飛 D. 孫臏∶龐涓
【解析】本題選B。廉頗和藺相如是同朝的忠臣,且一武一文,符合此聯(lián)系的只有B項,A項兩人都是武官, C項秦檜是*臣,D項兩人是同學,在戰(zhàn)國時期分別屬于齊國、魏國,也不構成一文一武的關系。
8.農(nóng)業(yè)∶工業(yè)
A. 勞動∶工資 B. 復印機∶電腦
C. 高級∶職稱 D. 土地∶果實
【解析】本題選B。題干是一對有并列關系的詞語,農(nóng)業(yè)是第一產(chǎn)業(yè),工業(yè)是第二產(chǎn)業(yè)。所給選項中。B選項同為辦公用品。兩者的關系與題干相同。
9.《資治通鑒》∶司馬光
A. 《史記》∶司馬遷 B. 《漢書》∶班超
C. 《戰(zhàn)國策》∶左丘明 D. 《春秋》∶老子
【解析】本題選A。題干中的兩個詞語是作品與其作者的關系,A項符合,B、C、D三項錯誤。
10.凡高∶《向日葵》
A. 河流∶樹木 B. 魯迅∶《吶喊》
C. 尼采∶哲學家 D. 《八駿圖》∶齊白石
【解析】本題選B。此題題干是作家與其作品的對應關系,《吶喊》是魯迅的作品,和題干的所屬關系相同,故選B。
七、類比推理強化訓練
1.肇事逃逸∶法律嚴懲
A. 欺人太甚∶義氣相投 B. 兢兢業(yè)業(yè)∶得到好評
C. 態(tài)度粗魯∶脾氣不好 D. 志得意滿∶志氣大長
2.《水滸傳》∶林沖
A. 《西廂記》∶李生 B. 《琵琶行》∶白居易
C. 《世說新語》∶周處 D. 《蜀道難》∶李白
3.犬∶忠誠
A. 豬∶屠宰 B. 雞∶雞湯
C. ?!们趧?D. 羊∶羊奶
4.社會∶和諧
A. 關系∶冷淡 B. 剝削∶反抗
C. 反感∶同情 D. 銀行∶貸款
5.教室∶自習
A. 商場∶保潔 B. 學?!眯麄?BR> C. 公路∶駕車 D. 郵局∶郵票
6.改革∶開放
A. 進口∶出口 B. 上樓∶出門
C. 苗頭∶傾向 D. 江西∶湖南
7.歷史∶明智
A. 新聞∶廣播 B. 法律∶約束
C. 制度∶學問 D. 政策∶援藏
8.枕戈待旦∶劉琨
A. 望梅止渴∶楊修 B. 黃粱一夢∶尾生
C. 洛陽紙貴∶左思 D. 結草銜環(huán)∶吳起
9.但丁∶米開朗琪羅
A. 薄伽丘∶拉伯雷 B. 莎士比亞∶狄更斯
C. 雨果∶喬托 D. 司湯達∶達"芬奇
10. 岳飛∶戚繼光
A. 文天祥∶鄭成功 B. 楊業(yè)∶祖逖
C. 鄧世昌∶林則徐 D. 楊靖宇∶袁崇煥
11. 氏族∶部落
A. 氯化氫∶鹽酸 B. 短篇小說∶小說
C. 市場經(jīng)濟∶商品經(jīng)濟 D. 導彈∶直升機
12. 菡萏∶荷花
A. 土豆∶馬鈴薯 B. 西紅柿∶番茄
C. 香瓜∶甜瓜 D. 蚍蜉∶大螞蟻
13. 面條∶食物
A. 蘋果∶水果 B. 手指∶身體
C. 蔬菜∶蘿卜 D. 食品∶巧克力
14. 瓷器∶黏土
A. 空氣∶氧氣 B桌子∶木頭
C. 水杯∶玻璃 D. 布∶棉花
15. 剪刀∶布料
A. 弓箭∶戰(zhàn)爭 B. 水缸∶盛水
C. 秤砣∶釘子 D. 鸕鶿∶魚
16. 阿波羅∶太陽
A. 維納斯∶文學 B. 狄安娜∶月亮
C. 馬爾斯∶侵略 D. 該隱∶大地
17. 航空母艦∶大海
A. 輪船∶長江 B. 飛機∶機場
C. 衛(wèi)星∶月亮 D. 雄鷹∶高空
18. 檢察院∶檢察官
A. 公安局∶小偷 B. 政府機關∶公務員
C. 工人∶工地 D. 研究所∶建筑師
19. 封面∶書本
A. 政治∶統(tǒng)治 B. 宗教∶上層建筑
C. 雇員∶工廠 D. 毛筆∶宣紙
20. 強盜∶搶劫
A. 電腦∶聊天 B. 學生∶實踐
C. 考生∶作答 D. 司機∶送貨
參考答案及解析
1. 【解析】本題選B 。題干兩個詞語之間是因果關系,B對應正確。
2. 【解析】本題選C 。題干中兩個詞語是作品與作品中人物的關系,C對應正確。
3. 【解析】本題選C。 題干中兩個詞語是象征關系,C對應正確。
4. 【解析】本題選 A。題干中兩個詞語是修飾關系,后者修飾前者,A對應正確。
5. 【解析】本題選 C。題干中兩個詞語前者是后者對應的環(huán)境,故選C。
6. 【解析】本題選 A。題干中兩個詞語是并列關系,且一個對內(nèi),一個對外,A對應正確。
7. 【解析】本題選B 。 “讀史可以明智”,題干中兩個詞語是事物與其作用之間的關系;法律具有約束作用,所以選B。
8. 【解析】本題選C。題干中成語的來源與后面的人物有關,望梅止渴對應的是曹操,黃粱一夢對應的是盧生,結草銜環(huán)對應的是魏顆。C項對應正確。
9. 【解析】本題選 A。題干及A項中人物都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B、C、D項中狄更斯、雨果、司湯達都不是該時期的人物。
10.【解析】本題選A 。題干中兩人均是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人物,不同在于前者所抵抗的對象是中華民族的內(nèi)部的成員,后者則不屬于此,符合這一特點的只有A項,D項順序不正確。
11.【解析】本題選A。氏族是部落的構成要素,氯化氫是鹽酸的主要成分,二者規(guī)律接近;B項中短篇小說是小說的一類,而不是小說的構成要素;C項商品經(jīng)濟與市場經(jīng)濟是不同范疇的概念,市場經(jīng)濟是相對于計劃經(jīng)濟來說的,是一種經(jīng)濟手段,商品經(jīng)濟是相對于自然經(jīng)濟來說的,是一種經(jīng)濟形態(tài);D項導彈不是直升機的構成要素。
12.【解析】本題選D。題干中兩個詞語是同一事物的兩個稱謂,“菡萏”是荷花在文言文中常用的名稱,“蚍蜉”是大螞蟻在文言文中常用的名稱,其他選項都不是。
13.【解析】本題選 A。題干中兩個詞是種屬關系,A符合條件;B是部分與整體關系;C、D是屬種關系。
14.【解析】本題選D。黏土是瓷器的原材料,而且成為成品后,不能再看出原來的物理性質(zhì)。木頭、玻璃分別是桌子、水杯的原料,但做成后還能看出原料;氧氣不是空氣的材料,而是組成部分。D符合條件。
15.【解析】本題選C。剪刀與布料之間是工具與作用對象之間的關系,而且彼此是對方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即剪刀可以用來加工布料,布料可以用剪刀來加工,符合這種關系的只有C。A項戰(zhàn)爭是弓箭的使用環(huán)境,B項盛水是水缸的作用,D項鸕鶿與魚之間雖然可以構成充分不必要條件,但鸕鶿并不單純是一種工具。
16.【解析】本題選B。阿波羅是太陽神,狄安娜是月神,故選B。維納斯是愛神,馬爾斯是戰(zhàn)神,該隱是《圣經(jīng)》中的人物。
17.【解析】本題選D。題干中兩個詞語是事物與其運動空間的關系,D符合條件。輪船除了在長江上航行外,還可在大海及其他水面上航行,A項中空間描述得太?。伙w機主要是在空中飛行,月亮本身是一顆衛(wèi)星。
18.【解析】本題選B 。題干中兩個詞是特定環(huán)境與專門人員的對應關系,B符合條件。A明顯不對;C中工人除了在工地以外,更多的是在工廠,且對應相反;D中兩個詞語無必然聯(lián)系。
19.【解析】本題選B 。封面是書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教是上層建筑的一部分,故選B。
20.【解析】本題選C。題干中兩個詞語是主謂關系,且后者是前者的主要行為,C符合條件。電腦是聊天的一種工具;學生和實踐沒有必然聯(lián)系;司機主要是駕駛,和運送沒有必然聯(lián)系。
作者:萬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