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詞匯記憶需轉換思維,應用才是王道

字號:

長期以來,但凡講到語言類考試,真題、考經、詞匯、解題技巧等等一直是考生關注的焦點,因而總有學員非常認真地問及哪種“雅思詞匯”出版物更具備考價值。
    我們知道,如今在考試書籍市場上,不管是外語還是非外語書店,大部分都在銷售一些針對雅思考試備考的“核心”、“必考”、“高頻”詞匯材料,林林總總不下十余種。如此紛繁的選擇,我們可以想見習慣了身在題海里,長伴“紅寶書”,對雅思考試懷有種種期望的中國考生會有的困惑及迷茫。
    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基于某種印象或者影響作出對雅思材料的購買選擇—比如,某大培訓機構名下的出版物,顯然比其他的雜牌版本更具價值;而如果作者是外國人,并且冠以“前”雅思考官的名頭,那么就無疑是更有分量的了。
    但是,在雅思考試備考中,詞匯材料的選擇真的是重要、關鍵的一環(huán)嗎?你也許會以為這是在懷疑上述選擇“雅思詞匯”方式的正確性。但是問題是真的有所謂的“雅思詞匯”嗎?盡管從操作層面看,備考雅思考試就要不可避免去“選擇”詞匯材料,但是事實上,雅思考試的考察對象并非是某些人選取的某些特定領域,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書面及口頭的正式和非正式表達。
    但是,有些雅思詞匯材料卻并未注重這一點,它們一般是對現有托福/GRE詞匯的簡單改編,或者是在往年的雅思真題中摘選一些詞匯,不能完全滿足雅思考試備考的與時俱進。因為各屆考試的考察詞匯不盡相同,所以我們不能根據往年的考察點來備考雅思。
    那么,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材料進行雅思詞匯準備呢?其實任何一種滿足足夠詞匯量(起碼million計單詞)的日??谡Z及以書面語材料為對象的詞頻統(tǒng)計材料對于雅思備考來說都是很有價值的。也就是說,我們要把準備詞匯的重點放到日??谡Z應用的層面上來,而非某種考試、某個領域的詞頻統(tǒng)計結果,否則就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