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中國青年報10月11日刊發(fā)的《部分地方院校成為考研基地?》 一文,作為一名從地方院??既氪髮W的在讀研究生,我心里的滋味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看到專家們說地方院校生源知識面窄、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動手能力差,心里酸酸的,但我又不得不承認,人家的評價中肯有理。我自己也常常想,如果人生能夠重來,我的大學生活絕不會再以考研為中心展開。
因為高考發(fā)揮失常,我只好上了本省的一所地方大學,所以,一入學我就下定決心,4年后一定要考上大學的研究生。于是,大學4年,我心無雜念,考研是我的大學主題詞,一切都圍繞著考研而進行,生活仍然像高中一樣三點一線。
英語是決定考研成功與否的關鍵,而我的英語成績很一般,因此,大一大二兩年,在其他同學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或是泡圖書館博覽群書的時候,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學英語上。早晨6點鐘就起床晨讀;白天上專業(yè)課和基礎課的時候,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在下面背單詞;晚上的時間也大都交給英語。如此強攻英語,對付考試當然有效。我大一就過了英語四級,大二上學期又通過了英語六級,這樣的碩果也讓我得到了老師的贊揚、同學的羨慕。
到了大三,我開始全方位投入到考研復習中。我購買了我想報考的那所大學相關專業(yè)使用的專業(yè)課教材,以其為復習藍本;又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到該大學歷年的研究生考試專業(yè)課試題,總結其命題規(guī)律,進行針對性學習。凡是考過的內容,我基本都背得滾瓜爛熟。本校開設的課程,只要和考研無關,我都是應付。
我所學的專業(yè)非常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把整個大四上學期都安排為實習時間,而這段時間正是考研的后沖刺階段。為了保證能全力以赴做后沖刺,我放棄了實習,只是暑假里象征性地在某單位呆了幾天,混了一張實習鑒定來拿實習學分。系里也知道我的實習是敷衍,但不僅網(wǎng)開一面,還在后考試前請一些專業(yè)課老師給我們考研的學生做輔導。
當然,后的考研成績還是對得起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我的成績在報考該大學的所有考生中名列第一。這讓我在隨后的半年風光無限,我的照片和成績上了光榮榜,本系、學校也都給了我很多榮譽和獎勵。我甚是得意,覺得老天不負有心人,自己終于修得了正果。
但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欠缺。準備考研的日子里,我只知道埋頭學習,很少參加集體活動,也不和同學交流,拿到研究生院的錄取通知書后,我放松下來,開始主動和同學聊天??闪倪^幾次之后,我沉默了,因為我的視野、我的見識、我的思考力、我對社會的認知,甚至我的專業(yè)知識都已經無法和我的同班同學們對話了。盡管這些同學沒有考上研究生,沒有拿過獎學金,沒有六級證書,有些甚至還沒過四級,但他們有的閱讀廣泛、思路開闊、見解深刻;有的從大二起就在外面實習,專業(yè)能力強。而我呢,除了一肚子很快就會忘記的已經陳舊的書本知識外,什么也沒有;英語雖然拿了六級證書,可除了會考試外,既聽不懂,也說不出。
其他幾位一心一意考研的同學和我有同感。記得畢業(yè)前夕,我和一位也考上研究生的女同學一起感慨,我們這么考研有什么用,除了一張錄取通知書外,什么也沒留下,也許別人羨慕我們,但我們是真的羨慕那些利用這4年充實了頭腦、豐富了內心的同學。
真正讀研后,我的不足暴露得更明顯。我的研究生導師看完我本科的畢業(yè)論文后,給的評語是“思維平面,思路狹窄”,然后給我了一堆書目,說:“你的起點已經比別人低了,以后必須更努力。”而我的研究生同學所表現(xiàn)出來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更是讓我自慚形*。全班第聚會,大家聊到的一些書籍,我連聽都沒聽說過。
當大學同學羨慕地夸我時,我經常告訴他們,自己其實就像一個爆竹,身體里填充了大量的火藥,點燃時雖然發(fā)出巨響和燦爛的煙花,但輝煌短暫,剩下的只有一地紙屑,沒有任何用處。
中國青年報的文章說,大學把學生能考上研究生當成教育目標去追求,是短視的做法;學生把考研當成奮斗目標,是個體選擇,他人無法對其進行價值判斷。我想通過一個過來人的體會和感受告訴大家,其實個人只為考研而考研,一切都圍著考研轉,也不利于個人的長遠發(fā)展。 (趙林)
因為高考發(fā)揮失常,我只好上了本省的一所地方大學,所以,一入學我就下定決心,4年后一定要考上大學的研究生。于是,大學4年,我心無雜念,考研是我的大學主題詞,一切都圍繞著考研而進行,生活仍然像高中一樣三點一線。
英語是決定考研成功與否的關鍵,而我的英語成績很一般,因此,大一大二兩年,在其他同學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或是泡圖書館博覽群書的時候,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學英語上。早晨6點鐘就起床晨讀;白天上專業(yè)課和基礎課的時候,老師在上面講課,我在下面背單詞;晚上的時間也大都交給英語。如此強攻英語,對付考試當然有效。我大一就過了英語四級,大二上學期又通過了英語六級,這樣的碩果也讓我得到了老師的贊揚、同學的羨慕。
到了大三,我開始全方位投入到考研復習中。我購買了我想報考的那所大學相關專業(yè)使用的專業(yè)課教材,以其為復習藍本;又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到該大學歷年的研究生考試專業(yè)課試題,總結其命題規(guī)律,進行針對性學習。凡是考過的內容,我基本都背得滾瓜爛熟。本校開設的課程,只要和考研無關,我都是應付。
我所學的專業(yè)非常強調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把整個大四上學期都安排為實習時間,而這段時間正是考研的后沖刺階段。為了保證能全力以赴做后沖刺,我放棄了實習,只是暑假里象征性地在某單位呆了幾天,混了一張實習鑒定來拿實習學分。系里也知道我的實習是敷衍,但不僅網(wǎng)開一面,還在后考試前請一些專業(yè)課老師給我們考研的學生做輔導。
當然,后的考研成績還是對得起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我的成績在報考該大學的所有考生中名列第一。這讓我在隨后的半年風光無限,我的照片和成績上了光榮榜,本系、學校也都給了我很多榮譽和獎勵。我甚是得意,覺得老天不負有心人,自己終于修得了正果。
但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欠缺。準備考研的日子里,我只知道埋頭學習,很少參加集體活動,也不和同學交流,拿到研究生院的錄取通知書后,我放松下來,開始主動和同學聊天??闪倪^幾次之后,我沉默了,因為我的視野、我的見識、我的思考力、我對社會的認知,甚至我的專業(yè)知識都已經無法和我的同班同學們對話了。盡管這些同學沒有考上研究生,沒有拿過獎學金,沒有六級證書,有些甚至還沒過四級,但他們有的閱讀廣泛、思路開闊、見解深刻;有的從大二起就在外面實習,專業(yè)能力強。而我呢,除了一肚子很快就會忘記的已經陳舊的書本知識外,什么也沒有;英語雖然拿了六級證書,可除了會考試外,既聽不懂,也說不出。
其他幾位一心一意考研的同學和我有同感。記得畢業(yè)前夕,我和一位也考上研究生的女同學一起感慨,我們這么考研有什么用,除了一張錄取通知書外,什么也沒留下,也許別人羨慕我們,但我們是真的羨慕那些利用這4年充實了頭腦、豐富了內心的同學。
真正讀研后,我的不足暴露得更明顯。我的研究生導師看完我本科的畢業(yè)論文后,給的評語是“思維平面,思路狹窄”,然后給我了一堆書目,說:“你的起點已經比別人低了,以后必須更努力。”而我的研究生同學所表現(xiàn)出來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更是讓我自慚形*。全班第聚會,大家聊到的一些書籍,我連聽都沒聽說過。
當大學同學羨慕地夸我時,我經常告訴他們,自己其實就像一個爆竹,身體里填充了大量的火藥,點燃時雖然發(fā)出巨響和燦爛的煙花,但輝煌短暫,剩下的只有一地紙屑,沒有任何用處。
中國青年報的文章說,大學把學生能考上研究生當成教育目標去追求,是短視的做法;學生把考研當成奮斗目標,是個體選擇,他人無法對其進行價值判斷。我想通過一個過來人的體會和感受告訴大家,其實個人只為考研而考研,一切都圍著考研轉,也不利于個人的長遠發(fā)展。 (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