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理論歷年真題精解與考點透析(3)

字號:

第五章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
    一、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和本質
    歷年考點:
    2008年第17題(多):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協調發(fā)展。
    2007年第18題(多):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協調發(fā)展。
    2006年第4題(單):社會生產實踐(勞動)和生產方式在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中的作用。
    2006年第18題(多):社會規(guī)律及其特點。
    2005年第34題(分析):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協調發(fā)展。
    2004年第1題(單):社會生產實踐(勞動)和生產方式在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中的作用。
    2004年第2題(單):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協調發(fā)展。
    二、社會的經濟結構
    歷年考點:
    2002年文科第2題(單)、2002年理科第3題(單):科學技術是當代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與主要標志。
    2001年文科第31題(辨析)、2001年理科第31題(辨析):生產關系在社會關系中的地位。
    三、社會的觀念結構
    歷年考點:
    2008年第4題(單):文化的社會功能。
    2007年第4題(單):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
    2006年第19題(多):文化與文明及其相互關系。
    2005年第4題(單):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進步。
    2004年第16題(多):流浪人員求助管理辦法的頒布體現了社會文明進步。
    2003年第31題(辨析):文化的本質和功能。
    【本章考點評析】本章歷年命題的頻率相對也比較高,且以選擇題為主,所以考生在備考時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熟記、理解基本概念上,重點內容為"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和本質"和"社會的觀念結構"部分,尤其要特別注重"人與自然"的相關內容的復習,該知識點每年都有試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