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發(fā)放新生“安全須知” 師生增強防范意識

字號:

荊楚網(wǎng)消息 (楚天金報)本報記者海冰 實習生王隆儀 史陽 通訊員夏洪波 婁芩
    提要
    9月,又是莘莘學子邁進大學校園的季節(jié)。每年此時,新生人身、財產(chǎn)受侵害警情都會呈上升趨勢。昨日,記者從武漢市公安局文保分局選取了一些真實案例,給廣大新生以必要的提示和警醒。
    教師代繳交費可減免?
    熱心“貴人”竟是騙子
    去年9月初,小祁(化名)揣著夢想,從偏遠山區(qū)來到江城,邁進心儀已久的大學校園?!澳銈兒茫 毙∑詈透赣H剛到校門口,一男子就迎上來熱情地打招呼。男子自稱是該校迎新的老師,從他們手中搶過笨重的行李,非要幫忙拿。
    閑聊中,男子“真誠”地說,他也是從山區(qū)出來的,靠自己奮斗,成了該校一名教師。因與小祁有相似的家境,所以愿幫她一把,“這樣吧,我?guī)湍銈內(nèi)ソ粚W費,就說是我家親戚,學校有優(yōu)惠政策,可以減免部分費用。”
    小祁父女以為碰到“貴人”,就隨其來到新生交費點。該男子又說,“這兒只允許一個人進去,你們在外面等會吧!”小祁父女見門口有多名保安值守,就信以為真,把層層包裹的一沓錢遞給該男子后,就在門外等候。不料,左等右等不見該男子出來,他們急匆匆進去查找,才發(fā)現(xiàn)該男子早已溜走,這才明白,東拼西湊借來的5000多元學費交給了騙子。
    近年來,武漢警方偵破了數(shù)起此類詐騙案件,騙子一般冒充高校老師、高年級學長或老鄉(xiāng),將邪惡的目光瞄準從偏僻山區(qū)、農(nóng)村來漢的學生及家長。
    溫馨提示:
    武漢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治安大隊負責人提醒,對“代交學費”的騙局,新生務(wù)必要警惕。其實,目前高校都可通過刷卡交學費。遠道來漢的新生,好把學費打到校方統(tǒng)一發(fā)放的銀行卡內(nèi),不要為省手續(xù)費而隨身攜帶,這樣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以武漢大學為例,該校與銀行合作,在今年新生中正式推行“校園一卡通”,此卡隨新生入學通知書早已郵寄給學生。持此卡既可正常存取款,還可在校內(nèi)超市、食堂等場所消費。
    賊手伸向?qū)嬍彝瑢W
    錢沒捂熱就被捉了
    3月的某天傍晚,一輛小轎車一溜煙開進武漢某高校,車上下來三四名衣冠楚楚的男青年,分頭散去。其中一名“灰西服”來到該?;@球場。
    這里,五六名打球的男生正玩在興頭上,他們來回奔跑追逐著球?!盎椅鞣痹谂赃呣D(zhuǎn)悠了一會兒,趁人不備,彎腰“摸”走放在球場邊的兩部手機,旁若無人地返回車上,這時,其同伴也陸續(xù)攜“戰(zhàn)果”歸來。當他們沾沾自喜、欲驅(qū)車離去時,突然,幾名便衣民警和安保隊員沖過來將他們攔截下來。倉皇中,幾人棄車欲逃,但沒跑幾步就被“追兵”擒拿。
    原來,那段時間,該校球場曾發(fā)生過類似盜竊案,當?shù)嘏沙鏊{(diào)度警力在此蹲守數(shù)日,這些“開車賊”剛一露頭,就被死死盯住。
    據(jù)統(tǒng)計,在高校發(fā)生的案件中,盜竊案占到80%以上。其中,發(fā)生在熟人之間的內(nèi)盜及內(nèi)外勾結(jié)作案,也相當普遍。
    去年6月,湖北某校學生李某報案稱,放在宿舍床上的存折不見了,5500元存款被盜取。警方很快查明嫌疑人為其同學小元(化名)。后小元交代,他發(fā)現(xiàn)李某的身份證和存折后起了歹心,遂去銀行把錢悉數(shù)取出,但還沒捂熱就被捉了。
    小姚住學生公寓,見寢室其他同學都有電腦,唯獨自己沒有,心里很不舒服。前年的某天,小姚將寢室鑰匙交給高中同學,讓其趁室友上課時順利地盜走了三部電腦。但事情很快敗露,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溫馨提示:
    武漢市公安局文保分局珞珈山派出所負責人介紹,高校盜竊案常見的作案方式有:1.入室偷竊。一些學生晨起去洗水間,或到其他宿舍串門,嫌麻煩不愛鎖門,不法分子則趁機入室偷竊。特別是在新生報到階段,因宿舍樓內(nèi)人員較雜,不法分子易趁亂下手。2.“順手牽羊”。在食堂、教室、圖書館等公共場所,不少學生喜歡用書包占位子,給拎包賊提供了便利。3.“釣魚”。即不法分子利用竹竿、樹枝等鉤走一樓室內(nèi)靠近窗戶的物品,多發(fā)生在夏季。
    學生應(yīng)養(yǎng)成隨手關(guān)窗、鎖門等習慣。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手機、快譯通、MP3等貴重物品,不能隨意亂放,鑰匙更不能亂扔。現(xiàn)金應(yīng)及時存入銀行,并保管好密碼,切勿將存折、卡與身份證放一起。
    “色狼”冒充家長設(shè)陷阱
    新生當心“家教騙局”
    前年某天,看到校內(nèi)廣告欄“校內(nèi)招聘家教”的啟事后,小揚(化名)當即撥通了一名“家長”的電話。她心想,“人家是學校老師,地點就在校內(nèi),既方便又安全。”經(jīng)電話溝通,那名“老師”對她很滿意,要她次日去家中給女兒補習數(shù)學。
    次日晚,小揚如約只身前往那名“老師”家,未料竟被誘騙至室內(nèi)遭性侵害。后警方查實,犯罪嫌疑人是名社會青年,為迷惑應(yīng)聘者,他專門在校內(nèi)租了一套教職工住房,佯裝老師找家教。
    2005年,四川綿陽曾發(fā)生一起驚動公安部長的惡性案件。5月21日下午,犯罪嫌疑人張某找到舉牌找家教的大學生王某,約其到家中為兒子補習英語(Q吧)。次日上午,張某將王某帶到暫住房后將王某強*。王某掙扎呼救,張某又殘忍地用毛巾、封口膠等致其死亡。后張某竟向王某家人勒索10萬元。此案不久得以偵破,但至今回憶起來仍讓人觸目驚心。
    目前,一些家長偏愛找大一新生給孩子當家教,認為他們剛參加完高考(Q吧),有考試經(jīng)驗。很多新生入學不久也常常選擇做家教來勤工儉學。武漢警方稱,其實,家教陷阱除上述人身侵害外,更普遍的是非法斂財。
    去年,就有人打著介紹家教或其他兼職的名義,騙取大學生訂金。他們表示可提供優(yōu)厚酬勞,見學生心動后就說,“愿意的話,就先交兩三百元訂金,要不然,我費了這么大勁,你要是不去,怎么辦?”為博取學生信任,他們還會留下手機號,但等錢一到手,就聯(lián)系不上了。
    溫馨提示:
    大學生找家教時如何自我保護,避免不法侵害?武漢市公安局文保分局鐵箕山派出所負責人介紹了以下幾招:一是提高防范意識,牢記安全第一;二是通過親屬、老師、朋友及正規(guī)中介來找家教;三是固定家教時間,不宜太晚;四是將自己行蹤告知相熟的同學,與其保持通訊暢通;五是女生首次去做家教,好有人陪同,要認真核實對方的真實身份、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