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獨立,我的美國校園生活

字號:

學習篇
    轉專業(yè),比較正常
     Lynn在大學的專業(yè)為會計、金融和國際商務。因為Lynn從國內轉過去要多讀一年,時間比較充裕,就想再讀一個專業(yè)。據她介紹,美國的大學體制崇尚學生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廣泛發(fā)展興趣、愛好,廣泛涉獵各領域的基礎課程,然后再決定讀哪個專業(yè)。
    當然,這不是說大一大二就是沒有目標地亂上,因為大學在第一年錄取的時候會把學生分至不同的學院,有一定的學院偏重。他們的大學有商學院,文理學院,建筑學院,藝術學院等。學生可以在高中畢業(yè)申請自己喜歡的學院。但是,如果在大一、大二上了這方面的課以后,感覺不喜歡,還可以選擇其他領域的專業(yè)。
    學院中的很多課程是重疊的,選課又比較自由。所以,如果能夠合理安排時間,在本科階段拿兩個或以上專業(yè)學位是有可能的。她所在的商學院學生在大一、大二階段學的是一些基礎課程,到了大三才選定專業(yè),而該校文理學院則是在大二的第二學期定專業(yè)。但是,這種做法產生了一個問題,即學生如果不在大一、大二階段及時規(guī)劃,到了大三才突然作決定,就會比較迷茫和痛苦。
    既然沒有人主動要求上什么課,自己必須充分利用學院里的輔導老師資源,并且多跟學長交流。他們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如興趣、愛好,以及將來可能選擇的專業(yè)等,給出不同的選課建議。Lynn的指導老師非常尊重學生自己的想法,對于多數學生的選課想法都表示支持。比如Lynn在第一個學期的時候,曾想選擇關聯(lián)很小的會計/金融專業(yè)和音樂專業(yè)。指導老師也認為可以,但也客觀地指出,這會有一定難度。
    她的一個朋友開始學的是醫(yī)科(pre-med),后來換成商科,大四的時候轉成藝術?,F在畢業(yè)了,又到舊金山去讀時裝零售專業(yè)。
    食宿篇
    一不小心,成了大廚
    據Lynn介紹,美國大學本科學生在大一、大二時基本上都是跟自己同寢室、同一層樓的人關系比較好,用英文講就是“every-onehangsoutwithfloormates”。她因為是轉學生,再加上我正好沒被分配到宿舍(on-campushousing),只能自己在外面找房子,離學校比較遠,不容易參加宿舍區(qū)(residentiallife)的活動。第一個學期朋友不多,生活上很麻煩,也比較孤單。
    本科新生都被分到校內的公寓,條件很好,但是比較貴。住宿者需要買mealplan,就是學校食堂的點數。他們規(guī)定,一年的低點數是2000多。一頓飯通常需要4-5點,大概就是4-5美元。
    學校周圍有一些公寓是學校買下來的,沒有家具,學生自己找室友,跟學校簽約。相對比較遠。大多數高年級學生會住到學校外面,因為他們有車子,而且渴望獨立。第二個學期好一點,因為很多學生出國作交換生,所以學校宿舍空出了一些房間,Lynn就搬到學生公寓里住。暑假里向同學借了一輛車,以方便工作來回。這輛車沒有空調而且經常壞,被修過好幾次,但是只要1000多美元就可以買到。便宜的二手車一般要在3000-4000美元。
    平時在學校里吃午飯,在家里做早飯和晚飯。剛開始的時候,她的冰箱里備一瓶李錦記辣椒醬,無論做什么菜,都放這個,所以燒出來味道都一樣。不過,后來她在網上經??纯磁腼儾┛?,經常去一個叫“plumcafe”的論壇,里面有很多留學生在交流做菜心得,然后就能翻新花樣。
    因為暑假在當地實習的原因,現在她的廚藝已經鍛煉得不錯了。她做的蘆筍雞卷已經受到了同學媽媽的贊許和好評。另外,她做的咖喱飯也不錯??о菑闹袊碎_的超市里買來的,然后加一些自己喜歡的蔬菜和肉,每次都燒很多,以后一個禮拜都不用做飯了。中國超市里基本上什么都有,比一般的美國超市便宜,但是零食比較貴。
    活動篇
    兩個月里蓋起一座游樂場
    美國大學生有很多都是fraternity(兄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