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人生加拿大 2

字號:

偎依在洛磯山脈東側的卡加利天氣寒冷,夏季只有短短兩個月不到的光陰,聽說冬春季可達零下三十度!我們這兩條來自中國南方的“熱帶魚”素喜游來游去,到時怎么辦呢?朋友教曰: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嗯,OK!
    秋季學期甫至,菲每天忙于應付充滿挑戰(zhàn)的MBA課程,連首個在外國的生日也是簡單地渡過。我想不出送什么禮物給她,唯寫了副對聯(lián)《春華秋實》,記下她在廣州和卡加利兩個讀書生涯的里程碑:
    四年不釋卷,窗外朝朝彩霞。抬頭見:紅妝滿羊城,木棉織出青云徑。
    十載又提筆,門前寸寸綠蔭。放眼望:漫影舞加國,楓葉鋪就錦繡路。
    蝸居新處,苦中作樂,姑校顰知足常樂的劉翁,以《新陋室銘》自勉,雖“無絲竹之亂耳”,卻有“案牘之勞形”……
    每一天,“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因為四周太清靜:“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因為我們有互聯(lián)網(wǎng),還有一班雖不能見面卻時刻心意相連的好朋友,天涯若比鄰。
    中秋節(jié)思親,外國月圓?
    出國后迎來許多個“第”。而“第”在異國此地歡度中國人第二大節(jié)日——中秋節(jié)畢竟有點不是滋味??ǔ侨A人不多,節(jié)日氣氛淡薄,傳統(tǒng)食品更少得可憐。
    遺憾卡加利沒有火紅的楓葉,幸略帶蕭瑟的秋風將搖曳的樹葉吹得一天比一天黃,金秋季節(jié)雙眼倒也不算寂寞。街上河邊,隨處躍入眼簾的是滿躺在青蔥漸逝的草毯上的歸根落葉。
    佳節(jié)到,更令我們想念祖國和雙親。今兒個要天各一方賞月了。難道真是外國的月亮特別圓?我們有些茫然。一份依戀惆悵的深情,無法抒出胸臆,聊以詩詞、散文寄意:
    調 寄 《 卜 算 子 》
    銀 影 照 離 愁,明 月 寄 團 圓。 是 醇 香 中 秋 夜,夢 里 把 家 還。
    涼 風 吹 酒 醒,天 涯 不 覺 遠。今 宵 玉 盤 且 作 鏡,得 見 故 鄉(xiāng) 顏。
    月色似水,姣潔如銀。輕撒在地上的影子襯照出游子的點點離愁。當空一輪明月,寄托著團圓的思念。又到中秋節(jié),綿綿醇香的氣息令人心馳。夢里,好想回一趟家。
    忽而,清涼的秋風吹拂,迷朦中醒來——自己卻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其實天涯萬里并不遠??!在這八月十五夜,且將又大又圓的玉盤當作鏡子,看看故鄉(xiāng)和親人的容顏,于愿足矣!
    中 秋
    四 海 中 秋 樂 升 平,你 方 賞 罷 我 方 迎。
    芋 香 餅 甜 瓜 果 熟,燈 籠 點 點 笑 銀 鈴。
    佳 節(jié) 念 親 游 子 情,自 是 故 鄉(xiāng) 月 明!
    團 圓 夜 盼 團 圓 日,邀 祝 天 涯 杯 酒 盈。
    中國人的中秋節(jié),四海一片歌舞升平。故鄉(xiāng)那邊已賞完月了,我們這里才是十四“迎月”之夜。多么遙遠的時差!往年此時,豐富的美食琳瑯滿目,教人垂涎。大街頭小巷尾,晃過點點燈籠,偶然一兩盞火滅了,孩子們的笑聲如銀鈴般飄來……
    佳節(jié)一到,游子是思念親人。心底里,故鄉(xiāng)的滿月也總是明亮無暇。在這人月兩圓的中秋夜,盼望著下次團聚的到來。遙隔著天涯,舉杯祝句:親人好友皆安康。
    寫罷擲筆,柔腸寸斷,眼眶中隱約涌出淚花,渾圓的月亮漸漸模糊……
    即使再懷念故鄉(xiāng),我們也要面對現(xiàn)實地在加拿大找工作、生活下去。這片充滿夢想與希望的土地正歡迎新移民去耕耘,無論以何種方式。在這英語世界里,熱愛中國文學的我,也必將永遠保留自己的一片天空:縱情山水,馳騁文字。這是我作為一名中國人的信念。
    我致電《加華報》想投稿,編輯女士婉轉地答道,《加華園地》篇幅有限,且已有專欄作家定期供稿……語畢安慰我大可將文稿寄去一試。我于是將以上兩篇中秋詩詞連散文寄去。出乎意料的是,兩文竟幸運地獲《加華報》厚愛,該欄經特別排版、擠出空間,將拙作分別刊登在1108及1109期《加華園地》中。
    我大受鼓舞。想不到在距離中國如此遙遠的加拿大卡加利,一顆熱愛文學的心得到了認同。若然自己一些旅途、人生的閑文散墨也能帶給人以欣賞的價值,夫復何求哉?
    于是,我連夜挑燈“爬格子”,將移民加國后的心路歷程和自詡詩意的人生匯成此文,冒昧參加“第xx屆卡城中國學生學者征文比賽”。心存一念:但求中文文學能在他鄉(xiāng)續(xù)放異彩,縱使傾盡自己的綿力,也壯懷寬慰。
    第在祖國母親的生日時離開她的懷抱。僅以此文向熱愛的偉大祖國獻上一份生日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