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分析 怎樣擇時服藥

字號:

1.強心甙類藥物:洋地黃、西地蘭等藥物,以凌晨4點最為敏感。藥理作用比其他時間高40倍,如果這時仍按常規(guī)劑量用藥,則容易出現(xiàn)毒副作用。在惡劣天氣或氣壓較低時,也會使這些藥物的毒性增強,所以,心臟病人在這種情況下服藥必須減少劑量。
    2.止痛藥:上午9時是人的痛覺最不敏感的時間,中午11一12點時則是最敏感時間。因此,中午服用止痛藥效果。阿司匹林早6時服用,在體內(nèi)降解速度緩慢,藥效強而持久。而晚6時或10時用藥則效果最差。
    3.胰島素:凌晨4時左右使用,為糖尿病病人最為敏感的時間,即使給予最低量也可獲滿意效果。
    4.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可的松、氫化可的松、強的松等,以早8時給藥效果,僅需每日1次。長時作用的地塞米松只需隔日早晨服用1次就可,可使藥效增強,作用時間延長,藥物易與血漿蛋白結(jié)合運輸?shù)饺砀鞑课弧_@時因垂體對血液循環(huán)的皮質(zhì)激素水平敏感性最低,不致因用藥而抑制垂體的分泌活動。
    5.抗風濕藥物:消炎痛以上午8時服藥效果,而且每千克體重只需3毫克便可奏效,而晚上8時給藥效果最差,需要加大3倍量左右。
    6.磺胺類藥:在下午4時服用,半小時后血液濃度比其他任何時間都要高,藥效作用快。
    7.抗貧血藥:硫酸亞鐵片等,晚上7時服用比早上7時用服吸收率高1.2倍左右,而且在血液中達到高峰濃度的持續(xù)時間延長3倍左在。
    8.中藥服法:一般病在胸隔以上而想使藥力停留較久,宜飯后服;病在心腹以下而欲使藥力迅速下達,宜飯前服;病在四肢血脈宜空腹,宜在白天服;病在骨髓應在夜晚服。發(fā)散藥宜熱服,以利發(fā)汗;安神滋補藥宜睡前服;驅(qū)蟲藥宜空腹而無油膩時服;對胃腸有刺激作用及治眼科病藥物宜飯后服。病急宜頓服,劇烈嘔吐及小兒患者宜少量多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