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高校自主招生青睞“偏才怪才”?

字號:

自主招生將是中國高考改革的必走之路,今年,國家教育部在中山大學等多所高校進行本科自主招生改革試點,本報就相關新政策及趨勢進行全面解讀。
    不少高校明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均有調整,有學校承諾不過重點本科線也可錄取
    12月以來,國內重點院校紛紛公布2008年度本科自主招生計劃,根據(jù)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今年各校在自主招生政策上有進一步調整。其中最突出的是:自主招生人才的選拔與考核政策,越來越向富于個性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具有特殊學科才能的“偏才怪才”傾斜。政策微調背后昭示:“以多把尺子量度人才”是中國未來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
    “偏才怪才”不過重點線也可錄取
    日前,中山大學公布了2008年度本科自主招生實施辦法。與去年相比,中大明年將進一步加大自主招生力度,在“申請條件、測試選拔方式”等方面有新調整。
    特別明確,對于經(jīng)學校選拔在創(chuàng)新實踐或學科專業(yè)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少數(shù)特別優(yōu)秀考生即“學科特長生”,在錄取時將給予更大優(yōu)惠。這一新策無疑對那些有特殊學科才能的“偏才怪才”是一大福音,因為即使他們中學整體成績排名不前,即使他們的高考分數(shù)不過重點本科線,只要他們是中大認可的特殊“偏才”,校方都會依據(jù)程序向國家教育部申請備案,將他們特招進校,并在今后的培養(yǎng)過程中給予特殊照顧。
    特長生不超過自主招生的5%
    中大招生辦透露,2008年中大招收學科特長生的比例不會超過自主招生計劃數(shù)的5%。而對于這部分特殊人才,學校也有特殊的考核選拔政策?!捌拧迸c一般的自主招生人才選拔不同在于,前者不必經(jīng)過筆試,直接由學校專家組選拔進入深度面試,而其他人仍要經(jīng)過筆試和面試的環(huán)節(jié)。
    隨著自主招生政策逐步進入社會各界的視野,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各重點院校自主招生的政策,也成為中國未來高考改革制度的重要參考。中大招辦主任國亞萍認為:“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的必經(jīng)之路,自主招生政策在一定意義上講是對目前高考制度‘剛性評價’的‘柔性’補充,是在人才選拔標準單一化下多一把尺子衡量。當今我國的高等教育要培養(yǎng)適應國際競爭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如何讓富有個性、具有某些方面潛質或特殊才能的學生也能通過選拔進入高校深造,是目前高考招生制度需要回答的問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