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學概論試題

字號:

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法學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04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法律規(guī)范構(gòu)成要素中的核心部分是(  ?。?BR>    A.適用條件
    B.行為準則
    C.法律后果
    D.法律制裁
    2.在下列各項中,既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權(quán)利,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的是(   )
    A.選舉
    B.勞動
    C.批評、建議
    D.控告、檢舉
    3.依據(jù)憲法規(guī)定,國務院總理由(  ?。?BR>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
    B.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推舉
    C.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提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
    4.我國現(xiàn)行憲法規(guī)定,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nèi)的私營經(jīng)濟是(  ?。?BR>    A.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補充
    B.社會主義公有制經(jīng)濟的有益補充
    C.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有益補充
    D.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5.下列屬于行政司法的是(   )
    A.行政處罰
    B.行政強制執(zhí)行
    C.行政復議
    D.行政決定
    6.按照現(xiàn)行規(guī)范性文件所屬的部門、頒布的年代或其他分類方法,分門別類地加以編排,并匯編成書,而不改變法律規(guī)范的內(nèi)容,這種法律規(guī)范系統(tǒng)化的整理工作稱為(  ?。?BR>    A.法律整理
    B.法律體系
    C.法律編纂
    D.法律匯編
    7.上級國家行政機關(guān)與下級國家行政機關(guān)的關(guān)系是(   )
    A.領(lǐng)導關(guān)系
    B.指導關(guān)系
    C.配合關(guān)系
    D.合作關(guān)系
    8.依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在下列各項中,屬于可撤銷民事行為的是(  ?。?BR>    A.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行為
    B.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
    C.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
    D.行為人對行為內(nèi)容有重大誤解的民事行為
    9.依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長訴訟時效為(  ?。?BR>    A.10年
    B.2年
    C.20年
    D.4年
    10.下列各項中,屬于所有權(quán)原始取得方式的是(  ?。?BR>    A.通過買賣取得
    B.通過接受贈與取得
    C.通過遺囑繼承取得
    D.通過生產(chǎn)與擴大再生產(chǎn)取得
    11.納稅人因過失而漏繳或少繳稅款的行為屬于(  ?。?BR>    A.偷稅行為
    B.漏稅行為
    C.欠稅行為
    D.抗稅行為
    12.依據(jù)我國專利法的規(guī)定,對專利權(quán)的授予,采用_____的原則。(  ?。?BR>    A.發(fā)明在先
    B.使用在先
    C.申請在先
    D.公告在先
    13.公民的民事權(quán)利能力開始于(  ?。?BR>    A.10周歲
    B.16周歲
    C.18周歲
    D.出生
    14.由出票人簽發(fā)的,委托付款在見票時或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jù)稱為(   )
    A.股票
    B.匯票
    C.本票
    D.支票
    15.我國保險法規(guī)定,設(shè)立保險公司,注冊資本的低限額為不少于_____人民幣。(  ?。?BR>    A.5千萬元
    B.1億元
    C.1億5千萬元
    D.2億元
    16.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不受侵害的權(quán)利稱為(  ?。?BR>    A.安全保障權(quán)
    B.知情權(quán)
    C.公平交易權(quán)
    D.受尊重權(quán)
    17.實施恐怖活動罪,屬于(   )
    A.危害國家安全罪
    B.危害公共安全罪
    C.妨礙社會管理秩序罪
    D.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罪
    18.下列案例中哪一項屬于犯罪中止(  ?。?BR>    A.甲對胡某實施詐騙行為,被胡某識破騙局。但胡某覺得甲窮困潦倒,實在可憐,就給其3000元錢,甲得款后離開現(xiàn)場
    B.乙為了殺死劉某,持槍尾隨劉某,行至偏僻處時,乙向劉某開了一槍,沒有打中,乙只有一顆子彈,因此沒有繼續(xù)開槍
    C.丙綁架趙某,并要求其親屬交付100萬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罰處罰,將趙某釋放
    D.丁抓住婦女李某的手腕,欲綁架李某然后出賣。李為脫身,高聲叫喊:警察來了。丁信以為真,立即逃離現(xiàn)場
    19.下列犯罪中,主觀方面可以由直接故意或間接故意構(gòu)成的是(  ?。?BR>    A.故意傷害罪
    B.搶劫罪
    C.盜竊罪
    D.貪污罪
    20.在共同犯罪中提供犯罪工具,主動參與犯罪活動,指示犯罪目標,排除犯罪障礙的一般屬于(  ?。?BR>    A.主犯
    B.從犯
    C.脅從犯
    D.教唆犯
    21.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審刑事案件由_____審理。(  ?。?BR>    A.基層人民法院
    B.中級人民法院
    C.高級人民法院
    D.高人民法院
    22.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拘傳長時間不得超過(  ?。?BR>    A.12小時
    B.24小時
    C.36小時
    D.48小時
    23.民事訴訟中可以適用社會支持起訴原則的案件有(  ?。?BR>    A.合同糾紛案件
    B.追索撫養(yǎng)費案件
    C.企業(yè)破產(chǎn)案件
    D.各類案件均可
    24.我國民訴法規(guī)定對妨礙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有(   )
    A.訓誡
    B.逮捕
    C.監(jiān)視居住
    D.取保候?qū)?BR>    25.依據(jù)我國行政訴訟法的有關(guān)規(guī)定,行政訴訟中的舉證責任應由(  ?。?BR>    A.原告承擔
    B.被告承擔
    C.原告與被告雙方承擔
    D.權(quán)利主張人承擔
    26.對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應由(  ?。?BR>    A.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B.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C.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D.高人民法院管轄
    27.依據(jù)行政訴訟法,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對下列行為提起的訴訟(  ?。?BR>    A.行政機關(guān)對行政機關(guān)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B.認為行政機關(guān)違法要求履行義務
    C.認為行政機關(guān)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
    D.對罰款等行政處罰不服
    28.聯(lián)合國中主要承擔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責任的機關(guān)是(  ?。?BR>    A.聯(lián)合國大會
    B.聯(lián)合國秘書處
    C.國際法院
    D.安全理事會
    29.“人的能力適用其本國法”這一規(guī)定屬于(  ?。?BR>    A.單邊沖突規(guī)范
    B.雙邊沖突規(guī)范
    C.重疊性沖突規(guī)范
    D.選擇性沖突規(guī)范
    30.1982年《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為公海自由增加的內(nèi)容是(  ?。?BR>    A.航行自由
    B.科學研究自由
    C.捕魚自由
    D.公海上空飛行自由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社會主義法律規(guī)范的構(gòu)成要素包括(    ?。?BR>    A.法律條文
    B.適用條件
    C.行為準則
    D.法律原則
    E.法律后果
    32.我國選舉制度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民主性質(zhì),集中反映在(     )
    A.選舉的普遍性
    B.選舉的平等性
    C.代表的專職性
    D.無記名投票
    E.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并用
    33.下列權(quán)利中屬于人格權(quán)的有(    ?。?BR>    A.生命權(quán)
    B.監(jiān)護權(quán)
    C.名譽權(quán)
    D.婚姻自主權(quán)
    E.肖像權(quán)
    34.犯罪的預備階段是指為了犯罪而(    ?。?BR>    A.表示犯罪意圖
    B.準備工具
    C.制造條件
    D.消除犯罪痕跡
    E.排除犯罪障礙
    35.下列哪些情況符合拘留的適用條件(    ?。?BR>    A.正在實施犯罪
    B.有多次作案嫌疑
    C.犯罪后企圖自殺
    D.有串供的可能
    E.不講真實姓名,身份不明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法律責任
    37.行政立法
    38.經(jīng)濟法
    39.(刑事訴訟中的)立案
    40.沖突規(guī)范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41.簡述我國國家機關(guān)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
    42.簡述股份有限公司設(shè)立的條件。
    43.簡述民事起訴應具備的條件。
    五、論述題(本大題10分)
    44.試分析黨的政策與社會主義法律的區(qū)別。
    六、案例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某甲,17歲,初中畢業(yè)后即外出打工,在一家企業(yè)工作,月薪1200元。春節(jié)回家過年時買了一部價值3000余元的手機,其父母認為,兒子尚未成年,買這么貴重的物品應取得他們的同意,因此要求把手機退還給電信公司。電信公司認為手機無質(zhì)量問題,拒絕退貨。
    問:電信公司是否有權(quán)拒絕退回已售出的手機?為什么?
    46.某日,某甲與同事在草坪聊天。某乙等三人忽然走過來毆打某甲,并搶走了甲的手機、現(xiàn)金等錢物,得手后隨即逃走。甲讓同事報警,自己向某乙等人逃竄的方向追去。甲追上乙后,與其扭打。乙先是用木棍和甲對打,后又掏出水果刀刺向甲,甲一邊奪刀,一邊將乙的脖子卡住,乙倒地死亡。法醫(yī)鑒定乙系機械性窒息死亡。檢察院以甲犯有故意殺人罪向法院提起公訴,甲的律師認為甲的行為屬于正當防衛(wèi)。
    問:甲的行為是否屬于正當防衛(wèi),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