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形容君子的名言十三篇(優(yōu)秀)

字號(hào):

    人的記憶力會(huì)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bǔ)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shí)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一
    君子孜孜不倦地追求道德禮義,而世人則往往用勤奮的假象來掩飾自己追求貪欲的真實(shí)動(dòng)機(jī)。
    君子之間的交情雖然清淡卻能促成事情,小人之間的交情雖然熱乎卻往往會(huì)敗壞事情。
    辦事情必須保守秘密才能成功,說話泄密會(huì)導(dǎo)致失敗。
    賢惠的妻子可以讓丈夫富貴,惡毒的潑婦能讓丈夫身敗名裂。
    如果一個(gè)男人到了三十風(fēng)還不能成家立業(yè),到了四十風(fēng)還不能被人所喜歡,那么到了五十歲就接近于窮途末路了。
    過分地貪圖享受,必定是滋長災(zāi)禍的開端。
    講義氣的人為世人所敬佩,貪圖私利的人恐怕連鬼都會(huì)嘲笑他。
    知足的人經(jīng)常感到滿足,這樣終身都不會(huì)受辱,知道節(jié)制的人常有節(jié)制,這樣一生都不會(huì)遭受恥辱。
    各種情欲、雜念都是妄想,只有消滅妄想,然后才能現(xiàn)出真心誠意,居高自傲是一種邪氣,只有消滅了邪氣,然后才能讓正氣通暢。
    年少時(shí)節(jié)制欲望,會(huì)容光煥發(fā),青春常在,在年老時(shí)不求做官,連做夢(mèng)時(shí)也是悠閑的夢(mèng)境。
    一個(gè)人快樂不能過度,過度地快樂會(huì)導(dǎo)致可悲的結(jié)果,欲望不能放縱,放縱欲望會(huì)帶來災(zāi)禍。
    農(nóng)村老翁,生活簡單,如果談到母雞老酒,他會(huì)很高興,問道山珍海味,他就不知道了;談到棉袍短褂,他會(huì)顯出快樂的樣子,問道高官的禮服,他就不知道了。因?yàn)樗麄兲煨源緲?,欲望淡泊,這才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
    正直的剛烈之士,即使一千輛車馬他也辭讓不受,貪婪的人就是一文錢他要爭(zhēng)取。兩者人品的差別雖然極為懸殊,但是義士好名和貪夫好利沒有根本差別;天子處心積慮治理國家,乞丐忍受饑寒之苦雁門乞討,他們兩者的地位雖有天地之別,但是天子的焦慮和乞丐的哀求又有什么不同?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二
    1、每一個(gè)人都嘲笑陳舊的時(shí)尚,卻虔誠地追求新的時(shí)尚。——梭羅
    2、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長,而是在有多好。——塞涅卡
    3、機(jī)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槔?尼科爾
    4、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詩》(唐)王維
    5、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
    6、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墩撜Z·憲問》
    7、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蹙S
    8、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shí)?;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杜秋娘
    9、信任是愛情的美德。——巴爾扎克。
    10、勤學(xué)是知識(shí)的土壤,多思是知識(shí)的鑰匙。
    1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12、成功就是當(dāng)洋溢的生命力突然沖決堤壩而匯入一條合適的渠道。——何懷宏
    13、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BR>    14、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魯迅
    15、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huì)相信你?!栏衲?BR>    16、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yuǎn)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盾髯印ぬ煺摗?BR>    17、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通鑒
    18、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小。——明·薛萱
    19、成功的秘訣,在永不改變既定的目的?!R梭
    20、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見多識(shí)廣有本領(lǐng)的人,一定謙虛。——謝覺哉
    21、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yuǎn)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肚f子·山木》
    22、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23、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玉階怨》(唐)李白
    24、生活的道路一旦選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決不回頭?!罄?BR>    25、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shí)強(qiáng)大,用知識(shí)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高爾基)
    26、世上最可貴的是時(shí)間,世上最奢靡的是揮霍時(shí)光?!?BR>    27、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cè)。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shí)?!堕L干行二首之二》(唐)崔顥
    28、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兜躯X雀樓》(唐)王之渙
    29、仙客厭人間,孤云比性閑。話離情未已,煙水萬重山?!端秃鎺熯€西山》(唐)李隆基
    30、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yīng)該是勤奮。有幾分勤學(xué)苦練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31、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益一世?!濉そ鹄t
    32、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栋岁噲D》(唐)杜甫
    33、成功大易,而獲實(shí)豐于斯所期,淺人喜焉,而深識(shí)者方以為吊。——梁啟超
    34、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shí)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薄抖Y記·中庸》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墩撜Z·里仁》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墩撜Z·衛(wèi)靈公》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
    子曰:“君子上達(dá),小人下達(dá)?!?《論語·憲問》
    君子樂與人同,小人樂與人異。君子同其遠(yuǎn),小人同其近?!兑住ね恕ゅ琛?BR>    小人當(dāng)退黜之時(shí),往往疾視其上。君子則窮通皆樂,未嘗一日忘其君?!蹲x易詳說》解《易·否·初六》
    臣聞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惡惡,近君子而遠(yuǎn)小人。善善明,則君子進(jìn)矣;惡惡著,則小人退矣?!敦懹^政要》卷五
    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yuǎn)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肚f子·山木》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yuǎn)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四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周易》
    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左傳)
    萬里赴戎機(jī),關(guān)山度若飛。――――《木蘭詩》?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墩撜Z》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度龂尽穭湔Z
    小不忍,則亂大謀?!墩撜Z》
    小人之過也必文?!墩撜Z》
    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左傳)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对娦颉?BR>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n愈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南宋?志南和尚《絕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五
    1、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同利為朋。--宋·歐陽修
    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
    4、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宋·蘇軾
    5、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已。--明·方孝孺
    6、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益一世。--清·金纓
    7、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fēng)月之趣。--明·洪自誠
    8、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
    9、君子得時(shí)如水,小人得時(shí)如火。--漢·劉向
    10、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論語·憲問》
    11、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wèi)靈公》
    12、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小。--明·薛萱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14、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史記
    15、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禮記
    16、君子樂與人同,小人樂與人異。君子同其遠(yuǎn),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17、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8、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19、君子山岳定,小人絲毫爭(zhēng)。--唐·孟郊
    20、君子上達(dá),小人下達(dá)。-- 《論語·憲問》
    21、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2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23、君子務(wù)知大者遠(yuǎn)者,小人務(wù)知小者近者。--左傳
    24、君子暇豫則思義,小人暇豫則思邪。--阮子
    25、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蕕之不相入。--宋·朱熹
    26、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宋·朱熹
    27、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通鑒
    28、君子揚(yáng)人之善,小人揚(yáng)人之惡。--唐·吳兢
    29、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shì)輕重人。--清·宋綞
    30、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
    31、君子于細(xì)事未必可觀,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zé)o一長可取。--宋·朱熹
    32、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三國·諸葛亮
    33、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勢(shì)利,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宋·胡宏
    34、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shí)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禮記·中庸》
    3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論語·為政》
    36、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yuǎn)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37、小人當(dāng)退黜之時(shí),往往疾視其上。君子則窮通皆樂,未嘗一日忘其君。--《讀易詳說》解《易·否·初六》
    38、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yuǎn)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莊子·山木》
    39、臣聞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惡惡,近君子而遠(yuǎn)小人。善善明,則君子進(jìn);惡惡著,則小人退矣。--《貞觀政要》卷五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六
    1、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巍ぬK軾
    2、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勢(shì)利,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巍ず?BR>    3、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shì)輕重人?!濉に尉E
    4、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yuǎn)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盾髯印ぬ煺摗?BR>    5、君子揚(yáng)人之善,小人揚(yáng)人之惡?!啤蔷?BR>    6、君子得時(shí)如水,小人得時(shí)如火?!獫h·劉向
    7、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蕕之不相入?!巍ぶ祆?BR>    8、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撜Z
    9、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已?!鳌し叫⑷?BR>    10、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Y記
    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撜Z
    12、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論語·憲問》
    13、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巍ぶ祆?BR>    1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1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16、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ㄨb
    17、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小?!鳌ぱ?BR>    18、小人當(dāng)退黜之時(shí),往往疾視其上。君子則窮通皆樂,未嘗一日忘其君?!蹲x易詳說》解《易·否·初六》
    19、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啤っ辖?BR>    20、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
    21、君子樂與人同,小人樂與人異。君子同其遠(yuǎn),小人同其近?!兑住ね恕ゅ琛?BR>    22、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益一世?!濉そ鹄t
    23、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wèi)靈公》
    24、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fēng)月之趣?!鳌ず樽哉\
    2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shí)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抖Y記·中庸》
    2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論語·為政》
    26、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献?BR>    27、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龂ぶT葛亮
    28、君子務(wù)知大者遠(yuǎn)者,小人務(wù)知小者近者。——左傳
    29、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同利為朋?!巍W陽修
    30、君子暇豫則思義,小人暇豫則思邪?!钭?BR>    31、君子山岳定,小人絲毫爭(zhēng)?!啤っ辖?BR>    3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f子
    3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墩撜Z·里仁》
    34、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史記
    35、君子于細(xì)事未必可觀,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zé)o一長可取?!巍ぶ祆?BR>    36、君子上達(dá),小人下達(dá)?!?《論語·憲問》
    37、臣聞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惡惡,近君子而遠(yuǎn)小人。善善明,則君子進(jìn);惡惡著,則小人退矣?!敦懹^政要》卷五
    38、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yuǎn)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肚f子·山木》
    1、你敬人一尺,人敬您一丈。
    2、先小人,后君子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5、君子之交淡如水
    6、有仇不報(bào)非君子(.)
    7、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贏一步。
    8、說歸說,笑歸笑,動(dòng)手動(dòng)腳沒家教。
    9、你對(duì)人無情,人對(duì)你薄意。
    10、病好不謝醫(yī),下次無人醫(yī)。
    11、愛徒如愛子,尊師如尊父。
    12、君子動(dòng)口不動(dòng)手
    13、君子矜而不爭(zhēng),群而不黨
    14、君子爭(zhēng)禮,小人爭(zhēng)嘴。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18、和人路路通,惹人頭碰痛。
    19、敬老得老,敬禾得寶。
    20、君子成人之美
    21、冷天莫遮火,熱天莫遮風(fēng)。
    22、君子動(dòng)口,小人動(dòng)手。
    23、逢著瞎子不談光,逢著癩子不談瘡。
    2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5、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6、若要好,大讓小。
    27、事怕合計(jì),人怕客氣。
    28、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29、君子愛財(cái),生之有道
    30、美言美語受人敬,惡言惡語傷人心。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七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奢則妄取茍取,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于人無求,于己無愧,是可以養(yǎng)氣也。 —— 羅大經(jīng)
    半截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xì)人。 —— 徐特立
    讓自己完全受財(cái)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 德謨克利特
    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要留心,即使當(dāng)你獨(dú)自一人時(shí),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xué)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 德謨克利特。 —— 諸葛亮
    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丘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強(qiáng)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八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能夠團(tuán)結(jié)他人,而不與人勾結(jié),小人相互勾結(jié)卻并不團(tuán)結(jié)。
    君子不器
    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樣,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用途。
    君子懷德,小人懷士;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xiāng)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利益。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jīng)常憂愁。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yán);學(xué)習(xí)了就不會(huì)頑固不化。要恪守忠誠守信的道德,不要與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cuò)不要怕改正。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xué)而已。
    君子吃飯不貪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做事勤勞敏捷,說話小心謹(jǐn)慎,請(qǐng)教有道德的人端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xué)了。
    君子無所爭(zhēng),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zhēng)也君子。
    作為君子,沒有什么可與別人相爭(zhēng)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是射箭比賽了。不過射箭時(shí)先相互揖讓,然后才是上臺(tái)階,下了臺(tái)階后又一起喝酒。這才是君子之爭(zhēng)。
    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此。
    君子對(duì)于天下的人和事,是沒有規(guī)定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的,只是按照道義的要求去做。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說話要謹(jǐn)慎,但行動(dòng)要敏捷。
    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廣泛學(xué)習(xí)古代典藉,以禮來約束自己,這樣就能做到不離經(jīng)叛道。
    君子不憂不懼。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君子就是不憂愁,不恐懼。問心無愧,還有什么好憂愁和恐懼的呢?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之。
    君子成全他人的好事,但不促成他人的壞事;小人則與之相反。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力求和諧而不與人簡單混同,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xié)調(diào)。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小人難事而易說也。
    為君子辦事很簡單,但不難以討他喜歡。為小人辦事就很難,但容易讓他喜歡。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安祥卻不傲慢,小人傲慢卻不安祥。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身為君子卻沒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沒有的。
    君子上達(dá),小人下達(dá)。
    君子通達(dá)仁義之理,小人通達(dá)財(cái)利之勢(shì)。
    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之道有三個(gè)方面,我都沒有能力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害怕。
    君子窮困,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雖然窮困,但還能堅(jiān)持;小人一旦窮困,就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了。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以義為根本,依禮節(jié)去實(shí)行,用謙恭的語言表達(dá),用真誠的態(tài)度實(shí)現(xiàn)。這就是君子??!
    君子病不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只擔(dān)心自己沒有才能,不擔(dān)心別人不了解自己。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君子擔(dān)心自己死后,他的名字不能為人們所稱述。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君子反求自己,小人苛求他人。
    君子矜而不爭(zhēng),辟而不黨。
    君子端莊而不與別人相爭(zhēng),合群而不結(jié)黨營私。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不會(huì)根據(jù)一個(gè)人說的話來舉薦他,也不會(huì)因?yàn)橐粋€(gè)人不好而不釆納他有價(jià)值的建議。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xué)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君子只追求道推行道,不追求食。耕田,也常會(huì)餓肚子;學(xué)習(xí),也可以獲得俸祿。君子只擔(dān)心道,不擔(dān)心會(huì)貧窮。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不能讓君子做些小事,但能讓他們承擔(dān)大任。不能讓小人承擔(dān)大任,但可以讓他們做些小事。
    君子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君子先踐行自己想說的言論,等真的做到了,才把它說出來。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有三件事情要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貴的人,敬畏圣人的話。小人不懂天命,因而也不知道敬畏天命,輕視地位高貴的人,辱沒圣人的話。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shí),血?dú)馕炊?,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dú)夥絼?,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dú)饧人?,戒之在得?BR>    君子有三件事情要警惕:年少時(shí),血?dú)馕闯墒欤渑?;到了壯年,精力旺盛,要戒與人爭(zhēng)斗;等到老年,血?dú)庀魅?,要戒貪求無厭。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君子需要思考九件事:是否看明白;是否聽清楚;自己的臉色是否溫和;態(tài)度是否謙遜;言談是否忠誠;辦事是否謹(jǐn)慎;遇到疑問,是否向別人請(qǐng)教;惱怒時(shí),考慮是否有后患;獲取利益時(shí),思考是否符合道義。
    君子貞而不諒。
    君子固守正道,而可以不守小信。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信,無以知人也。
    不明白天命,就不能成為君子;不懂得禮儀,就不能安身立命;不善于分辯他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象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shì)坤,君子以厚德載物?!?BR>    孔子在《象傳》中說:天道剛健,君子以天為法,故而自強(qiáng)不息。大地的氣勢(shì)寬厚和順,君子就要效法大地的包容,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九
    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fēng)月之趣。——明·洪自誠
    2、君子不重則不威?!撜Z
    3、君子得時(shí)如水,小人得時(shí)如火?!獫h·劉向
    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
    5、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墩撜Z·衛(wèi)靈公》
    6、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小。——明·薛萱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撜Z
    8、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史記
    9、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禮記
    10、君子樂與人同,小人樂與人異。君子同其遠(yuǎn),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11、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12、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撜Z
    13、君子山岳定,小人絲毫爭(zhēng)?!啤っ辖?BR>    14、君子上達(dá),小人下達(dá)?!?《論語·憲問》
    1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撜Z
    1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7、君子務(wù)知大者遠(yuǎn)者,小人務(wù)知小者近者?!髠?BR>    18、君子暇豫則思義,小人暇豫則思邪?!钭?BR>    1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蕕之不相入。——宋·朱熹
    2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巍ぶ祆?BR>    21、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ㄨb
    22、君子揚(yáng)人之善,小人揚(yáng)人之惡?!啤蔷?BR>    23、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shì)輕重人?!濉に尉E
    24、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献?BR>    25、君子于細(xì)事未必可觀,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zé)o一長可取?!巍ぶ祆?BR>    26、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同利為朋?!巍W陽修
    27、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墩撜Z·里仁》
    2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f子
    29、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巍ぬK軾
    30、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已?!鳌し叫⑷?BR>    31、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益一世。——清·金纓
    32、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龂ぶT葛亮
    33、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勢(shì)利,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宋·胡宏
    34、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shí)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抖Y記·中庸》
    3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論語·為政》
    36、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yuǎn)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盾髯印ぬ煺摗?BR>    37、小人當(dāng)退黜之時(shí),往往疾視其上。君子則窮通皆樂,未嘗一日忘其君?!蹲x易詳說》解《易·否·初六》
    38、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yuǎn)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肚f子·山木》
    39、臣聞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惡惡,近君子而遠(yuǎn)小人。善善明,則君子進(jìn);惡惡著,則小人退矣?!敦懹^政要》卷五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十
    1.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huì)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fā),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shí)現(xiàn)良好的意愿和正當(dāng)?shù)囊螅粫?huì)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蚴俏痔煜虏粊y,不會(huì)在別人有失敗、錯(cuò)誤或痛苦時(shí)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3.滿招損,謙受益?!渡袝?BR>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huì)招來損失和災(zāi)害;謙遜并時(shí)時(shí)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4.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墩撜Z》
    譯:君子總是責(zé)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diǎn),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diǎn)和不足。
    5.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chǎn)生。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十一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佚名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用術(shù),我以誠感之;人使氣,我以理屈之。--佚名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讓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佚名
    不樂聞人過失。--佚名
    人之有會(huì),若己有之。--佚名
    毀人者失其直,譽(yù)人者失其實(shí),近于鄉(xiāng)原之人哉。--佚名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佚名
    事后而議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絲毫放寬,試思己當(dāng)其局,未必能效彼萬一。--佚名
    或譽(yù)人,而適足以敗之;或毀人,而乃反以成之。--佚名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佚名
    圣人恒善救人,而無棄人。--佚名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佚名
    度量如海涵春育,應(yīng)接如流水流云。--佚名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佚名
    不恒其德,無所容也。--佚名
    無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長。--佚名
    以言人不善為戒。--佚名
    不黨父兄,不偏富貴,不劈顏色,賢者舉而上之。--佚名
    不動(dòng)乎眾人之非譽(yù),不治觀者之耳目,不胳貴者之權(quán)勢(shì),不利便辟者之辭。--佚名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人,愈思勉。--佚名
    處其厚,不居中其??;處其實(shí),不居其華。--佚名
    勿以身貴而。--佚名
    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佚名
    入其國者從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諱。--佚名
    人之有禮,猶魚之有水矣。--佚名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佚名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佚名
    禮,不妄說人,不辭費(fèi)。--佚名
    禮人不答,反其敬。--佚名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佚名
    多行無禮,必自及也。--佚名
    歸咎于身,刻己自責(zé)。--佚名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佚名
    欲勝人者先自勝,欲論人者先自論,欲知人者先自知。--佚名
    待人要豐,自奉要約;責(zé)己要厚,責(zé)人要薄。--佚名
    待己者,當(dāng)于無過中求有過;待人者,當(dāng)于有過中求無過。--佚名
    己所不欲,豈可嫁禍于人。--佚名
    人能反己,則四通八達(dá)皆坦途也。--佚名
    患身之不善,不患人之不己知。--佚名
    善則稱人,過則稱己。--佚名
    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佚名
    對(duì)癡人莫說夢(mèng)話,防所誤也;見矮人莫說矮話,避所忌也。--佚名
    對(duì)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shí)。--佚名
    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惡。--佚名
    攻人之惡,毋太嚴(yán);教人之善,毋過高。--佚名
    辱人以不堪必反辱,傷人以已甚必反傷。--佚名
    君子不以己所能者病人,不能人所不能者愧人。--佚名
    傷人之語,有劍戟之痛。--佚名
    忍一時(shí)之氣,免百日之憂,一切諸煩惱,皆從不忍生。--佚名
    憐憫之心不可無,報(bào)復(fù)之心不可有。--佚名
    愛人不以理,適是害人;惡人不以理,實(shí)是害己。--魏際瑞
    見人做不議事,須勸止之;知而不勸,勸而不力,使人過遂成,亦我之咎也。--申涵光
    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李白
    寵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賤不足以卑己。--王榮
    不面譽(yù)以求親,不愉悅以茍合。--魏徵
    誠之所感,觸處皆通。--吳處厚
    不諂上而慢下,不厭故而敬新。--王符
    善疑人者,人亦疑之;好防人者,人亦防之。--劉基
    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魏徵
    不曲道以媚時(shí),不詭行以徼名。--魏徵
    不排毀以取進(jìn),不刻人以自入。--魏徵
    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省者,必小人。--申居鄖
    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王通
    雖不過信于人,亦斷不過疑于人。--李惺
    寧人負(fù)我,無我負(fù)人,此待己之道也。--張養(yǎng)浩
    去敵氣與矜色兮,噤危言以端誠。--劉禹錫
    諾而寡信,寧無諾;予而喜奪,寧無予。--彭汝讓
    念人之過,必亡人之功。--高誘
    人情不能不有過差,宜可闕略。--鄭樵
    將欲論人短長,先顧自己何若。--申涵光
    樂言己之長者不知己,樂言人之短者不知人。--劉基
    識(shí)人多處是非多。--顧君澤
    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yuǎn)。--韓愈
    其責(zé)人也詳,其待已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韓愈
    善者親之,以治吾不善;不善親之,以成吾善。--崔敦禮
    拳頭上走得馬,臂膊上立得人。--李文蔚
    勿恃己善,不服人仁。勿矜己藝,不敬人文。--皮日休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在世界上,人們總是按照各人對(duì)自己的估價(jià)來認(rèn)識(shí)人;而人也必須對(duì)自己有某種估價(jià)。令人討厭比無足輕得還容易受到容忍。--歌德
    我們稱之為品行和禮貌的這種東西,是我們可以得到的東西,此外就是只有憑借暴力才能獲得的東西,甚至有的東西是憑借暴力也無法得到的。--歌德
    婦女在場(chǎng)就是良好禮貌的因素。--歌德
    如果你要?jiǎng)e人盡義務(wù)而又不給他以權(quán)利,就應(yīng)當(dāng)付給豐厚的報(bào)酬。--歌德
    毫無節(jié)制的活動(dòng),無論屬于什么性質(zhì),最后必將一敗涂地。--歌德
    對(duì)一個(gè)人的不公就是對(duì)所有的人的威脅。--孟德斯鳩
    以為人人都正直,那是愚蠢的;認(rèn)為根本沒有正直的人,尤其愚蠢。--約翰·亞當(dāng)斯
    為我們指出徒勞無益的道路的人,就像為我們指點(diǎn)了正確道路的人一樣,替我們做了同樣的好事。--海涅
    不要相信認(rèn)為一切都好的人或者認(rèn)為一切都?jí)牡娜?;但更不要相信?duì)待一切都無動(dòng)于衷的人。--拉法泰爾
    凡眾人聚會(huì)處,說話最要檢點(diǎn),恐犯人忌。--申居鄖
    讓是祥,急得殃。--金植
    貴者雖自貴,視之若埃塵;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左思
    甜言蜜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王實(shí)甫
    惟圣人能輕重人,不能銖兩為千鈞。--王安石
    侮人者,自侮也。--王辟
    使人懼不若使人愛,使人愛不若使人敬。--李惺
    貌輕則招辱。--楊雄
    文明的最重要的任務(wù)之一,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zhì)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dá)到的范圍內(nèi)成為審美的人……--席勒
    既然文明應(yīng)使人的尊嚴(yán)同人的幸福處于和諧統(tǒng)一之中,因而它必須關(guān)注這兩項(xiàng)原則在它們最緊密的混合中仍保持各自的最高純潔性。--席勒
    凡是無法改變的就忍受,凡是無法拯救的就莊嚴(yán)地放棄。--席勒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yīng)該特別小心地養(yǎng)成習(xí)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禮貌經(jīng)??梢蕴娲罡哔F的感情。--梅里美
    事出于意外,雖智者亦窮,不可苛責(zé)也。--呂坤
    處患難者勿為怨天尤人之言;處貴顯者勿為矜己傲人之言。--錢大昕
    好稱人惡,人亦道其惡;好憎人者,亦為人所憎。--劉向
    如果你是人,那就不要把那些不關(guān)心人民需要的人稱作人。--納沃伊 不管人責(zé),但求自盡。--申居鄖
    律己宜帶秋風(fēng),處事宜待春風(fēng)。--張潮
    以責(zé)人之心責(zé)己,則寡過。--林逋
    盡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責(zé)下。--吳兢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十二
    ●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勢(shì)利,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宋胡宏)
    ●君子以道德輕重人,小人以勢(shì)輕重人(清宋綞)
    ●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禮記〉
    ●君子務(wù)知大者遠(yuǎn)者,小人務(wù)知小者近者〈左傳〉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君子揚(yáng)人之善,小人揚(yáng)人之惡(唐吳兢)
    ●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通鑒〉
    ●君子得時(shí)如水,小人得時(shí)如火(漢劉向)
    ●君子暇豫則思義,小人暇豫則思邪〈阮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蕕之不相入(宋朱熹)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間而已(宋朱熹)
    ●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小人自滿之氣,不勝其?。餮妫?BR>    ●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益一世(清金纓)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三國諸葛亮)
    ●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宋蘇軾)
    ●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
    ●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史記〉
    ●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fēng)月之趣(明洪自誠)
    ●君子于細(xì)事未必可觀,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zé)o一長可?。ㄋ沃祆洌?BR>    ●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同利為朋(宋歐陽修)
    ●君子山岳定,小人絲毫爭(zhēng)(唐孟郊)
    ●君子之為利,利人;小人之為利,利已(明方孝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
    形容君子的名言篇十三
    1、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晏殊
    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独献印?BR>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趙翼
    5、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6、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7、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鬃?BR>    8、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9、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10、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度龂萘x》
    11、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zhēng)報(bào)恩
    12、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13、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1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龔自珍
    1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
    1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7、近水樓臺(tái)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18、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bǔ)牢,未為遲也?!稇?zhàn)國策》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20、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2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肚f子》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23、老當(dāng)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24、感時(shí)思報(bào)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25、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26、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2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29、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shí)君。高適
    30、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31、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jiān)忍不拔之志。蘇軾
    3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jīng)》
    3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34、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35、會(huì)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36、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顿Y治通鑒》
    37、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38、路漫漫其修遠(yuǎn)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9、富貴不能*,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shí)。張九齡
    4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鬃?BR>    42、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yī)。宋葉適
    43、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