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英語:08年奧運會獎牌“金鑲玉”

字號:

經(jīng)過激烈的比賽,頒獎典禮(prize award ceremony)上,取得前三名的運動員站在領(lǐng)獎臺上,手捧花束(bouquet),脖子上掛著獎牌(medal, 獎牌得主叫medalist),看著國旗冉冉升起,這時的心情是最激動的。
    古代奧運會沒有獎牌,獲勝者得到的獎品(prize或trophy)是一個橄欖枝葉編成的花環(huán)(chaplet or crown made of olive twigs,注意,這里“花環(huán)”不能用garland或wreath。Garland指比較大的裝飾性的花環(huán),有些國家用以套在貴賓脖子上,而wreath則常指“花圈”;這里的“枝”也不宜用branch一詞,因為branch指比較大的、尤其是從樹干上分出的樹枝)。為前三名運動員分別頒發(fā)金、銀、銅獎牌是近代奧運會才有的。1896年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上美國獲得了11枚金牌,而且很長時間以來美國一直是奧運會金牌的霸主(hold the No. One position)。1984年洛杉磯夏季奧運會比賽的第一天,許海峰贏得男子自選手槍慢射個人項目(the individual event of man’s free pistol slow fire)的冠軍,中國實現(xiàn)了奧運金牌零的突破(to win the first ever gold medal in Olympic Games)。而我國在冬季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是在2002年美國鹽湖城舉辦的第19屆冬季奧運會,我國選手在短道速滑比賽(short-track speed skating)中一舉贏得兩枚金牌。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獎牌采用了“金鑲玉”(gold inlaid with jade)的設(shè)計,正面是國際奧委會的標志圖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the winged depiction of standing Goddess of Victory)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全景(the panorama of the Panathinaiko Stadium of ancient Greece),反面是北京奧運會會徽(emblem)。玉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代表“德”(virtue),象征著美好(happiness)、尊敬(respect)、相愛(love)、相助(help)等內(nèi)涵。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設(shè)計,反映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和時代精神(zeitgeist),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奧運精神的完美結(jié)合,受到國際奧委會的充分肯定(fully confirmed by the IOC)。預祝我國的運動健兒們在北京奧運會上獎牌大豐收(a bumper harvest of Olympic med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