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看《功夫》

字號:

陽光,燦爛地可以照進心里每一個角落。
    《功夫》(The forbidden Kingdom)在北美票房榜排名第一,這是中國影片在北美票房的成績之一。同時,與《色戒》、《滿城盡帶黃金甲》不一樣,這部電影走進了美國的主流院線。前兩部電影雖然也在美國公映了,但是都是在非常偏僻的文藝片院線。
    一直想去看,李連杰和成龍聯(lián)手,講一個中國神話故事會是什么樣?
    不過可能是因為是周三的下午,所以寬幕大電影廳居然只有我們兩個人,連引座員都不知道去哪里了。比較奇怪的一幕:兩個中國人,看著純英文對白的中國電影。
    《西游記》被《獅子王》的導演用《魔戒》和《變形金剛》的方式講了一遍,其中劉亦菲坐在月光下那一幕還可以看到《獅子王》的痕跡。男主角似乎是《變形金剛》里的那個小伙子,演得很不錯。劉亦菲非常出彩,如果后續(xù)包裝能跟上,有在美國紅的可能。李冰冰做了一個大配角,這個被翻譯成為“狼之女”和“白發(fā)女巫”的角色很難讓她真正在美國紅起來。不過北美版的《功夫》中,包括李冰冰在內(nèi),所有演員,連少林寺的方丈都全部親自講英語,講得感覺不錯。
    中國的文化走向世界,必須用這種別人能夠理解的方式。這是妥協(xié),也是技巧。在文化的推廣過程中,非常忌諱的是“大國心態(tài)”:這就是我們的文化,自己看吧??床欢?,動動腦筋,也許能看懂,實在看不懂,您自己想想辦法。這好比在國外開餐廳,不管外國人的胃口,只管自己做得開心。
    以中國的文化和道德為例,如果用《英雄》那種說教方式,很難被接受,但是變成美國人熟悉的方式。成龍的“一山不容二虎”,李連杰“水,以柔克剛”等道理都表達地非常自然。
    希望中國電影能走出的去的不僅是功夫片,也希望周末的《功夫》不再是兩個人的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