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每個人的生活基本條件。而“衣”被排在首位,自有道理。人們的衣著品味代表著他們的個性與品位。在這個不斷進步的時代,男士西裝似乎百年來并沒有多大的變化。它傳統(tǒng)的樣式和紳士的品位讓男人穿上后盡顯尊貴。雖然人們可以花上幾百美元買一套現(xiàn)成的西裝套裝,但仍然有不少人喜歡定做西裝。他們認為,只有定做出來西裝才能最貼身、最合體。在人們熟悉的美國紐約華埠,就有幾間開了幾十年的西裝店,在這里的裁縫們一直保持著用最傳統(tǒng)的手工工藝制做西裝。在紐約這個時裝大都市里,究竟這些傳統(tǒng)的華人裁縫們?nèi)绾紊妫靠驮磸哪睦飦??《美洲時報》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酒香不怕巷子深
紐約華埠的街頭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餐館和商店,穿插在這些店鋪之間,偶爾也會看到一些陳舊的洋服店。很多華埠的老居民表示,有一位姓林的先生在華埠開西裝店已經(jīng)20多年了,他做西裝的手藝堪稱一絕。順著路人的指引,記者來到這間大名鼎鼎的洋服店。在店門口與一位客人聊天的,正是這位林先生。
與華埠其他洋服店不同,這間洋服店寬敞明亮、裝修高檔而不奢華。林先生穿著考究的襯衫,戴著亮眼的領帶,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與其說他是一個裁縫,倒不如說像一個出色的商人。
在華埠開店26年,每一件西裝都是林先生親手裁剪和修改而成。一匹匹藍灰色、黑色的布料在他手里像是被施了魔法,而他制作西裝的精湛手藝曾被一些非常挑剔的美國客人稱為“藝術品”。這位名副其實的“藝術家”,同其他裁縫一樣,都是白手起家,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在幾十年前的香港,林先生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在裁縫鋪里做學徒,從最簡單的燙衣服,到學習如何做褲子、做西裝上衣,他對服裝有很大興趣。那時候的學徒大多數(shù)都是想進入這一行,之后能夠得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但林先生不滿足于每天重復做一種衣服。除了跟師傅學習裁剪和高級工藝,他自己也摸索著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學徒出師之后,林先生就在香港的高級西裝店開始了自己了裁縫生涯。20多歲的時候,林先生在美國的父母申請他來美國,剛剛下飛機后的第二天,林先生就馬上去西裝店上班。從來紐約的第二天到26年后的今天,林先生很少休息,他說:“將來退休了有的是時間休息,趁年輕我要多做一些事情?!?BR> 就是抱著這樣的不懈態(tài)度,林先生在曼哈頓中城一家意大利高檔西裝店找到了工作。當時很多人對他的工作非常羨慕,來美國才幾天就找到工作,工資待遇還不錯,林先生應該知足了。并不滿足于現(xiàn)狀的林先生腦子里有一個想法,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學會美式裁剪,了解美國的西裝和香港的有什么不同,客人喜好的顏色、款式是什么,西裝店的老板是如何開店的。帶著這些問題,林先生像一塊吸水的海綿,不斷地吸收新的資訊和手藝。短短幾年間,林先生領會了做西裝的全部工序,也領會了一些做生意的技巧。當時的他放棄了令人羨慕的高收入工作,打算自己開一家屬于自己的西裝店。
回憶起當初的創(chuàng)業(yè)史,林先生說:“那時候我在意大利人的西裝店上班,生意很好,我賺得也很多。可是自己攢錢開店,回報沒有那么快見效,收入一下子就沒有了。可是自己當老板,再辛苦也值得?!?0歲那年,林先生就已經(jīng)是一間洋服店的老板了。
上世紀80年代,華埠的移民越來越多,光顧林先生洋服店的大多都是中國人。當時華埠已經(jīng)有好幾家專門訂做西裝的洋服店了,大多價格不高,非常吸引華人顧客。林先生認為,華人裁縫的手藝好,絕對不比中城意大利西裝店的差,他決定把自己的店定位在中高檔。價格雖然高于同行幾家店,但光顧林先生洋服店的客人卻越來越多。一位在林先生店里訂做西裝超過20年的老顧客這樣告訴記者:“價格雖然高一點,但是一分錢一分貨,他絕對不是坐地起價。他做出來的西裝穿在身上很舒服。去外國人開的店里訂做這樣好的西裝,價格最少要高出一倍?!?BR> 林先生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我有手藝,我收了客人的錢,就一定給他做出的西裝?!睆牡谝慌A人客戶,到現(xiàn)在擁有不少的老美熟客,林先生很驕傲地表示,這些客人都是跟隨著他一起成長的。林先生的客人平均在他店里訂做西裝都超過15年。
量身定做親力親為
由于華埠位于曼哈頓經(jīng)濟要區(qū),許多律師行、高級公司的員工都會在華埠吃飯、買東西。林先生的第一批客人就是這些經(jīng)常在華埠出現(xiàn)的華人。當他們試著在林先生的洋服店訂做一套西裝后,很快就有識貨的人看出西裝的品質(zhì),接著詢問到林先生的電話和地址。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客人介紹客人,林先生的名氣就這樣打開了。不管是什么客人,律師也好、名人也罷,林先生對他們一視同仁,都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朋友。
隨著店里生意越來越好,林先生自己一個人忙不過來,便請了幾位師傅做裁剪和縫制的工作。當記者在店里看到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者時,林先生介紹說,這便是其中一位師傅。原來,這里的師傅平均年齡是65歲,他們大多都有著50年以上的裁縫經(jīng)驗。林先生表示,裁縫年紀越大,經(jīng)驗也就越多,能夠請到這樣資深的裁縫對于一個高檔西裝店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勸入行42年的林先生開幾家分店,說這樣可以多賺點錢。林先生聽后直搖頭,他說:“一個店里最主要的就是裁縫,我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做出那么多套西裝,就算今天給我100套西裝的訂單,我也只能接其中一部分。我不能把店名砸了,我只希望店里做出的每一套西裝都有的質(zhì)量。開分店也只能另請師傅做衣服,不是我親手做的西裝,就不是我的?!钡拇_,憑林先生一雙手,一雙眼,就算堆成山的訂單下來,他還是會像以前那樣,先來的客人先做,用的手工做出質(zhì)量的西裝。
與客戶溝通非常重要
開店26年,林先生每天都在店里,風雨無阻。林先生的客人也習慣了到店里來與他聊天。客人首先需要來店里量身材,選布料,等西裝的底樣大致出來后,客人需要再次來店里試穿。林先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在底樣上做出相應的裁剪和修改,幾個星期后,客人就會接到西裝已經(jīng)做好的電話,就這樣,一件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西裝就做出來了。林先生表示,西裝的制作工序非??季浚嚧┦瞧渲凶钪匾沫h(huán)節(jié)。
有的客人光顧了林先生的店十幾年,之后因為工作或者家庭原因遠離紐約市,但他們每次都會特地找機會回紐約讓林先生給他們多做幾套西裝。林先生的客人大多都是高級白領,他們每天上班都需要穿西裝。而這些懂得穿西裝的客人們大多都是自己訂做西裝,因為只有量身定做出來的西裝才能把自己身材的優(yōu)點表現(xiàn)出來,把缺點隱藏起來。林先生見過各種各樣身材的客人,有的個子特別高,也有的特別矮,有的肚子大,也有的肩膀凹進去一塊。每看到一個客人,林先生就會把他們身材特征記錄在腦子里,在裁剪的時候腦子里的印象就會不斷涌現(xiàn)出來。如何用最完美的裁剪掩飾他們的身材缺陷成為林先生腦海中最常出現(xiàn)的問題,有時候他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在想。
林先生回憶道,他曾經(jīng)給一位特殊身材的客人做過一套西裝,那位客人在穿上西裝的那一刻給了他一個熱情的擁抱?;蛟S,這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套西裝了,它帶給那位客人的,是一份自信。不斷有客人稱贊林先生,說他做出來的西裝是藝術品,他們都被他的精湛手藝深深折服。林先生說他會一直繼續(xù)做下去,直到有一天他決定退休。當一位多年的老顧客聽說林先生要退休時說:“你退休之前一定要提早告訴我,這樣我就能多做十套、八套西裝來穿,要不然我穿什么啊?!?BR> 一個成功的裁縫不完全取決于自己的裁剪和縫制手藝,如何與客戶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林先生認為,客人來到店里想要做衣服,他會用專業(yè)的角度給他們建議和意見。比如說,他適合用什么顏色的布料,適合穿什么款式的西裝等等。每次客人聽了他的建議后,都非常贊同。林先生說:“我不是一個推銷員,我是一個裁縫,所以我告訴客人的,全都是我自己幾十年積攢的經(jīng)驗,因為我是那一個會去給他們親自裁剪和制作衣服的人?!钡拇_,如果去時裝店做衣服,推銷員只負責推銷,量身、裁剪、縫制的工序會由不同的員工完成。每一道工序如果都有偏差的話,那么做出來的西裝一定不會合身。
許多人問林先生,做這份工作是否覺得厭倦。林先生的回答讓人欣慰,他說:“我對服裝這個行業(yè)一直很感興趣,做了幾十年,我還是有興趣去學、去鉆研?!弊钐籼薜目腿送遣每p最不愿意接待的客人,但林先生偏偏喜歡挑剔的客人。他表示,只有做出的西裝,客人不再挑剔,那種油然而生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讓他感覺到無比開心。而往往到最后,最挑剔的客人都會成為林先生的長期顧客。
雖然在林先生的洋服店訂做一套西裝的價格比其他幾家華人洋服店要貴出一些,但與意大利西裝店的價格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林先生曾經(jīng)有一位非常富有的客人,他一直都在意大利人那里訂做西裝,一套的價格都在2500-5500美金之間。一個偶然的機會,這位客人由其他人介紹光顧了林先生的店,他無論如何都不能相信一個中國裁縫會做出這么合身、這么高品質(zhì)的西裝。結(jié)賬的時候,那位客人認為林先生收得錢太少了,但林先生禮貌地告訴他:“一分錢一分貨,這一身西裝真的就值這么多錢,我絕對不會多收你一分錢?!辈簧偃硕紕裾f讓林先生把店開在曼哈頓,一定會有更多生意,但林先生認為,自己是華人,在華埠開店天經(jīng)地義。何況,店開在哪里都一樣,只要自己的手藝保持一定水準,就一定會有客人來。
林先生希望自己在退休之后,可以各地旅游,去看看不同的風土人情。他表示,自己的孩子都有屬于他們的職業(yè),他的傳統(tǒng)手藝沒辦法一直傳下去。他說:“現(xiàn)代工業(yè)越來越發(fā)達,西裝的價格也越來越低,很多人都傾向買西裝。但在過幾十年之后,人們是否很難找到訂做西裝的洋服店了呢?真希望傳統(tǒng)手工藝不要被現(xiàn)代化吞噬。”
洋服店臥虎藏龍
第一代香港洋服店40多年前就在華埠開張了,那時候洋服店的客人們大多都是居住在華埠的華人。隨著來華埠旅游、消費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他們漸漸接觸到除了餐館也之外的華裔商家,發(fā)現(xiàn)小小的華埠竟然“臥虎藏龍”,不少有經(jīng)驗、有手藝的西裝師傅在這里開店。當時的洋服店就要數(shù)一家名叫“港美”的洋服店了。華埠許多自己開店的老板幾乎都在那里打過工,他們說,這家洋服店為剛剛來到紐約,想在這個行業(yè)尋找機會的裁縫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機會,讓他們有一個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經(jīng)濟異常紅火,在華埠附近的曼哈頓下城地區(qū)工作的白領階層們也開始來華埠訂做西裝了。價格比其他地方要便宜一半或者更多,手工卻非常精致。就這樣,華埠西裝店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回頭客。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成衣西裝。在普通的百貨公司或者專門的西裝銷售店,一套西裝的價格大約在300-500美金之間。當然,定做西裝需要量身、試穿和長約3至6個星期的等待,許多人認為定做西裝價格不便宜,也麻煩,干脆去商店購買成衣。缺少了顧客的洋服店生意略顯蕭條,以前每天接待10個客人的洋服店現(xiàn)在只能維持生計。
好好洋服店的老板兼裁縫趙先生這樣說:“生意比以前要差很多,但依然有回頭客?!痹诓稍L幾家仍然維持生意的洋服店老板之后,記者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洋服店的客人全是回頭客,新客人越來越少。
24年前,趙先生在華埠開了屬于自己的洋服店。同其他香港西裝裁縫一樣,趙先生十幾歲開始就在店里當學徒,經(jīng)過十幾年的磨練,終于“修成正果”,有了一技之長。30年前的香港經(jīng)濟已經(jīng)不那么好,許多做洋服的店家因此關門。趙先生想要尋找另外的生意出路,于是他帶著一把剪刀,來到了紐約。在美國開洋服店與在香港不一樣。在美國,老板什么都要自己親手做;而在香港,開店的老板會聘請有經(jīng)驗的師傅去裁剪和縫制。站在百士達街上,趙先生說,那時候這里都是空地,沒有這么多建筑和公司。如今,來來往往的人面孔從年輕轉(zhuǎn)變?yōu)槟昀?,但他依然幾十年如一日,在店里為客人縫制一件件西裝。
目前趙先生店里的客戶們大多都是美國人。他那讓人稱贊的傳統(tǒng)手工加上合理的收費,使得他贏得了不少回頭客。20多年來,每一件西裝都出自趙先生之手,如果實在太忙,趙先生就會把樣板剪裁好,讓店里其他員工負責縫制。光顧這里的顧客很多都是曼哈頓下城地區(qū)的律師和法官們,趙先生的店里貼著不少他與客人合影的照片。他說:“客人就是我的朋友,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BR> 在趙先生的店里,定做一套西裝外套的價格是600元左右,客人需要等2個星期的制作時間。趙先生說,許多客人很有錢,但是仍然喜歡來他這里訂做衣服,原因是他們喜歡這種獨一無二的服務。有的客人第一次試穿不合適,接著來第二次、第三次,趙先生一直把他們服務得滿意為止。
近年來,店里生意越來越差,很多客人都改為購買成衣。趙先生說:“現(xiàn)在成衣制作技術非常好,而且進步很快,價格也越來越便宜。我不得不說,購買成衣是最合算的。”有時候一些新客人來到店里要求做西裝,根據(jù)他們的個人要求,趙先生甚至會推薦他們?nèi)ド虉鲑徺I西裝。他說:“現(xiàn)在花500元可以買到不錯的西裝,如果有的人馬上要穿西裝,不能等,我還是勸他們?nèi)ベI衣服。”
有人品位不同,對西裝布料的要求很獨特,趙先生便會從英國或者其他國家進貨,盡量滿足客人的需要。也有的人會來到店里與趙先生聊天,問他自己適合穿什么款式的西裝。趙先生說:“做西裝是一門傳統(tǒng)的工藝,西裝也是走保守路線,所以我基本都建議客人做傳統(tǒng)的英式西裝,因為這樣的西裝能夠穿得久,還不過時。”
每年3月過后一直到元旦,趙先生店里的生意都不錯。夏天太熱,來做西裝的客人便少了很多。自開張以來20多年,趙先生只在報紙上做過一次廣告,他說:“我們做裁縫的,不相信廣告,自己的手藝和服務最重要?!?BR> 能夠擁有一雙巧手,用一把剪刀制作出筆挺的西裝的確不容易,但如何把手藝傳下去也是趙先生很頭疼的事情。他表示,現(xiàn)在沒有人愿意來當學徒,大多數(shù)對服裝感興趣的年輕人都選擇去正規(guī)學校學習。他的子女已經(jīng)都長大成人,但趙先生依然堅持繼續(xù)工作,他打算做到自己做不動那天才停止。他說:“我們?nèi)A人寧可自己辛苦一點,也不愿孩子吃苦。如果孩子有更好的出路,我也為他們高興?!?BR> 每天面對剪刀和布料的趙先生今年剛好60歲,但身板卻出奇的硬朗。他說:“我自從入了這一行,就沒有從事過其他行業(yè),但是我一點都不后悔,因為我很喜歡我的職業(yè)?!睙o論是為了尋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還是出于對服裝的興趣,趙先生的洋服店還會繼續(xù)在華埠開下去,而他的老顧客們也會隔一段時間就來光顧一次。這似乎便是趙先生的生活方式,沒有了剪刀的生活他不習慣。
酒香不怕巷子深
紐約華埠的街頭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餐館和商店,穿插在這些店鋪之間,偶爾也會看到一些陳舊的洋服店。很多華埠的老居民表示,有一位姓林的先生在華埠開西裝店已經(jīng)20多年了,他做西裝的手藝堪稱一絕。順著路人的指引,記者來到這間大名鼎鼎的洋服店。在店門口與一位客人聊天的,正是這位林先生。
與華埠其他洋服店不同,這間洋服店寬敞明亮、裝修高檔而不奢華。林先生穿著考究的襯衫,戴著亮眼的領帶,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與其說他是一個裁縫,倒不如說像一個出色的商人。
在華埠開店26年,每一件西裝都是林先生親手裁剪和修改而成。一匹匹藍灰色、黑色的布料在他手里像是被施了魔法,而他制作西裝的精湛手藝曾被一些非常挑剔的美國客人稱為“藝術品”。這位名副其實的“藝術家”,同其他裁縫一樣,都是白手起家,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在幾十年前的香港,林先生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在裁縫鋪里做學徒,從最簡單的燙衣服,到學習如何做褲子、做西裝上衣,他對服裝有很大興趣。那時候的學徒大多數(shù)都是想進入這一行,之后能夠得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但林先生不滿足于每天重復做一種衣服。除了跟師傅學習裁剪和高級工藝,他自己也摸索著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學徒出師之后,林先生就在香港的高級西裝店開始了自己了裁縫生涯。20多歲的時候,林先生在美國的父母申請他來美國,剛剛下飛機后的第二天,林先生就馬上去西裝店上班。從來紐約的第二天到26年后的今天,林先生很少休息,他說:“將來退休了有的是時間休息,趁年輕我要多做一些事情?!?BR> 就是抱著這樣的不懈態(tài)度,林先生在曼哈頓中城一家意大利高檔西裝店找到了工作。當時很多人對他的工作非常羨慕,來美國才幾天就找到工作,工資待遇還不錯,林先生應該知足了。并不滿足于現(xiàn)狀的林先生腦子里有一個想法,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學會美式裁剪,了解美國的西裝和香港的有什么不同,客人喜好的顏色、款式是什么,西裝店的老板是如何開店的。帶著這些問題,林先生像一塊吸水的海綿,不斷地吸收新的資訊和手藝。短短幾年間,林先生領會了做西裝的全部工序,也領會了一些做生意的技巧。當時的他放棄了令人羨慕的高收入工作,打算自己開一家屬于自己的西裝店。
回憶起當初的創(chuàng)業(yè)史,林先生說:“那時候我在意大利人的西裝店上班,生意很好,我賺得也很多。可是自己攢錢開店,回報沒有那么快見效,收入一下子就沒有了。可是自己當老板,再辛苦也值得?!?0歲那年,林先生就已經(jīng)是一間洋服店的老板了。
上世紀80年代,華埠的移民越來越多,光顧林先生洋服店的大多都是中國人。當時華埠已經(jīng)有好幾家專門訂做西裝的洋服店了,大多價格不高,非常吸引華人顧客。林先生認為,華人裁縫的手藝好,絕對不比中城意大利西裝店的差,他決定把自己的店定位在中高檔。價格雖然高于同行幾家店,但光顧林先生洋服店的客人卻越來越多。一位在林先生店里訂做西裝超過20年的老顧客這樣告訴記者:“價格雖然高一點,但是一分錢一分貨,他絕對不是坐地起價。他做出來的西裝穿在身上很舒服。去外國人開的店里訂做這樣好的西裝,價格最少要高出一倍?!?BR> 林先生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我有手藝,我收了客人的錢,就一定給他做出的西裝?!睆牡谝慌A人客戶,到現(xiàn)在擁有不少的老美熟客,林先生很驕傲地表示,這些客人都是跟隨著他一起成長的。林先生的客人平均在他店里訂做西裝都超過15年。
量身定做親力親為
由于華埠位于曼哈頓經(jīng)濟要區(qū),許多律師行、高級公司的員工都會在華埠吃飯、買東西。林先生的第一批客人就是這些經(jīng)常在華埠出現(xiàn)的華人。當他們試著在林先生的洋服店訂做一套西裝后,很快就有識貨的人看出西裝的品質(zhì),接著詢問到林先生的電話和地址。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客人介紹客人,林先生的名氣就這樣打開了。不管是什么客人,律師也好、名人也罷,林先生對他們一視同仁,都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朋友。
隨著店里生意越來越好,林先生自己一個人忙不過來,便請了幾位師傅做裁剪和縫制的工作。當記者在店里看到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者時,林先生介紹說,這便是其中一位師傅。原來,這里的師傅平均年齡是65歲,他們大多都有著50年以上的裁縫經(jīng)驗。林先生表示,裁縫年紀越大,經(jīng)驗也就越多,能夠請到這樣資深的裁縫對于一個高檔西裝店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勸入行42年的林先生開幾家分店,說這樣可以多賺點錢。林先生聽后直搖頭,他說:“一個店里最主要的就是裁縫,我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做出那么多套西裝,就算今天給我100套西裝的訂單,我也只能接其中一部分。我不能把店名砸了,我只希望店里做出的每一套西裝都有的質(zhì)量。開分店也只能另請師傅做衣服,不是我親手做的西裝,就不是我的?!钡拇_,憑林先生一雙手,一雙眼,就算堆成山的訂單下來,他還是會像以前那樣,先來的客人先做,用的手工做出質(zhì)量的西裝。
與客戶溝通非常重要
開店26年,林先生每天都在店里,風雨無阻。林先生的客人也習慣了到店里來與他聊天。客人首先需要來店里量身材,選布料,等西裝的底樣大致出來后,客人需要再次來店里試穿。林先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在底樣上做出相應的裁剪和修改,幾個星期后,客人就會接到西裝已經(jīng)做好的電話,就這樣,一件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西裝就做出來了。林先生表示,西裝的制作工序非??季浚嚧┦瞧渲凶钪匾沫h(huán)節(jié)。
有的客人光顧了林先生的店十幾年,之后因為工作或者家庭原因遠離紐約市,但他們每次都會特地找機會回紐約讓林先生給他們多做幾套西裝。林先生的客人大多都是高級白領,他們每天上班都需要穿西裝。而這些懂得穿西裝的客人們大多都是自己訂做西裝,因為只有量身定做出來的西裝才能把自己身材的優(yōu)點表現(xiàn)出來,把缺點隱藏起來。林先生見過各種各樣身材的客人,有的個子特別高,也有的特別矮,有的肚子大,也有的肩膀凹進去一塊。每看到一個客人,林先生就會把他們身材特征記錄在腦子里,在裁剪的時候腦子里的印象就會不斷涌現(xiàn)出來。如何用最完美的裁剪掩飾他們的身材缺陷成為林先生腦海中最常出現(xiàn)的問題,有時候他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在想。
林先生回憶道,他曾經(jīng)給一位特殊身材的客人做過一套西裝,那位客人在穿上西裝的那一刻給了他一個熱情的擁抱?;蛟S,這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套西裝了,它帶給那位客人的,是一份自信。不斷有客人稱贊林先生,說他做出來的西裝是藝術品,他們都被他的精湛手藝深深折服。林先生說他會一直繼續(xù)做下去,直到有一天他決定退休。當一位多年的老顧客聽說林先生要退休時說:“你退休之前一定要提早告訴我,這樣我就能多做十套、八套西裝來穿,要不然我穿什么啊?!?BR> 一個成功的裁縫不完全取決于自己的裁剪和縫制手藝,如何與客戶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林先生認為,客人來到店里想要做衣服,他會用專業(yè)的角度給他們建議和意見。比如說,他適合用什么顏色的布料,適合穿什么款式的西裝等等。每次客人聽了他的建議后,都非常贊同。林先生說:“我不是一個推銷員,我是一個裁縫,所以我告訴客人的,全都是我自己幾十年積攢的經(jīng)驗,因為我是那一個會去給他們親自裁剪和制作衣服的人?!钡拇_,如果去時裝店做衣服,推銷員只負責推銷,量身、裁剪、縫制的工序會由不同的員工完成。每一道工序如果都有偏差的話,那么做出來的西裝一定不會合身。
許多人問林先生,做這份工作是否覺得厭倦。林先生的回答讓人欣慰,他說:“我對服裝這個行業(yè)一直很感興趣,做了幾十年,我還是有興趣去學、去鉆研?!弊钐籼薜目腿送遣每p最不愿意接待的客人,但林先生偏偏喜歡挑剔的客人。他表示,只有做出的西裝,客人不再挑剔,那種油然而生的滿足感和成就感讓他感覺到無比開心。而往往到最后,最挑剔的客人都會成為林先生的長期顧客。
雖然在林先生的洋服店訂做一套西裝的價格比其他幾家華人洋服店要貴出一些,但與意大利西裝店的價格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林先生曾經(jīng)有一位非常富有的客人,他一直都在意大利人那里訂做西裝,一套的價格都在2500-5500美金之間。一個偶然的機會,這位客人由其他人介紹光顧了林先生的店,他無論如何都不能相信一個中國裁縫會做出這么合身、這么高品質(zhì)的西裝。結(jié)賬的時候,那位客人認為林先生收得錢太少了,但林先生禮貌地告訴他:“一分錢一分貨,這一身西裝真的就值這么多錢,我絕對不會多收你一分錢?!辈簧偃硕紕裾f讓林先生把店開在曼哈頓,一定會有更多生意,但林先生認為,自己是華人,在華埠開店天經(jīng)地義。何況,店開在哪里都一樣,只要自己的手藝保持一定水準,就一定會有客人來。
林先生希望自己在退休之后,可以各地旅游,去看看不同的風土人情。他表示,自己的孩子都有屬于他們的職業(yè),他的傳統(tǒng)手藝沒辦法一直傳下去。他說:“現(xiàn)代工業(yè)越來越發(fā)達,西裝的價格也越來越低,很多人都傾向買西裝。但在過幾十年之后,人們是否很難找到訂做西裝的洋服店了呢?真希望傳統(tǒng)手工藝不要被現(xiàn)代化吞噬。”
洋服店臥虎藏龍
第一代香港洋服店40多年前就在華埠開張了,那時候洋服店的客人們大多都是居住在華埠的華人。隨著來華埠旅游、消費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他們漸漸接觸到除了餐館也之外的華裔商家,發(fā)現(xiàn)小小的華埠竟然“臥虎藏龍”,不少有經(jīng)驗、有手藝的西裝師傅在這里開店。當時的洋服店就要數(shù)一家名叫“港美”的洋服店了。華埠許多自己開店的老板幾乎都在那里打過工,他們說,這家洋服店為剛剛來到紐約,想在這個行業(yè)尋找機會的裁縫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機會,讓他們有一個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上世紀80年代,美國經(jīng)濟異常紅火,在華埠附近的曼哈頓下城地區(qū)工作的白領階層們也開始來華埠訂做西裝了。價格比其他地方要便宜一半或者更多,手工卻非常精致。就這樣,華埠西裝店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回頭客。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成衣西裝。在普通的百貨公司或者專門的西裝銷售店,一套西裝的價格大約在300-500美金之間。當然,定做西裝需要量身、試穿和長約3至6個星期的等待,許多人認為定做西裝價格不便宜,也麻煩,干脆去商店購買成衣。缺少了顧客的洋服店生意略顯蕭條,以前每天接待10個客人的洋服店現(xiàn)在只能維持生計。
好好洋服店的老板兼裁縫趙先生這樣說:“生意比以前要差很多,但依然有回頭客?!痹诓稍L幾家仍然維持生意的洋服店老板之后,記者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洋服店的客人全是回頭客,新客人越來越少。
24年前,趙先生在華埠開了屬于自己的洋服店。同其他香港西裝裁縫一樣,趙先生十幾歲開始就在店里當學徒,經(jīng)過十幾年的磨練,終于“修成正果”,有了一技之長。30年前的香港經(jīng)濟已經(jīng)不那么好,許多做洋服的店家因此關門。趙先生想要尋找另外的生意出路,于是他帶著一把剪刀,來到了紐約。在美國開洋服店與在香港不一樣。在美國,老板什么都要自己親手做;而在香港,開店的老板會聘請有經(jīng)驗的師傅去裁剪和縫制。站在百士達街上,趙先生說,那時候這里都是空地,沒有這么多建筑和公司。如今,來來往往的人面孔從年輕轉(zhuǎn)變?yōu)槟昀?,但他依然幾十年如一日,在店里為客人縫制一件件西裝。
目前趙先生店里的客戶們大多都是美國人。他那讓人稱贊的傳統(tǒng)手工加上合理的收費,使得他贏得了不少回頭客。20多年來,每一件西裝都出自趙先生之手,如果實在太忙,趙先生就會把樣板剪裁好,讓店里其他員工負責縫制。光顧這里的顧客很多都是曼哈頓下城地區(qū)的律師和法官們,趙先生的店里貼著不少他與客人合影的照片。他說:“客人就是我的朋友,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BR> 在趙先生的店里,定做一套西裝外套的價格是600元左右,客人需要等2個星期的制作時間。趙先生說,許多客人很有錢,但是仍然喜歡來他這里訂做衣服,原因是他們喜歡這種獨一無二的服務。有的客人第一次試穿不合適,接著來第二次、第三次,趙先生一直把他們服務得滿意為止。
近年來,店里生意越來越差,很多客人都改為購買成衣。趙先生說:“現(xiàn)在成衣制作技術非常好,而且進步很快,價格也越來越便宜。我不得不說,購買成衣是最合算的。”有時候一些新客人來到店里要求做西裝,根據(jù)他們的個人要求,趙先生甚至會推薦他們?nèi)ド虉鲑徺I西裝。他說:“現(xiàn)在花500元可以買到不錯的西裝,如果有的人馬上要穿西裝,不能等,我還是勸他們?nèi)ベI衣服。”
有人品位不同,對西裝布料的要求很獨特,趙先生便會從英國或者其他國家進貨,盡量滿足客人的需要。也有的人會來到店里與趙先生聊天,問他自己適合穿什么款式的西裝。趙先生說:“做西裝是一門傳統(tǒng)的工藝,西裝也是走保守路線,所以我基本都建議客人做傳統(tǒng)的英式西裝,因為這樣的西裝能夠穿得久,還不過時。”
每年3月過后一直到元旦,趙先生店里的生意都不錯。夏天太熱,來做西裝的客人便少了很多。自開張以來20多年,趙先生只在報紙上做過一次廣告,他說:“我們做裁縫的,不相信廣告,自己的手藝和服務最重要?!?BR> 能夠擁有一雙巧手,用一把剪刀制作出筆挺的西裝的確不容易,但如何把手藝傳下去也是趙先生很頭疼的事情。他表示,現(xiàn)在沒有人愿意來當學徒,大多數(shù)對服裝感興趣的年輕人都選擇去正規(guī)學校學習。他的子女已經(jīng)都長大成人,但趙先生依然堅持繼續(xù)工作,他打算做到自己做不動那天才停止。他說:“我們?nèi)A人寧可自己辛苦一點,也不愿孩子吃苦。如果孩子有更好的出路,我也為他們高興?!?BR> 每天面對剪刀和布料的趙先生今年剛好60歲,但身板卻出奇的硬朗。他說:“我自從入了這一行,就沒有從事過其他行業(yè),但是我一點都不后悔,因為我很喜歡我的職業(yè)?!睙o論是為了尋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還是出于對服裝的興趣,趙先生的洋服店還會繼續(xù)在華埠開下去,而他的老顧客們也會隔一段時間就來光顧一次。這似乎便是趙先生的生活方式,沒有了剪刀的生活他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