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還不知道“擴招”為何物的n年前,中考結束,我選擇了一所普通中專,并在中專畢業(yè)的第二年拿到了自考大專的畢業(yè)證,再然后拿到了成考專升本的畢業(yè)證,再再然后——也就是現在,我拿到了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
其實,n年后的某天,我已經開始有了一點點的后悔——因為當時的我本來是可以念上高中的,就是當時那種很一般的、大專以上的升學率不超過50%的高中,但我還是放棄了。
因為我當時真是被中考的氣氛嚇壞了,而且沒有絲毫的把握能在三年后的高考中考上大學——只是,沒想到的是,不久之后從中考到高考就開始實行“擴招”政策讓那所高中的高考升學率達到了85%以上,而上本科的學生更是幾乎超過了50%。
然后,我就有點兒后悔了——我想,如果我當年上的是那所高中,那么,三年后,以我的“資質”再托上點兒“擴招”政策的福,我一定會考上一個“統(tǒng)招”的本科,順利地拿到還算值錢的畢業(yè)證和學位證。然后再在學校的推薦下,擁有一個還算稱心的工作……至少不再因為自己是自考生、成考生(還是連成人的學士學位都沒拿到的成教本科畢業(yè)生)的緣故而在擁擠的人才市場上屢屢碰壁,處處受人白眼、被人歧視……多幸福呀!
在前些日子流行的《武林外傳》里,就有一集講的是“同??蜅!钡囊桓扇说鹊摹叭绻倍汲蔀榱爽F實——
如果當初佟掌柜的夫君、莫小貝的兄長沒有死……;如果老白當初學的醫(yī)術而不是武功……;如果秀才當初好好經營客棧……;如果小郭當初繼續(xù)闖蕩江湖……;如果大嘴當初繼續(xù)當捕頭……
要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如果”,就是期許著自己能沿著自認為本來應該是屬于自己那個的軌跡運行。可是,當那些“如果”當真都成為現實的時候,是不是還會產生過現在生活的“如果”呢?
就像在《武林外傳》“如果”那一集的末尾,佟掌柜說了這樣的一名話:“……就算沒有那些如果,我們也一樣過得很快樂……”
是呀,正是因為沒有那個“如果”,我才能在十六七歲的花季里就徹底擺脫了應試教育的束縛,盡情地選學自己喜歡學的知識——畢竟中專教育和高中教育有很大不同的;也正因為上了中專,考了自考,念了成教,才知道自己和其它的“統(tǒng)招生”有多么的不同,才知道那點兒專業(yè)知識和那一紙文憑有多么的重要,才會不顧一切地想要上學——考大專、考本科、考研……并終于考上了研!而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我更堅定了我的理想:我希望自己將來的工作,是可以安安靜靜地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安安靜靜地研究自己喜歡研究的東西……
前些日子,我碰到了我的初中同學,當年的中考她考上了一所重點高中——那是一所連最后一名都能考上一所不錯的“三本”的重點高中。她當年高考考上了一所還說得過去的大學,但是畢業(yè)兩年后的今天,她依舊穿梭在一個又一個工作之間……她目前并沒有考研的打算——用她的話說,她“已經沒有考試的激情了”,而她的那張文憑足可以讓她找到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工作。只是——似乎是什么都不缺的她卻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前幾年,我聽有人說,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是,經歷過高考的人生就一定是完整的嗎?盡管我沒經歷過高考,但我經歷過的,那些參加過高考的人一定也沒有經歷過。那么,到底誰的人生是完整的呢?
我要說,自己的人生過得到底完不完整,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到——就像鞋子到底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一樣。
人生之路,或許會留有遺憾,但是卻不能后悔的——因為當你站在人生的岔路口的時候,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每條路都是通往何方的,而你也永遠也不會知道哪條路的盡頭是你想要得到的……但是人生路是一條單行道,既然已經做出了其中一種選擇,也只能風雨兼程……
其實,n年后的某天,我已經開始有了一點點的后悔——因為當時的我本來是可以念上高中的,就是當時那種很一般的、大專以上的升學率不超過50%的高中,但我還是放棄了。
因為我當時真是被中考的氣氛嚇壞了,而且沒有絲毫的把握能在三年后的高考中考上大學——只是,沒想到的是,不久之后從中考到高考就開始實行“擴招”政策讓那所高中的高考升學率達到了85%以上,而上本科的學生更是幾乎超過了50%。
然后,我就有點兒后悔了——我想,如果我當年上的是那所高中,那么,三年后,以我的“資質”再托上點兒“擴招”政策的福,我一定會考上一個“統(tǒng)招”的本科,順利地拿到還算值錢的畢業(yè)證和學位證。然后再在學校的推薦下,擁有一個還算稱心的工作……至少不再因為自己是自考生、成考生(還是連成人的學士學位都沒拿到的成教本科畢業(yè)生)的緣故而在擁擠的人才市場上屢屢碰壁,處處受人白眼、被人歧視……多幸福呀!
在前些日子流行的《武林外傳》里,就有一集講的是“同??蜅!钡囊桓扇说鹊摹叭绻倍汲蔀榱爽F實——
如果當初佟掌柜的夫君、莫小貝的兄長沒有死……;如果老白當初學的醫(yī)術而不是武功……;如果秀才當初好好經營客棧……;如果小郭當初繼續(xù)闖蕩江湖……;如果大嘴當初繼續(xù)當捕頭……
要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如果”,就是期許著自己能沿著自認為本來應該是屬于自己那個的軌跡運行。可是,當那些“如果”當真都成為現實的時候,是不是還會產生過現在生活的“如果”呢?
就像在《武林外傳》“如果”那一集的末尾,佟掌柜說了這樣的一名話:“……就算沒有那些如果,我們也一樣過得很快樂……”
是呀,正是因為沒有那個“如果”,我才能在十六七歲的花季里就徹底擺脫了應試教育的束縛,盡情地選學自己喜歡學的知識——畢竟中專教育和高中教育有很大不同的;也正因為上了中專,考了自考,念了成教,才知道自己和其它的“統(tǒng)招生”有多么的不同,才知道那點兒專業(yè)知識和那一紙文憑有多么的重要,才會不顧一切地想要上學——考大專、考本科、考研……并終于考上了研!而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我更堅定了我的理想:我希望自己將來的工作,是可以安安靜靜地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安安靜靜地研究自己喜歡研究的東西……
前些日子,我碰到了我的初中同學,當年的中考她考上了一所重點高中——那是一所連最后一名都能考上一所不錯的“三本”的重點高中。她當年高考考上了一所還說得過去的大學,但是畢業(yè)兩年后的今天,她依舊穿梭在一個又一個工作之間……她目前并沒有考研的打算——用她的話說,她“已經沒有考試的激情了”,而她的那張文憑足可以讓她找到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工作。只是——似乎是什么都不缺的她卻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前幾年,我聽有人說,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是,經歷過高考的人生就一定是完整的嗎?盡管我沒經歷過高考,但我經歷過的,那些參加過高考的人一定也沒有經歷過。那么,到底誰的人生是完整的呢?
我要說,自己的人生過得到底完不完整,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到——就像鞋子到底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一樣。
人生之路,或許會留有遺憾,但是卻不能后悔的——因為當你站在人生的岔路口的時候,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每條路都是通往何方的,而你也永遠也不會知道哪條路的盡頭是你想要得到的……但是人生路是一條單行道,既然已經做出了其中一種選擇,也只能風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