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調機房大小和凈深
1.1空調面積占建筑面積比例
建筑類型 比例(%) 建筑類型 比例(%)
旅游旅館、飯店 70~80 醫(yī)院 15~35
辦公樓、展覽中心 65~80 百貨商店 50~65
劇院、電*、俱樂部 75~85
1.2空調機房建筑面積概算指標
空調建筑面積
(m2) 各層機組單風道(定風量或變風量(m2) 風機盤管加新風
(各層機組)
(m2) 雙風道
(m2) 平均估算值
(m2)
1000 75(7.5) — 70(7.0) 70(7.0)
3000 190(6.3) 120(4.0) 200(6.7) 200(6.6)
5000 310(6.2) 200(4.0) 300(6.0) 290(5.8)
10000 550(5.5) 350(3.5) 500(5.0) 450(4.5)
15000 750(5.0) 550(3.7) 600(4.0) 600(4.0)
20000 960(4.8) 730(3.7) 700(3.5) 770(3.8)
25000 1200(4.8) 850(3.4) 900(3.2) 920(3.7)
30000 1400(4.7) 1000(3.0) 1000(3.0) 1090(3.6)
1.3設備層
布置原則:
20層以內的高層建筑:宜在上部或下部設一個設備層
30層以內的高層建筑:宜在上部和下部設兩個設備層
30層以上超高層建筑:宜在上、中、下分別設設備層
設備層內管道布置原則:
離地 h≤2.0 m 布置空調設備,水泵等
h=2.5~3.0 m 布置冷、熱水管道
h=3.6~4.6 m 布置空調、通風管道
h 〉4.6 m 布置電線電纜
設備層層高概略
建筑面積(m2) 設備層層高(m) 建筑面積(m2) 設備層層高(m)
1000 4.0 15000 5.5
3000 4.5 20000 6.0
5000 4.5 25000 6.0
10000 5.0 30000 6.5
二、冷負荷計算
2.1建筑物冷負荷概算指標
建筑物 冷負荷W/m2 逗留者m2/人 照明W/m2 送風量l/sm2
顯冷負荷 總冷負荷
辦公室 中部區(qū) 65 95 10 60 5
周邊 110 160 10 60 6
個人辦公室 160 240 15 60 8
會議室 185 270 3 60 9
學?!?教室
圖書館
自助餐廳 130 190 2.5 40 9
130 190 6 30 9
150 260 1.5 30 10
公寓 高層,南向
高層,北向 110 160 10 20 10
80 130 10 20 9
戲院、大會堂
實驗室
圖書館、博物館 110
150
95 260
230
150 1
10
10 20
50
40 12
10
8
醫(yī)院 手術室
公共場所 110
50 380
150 6
10 20
30 8
8
衛(wèi)生所、診所
理發(fā)室、美容院 130
110 200
200 10
4 40
50 10
10
百貨商店 地下
中間層
上層 150
130
110 250
225
200 1.5
2
3 40
60
40 12
10
8
藥店
零售店
精品店
酒吧
餐廳 110
110
110
130
110 210
160
160
260
320 3
2.5
5
2
2 30
40
30
15
17 10
10
10
10
12
飯店 房間
公共場所 80
110 130
160 10
10 15
15 7
8
工廠 裝配室
輕工業(yè) 150
160 260
260 3.5
15 45
30 9
10
注:
商場人員密度根據(jù)地區(qū)和設計人員的經驗不同,取值差異較大,如果全按設計手冊中的指標選取往往導致實踐中選取機組容量過小,無法達到要求:
以下是從實踐中得出的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
設計商店空調時,營業(yè)廳的人數(shù)取值:大型百貨樓,一層按1.5~2人/ m2,其它層按1人/ m2;一般商店按0.9~1.0人/ m2.商店的照明負荷按40~60W/ m2.
1.1空調面積占建筑面積比例
建筑類型 比例(%) 建筑類型 比例(%)
旅游旅館、飯店 70~80 醫(yī)院 15~35
辦公樓、展覽中心 65~80 百貨商店 50~65
劇院、電*、俱樂部 75~85
1.2空調機房建筑面積概算指標
空調建筑面積
(m2) 各層機組單風道(定風量或變風量(m2) 風機盤管加新風
(各層機組)
(m2) 雙風道
(m2) 平均估算值
(m2)
1000 75(7.5) — 70(7.0) 70(7.0)
3000 190(6.3) 120(4.0) 200(6.7) 200(6.6)
5000 310(6.2) 200(4.0) 300(6.0) 290(5.8)
10000 550(5.5) 350(3.5) 500(5.0) 450(4.5)
15000 750(5.0) 550(3.7) 600(4.0) 600(4.0)
20000 960(4.8) 730(3.7) 700(3.5) 770(3.8)
25000 1200(4.8) 850(3.4) 900(3.2) 920(3.7)
30000 1400(4.7) 1000(3.0) 1000(3.0) 1090(3.6)
1.3設備層
布置原則:
20層以內的高層建筑:宜在上部或下部設一個設備層
30層以內的高層建筑:宜在上部和下部設兩個設備層
30層以上超高層建筑:宜在上、中、下分別設設備層
設備層內管道布置原則:
離地 h≤2.0 m 布置空調設備,水泵等
h=2.5~3.0 m 布置冷、熱水管道
h=3.6~4.6 m 布置空調、通風管道
h 〉4.6 m 布置電線電纜
設備層層高概略
建筑面積(m2) 設備層層高(m) 建筑面積(m2) 設備層層高(m)
1000 4.0 15000 5.5
3000 4.5 20000 6.0
5000 4.5 25000 6.0
10000 5.0 30000 6.5
二、冷負荷計算
2.1建筑物冷負荷概算指標
建筑物 冷負荷W/m2 逗留者m2/人 照明W/m2 送風量l/sm2
顯冷負荷 總冷負荷
辦公室 中部區(qū) 65 95 10 60 5
周邊 110 160 10 60 6
個人辦公室 160 240 15 60 8
會議室 185 270 3 60 9
學?!?教室
圖書館
自助餐廳 130 190 2.5 40 9
130 190 6 30 9
150 260 1.5 30 10
公寓 高層,南向
高層,北向 110 160 10 20 10
80 130 10 20 9
戲院、大會堂
實驗室
圖書館、博物館 110
150
95 260
230
150 1
10
10 20
50
40 12
10
8
醫(yī)院 手術室
公共場所 110
50 380
150 6
10 20
30 8
8
衛(wèi)生所、診所
理發(fā)室、美容院 130
110 200
200 10
4 40
50 10
10
百貨商店 地下
中間層
上層 150
130
110 250
225
200 1.5
2
3 40
60
40 12
10
8
藥店
零售店
精品店
酒吧
餐廳 110
110
110
130
110 210
160
160
260
320 3
2.5
5
2
2 30
40
30
15
17 10
10
10
10
12
飯店 房間
公共場所 80
110 130
160 10
10 15
15 7
8
工廠 裝配室
輕工業(yè) 150
160 260
260 3.5
15 45
30 9
10
注:
商場人員密度根據(jù)地區(qū)和設計人員的經驗不同,取值差異較大,如果全按設計手冊中的指標選取往往導致實踐中選取機組容量過小,無法達到要求:
以下是從實踐中得出的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
設計商店空調時,營業(yè)廳的人數(shù)取值:大型百貨樓,一層按1.5~2人/ m2,其它層按1人/ m2;一般商店按0.9~1.0人/ m2.商店的照明負荷按40~60W/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