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學子如何上考場?考試講策略臨場靠技術

字號:

再過幾天,高考就要來臨了,考生在考試中應注意些什么?如何才能發(fā)揮得更好?近日,記者走訪了相關老師及專家,現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考前:
    保證充足的睡眠很關鍵??记伴_夜車無疑于臨渴掘井。所以正確的作法是:臨睡前,考生應清點考試用具、把應考科目的知識點“過過電影”、最后看一眼那些難記易忘的結論。
    考試中:
    考生拿到試卷后,應迅速摸清“題情”。先從頭到尾通覽一遍,建議大家在10分鐘內完成以下兩件事:
    ①在“掃描”過程中,順手解答那些一眼便知答案的小題。
    ②對于不能立即作答的題,可在“掃描”時分為A、B兩類,A類指題型比較熟悉,估計上手較容易的題;B類指題型較陌生,自我感覺不好的題。
    考試方法妙用:
    一、遵循“四先四后”原則。考生在通讀全卷并做了簡單題的第一遍解答之后,情緒已趨于穩(wěn)定,大腦處于亢奮狀態(tài),此后大部分時間就是正常發(fā)揮的黃金季節(jié)了。
    考生此時應遵循“四先四后”原則:①先易后難。先做簡單題(A類),再做復雜題(B類)。根據實際,跳過啃不動的題,從易至難。
    ②先熟后生。在掃描中,既可能看到較多有利條件,也可能看到較多不利因素。先做那些題型結構和內容比較熟悉的題。
    ③先高后低。指在難度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先做分值高的題,后做分值低的題,這樣投入少,效益大,比較劃算。
    ④先同后異。即先將同分支(如數學中的代數、三角等)同類型的題目集中處理。這類題目知識、方法間溝通較容易,有利于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益。
    二、把握一慢一快原則:審題要慢,做題要快。
    考生在審題時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從語法結構、邏輯關系等方面真正弄懂題意。凡是題目未明顯寫出的,一定是隱含地給予的。只有細致審題,才能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找到解題方法之后,書寫要簡明扼要,快速規(guī)范。
    三、注意分段得分。
    因閱卷實行的是“分段評分”,所以,考生對會做的題目要力求不丟分,特別要解決好“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老大難問題。事實上對于考生,會做的題,閱卷教師更注意找毛病,分段扣一二分;相反,對考生未能正確作答的題,閱卷教師則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份,分段給一些分。
    四、立足中低檔題、沖刺高檔題;立足一次成功、重視復查環(huán)節(jié);盡量做到內緊外松等。
    考場上的四項注意:
    1.畫圖用鉛筆。用鋼筆畫對也給分,但若畫錯就無法修改了。
    2.及時涂機讀卡。做完選擇題要立即涂卡。免得最后一兩道題做不出來,冥思苦想而忘記了時間,到考試結束時就來不及了。
    3.不要誤做“標記”。高考不許在試卷上做標記,否則取消該科考試成績。不要用鉛筆答題,否則按規(guī)定扣除該科分數的50%。
    4.草稿紙的使用要得當。高考的草稿紙一般一科只發(fā)一張,演算時要合理布局,使用得當。
    武漢晨報 (張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