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09年政治理論梯度實戰(zhàn)訓練題全集》
一、選擇題Ⅰ
1.【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所有哲學共同的特點的認定。此題問的是哲學的特點是什么,而不是問某種哲學的特點是什么,也不是問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是什么。四個選項中的三個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設(shè)置干擾。命題D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但不是所有哲學都有的特點,所以不選。命題B屬于舊哲學的特點,不是所有哲學共有的特點。命題C是錯誤的,哲學只是研究最一般的規(guī)律而不是所有規(guī)律。命題A是所有哲學共有的特點,所有的哲學都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所以本題選A。
2.【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顯著的特征實踐性的認識。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fā)去解決哲學基本問題,揚棄了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提出了能動性與受動性相統(tǒng)一的實踐概念。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突出的特點和出發(fā)點。
3.【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命題A語義不清,“科學之科學”的含義可以是從整體與部分的關(guān)系來理解二者的關(guān)系,所以不對。命題C認為哲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chǔ),基礎(chǔ)的語義不清,是理論基礎(chǔ)還是事實基礎(chǔ),無論哪一個都存在嚴重的歧義。命題D認為哲學的基礎(chǔ)是對自然科學的概括,這也不全面,因為哲學是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jié),不能單單說成是對自然科學的概括。在本題中,符合題意要求的是命題B,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所以對科學的研究有指導意義。
4.【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兩方面內(nèi)容及其地位的理解?;卮鸫祟}必須把握三個層面的問題,即什么是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哪些內(nèi)容,哲學基本問題各方面內(nèi)容的地位如何。恩格斯提出的哲學基本問題的重要方面,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所以答案是B。
5.【答案】B
【解題思路】該題是對唯心主義具體觀點的辨認。“心想事成”是人們的日常說法,是說人要善于多思考問題,有其合理性。但將這個說法上升到哲學去認識,“心想”是人們的主觀活動,“事成”則是客觀事物本身的存在及運動過程,“心想事成”,就是說只要“想”就能直接把想的東西變成現(xiàn)實,這在哲學上是典型的精神決定物質(zhì)的唯心主義觀點。所以B項是正確選項。
6.【答案】D
【解題思路】此題考查對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理解。題干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家張載關(guān)于唯物主義的典型觀點?;卮鸫祟}要把握在中國哲學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家們在解釋世界物質(zhì)本原問題時,常把“金、木、水、火、土”或“氣”等具體的物質(zhì)形態(tài)作為世界的本原這一特點。
7.【答案】B
【解題思路】該觀點把精神性的“心”理解為世界的根本,是唯心主義觀點。心是人所具有的,是人的一種主觀精神,所以這一觀點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中國歷的陸象山、王陽明及其“心學”,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8.【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具體命題及其觀點的區(qū)別。對于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一般區(qū)別,考生是可以把握的。但具體到判定某一個命題、觀點是主觀唯心主義的還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如果知識掌握的不全面,判斷起來就有了一定的難度。考生為此可以記憶一些典型的兩種唯心主義的代表性的哲學家和他們的命題。題干是古希臘典型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的命題,這里的“理念世界”不是指人的主觀世界,而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客觀性的“精神世界”,所以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命題。
9.【答案】C
【解題思路】此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地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方法論原則。這是第一章的基本知識點,是大綱原文內(nèi)容。在哲學一些哲學家們都曾探討和提出過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比如黑格爾和費爾巴哈,但是由于他們都不了解人類實踐活動及其偉大意義,因此都不能科學地解決哲學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fā)在哲學第一次科學地提出和解決了哲學基本問題。題中所給出的四個備選項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guān),而只有C項才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
10.【答案】B
【解題思路】舊唯物主義有三大缺點,即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本題題意指舊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即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但在歷史觀上則是唯心主義,所以舊唯物主義作為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是不徹底的。而命題ACD則是指舊唯物主義的機械性、形而上學性,所以不選。
11.【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劃分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標準。劃分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標準,是把屬于人的精神還是脫離人的精神作為第一性的東西。強調(diào)上帝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是客觀唯心主義,“上帝存在能否得到證明不重要”說明不是客觀唯心主義,所以不是A,“上帝”觀念代表的是一種終極關(guān)切,它是人心的內(nèi)在觀念。這種說法強調(diào)“上帝”觀念是從屬于人的,這說明西方現(xiàn)代上帝觀有從傳統(tǒng)的客觀唯心主義轉(zhuǎn)向主觀唯心主義的趨勢。這種說法中不存在辯證法,所以不選C?!跋鄬χ髁x”有其自身的內(nèi)涵,這種說法不屬于相對主義,所以不是D。
12.【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哲學的黨性的理解。哲學的黨性是由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即思維與存在、精神與物質(zhì)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演化而來的。B、D兩項其實是哲學研究者的政治立場,而非哲學本身的黨性;C與哲學的黨性無關(guān)??忌鲱}時要抓住哲學黨性問題的本質(zhì)。
13.【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認識論根源。列寧曾明確指出,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認識論根源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分離。A、C、D三項命題或不全面,或與唯心主義的產(chǎn)生談不上根源上的關(guān)系。
14.【答案】B
【解題思路】把哲學看作是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是整體而科學是部分,哲學是本質(zhì)而科學是現(xiàn)象,便是舊哲學的特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哲學與科學看作是一般與個別的關(guān)系,哲學是研究自然、社會、思維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而科學則是研究世界某一領(lǐng)域的特殊規(guī)律,這就使哲學對象得到科學的解決。依據(jù)以上分析,本題選B。
15.【答案】C
【解題思路】此題考查對不可知論具體觀點的理解。題干是休謨不可知論的典型觀點。“感覺是人與世界之間的屏障”是說人與外界通過感覺隔離開來,人們是無法通過感覺認識世界的,即世界是不可知的。此命題的錯誤實質(zhì)是否認了感覺與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性,即否認了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所以是“不可知論的觀點”(C項)。考生解答該題難點在于對休謨觀點的理解方面??忌绻眯葜兪且粋€典型的不可知論代表的話,就可比較容易地選出正確選項。
16.【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是考查考生對實踐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地位的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舊哲學在哲學內(nèi)容上的不同就在于,它實現(xiàn)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tǒng)一,引起了哲學上的偉大變革。而實現(xiàn)這兩個“統(tǒng)一”的關(guān)鍵就是實踐。一般考生只要懂得實踐是全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chǔ)和核心這一觀點,就應(yīng)輕松選出正確答案。
17.【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主觀唯心主義的特征。主觀唯心主義的特點,是把屬于人的精神即主觀精神作為世界的本原。在本題中,命題A是唯理論,命題B是經(jīng)驗論,都不能直接算做主觀唯心主義,只有命題D符合要求,故選擇D。
18.【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客觀唯心主義的特征??陀^唯心主義把某種獨立于人之外的精神即客觀精神作為世界的本原。在本題中,命題A是唯理論觀點。B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C是唯物主義觀點。只有命題D符合題干要求。
19.【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深入理解。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斗爭在古代哲學就開始了,不屬于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之后的事;辯證法有唯物主義的辯證法又有唯心主義的辯證法,所以不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斗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而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是對世界運動和發(fā)展的認識,所以,辯證法與形而上學不屬于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在本題中,符合題干的是命題C。
20.【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本題中四個特點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但最主要的特點是實踐性,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科學的實踐觀為核心的,是以改造世界為目的的。
21.【答案】B
【解題思路】從辯證法的觀點看,世界上不存在“頂峰”,哲學體系也是不斷發(fā)展的,不存在最終完成的問題。同樣,絕對真理存在于相對真理之中,也不存在什么絕對真理的真正體現(xiàn)的東西。在本題中,符合題干的是命題B。
22.【答案】D
【解題思路】此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各門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既聯(lián)系又區(qū)別。馬克思主義哲學不等同于具體科學,更不是包羅一切科學并凌駕于各門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它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chǔ),是對各門具體科學的抽象和概括,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指導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題中的A項否認和割裂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B項夸大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作用,由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一般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而不是提供具體方法,故C項也是錯誤的。這樣將A、B、C三項排除,只有D項才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
23.【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劃分標準的理解。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又稱為世界本原問題,所以本題選A。選項B、C、D都不屬于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故而不選。
24.【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與根本要求。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與根本要求。
25.【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中,命題A是王陽明的代表性觀點,B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觀點,C時貝克萊的觀點。他們都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命題。符合客觀唯心主義的是命題D,是黑格爾的觀點。
26.【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二元論的基本觀點。二元論認為世界有物質(zhì)與精神這兩種各自獨立、性質(zhì)不同的本原,但是二者最終都會統(tǒng)一于上帝或其他精神性的實體,從而陷入唯心主義。二元論的代表性人物有笛卡爾。A項:折衷主義是將世界統(tǒng)一于存在等中性、模棱兩可的東西,對世界是物質(zhì)的還是精神的避而不談,或是折衷處理,即認為物質(zhì)與精神都是存在。C項:神秘主義是“通過從外部世界返回到內(nèi)心,在靜觀、沉思或者迷狂的心理狀態(tài)中與神或者某種原則結(jié)合,或者消融在它之中”。D項:庸俗唯物主義把唯物主義作了庸俗的理解,把精神直接等同于物質(zhì),如把精神當作頭腦的“分泌物”的觀點。所以選擇B。
27.【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一些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選項中的“原始唯物主義”和“樸素唯心主義”都是干擾項。一般沒有這類表達。機械唯物主義是近代出現(xiàn)的唯物主義形式。所以答案是D。
28.【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唯物主義哲學的區(qū)別。舊唯物主義是不徹底的唯物主義,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但在歷史觀上仍然是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唯物主義最主要的區(qū)別就在于創(chuàng)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此題容易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特征、根本特征相混淆,應(yīng)注意區(qū)分。
29.【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征的準確把握。一種哲學可以有很多特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是實現(xiàn)了辯證法與唯物主義的統(tǒng)一,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tǒng)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征則是實踐性、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tǒng)一。所以本題選D。
30.【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認識。只有在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上,物質(zhì)與意識的對立才是絕對的,超出這一范圍,物質(zhì)可以轉(zhuǎn)化為意識,意識可以轉(zhuǎn)化為物質(zhì)。所以本題選C。
31.【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基本的特征。這些屬于最基本的簡單的知識點?,F(xiàn)代西方哲學的基本特征是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的發(fā)展方向,所以本題選B。
32.【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馬克思哲學的特征的認識和對意識的能動性的理解。本題題干是馬克思的一段話,此觀點突出的是勞動過程中人的意識能動性。答案應(yīng)選B??忌鷳?yīng)注意抓住馬克思主義哲學關(guān)注實踐的特點。
33.【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關(guān)于現(xiàn)代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人的本質(zhì)問題的不同認識。西方人本主義哲學強調(diào)人是目的,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則認為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因為人當然是目的,但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必須把自己當作手段。所以本題選D。
二、選擇題Ⅱ
1.【答案】BCD
【解題思路】該題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chǎn)生是哲學發(fā)展的偉大變革這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C和D兩項是關(guān)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意義。B項是關(guān)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chǎn)生為無產(chǎn)階級提供了理論武器。所以答案是BCD。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承認任何絕對真理的理論體系,選項A是錯誤觀點。
2.【答案】A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各種唯物主義作為哲學形態(tài)既有共性又有區(qū)別,它們的共性是在思維與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上主張物質(zhì)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并且都是可知論哲學、決定論哲學。所以AB可選。但唯物主義哲學有著不同的形態(tài)。命題C主張意識對物質(zhì)有能動的反作用的是辯證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不主張意識對物質(zhì)有能動的反作用。命題D主張“世界是運動變化的”是辯證法的觀點,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則不持這一觀點。
3.【答案】AB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特點的認識。所有的哲學都以世界觀和方法論為理論核心,只不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以C不是馬克思主義與舊哲學的區(qū)別。A、B、D都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哲學的區(qū)別,也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實現(xiàn)的優(yōu)越之處。
4.【答案】AC
【解題思路】該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產(chǎn)生的重大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chǎn)生實現(xiàn)了哲學內(nèi)容上的革命,實現(xiàn)了“兩個統(tǒng)一”,即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統(tǒng)一、唯物主義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tǒng)一。內(nèi)容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克服了舊哲學中唯物論與辯證法、自然觀與歷史觀的分離,實現(xiàn)了唯物論與辯證法、自然觀與歷史觀的有機的統(tǒng)一。特別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建立,使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成為徹底的唯物論,使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成為徹底的辯證法。因此選項AC符合題干要求。
5.【答案】BD
【解題思路】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唯心主義哲學觀點的確認和把握。對于唯心主義的基本原則,即將精神(或人的主觀精神或客觀精神)作為世界的本原,是考生都能掌握的,但落實到某一個具體的命題和觀點做出正確選擇就有了難度。從題中給出的四個選項分析:A項,由于唯心主義認為世界有一個派生物“精神”,不是“自身存在著的世界”,所以不合題意;C項,由于唯心主義堅持“精神”本原,也不可能承認世界是“客觀事物的堆積”,也不合題意要求,這樣將A項和C項排除,只有B項和D項才是正確的選項。它們分別是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6.【答案】ABC
【解題思路】該題考查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舊哲學的區(qū)別的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哲學不同,它不是專屬某一國家、某一民族的哲學,從共性和普遍意義上說,它是關(guān)于世界和人類社會歷史的普遍真理,具有國際性和普適性。它又是世界性與民族性,即共性與個性相統(tǒng)一的哲學。正因為如此它又可以在各個民族和地區(qū)生根發(fā)芽,與各國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相結(jié)合,成為它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這是其他任何一種哲學所不能具備的特點。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絕不是所謂“全人類的哲學”,它代表全世界無產(chǎn)者的利益,具有階級性。它是無產(chǎn)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理論武器。所以答案是ABC。
7.【答案】BC
【解題思路】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二元論、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觀點的確認。題中所給出的四個選項,A項是折衷主義二元論的命題,D項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B項是德國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的典型命題,C項是宗教唯心主義觀點,也是屬于客觀唯心主義。所以答案是BC。關(guān)于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二者的區(qū)別,是第一章最重要知識點之一,歷也多次考到??忌鷳?yīng)該加強掌握。
8.【答案】AD
【解題思路】此題所考查的知識點非常明確,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其他一切哲學相比較最顯著的特點。該題所給出的四個備選答案,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但題干強調(diào)兩個“最顯著的特點”,即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一切舊哲學區(qū)別開來的關(guān)鍵,就是“實踐性”和“階級性”。
9.【答案】CD
【解題思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有來自列寧的經(jīng)典性表述。列寧明確指出:“直線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觀主義和主觀盲目性就是唯心主義的認識根源?!彼源鸢甘荂和D。選項AB與題干所問沒有關(guān)系。
10.【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根源問題。唯心主義的產(chǎn)生有幾個方面的根源:①社會歷史根源。生產(chǎn)力低下,科學不發(fā)達,人類對自然力無知,特別是剝削制度的產(chǎn)生,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為唯心主義的產(chǎn)生提供了社會歷史條件。②階級根源。唯心主義一般同歷的反動的剝削階級相聯(lián)系,得到反動的剝削階級的擁護和支持,這是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階級根源。③認識根源。把復雜的認識過程簡單化、片面化和僵化,導致主觀與客觀、認識和實踐相分離,這是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認識根源。
11.【答案】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唯心主義特點的認識。唯心主義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zhì)第二性,是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共性。本題中,命題A表達的只是認識論方面的觀點,無法直接做出唯心或者唯物的界定。如果認為感覺最終來自外部世界,則會導致唯物主義觀點,如果認為感覺最終來自人的主觀世界,則會導致唯心主義觀點。B是中國古代的唯物主義的觀點。命題C、D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主觀唯心主義也是唯心主義。
12.【答案】B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現(xiàn)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guān)系。“克隆”和“轉(zhuǎn)基因”是人的意識能動性的體現(xiàn),但是并沒有突破物質(zhì)世界的規(guī)定,并不能說明意識可以創(chuàng)造物質(zhì),所以命題A是不對的?!翱寺 焙汀稗D(zhuǎn)基因”可以具有反駁不可知論的意義,所以選B;“克隆”和“轉(zhuǎn)基因”等新技術(shù)有助于證明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zhì),所以選C。命題D有唯心主義的色彩。
13.【答案】BCD
【解題思路】此題主要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科學研究中的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解。題干中所給出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切自然科學家沒有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就在科學活動中不受一定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恰恰相反,科學家們無論從事何種科學研究活動,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受到某種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如果自覺地接受某種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他將會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這一點也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這道試題要求考生在對基本知識掌握的基礎(chǔ)上稍加運用。
14.【答案】AB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馬克思主義革命性或曰批判性的正確理解。以階級斗爭看待一切,不是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馬克思主義把階級斗爭看作是人類社會發(fā)展某一階段的社會事實,不是貫穿于人類社會始終的。馬克思主義更不用階級斗爭觀點看待自然界。所以本題不選命題D。
15.【答案】CD
【解題思路】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思維與存在關(guān)系問題的理解。思維與存在的關(guān)系就是物質(zhì)與意識的關(guān)系。它作為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思維與存在或物質(zhì)與意識何者為第一性、何者為第二性,物質(zhì)與精神誰是本原、誰是派生,是物質(zhì)決定精神,還是精神決定物質(zhì)的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人們的思維能否正確反映存在,世界能否被人們所認識的問題。因此回答本題只能選擇AD兩項。
16.【答案】ABCD
【解題思路】該題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zhì)的理解。在四個選項中,A項代表無產(chǎn)階級的利益是對的,另外,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發(fā)展的觀點看世界、社會和人,認為現(xiàn)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反對把客觀世界和人的認識絕對化、凝固化,具有徹底的批判精神。因此BCD三項也是正確的答案。
17.【答案】ABCD
【解題思路】該題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實際相結(jié)合,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過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最輝煌的成果。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歷程充分證明了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zhì)。四個備選答案都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正確闡述和理解。
18.【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唯心主義的理解掌握,具體是要注意區(qū)別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區(qū)別。主觀唯心主義作為唯心主義的一種哲學形態(tài),其特點不僅在于主張意識第一性,而且主張人的主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本題中,“感覺”、“被感知”、“經(jīng)驗”、“心”都屬于人的主觀精神,所以都屬于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命題。
19.【答案】B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辯證法的基本觀點。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相互交錯的,有唯物主義的辯證法也有唯心主義的辯證法,所以主張辯證法的哲學不一定是唯物主義哲學,故命題A是錯的。命題C,則屬于可知論哲學,與辯證法沒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辯證法的基本觀點是世界的普遍聯(lián)系和永恒發(fā)展。所以本題答案是命題BD。
20.【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馬克思主義的特點。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與時俱進的,是由馬克思主義自身的本質(zhì)特點所決定的。在本題中,ABCD都屬于馬克思主義的本質(zhì)特點,是決定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與時俱進的原因。
21.【答案】AB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不屬于所有唯物主義哲學。舊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即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中仍然是唯心主義,所以唯物史觀不是所有唯物主義共有的特點。命題ABC,則是所有唯物主義哲學的共同特點。
22.【答案】A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與特點。唯心主義哲學在哲學基本問題上,堅持意識第一性;唯心主義有辯證法的,也有形而上學的。由于唯心主義哲學只承認意識決定一切,所以是一元論哲學。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C。
23.【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二者關(guān)系是辯證的,是相互促進的關(guān)系,所以全選。
24.【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區(qū)別于舊哲學的方面。題中四個選項都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哲學的區(qū)別?,F(xiàn)代的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主義發(fā)展的現(xiàn)代形態(tài)和第三階段。辯證唯物主義區(qū)別于舊哲學的特點有:①以科學的實踐觀為自己理論的出發(fā)點;②實現(xiàn)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tǒng)一、唯物主義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tǒng)一;③以改變世界為哲學的最終目的;④實踐性、革命性科學性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征;⑤它申明為無產(chǎn)階級服務(wù)。所以四個選項都正確。
25.【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現(xiàn)代科技進步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guān)系。它屬于本章的基本知識點。本題中命題ABCD均符合題意。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是辯證的關(guān)系。
26.【答案】AB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哲學的特點,具體說是哲學與時代的關(guān)系。題干所引的話是馬克思的一段話。命題ABC都準確地說明了哲學與時代的關(guān)系。命題D“站在時代科學的前列”是把哲學看作了科學。哲學不同于科學,科學的哲學也仍然是哲學而不能算作科學。
一、選擇題Ⅰ
1.【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所有哲學共同的特點的認定。此題問的是哲學的特點是什么,而不是問某種哲學的特點是什么,也不是問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是什么。四個選項中的三個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設(shè)置干擾。命題D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但不是所有哲學都有的特點,所以不選。命題B屬于舊哲學的特點,不是所有哲學共有的特點。命題C是錯誤的,哲學只是研究最一般的規(guī)律而不是所有規(guī)律。命題A是所有哲學共有的特點,所有的哲學都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所以本題選A。
2.【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顯著的特征實踐性的認識。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fā)去解決哲學基本問題,揚棄了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提出了能動性與受動性相統(tǒng)一的實踐概念。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突出的特點和出發(fā)點。
3.【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命題A語義不清,“科學之科學”的含義可以是從整體與部分的關(guān)系來理解二者的關(guān)系,所以不對。命題C認為哲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chǔ),基礎(chǔ)的語義不清,是理論基礎(chǔ)還是事實基礎(chǔ),無論哪一個都存在嚴重的歧義。命題D認為哲學的基礎(chǔ)是對自然科學的概括,這也不全面,因為哲學是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jié),不能單單說成是對自然科學的概括。在本題中,符合題意要求的是命題B,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所以對科學的研究有指導意義。
4.【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兩方面內(nèi)容及其地位的理解?;卮鸫祟}必須把握三個層面的問題,即什么是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哪些內(nèi)容,哲學基本問題各方面內(nèi)容的地位如何。恩格斯提出的哲學基本問題的重要方面,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所以答案是B。
5.【答案】B
【解題思路】該題是對唯心主義具體觀點的辨認。“心想事成”是人們的日常說法,是說人要善于多思考問題,有其合理性。但將這個說法上升到哲學去認識,“心想”是人們的主觀活動,“事成”則是客觀事物本身的存在及運動過程,“心想事成”,就是說只要“想”就能直接把想的東西變成現(xiàn)實,這在哲學上是典型的精神決定物質(zhì)的唯心主義觀點。所以B項是正確選項。
6.【答案】D
【解題思路】此題考查對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理解。題干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家張載關(guān)于唯物主義的典型觀點?;卮鸫祟}要把握在中國哲學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家們在解釋世界物質(zhì)本原問題時,常把“金、木、水、火、土”或“氣”等具體的物質(zhì)形態(tài)作為世界的本原這一特點。
7.【答案】B
【解題思路】該觀點把精神性的“心”理解為世界的根本,是唯心主義觀點。心是人所具有的,是人的一種主觀精神,所以這一觀點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中國歷的陸象山、王陽明及其“心學”,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8.【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具體命題及其觀點的區(qū)別。對于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一般區(qū)別,考生是可以把握的。但具體到判定某一個命題、觀點是主觀唯心主義的還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如果知識掌握的不全面,判斷起來就有了一定的難度。考生為此可以記憶一些典型的兩種唯心主義的代表性的哲學家和他們的命題。題干是古希臘典型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的命題,這里的“理念世界”不是指人的主觀世界,而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客觀性的“精神世界”,所以是客觀唯心主義的命題。
9.【答案】C
【解題思路】此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地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方法論原則。這是第一章的基本知識點,是大綱原文內(nèi)容。在哲學一些哲學家們都曾探討和提出過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比如黑格爾和費爾巴哈,但是由于他們都不了解人類實踐活動及其偉大意義,因此都不能科學地解決哲學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fā)在哲學第一次科學地提出和解決了哲學基本問題。題中所給出的四個備選項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相關(guān),而只有C項才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
10.【答案】B
【解題思路】舊唯物主義有三大缺點,即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本題題意指舊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即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但在歷史觀上則是唯心主義,所以舊唯物主義作為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是不徹底的。而命題ACD則是指舊唯物主義的機械性、形而上學性,所以不選。
11.【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劃分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標準。劃分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標準,是把屬于人的精神還是脫離人的精神作為第一性的東西。強調(diào)上帝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是客觀唯心主義,“上帝存在能否得到證明不重要”說明不是客觀唯心主義,所以不是A,“上帝”觀念代表的是一種終極關(guān)切,它是人心的內(nèi)在觀念。這種說法強調(diào)“上帝”觀念是從屬于人的,這說明西方現(xiàn)代上帝觀有從傳統(tǒng)的客觀唯心主義轉(zhuǎn)向主觀唯心主義的趨勢。這種說法中不存在辯證法,所以不選C?!跋鄬χ髁x”有其自身的內(nèi)涵,這種說法不屬于相對主義,所以不是D。
12.【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哲學的黨性的理解。哲學的黨性是由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即思維與存在、精神與物質(zhì)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演化而來的。B、D兩項其實是哲學研究者的政治立場,而非哲學本身的黨性;C與哲學的黨性無關(guān)??忌鲱}時要抓住哲學黨性問題的本質(zhì)。
13.【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認識論根源。列寧曾明確指出,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認識論根源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分離。A、C、D三項命題或不全面,或與唯心主義的產(chǎn)生談不上根源上的關(guān)系。
14.【答案】B
【解題思路】把哲學看作是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是整體而科學是部分,哲學是本質(zhì)而科學是現(xiàn)象,便是舊哲學的特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哲學與科學看作是一般與個別的關(guān)系,哲學是研究自然、社會、思維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而科學則是研究世界某一領(lǐng)域的特殊規(guī)律,這就使哲學對象得到科學的解決。依據(jù)以上分析,本題選B。
15.【答案】C
【解題思路】此題考查對不可知論具體觀點的理解。題干是休謨不可知論的典型觀點。“感覺是人與世界之間的屏障”是說人與外界通過感覺隔離開來,人們是無法通過感覺認識世界的,即世界是不可知的。此命題的錯誤實質(zhì)是否認了感覺與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性,即否認了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所以是“不可知論的觀點”(C項)。考生解答該題難點在于對休謨觀點的理解方面??忌绻眯葜兪且粋€典型的不可知論代表的話,就可比較容易地選出正確選項。
16.【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是考查考生對實踐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地位的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舊哲學在哲學內(nèi)容上的不同就在于,它實現(xiàn)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tǒng)一,引起了哲學上的偉大變革。而實現(xiàn)這兩個“統(tǒng)一”的關(guān)鍵就是實踐。一般考生只要懂得實踐是全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chǔ)和核心這一觀點,就應(yīng)輕松選出正確答案。
17.【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主觀唯心主義的特征。主觀唯心主義的特點,是把屬于人的精神即主觀精神作為世界的本原。在本題中,命題A是唯理論,命題B是經(jīng)驗論,都不能直接算做主觀唯心主義,只有命題D符合要求,故選擇D。
18.【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客觀唯心主義的特征??陀^唯心主義把某種獨立于人之外的精神即客觀精神作為世界的本原。在本題中,命題A是唯理論觀點。B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C是唯物主義觀點。只有命題D符合題干要求。
19.【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深入理解。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斗爭在古代哲學就開始了,不屬于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之后的事;辯證法有唯物主義的辯證法又有唯心主義的辯證法,所以不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斗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而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是對世界運動和發(fā)展的認識,所以,辯證法與形而上學不屬于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在本題中,符合題干的是命題C。
20.【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本題中四個特點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但最主要的特點是實踐性,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科學的實踐觀為核心的,是以改造世界為目的的。
21.【答案】B
【解題思路】從辯證法的觀點看,世界上不存在“頂峰”,哲學體系也是不斷發(fā)展的,不存在最終完成的問題。同樣,絕對真理存在于相對真理之中,也不存在什么絕對真理的真正體現(xiàn)的東西。在本題中,符合題干的是命題B。
22.【答案】D
【解題思路】此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各門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既聯(lián)系又區(qū)別。馬克思主義哲學不等同于具體科學,更不是包羅一切科學并凌駕于各門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它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chǔ),是對各門具體科學的抽象和概括,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指導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題中的A項否認和割裂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B項夸大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作用,由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一般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而不是提供具體方法,故C項也是錯誤的。這樣將A、B、C三項排除,只有D項才是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
23.【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劃分標準的理解。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又稱為世界本原問題,所以本題選A。選項B、C、D都不屬于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故而不選。
24.【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與根本要求。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與根本要求。
25.【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中,命題A是王陽明的代表性觀點,B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觀點,C時貝克萊的觀點。他們都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命題。符合客觀唯心主義的是命題D,是黑格爾的觀點。
26.【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二元論的基本觀點。二元論認為世界有物質(zhì)與精神這兩種各自獨立、性質(zhì)不同的本原,但是二者最終都會統(tǒng)一于上帝或其他精神性的實體,從而陷入唯心主義。二元論的代表性人物有笛卡爾。A項:折衷主義是將世界統(tǒng)一于存在等中性、模棱兩可的東西,對世界是物質(zhì)的還是精神的避而不談,或是折衷處理,即認為物質(zhì)與精神都是存在。C項:神秘主義是“通過從外部世界返回到內(nèi)心,在靜觀、沉思或者迷狂的心理狀態(tài)中與神或者某種原則結(jié)合,或者消融在它之中”。D項:庸俗唯物主義把唯物主義作了庸俗的理解,把精神直接等同于物質(zhì),如把精神當作頭腦的“分泌物”的觀點。所以選擇B。
27.【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一些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選項中的“原始唯物主義”和“樸素唯心主義”都是干擾項。一般沒有這類表達。機械唯物主義是近代出現(xiàn)的唯物主義形式。所以答案是D。
28.【答案】A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唯物主義哲學的區(qū)別。舊唯物主義是不徹底的唯物主義,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但在歷史觀上仍然是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唯物主義最主要的區(qū)別就在于創(chuàng)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此題容易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特征、根本特征相混淆,應(yīng)注意區(qū)分。
29.【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征的準確把握。一種哲學可以有很多特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是實現(xiàn)了辯證法與唯物主義的統(tǒng)一,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tǒng)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征則是實踐性、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tǒng)一。所以本題選D。
30.【答案】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認識。只有在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上,物質(zhì)與意識的對立才是絕對的,超出這一范圍,物質(zhì)可以轉(zhuǎn)化為意識,意識可以轉(zhuǎn)化為物質(zhì)。所以本題選C。
31.【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基本的特征。這些屬于最基本的簡單的知識點?,F(xiàn)代西方哲學的基本特征是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的發(fā)展方向,所以本題選B。
32.【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馬克思哲學的特征的認識和對意識的能動性的理解。本題題干是馬克思的一段話,此觀點突出的是勞動過程中人的意識能動性。答案應(yīng)選B??忌鷳?yīng)注意抓住馬克思主義哲學關(guān)注實踐的特點。
33.【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關(guān)于現(xiàn)代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人的本質(zhì)問題的不同認識。西方人本主義哲學強調(diào)人是目的,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則認為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因為人當然是目的,但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必須把自己當作手段。所以本題選D。
二、選擇題Ⅱ
1.【答案】BCD
【解題思路】該題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chǎn)生是哲學發(fā)展的偉大變革這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C和D兩項是關(guān)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意義。B項是關(guān)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chǎn)生為無產(chǎn)階級提供了理論武器。所以答案是BCD。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承認任何絕對真理的理論體系,選項A是錯誤觀點。
2.【答案】A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各種唯物主義作為哲學形態(tài)既有共性又有區(qū)別,它們的共性是在思維與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上主張物質(zhì)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并且都是可知論哲學、決定論哲學。所以AB可選。但唯物主義哲學有著不同的形態(tài)。命題C主張意識對物質(zhì)有能動的反作用的是辯證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不主張意識對物質(zhì)有能動的反作用。命題D主張“世界是運動變化的”是辯證法的觀點,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則不持這一觀點。
3.【答案】AB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特點的認識。所有的哲學都以世界觀和方法論為理論核心,只不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以C不是馬克思主義與舊哲學的區(qū)別。A、B、D都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哲學的區(qū)別,也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實現(xiàn)的優(yōu)越之處。
4.【答案】AC
【解題思路】該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產(chǎn)生的重大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chǎn)生實現(xiàn)了哲學內(nèi)容上的革命,實現(xiàn)了“兩個統(tǒng)一”,即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統(tǒng)一、唯物主義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tǒng)一。內(nèi)容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克服了舊哲學中唯物論與辯證法、自然觀與歷史觀的分離,實現(xiàn)了唯物論與辯證法、自然觀與歷史觀的有機的統(tǒng)一。特別是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建立,使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成為徹底的唯物論,使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成為徹底的辯證法。因此選項AC符合題干要求。
5.【答案】BD
【解題思路】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唯心主義哲學觀點的確認和把握。對于唯心主義的基本原則,即將精神(或人的主觀精神或客觀精神)作為世界的本原,是考生都能掌握的,但落實到某一個具體的命題和觀點做出正確選擇就有了難度。從題中給出的四個選項分析:A項,由于唯心主義認為世界有一個派生物“精神”,不是“自身存在著的世界”,所以不合題意;C項,由于唯心主義堅持“精神”本原,也不可能承認世界是“客觀事物的堆積”,也不合題意要求,這樣將A項和C項排除,只有B項和D項才是正確的選項。它們分別是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6.【答案】ABC
【解題思路】該題考查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舊哲學的區(qū)別的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哲學不同,它不是專屬某一國家、某一民族的哲學,從共性和普遍意義上說,它是關(guān)于世界和人類社會歷史的普遍真理,具有國際性和普適性。它又是世界性與民族性,即共性與個性相統(tǒng)一的哲學。正因為如此它又可以在各個民族和地區(qū)生根發(fā)芽,與各國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相結(jié)合,成為它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這是其他任何一種哲學所不能具備的特點。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絕不是所謂“全人類的哲學”,它代表全世界無產(chǎn)者的利益,具有階級性。它是無產(chǎn)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理論武器。所以答案是ABC。
7.【答案】BC
【解題思路】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二元論、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觀點的確認。題中所給出的四個選項,A項是折衷主義二元論的命題,D項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B項是德國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的典型命題,C項是宗教唯心主義觀點,也是屬于客觀唯心主義。所以答案是BC。關(guān)于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二者的區(qū)別,是第一章最重要知識點之一,歷也多次考到??忌鷳?yīng)該加強掌握。
8.【答案】AD
【解題思路】此題所考查的知識點非常明確,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其他一切哲學相比較最顯著的特點。該題所給出的四個備選答案,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但題干強調(diào)兩個“最顯著的特點”,即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一切舊哲學區(qū)別開來的關(guān)鍵,就是“實踐性”和“階級性”。
9.【答案】CD
【解題思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有來自列寧的經(jīng)典性表述。列寧明確指出:“直線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觀主義和主觀盲目性就是唯心主義的認識根源?!彼源鸢甘荂和D。選項AB與題干所問沒有關(guān)系。
10.【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根源問題。唯心主義的產(chǎn)生有幾個方面的根源:①社會歷史根源。生產(chǎn)力低下,科學不發(fā)達,人類對自然力無知,特別是剝削制度的產(chǎn)生,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離,為唯心主義的產(chǎn)生提供了社會歷史條件。②階級根源。唯心主義一般同歷的反動的剝削階級相聯(lián)系,得到反動的剝削階級的擁護和支持,這是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階級根源。③認識根源。把復雜的認識過程簡單化、片面化和僵化,導致主觀與客觀、認識和實踐相分離,這是唯心主義產(chǎn)生的認識根源。
11.【答案】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唯心主義特點的認識。唯心主義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zhì)第二性,是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共性。本題中,命題A表達的只是認識論方面的觀點,無法直接做出唯心或者唯物的界定。如果認為感覺最終來自外部世界,則會導致唯物主義觀點,如果認為感覺最終來自人的主觀世界,則會導致唯心主義觀點。B是中國古代的唯物主義的觀點。命題C、D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主觀唯心主義也是唯心主義。
12.【答案】B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現(xiàn)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guān)系。“克隆”和“轉(zhuǎn)基因”是人的意識能動性的體現(xiàn),但是并沒有突破物質(zhì)世界的規(guī)定,并不能說明意識可以創(chuàng)造物質(zhì),所以命題A是不對的?!翱寺 焙汀稗D(zhuǎn)基因”可以具有反駁不可知論的意義,所以選B;“克隆”和“轉(zhuǎn)基因”等新技術(shù)有助于證明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zhì),所以選C。命題D有唯心主義的色彩。
13.【答案】BCD
【解題思路】此題主要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科學研究中的普遍指導意義的理解。題干中所給出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切自然科學家沒有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就在科學活動中不受一定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恰恰相反,科學家們無論從事何種科學研究活動,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受到某種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如果自覺地接受某種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他將會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這一點也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這道試題要求考生在對基本知識掌握的基礎(chǔ)上稍加運用。
14.【答案】AB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馬克思主義革命性或曰批判性的正確理解。以階級斗爭看待一切,不是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馬克思主義把階級斗爭看作是人類社會發(fā)展某一階段的社會事實,不是貫穿于人類社會始終的。馬克思主義更不用階級斗爭觀點看待自然界。所以本題不選命題D。
15.【答案】CD
【解題思路】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思維與存在關(guān)系問題的理解。思維與存在的關(guān)系就是物質(zhì)與意識的關(guān)系。它作為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思維與存在或物質(zhì)與意識何者為第一性、何者為第二性,物質(zhì)與精神誰是本原、誰是派生,是物質(zhì)決定精神,還是精神決定物質(zhì)的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人們的思維能否正確反映存在,世界能否被人們所認識的問題。因此回答本題只能選擇AD兩項。
16.【答案】ABCD
【解題思路】該題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zhì)的理解。在四個選項中,A項代表無產(chǎn)階級的利益是對的,另外,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發(fā)展的觀點看世界、社會和人,認為現(xiàn)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反對把客觀世界和人的認識絕對化、凝固化,具有徹底的批判精神。因此BCD三項也是正確的答案。
17.【答案】ABCD
【解題思路】該題考查考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實際相結(jié)合,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過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最輝煌的成果。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歷程充分證明了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zhì)。四個備選答案都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正確闡述和理解。
18.【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唯心主義的理解掌握,具體是要注意區(qū)別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區(qū)別。主觀唯心主義作為唯心主義的一種哲學形態(tài),其特點不僅在于主張意識第一性,而且主張人的主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本題中,“感覺”、“被感知”、“經(jīng)驗”、“心”都屬于人的主觀精神,所以都屬于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命題。
19.【答案】B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辯證法的基本觀點。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相互交錯的,有唯物主義的辯證法也有唯心主義的辯證法,所以主張辯證法的哲學不一定是唯物主義哲學,故命題A是錯的。命題C,則屬于可知論哲學,與辯證法沒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辯證法的基本觀點是世界的普遍聯(lián)系和永恒發(fā)展。所以本題答案是命題BD。
20.【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馬克思主義的特點。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與時俱進的,是由馬克思主義自身的本質(zhì)特點所決定的。在本題中,ABCD都屬于馬克思主義的本質(zhì)特點,是決定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與時俱進的原因。
21.【答案】AB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點,不屬于所有唯物主義哲學。舊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即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中仍然是唯心主義,所以唯物史觀不是所有唯物主義共有的特點。命題ABC,則是所有唯物主義哲學的共同特點。
22.【答案】A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與特點。唯心主義哲學在哲學基本問題上,堅持意識第一性;唯心主義有辯證法的,也有形而上學的。由于唯心主義哲學只承認意識決定一切,所以是一元論哲學。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C。
23.【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二者關(guān)系是辯證的,是相互促進的關(guān)系,所以全選。
24.【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哲學區(qū)別于舊哲學的方面。題中四個選項都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哲學的區(qū)別?,F(xiàn)代的辯證唯物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主義發(fā)展的現(xiàn)代形態(tài)和第三階段。辯證唯物主義區(qū)別于舊哲學的特點有:①以科學的實踐觀為自己理論的出發(fā)點;②實現(xiàn)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tǒng)一、唯物主義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tǒng)一;③以改變世界為哲學的最終目的;④實踐性、革命性科學性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征;⑤它申明為無產(chǎn)階級服務(wù)。所以四個選項都正確。
25.【答案】ABC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現(xiàn)代科技進步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guān)系。它屬于本章的基本知識點。本題中命題ABCD均符合題意。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guān)系是辯證的關(guān)系。
26.【答案】ABC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哲學的特點,具體說是哲學與時代的關(guān)系。題干所引的話是馬克思的一段話。命題ABC都準確地說明了哲學與時代的關(guān)系。命題D“站在時代科學的前列”是把哲學看作了科學。哲學不同于科學,科學的哲學也仍然是哲學而不能算作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