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自己是中國人

字號:

西非國家加納的華人圈里,朱亦念是位響當當?shù)娜宋?。?963年離開上海來到加納協(xié)助父親經(jīng)營工廠。在加納生活多年的資歷加上熱心公益、樂于結交朋友的性格,朱亦念在華僑華人界享有很高威望。今年6月18日,63歲的朱亦念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加納總統(tǒng)庫福爾為溫家寶總理舉行的歡迎宴會。
    朱亦念先生個頭不高,總是穿著一套非常熨貼合體的衣服,頭發(fā)一絲不亂?;貞涀约旱慕?jīng)歷時,他總是條理清晰,說話時還經(jīng)常笑瞇瞇的,讓人感覺他很有長者的氣度,但又平易近人。
    朱亦念讀中學時,父親朱文豹便離開上海去香港工作,并被公司委派到加納尋找商機,是為數(shù)不多的最早在加納創(chuàng)業(yè)的中國人之一。歷盡千辛萬苦,朱文豹在加納首都阿克拉開辦起港非貿(mào)易公司,做起搪瓷制品貿(mào)易,不久又和朋友合作開辦起直接在加納生產(chǎn)搪瓷的工廠。前輩的奮斗給朱亦念在加納的事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963年,20歲的朱亦念和母親與妹妹離開上海到加納與父親團聚。朱亦念到加納后先補習了一段英文,隨即到愛爾蘭讀書,并在1972年拿到都柏林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后正式成為父親的得力助手。兒子加盟后,朱文豹的生意做得更加紅火,憑著做搪瓷廠的成功又先后開辦起年產(chǎn)400萬雙拖鞋的塑膠廠以及生產(chǎn)印花布和窗簾布的紡織廠。1994年,在中國大使館的支持下朱亦念牽頭創(chuàng)辦加納中華工商總會,并出任首任會長。
    這兩年,朱亦念陸續(xù)將工廠賣出,移居美國,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為了和加納華僑華人一起迎接溫總理,朱亦念特意乘飛機從美國回到加納。在歡迎溫總理的華人華僑隊伍里,朱亦念手舉國旗站在最靠前的位置,第一個與溫總理握手,當晚又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加納總統(tǒng)庫福爾為溫總理舉行的歡迎宴會。
    朱亦念時刻關心著祖國國內(nèi)的大事,除非有特殊情況,他會堅持每天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lián)播》。來加納這么多年,朱亦念始終記著臨出國時他當時單位的領導跟他講的一句話:“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BR>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來加納尋找商機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據(jù)加納中華工商總會第五任會長周勁先生介紹,在加納的中國人已經(jīng)增加到大約7000人,來自的地方也從最初的以上海、香港為主擴展到臺灣、河南、廣東等各地。
    朱亦念在加納經(jīng)常告訴華僑華人朋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中國人”。朱亦念十分注意做華人華僑的工作,爭取大家對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認同和支持,使*分子在加納很難找到市場。幾年前,加納中華工商總會又成立了加納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進一步增強了加納華僑華人的凝聚力。
    朱亦念感嘆中國這些年發(fā)生的巨大變化,也深為自己祖國的繁榮而感到驕傲。他自豪地說:“中國人應該向前看,我們的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會更好,我們有明天,我最開心的就是這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