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 《蘭室秘藏》
〖組成〗 白術(shù)一錢五分[4.5g] 人參去蘆 苦參酒炒 升麻去蘆 葛根、蒼術(shù)各二錢[各6g]
防風去蘆 知母酒洗 澤瀉、黃芩酒洗 豬苓、當歸身各三錢[各9g]
炙甘草、茵陳酒炒 羌活 各五錢[各15g]
〖用法〗 上咀,每服一兩(30g),水一大盞,煮至一盞,去渣,食遠服。
〖方歌〗 當歸拈痛羌防升,豬澤茵陳芩葛朋,
二術(shù)苦參知母草,瘡瘍濕熱服皆應。
〖主治〗 濕熱相搏,外受風邪證。遍身肢節(jié)煩痛,或肩背沉重,或腳氣腫痛,腳膝生瘡,舌苔白膩微黃,脈弦數(shù)等。
〖功用〗 利濕清熱,疏風止痛。
〖病機〗 濕熱內(nèi)蘊,外受風邪,或風濕化熱所致。
〖組成〗 白術(shù)一錢五分[4.5g] 人參去蘆 苦參酒炒 升麻去蘆 葛根、蒼術(shù)各二錢[各6g]
防風去蘆 知母酒洗 澤瀉、黃芩酒洗 豬苓、當歸身各三錢[各9g]
炙甘草、茵陳酒炒 羌活 各五錢[各15g]
〖用法〗 上咀,每服一兩(30g),水一大盞,煮至一盞,去渣,食遠服。
〖方歌〗 當歸拈痛羌防升,豬澤茵陳芩葛朋,
二術(shù)苦參知母草,瘡瘍濕熱服皆應。
〖主治〗 濕熱相搏,外受風邪證。遍身肢節(jié)煩痛,或肩背沉重,或腳氣腫痛,腳膝生瘡,舌苔白膩微黃,脈弦數(shù)等。
〖功用〗 利濕清熱,疏風止痛。
〖病機〗 濕熱內(nèi)蘊,外受風邪,或風濕化熱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