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資格考試資格認定:收發(fā)文處理

字號:

一、繕印文書
    (一)相關知識
    1.文書繕印的含義
    繕印是對文件進行謄抄繕寫和打字、油印、電腦打印以及
    復印機復印等工作。
    2.文書繕印的要求
    (1)文字準確,字跡工整清晰。
    (2)符合規(guī)定體式,頁面美觀大方。
    (3)不隨意改動原稿。
    (4)裝訂齊整牢固。
    (5)注意保密。
    (二)示例分析
    天地公司辦公室主任交給鐘苗一份文件,讓她盡快繕印發(fā)出。鐘苗立即拿著文件到打字室繕印??樣∪藛T問鐘苗印多少份,鐘苗說:“喲.我忘了問主任了,就印50份吧?!蔽募『煤?,鐘苗拿著印好的文件去蓋章,印章管理人員看著鐘苗手中厚厚的文件說:“我只能按照批準的份數(shù)蓋印,多余的文件不能蓋章?!苯Y(jié)果,多印的文件都沒用了。
    點評:文件的繕印應該以定稿為依據(jù),以簽發(fā)批準的份數(shù)為準,不能隨意增減。鐘苗自作主張繕印50份文件,違反了規(guī)定,也浪費了紙張。
    (三)工作程序
    (1)確定印制的文書。印制文書要以定稿為依據(jù),不得擅自改動。
    (2)確定印制格式。印制的文書應美觀大方。因此,應根據(jù)情況確定印制文書字號大小、字體、格式。
    (3)完成印制。進行文書的繕寫謄清、打印、復印。
    (4)交付印制的文書。將印制好的文書交文書管理人員或送印人。
    (四)注意事項
    繕印應建立登記制度,登記文書名稱、送文單位、印文數(shù)量、印制時間、印制人姓名等項目。
    二、校對文書
    (一)相關知識
    1.文書校對的含義
    校對是根據(jù)定稿對文件校樣進行核對校正。
    2.文書校對的內(nèi)容
    (1)校訂清樣上的錯字、漏字、多字。
    (2)規(guī)范字體、字號。
    (3)檢查版式、標題是否端正,頁碼是否連貫,行、字距離是否勻稱,版面是否美觀。
    (4)檢查引文、人名、地名、數(shù)據(jù)、計量單位、專業(yè)術語是否有誤。
    (5)檢查版式是否與文種格式統(tǒng)一,有無需調(diào)整和改版之處。
    3.文書校對的要求
    (1)把握原則,仔細校對。
    (2)認真仔細、一絲不茍。對易于忽略或易于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如數(shù)據(jù)、計量單位、專業(yè)術語等,注意反復仔細校對。
    (3)校對文稿時正確使用校對符號。
    (4)校對一般要進行一校、二校、三校3個校次。
    (二)示例分析
    鐘苗有一份公司年度總結(jié)要校對。她覺得兩個人讀校能更快一些,于是請同辦公室新來的小王與她一一校對,鐘苗讀原.稿,小王看校樣,很快他們就把文稿校對完了。鐘苗高興地拿著校對好的文稿給辦公室主任再看看,只見主任看著看著眉頭便皺了起來,鐘苗連忙問:“主任,有什么問題嗎?”主任說:“怎么有兩個人名,音對宇不對,這不是鬧笑話嗎?”鐘苗探過頭去一看,果然是錯的。
    點評:校對時,一定要精力集中,逐行逐字,甚至連每個標點也不能馬虎,特別要注意容易出差錯的同音異體、字形相近的字,人名、數(shù)字、地名要反復校準。讀校時,對容易混淆的同音字、生僻字,要加以說明。鐘苗在讀文稿時忽略了對同音字的解釋,而小王到公司時間不長,對公司的人名不熟悉,沒能發(fā)現(xiàn)問題,造成工作的失誤。
    (三)工作程序
    1.準備好原稿和校樣
    校對是進行定稿和校樣的核對,所以要首先準確好定稿和校樣,以便進行校對。
    2.選定校對方法
    看校、對校、讀校、折校4種文書校對方法各有利弊,秘書應根據(jù)文書的篇幅、清晰程度、時間緩急、人員情況及個人習慣進行選擇,保證文件準確無誤。
    (1)看校。看校是只看校樣不看原稿的校對。
    (2)對校。對校是用校樣對照原稿進行校對。
    (3)讀校。讀校是兩個人一起校對。
    (4)折校。折校是把校樣放在桌上,把原稿折起來,使靠邊一行的文字與校樣上的文字靠近,兩手拇指與食指夾住原稿,逐字、逐句、逐個標點符號對照。
    3.核對校正
    選擇好了校對方法后,就可以按照校對工作的內(nèi)容進行校對了。如果是看校,要仔細閱讀校樣的每個字、標點、格式;對校時原稿放在左邊(或上方),校樣放在右邊(或下方)。先看原稿,后看校樣。讀校時,一個人讀原稿,一個人看校樣。折校時折一行,對一行。
    (四)注意事項
    (1)注意對同音異體、字形相近的字的核查。
    (2)注意對數(shù)字、人名、地名的核查。
    (3)校出的錯漏,要以規(guī)定的符號標明。
    三、用印(見相關部分內(nèi)容)
    四、傳閱文書
    (一)相關知識
    1.文書傳閱的含義
    文書傳閱即在工作職責范圍內(nèi)傳遞閱讀文件。
    2.文書傳閱的要求
    (1)迅速、準確地將文書送達閱文人。
    (2)文書的傳閱要區(qū)分內(nèi)容的輕重緩急和職責分工。
    (3)傳閱的順序是由管理層到一般人員。
    (二)示例分析
    天地公司辦公室收到上級主管部門的一份“關于加強安全保衛(wèi)工作的通知”,行政經(jīng)理批示,由保衛(wèi)部牽頭,辦公室、宣傳部協(xié)助開展安全保衛(wèi)工作。鐘苗先將文件交宣傳部負貴人傳閱,并讓其閱畢后轉(zhuǎn)交保衛(wèi)部負責人。保衛(wèi)部負責人閱畢后,將文件傳交辦公室負責人時,由于其到湖北參加會議,便由該部門的小張暫時保管并代為轉(zhuǎn)交。隔了幾天,當鐘苗過問文件的傳閱情況時,文件卻找不到了。
    點評:進行傳閱要根據(jù)文件的內(nèi)容、緩急程度,遵循先主辦、后協(xié)辦的原則,分清主次。鐘苗應先將文件送保衛(wèi)部,然后再將文件傳遞給辦公室、宣傳部。在傳閱的過程中,鐘苗應加強對傳閱文件的控制,履行必要的傳閱手續(xù),不能讓文件在閱文人之間自由流動。
    (三)工作程序
    1.確定傳閱對象
    需要傳閱的文件包括:需要有關部門或人員掌握文件精神和領導的批示意見的文件;不需要特別辦理,只要求有關單位、部門、人員了解的文件,收到文件后直接送有關部門和人員。
    2.選擇傳閱方式
    閱文的方式很多,如開辟閱文室,指定固定的時間閱文;利用各種會議集中傳達公文精神;復印文書副本,增加文書數(shù)量,加快分散閱文的速度;利用內(nèi)部刊物等公布文書,以便閱文;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與通汛設備如計算機網(wǎng)絡、電視、傳真等傳閱文書。為了加快傳閱速度,提高傳閱效率,秘書可根據(jù)本單位情況,針對文書的內(nèi)容,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閱文。
    3.傳遞文書
    根據(jù)確定的傳閱對象和傳閱方式,將文書準確傳遞到接收者處。
    4.履行傳閱手續(xù)
    秘書要填寫傳閱文件登記單,以便掌握傳閱情況。還要在每份傳閱的文件首頁附上“文件傳閱單”,文件閱畢者要在此單上簽注姓名與日期,還可填寫批示意見。如表3-1、表3-2所示。
    表3-1 傳閱文件登記單
     收文號
     收文
     時間 來文
     單位 文件
     標題
     文號
     密級
     份數(shù)
     傳閱
     情況
     備注
    表3-2 文件傳閱單
     史件字號(或收文號)
    月 日 姓名(或部門) 簽字 批示
    5.檢查清理文件
    傳閱文件退回后,秘書要認真清理檢查,檢查有無漏傳應閱人,有無批辦意見,有無短缺文件,有無閱文過長、內(nèi)容過時。對傳閱退文情況進行全面記錄標注,以備查考。
    (四)注意事項
    (1)嚴格傳閱范圍。
    (2)嚴禁文件橫傳。不允許應閱人員之間文件橫傳,否則不僅容易發(fā)生丟失,還難以分清責任。
    (3)調(diào)控文件運行。根據(jù)文件緩急程度和應閱人工作安排情況,在堅持一定的傳閱順序的基礎上,可以作適當調(diào)理,加速文件運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