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讀過沈從文的小說《邊城》、《長河》以及系列散文《湘行散記》之后,就少不了時常向往湘西,渴望走進鳳凰古城。當(dāng)我終于來到遙遠的鳳凰古城時,最先聞到的是濃濃的書香氣息。
置身于鳳凰古城,首先感到的是游人太多。街巷里、店鋪中、沱江邊,都是游人的世界,這與其他旅游之城并沒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鳳凰古城里有兩樣引人注目的東西:姜糖與書攤。姜糖大街小巷都是,畢竟是鳳凰的一大特產(chǎn);書攤雖然沒有姜糖的店鋪那樣多,但對于一個小縣城來說,每條街巷都有書攤的影子。尤其是沈從文故居附近的街巷,大大小小的書攤就有七八個。而在我們的通常印象中,街巷書攤售賣的大都是花花綠綠的通俗讀物,可鳳凰古城里的書攤,所賣的通俗讀物除了有關(guān)湘西的傳說與傳奇類書籍之外,絕大部分是品位很高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尤其是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作品。其中又以沈從文的作品最多,各種各樣的單行本、選集和文集都有,幾乎涵蓋了沈從文的全部作品,即便像他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這樣的學(xué)術(shù)專著也現(xiàn)身于書攤上,這在內(nèi)地的大書店里卻是常常買不到的。除了沈從文的書籍外,鳳凰城里的書攤賣得最多的還有與沈從文多少發(fā)生過關(guān)系的現(xiàn)當(dāng)代作家的作品,比如魯迅、郁達夫、胡適、周作人、丁玲、徐志摩、林徽音、廢名、梁實秋、鄭振鐸、巴金、蕭乾、汪曾祺、馮至、黃永玉等等。可以這樣說,在沈從文的故鄉(xiāng),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作家有了一次難得的“大聚會”。 在鳳凰古城大小書攤上買書的人,絕大部分是外地游客。其實有許多書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能買得到,但在鳳凰古城里買則有了一種紀(jì)念的價值,尤其是沈從文的作品。為了滿足游客的這種愿望,沈從文的故居里有專門出售其作品的書屋,游客爭相購買場景讓人動容。尤其是單行本《邊城》,有的游客一買就是十多本,顯然是回去分贈給愛好閱讀的朋友。也就是在這間游客購書最多的書屋里,我終于買到了《從文自傳》和《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早想買而又一直買不到的書。
在鳳凰古城里讀沈從文的作品,對一個閱讀者來說,顯然是一個難得而又美妙的閱讀體驗。在街頭,在巷尾,在沱江邊,在虹橋上,時??煽吹绞峙鯐?,或站或蹲或坐的閱讀者。說真的,這是我在鳳凰城里看到的最美麗而又最迷人的風(fēng)景。在有著青瓦蓋頂?shù)你鐦蛏闲菹r,我就親眼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游客在藤椅上打盹,手里的《邊城》掉落了,近旁的一位游客笑著告訴他:先生,“翠翠”掉到您腳下了…… “翠翠”是小說《邊城》里的故事主角,她和爺爺一同生活在茶峒山城外的一條小溪邊。 這是一個并不復(fù)雜的故事,沈從文卻把它寫得很美,寫得非常真實,以至于讓讀者想到湘西,就想去鳳凰,看看那條溪水和那個渡口,看看那座白色小塔和渡船老人的墳?zāi)梗纯创浯湎矚g的那一片翠竹林……然而,在不可能看到這一切之后,他們就少不了在鳳凰城里再次閱讀《邊城》,以此不斷澄明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在離開鳳凰古城之前,我也在沱江邊的一家客棧里十分虔誠地讀了一遍《邊城》。畢竟在鳳凰城里讀《邊城》,對我這個難得遠游的讀書人來說,一生也許不會有第二次了。
置身于鳳凰古城,首先感到的是游人太多。街巷里、店鋪中、沱江邊,都是游人的世界,這與其他旅游之城并沒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鳳凰古城里有兩樣引人注目的東西:姜糖與書攤。姜糖大街小巷都是,畢竟是鳳凰的一大特產(chǎn);書攤雖然沒有姜糖的店鋪那樣多,但對于一個小縣城來說,每條街巷都有書攤的影子。尤其是沈從文故居附近的街巷,大大小小的書攤就有七八個。而在我們的通常印象中,街巷書攤售賣的大都是花花綠綠的通俗讀物,可鳳凰古城里的書攤,所賣的通俗讀物除了有關(guān)湘西的傳說與傳奇類書籍之外,絕大部分是品位很高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尤其是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作品。其中又以沈從文的作品最多,各種各樣的單行本、選集和文集都有,幾乎涵蓋了沈從文的全部作品,即便像他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這樣的學(xué)術(shù)專著也現(xiàn)身于書攤上,這在內(nèi)地的大書店里卻是常常買不到的。除了沈從文的書籍外,鳳凰城里的書攤賣得最多的還有與沈從文多少發(fā)生過關(guān)系的現(xiàn)當(dāng)代作家的作品,比如魯迅、郁達夫、胡適、周作人、丁玲、徐志摩、林徽音、廢名、梁實秋、鄭振鐸、巴金、蕭乾、汪曾祺、馮至、黃永玉等等。可以這樣說,在沈從文的故鄉(xiāng),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作家有了一次難得的“大聚會”。 在鳳凰古城大小書攤上買書的人,絕大部分是外地游客。其實有許多書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能買得到,但在鳳凰古城里買則有了一種紀(jì)念的價值,尤其是沈從文的作品。為了滿足游客的這種愿望,沈從文的故居里有專門出售其作品的書屋,游客爭相購買場景讓人動容。尤其是單行本《邊城》,有的游客一買就是十多本,顯然是回去分贈給愛好閱讀的朋友。也就是在這間游客購書最多的書屋里,我終于買到了《從文自傳》和《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早想買而又一直買不到的書。
在鳳凰古城里讀沈從文的作品,對一個閱讀者來說,顯然是一個難得而又美妙的閱讀體驗。在街頭,在巷尾,在沱江邊,在虹橋上,時??煽吹绞峙鯐?,或站或蹲或坐的閱讀者。說真的,這是我在鳳凰城里看到的最美麗而又最迷人的風(fēng)景。在有著青瓦蓋頂?shù)你鐦蛏闲菹r,我就親眼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游客在藤椅上打盹,手里的《邊城》掉落了,近旁的一位游客笑著告訴他:先生,“翠翠”掉到您腳下了…… “翠翠”是小說《邊城》里的故事主角,她和爺爺一同生活在茶峒山城外的一條小溪邊。 這是一個并不復(fù)雜的故事,沈從文卻把它寫得很美,寫得非常真實,以至于讓讀者想到湘西,就想去鳳凰,看看那條溪水和那個渡口,看看那座白色小塔和渡船老人的墳?zāi)梗纯创浯湎矚g的那一片翠竹林……然而,在不可能看到這一切之后,他們就少不了在鳳凰城里再次閱讀《邊城》,以此不斷澄明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在離開鳳凰古城之前,我也在沱江邊的一家客棧里十分虔誠地讀了一遍《邊城》。畢竟在鳳凰城里讀《邊城》,對我這個難得遠游的讀書人來說,一生也許不會有第二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