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B [解析]題干中兩個詞語是事物與作用的關(guān)系,B對應正確。
73.D [解析]題干中兩個詞是因果關(guān)系,D項對應正確。
74.D [解析]背帶是書包的一個組成部分,茶花是茶樹的一個部分,故選D。
75.B [解析]題干中兩個詞是對象與行為的關(guān)系,B項對應正確。
76.D [解析]題干中兩個詞語是職業(yè)與其從事的工作的關(guān)系,D對應正確。
77.C [解析]題干中兩個詞語是順承關(guān)系,即經(jīng)過協(xié)商達成共識,C對應正確。
78.C [解析]此題題干是成語與其出處的關(guān)系,樂此不疲出自《后漢書》,樂不思蜀出自《三國志》,陽春白雪出自宋玉的《對楚王問》。C對應正確。
79.B [解析]題干中的人物是后面歌曲的詞作者,A項中聶耳是《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B項中光未然是《黃河大合唱》的詞作者,C、D項都是樂曲的作者。
80.C [解析]題干中兩人分別是中外的雕塑家。A項劉徽是數(shù)學家,德拉克羅瓦是畫家;B項吳道子是畫家,柴可夫斯基是音樂家;C項兩人均是文學家;D項張仲景是醫(yī)學家,盧梭是社會活動家、政論家。
四、邏輯判斷
81.A [解析]“重新思考或修正”決定,標識出這是一個削弱型題目,削弱學院管理部門的政策——以電子函件發(fā)送所有的學習成績,每個學生只能收到自己的學習成績。即,要尋找這個政策的負面效果。只有A是比較全面和根本性的削弱,故選A。
82.D [解析]幾位專家認為《戴著金色鋼盔的人》其實根本不是倫勃朗所作,他們的結(jié)論是基于對作品風格特點的考查。那么專家的結(jié)論要想成立的話,必須假設(shè):在倫勃朗的真品中,其風格的某些方面有明顯的一致性。否則的話,在風格方面沒有一致性,風格各不相同,那么就沒有一個可以參照的標準,這樣基于對風格特點的考查而得出的結(jié)論就不真實。
83.D [解析]此題非常簡單,這類題目一定要注意“否定”詞語所處的位置。
84.A [解析]典型的因果倒置型題目。選項A揭示了一個額外信息,說明經(jīng)常玩滾軸溜冰的學生是被篩選過的,是因為成績好才能玩,而不是因為玩才成績好。
85.A [解析]A選項正好對汽車制造商的立場構(gòu)成了支持:限制汽車尾氣的法令越苛刻,汽車制造商就越難比較經(jīng)濟地提供所需的技術(shù),那么說明了使汽車尾氣合乎法令的標準在經(jīng)濟上不可行。B選項是無關(guān)選項。C、D選項正好反對了汽車制造商的立場。
86.B [解析]論證Roger的聲明中某一現(xiàn)象的原因?qū)嶋H上是該現(xiàn)象的結(jié)果。B選項正確。
87.B [解析]略
88.A [解析]題干斷言,在近期中國汽車的市場上,星愿、心動和EXAP名列前三;同時它又斷言,在女性購車量排行榜中,富康位居榜首。這些斷言看似相互矛盾,其實并不矛盾。因為兩個排名的依據(jù)不同:前一排名依據(jù)某種轎車的買主中女性買主所占百分比,后一排名依據(jù)女性實際購車量,它與前一個百分比沒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而與富康車女性買主占全部轎車買主總數(shù)的百分比相關(guān)聯(lián)。例如,設(shè)全年共賣出85萬輛轎車,富康車的女性買主所占百分比為1%,則女性購買富康車8500輛;盡管女性買主占日產(chǎn)星愿車買主的58%,但由于星愿車總共賣出去不到1萬輛,相應地女性購買星愿車最多不超過6000輛。A項正是指出了這一點,因此有助于解釋題干中似乎存在的矛盾。其余各項都無助于解釋這一點。
89.A [解析]略
90.A [解析]本題是信息類型試題,題干所強調(diào)的主旨是服務,B、C、D選項都說明的是服務,而A選項說“質(zhì)量是惟一法寶”與題干信息相矛盾。故本題應選A。
91.C [解析]判斷Ⅲ說明每個工人的產(chǎn)量上升了;至于判斷Ⅰ和Ⅱ則未必支持,因為利潤增加可能是價格增加而不一定是產(chǎn)量上升,而增加100人使產(chǎn)量翻番也不能說明每個工人產(chǎn)量提高,即勞動生產(chǎn)率就提高。
92.D [解析]略
93.A [解析]選項B絲毫無助于解釋題干中表面上的矛盾,倒是能夠說明會出現(xiàn)相反的情況。選項C與D與題干中的問題無關(guān)。如果選項A為真,則有助于解釋題干中表面上的矛盾:因為一個人在吃過一頓飯后病了,會很難在他生病與那頓飯之間建立確切的關(guān)聯(lián);但如果在舉辦一個宴會后,所有的(或大多數(shù))參加者都病了,人們就很容易在生病與宴會食品之間建立關(guān)聯(lián),從而向上級主管部門控告酒宴操辦者。這就是造成題干中所說的那種現(xiàn)象的原因。所以,正確選項是A。
94.D [解析]略
95.D [解析]略
第四部分 常識判斷
96.D 97.A 98.C 99.A 100.C 101.D 102.B
103.A 104.B 105.A 106.A 107.B 108.B 109.D
110.A 111.D 112.A 113.D 114.A 115.A
第五部分 資料分析
116.C 117.A 118.B 119.A 120.D 122.D 123.D 124.C 125.D 126.C
127.C 128.D 129.A 130.D 131.B 132.D 133.B 134.C 135.B
73.D [解析]題干中兩個詞是因果關(guān)系,D項對應正確。
74.D [解析]背帶是書包的一個組成部分,茶花是茶樹的一個部分,故選D。
75.B [解析]題干中兩個詞是對象與行為的關(guān)系,B項對應正確。
76.D [解析]題干中兩個詞語是職業(yè)與其從事的工作的關(guān)系,D對應正確。
77.C [解析]題干中兩個詞語是順承關(guān)系,即經(jīng)過協(xié)商達成共識,C對應正確。
78.C [解析]此題題干是成語與其出處的關(guān)系,樂此不疲出自《后漢書》,樂不思蜀出自《三國志》,陽春白雪出自宋玉的《對楚王問》。C對應正確。
79.B [解析]題干中的人物是后面歌曲的詞作者,A項中聶耳是《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B項中光未然是《黃河大合唱》的詞作者,C、D項都是樂曲的作者。
80.C [解析]題干中兩人分別是中外的雕塑家。A項劉徽是數(shù)學家,德拉克羅瓦是畫家;B項吳道子是畫家,柴可夫斯基是音樂家;C項兩人均是文學家;D項張仲景是醫(yī)學家,盧梭是社會活動家、政論家。
四、邏輯判斷
81.A [解析]“重新思考或修正”決定,標識出這是一個削弱型題目,削弱學院管理部門的政策——以電子函件發(fā)送所有的學習成績,每個學生只能收到自己的學習成績。即,要尋找這個政策的負面效果。只有A是比較全面和根本性的削弱,故選A。
82.D [解析]幾位專家認為《戴著金色鋼盔的人》其實根本不是倫勃朗所作,他們的結(jié)論是基于對作品風格特點的考查。那么專家的結(jié)論要想成立的話,必須假設(shè):在倫勃朗的真品中,其風格的某些方面有明顯的一致性。否則的話,在風格方面沒有一致性,風格各不相同,那么就沒有一個可以參照的標準,這樣基于對風格特點的考查而得出的結(jié)論就不真實。
83.D [解析]此題非常簡單,這類題目一定要注意“否定”詞語所處的位置。
84.A [解析]典型的因果倒置型題目。選項A揭示了一個額外信息,說明經(jīng)常玩滾軸溜冰的學生是被篩選過的,是因為成績好才能玩,而不是因為玩才成績好。
85.A [解析]A選項正好對汽車制造商的立場構(gòu)成了支持:限制汽車尾氣的法令越苛刻,汽車制造商就越難比較經(jīng)濟地提供所需的技術(shù),那么說明了使汽車尾氣合乎法令的標準在經(jīng)濟上不可行。B選項是無關(guān)選項。C、D選項正好反對了汽車制造商的立場。
86.B [解析]論證Roger的聲明中某一現(xiàn)象的原因?qū)嶋H上是該現(xiàn)象的結(jié)果。B選項正確。
87.B [解析]略
88.A [解析]題干斷言,在近期中國汽車的市場上,星愿、心動和EXAP名列前三;同時它又斷言,在女性購車量排行榜中,富康位居榜首。這些斷言看似相互矛盾,其實并不矛盾。因為兩個排名的依據(jù)不同:前一排名依據(jù)某種轎車的買主中女性買主所占百分比,后一排名依據(jù)女性實際購車量,它與前一個百分比沒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而與富康車女性買主占全部轎車買主總數(shù)的百分比相關(guān)聯(lián)。例如,設(shè)全年共賣出85萬輛轎車,富康車的女性買主所占百分比為1%,則女性購買富康車8500輛;盡管女性買主占日產(chǎn)星愿車買主的58%,但由于星愿車總共賣出去不到1萬輛,相應地女性購買星愿車最多不超過6000輛。A項正是指出了這一點,因此有助于解釋題干中似乎存在的矛盾。其余各項都無助于解釋這一點。
89.A [解析]略
90.A [解析]本題是信息類型試題,題干所強調(diào)的主旨是服務,B、C、D選項都說明的是服務,而A選項說“質(zhì)量是惟一法寶”與題干信息相矛盾。故本題應選A。
91.C [解析]判斷Ⅲ說明每個工人的產(chǎn)量上升了;至于判斷Ⅰ和Ⅱ則未必支持,因為利潤增加可能是價格增加而不一定是產(chǎn)量上升,而增加100人使產(chǎn)量翻番也不能說明每個工人產(chǎn)量提高,即勞動生產(chǎn)率就提高。
92.D [解析]略
93.A [解析]選項B絲毫無助于解釋題干中表面上的矛盾,倒是能夠說明會出現(xiàn)相反的情況。選項C與D與題干中的問題無關(guān)。如果選項A為真,則有助于解釋題干中表面上的矛盾:因為一個人在吃過一頓飯后病了,會很難在他生病與那頓飯之間建立確切的關(guān)聯(lián);但如果在舉辦一個宴會后,所有的(或大多數(shù))參加者都病了,人們就很容易在生病與宴會食品之間建立關(guān)聯(lián),從而向上級主管部門控告酒宴操辦者。這就是造成題干中所說的那種現(xiàn)象的原因。所以,正確選項是A。
94.D [解析]略
95.D [解析]略
第四部分 常識判斷
96.D 97.A 98.C 99.A 100.C 101.D 102.B
103.A 104.B 105.A 106.A 107.B 108.B 109.D
110.A 111.D 112.A 113.D 114.A 115.A
第五部分 資料分析
116.C 117.A 118.B 119.A 120.D 122.D 123.D 124.C 125.D 126.C
127.C 128.D 129.A 130.D 131.B 132.D 133.B 134.C 13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