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心理學簡答題輔導

字號:

簡答題:
    心理學的任務:基本任務是:1、描述:心理事實2、揭示心理規(guī)律3、指導實踐活動。
    心理學在教育,教學中的功能?
    1)、掌握心理規(guī)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掌握心理保健知識,提高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并指導學生的心理保健。
    3)、掌握心理學原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
    知覺的基本特征?
    1)選擇性2)整體性3)理解性4)恒常性
    記憶的基本過程?
    識記、保持、再現(xiàn)
    注意的品質?
    1)注意的廣度2)注意的穩(wěn)定性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轉移
    意志行動及特征分析?
    意志是受意識的支配和調(diào)節(jié)。意志行動(受意識支配、表現(xiàn)意志的行動),即意志的外部表現(xiàn)特點:1)是自覺的、有目的的行動2)意志行動與史服困難相互聯(lián)系。
    在復習中,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是什么?
    1)明確目的,端正態(tài)度,提高復習自覺性。
    2)合理安排復習時間:1及時復習2集中復習與分散復習結合。
    3)得習方法多樣化,要多種感官的協(xié)調(diào)活動
    4)采用記憶術,提高記憶效果。
    感覺的心理規(guī)律?
    1)感覺適應2)感覺對比3)感覺間的相互作用4)聯(lián)覺
    個性的特征
    個性具有整體性、穩(wěn)定性、可塑性、一般性、獨特性、社會性、生物性等特征。
    影響個性形成與發(fā)展的因素?
    1)生物因素(物質基礎)2)環(huán)境因素(決定作用)3)實踐活動4)自我教育.
    氣質的特征?
    1)氣質的動力特征2)氣質是先天性的個性心理特征3)氣質的獨特性4)氣質的穩(wěn)定性、可變性。
    性格與氣質的關系?
    關系密切、互相滲透、互相影響。
    1)氣質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現(xiàn),2)氣質影響性格形成和發(fā)展速度,3)性格可制約氣質的表現(xiàn)并改造氣質。性格是個性中的核心氣質是附屬。
    性格的結構特征?
    1)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緒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能力的個別差異?
    1)能力發(fā)展的水平差異2)能力發(fā)展的類型差異3)早晚差異4)性別差異
    教師的智力品質?
    1)靈活的思維能力2)敏銳的觀察能力3)準確迅速的記憶力4)豐富生動的想象力5)富有成效的創(chuàng)造力
    教師的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內(nèi)容?
    1)組織教學能力2)言語表達能力3)了解學生的能力4)獨立創(chuàng)造能力5)實際操作能力6)適應新情境
    教師的意志特征?
    1)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自覺性與堅韌性2)進行教育決策的果斷性3)處理師生矛盾的自制性。
    樹立教師角色威信的意義?
    1)是學生接受教育引導的心理基礎2)是點燃學生積極傳感的火炬3)教師威信是增強榜樣力量的條件。
    教師角色的心理沖突有那些?
    1)社會期望角色與教師實際角色的矛盾,2)角色勞動艱辛與待遇偏低的矛盾3)主觀高期望與工作實際效果的矛盾4)教師勞動的個體性協(xié)作性的矛盾。
    如何調(diào)適教師心理沖突?
    1)充實提高、自勉自慰2)期望適度、不斷成功3)情緒樂觀、充滿師愛4)寬的待人、樂交善處
    知識鞏固的途徑與方法?
    1)提高學習的自覺性2)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3)科學使用各種標記方法(正確利用機械識記、必須重視無意識記、合理安排識記材料)4)合理組織復習。
    學生應用知識的一般過程?
    1)審題并形成課題的映像2)響應知識的重視3)課題的類化4)做出解題判斷,并向實踐轉化。
    影響學生知識應用的因素?
    1)對知識的理解水平與鞏固程度2)智力水平3)課題的性質4)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
    動作技能怎樣培養(yǎng)?
    1)明確練習目的和要求2)掌握有關知識和正確的練習方法3)根據(jù)技能形成各階段的特點,適當分配聯(lián)系的次數(shù)和時間4)提供信息反饋,提高練習效率。
    學習的特點?
    1)目的的特殊性2)安排的計劃性3)知識的間接性4)過程簡短性5)數(shù)量的豐富性。
    提高學生學習策略的方法?
    1)適當?shù)叵驅W生傳授基本的學習方法2)給學生提供靈活使用學習方法的機會和條件3)對學生進行元認知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為提高學生的注意策略水平,可以從以下幾方便來考慮?
    1)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2)加強對學習任務的理解3)盡可能使學習活動有意義。
    為提高記憶策略的水平,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提高學生記憶的元認知水平2)盡可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記憶方法。
    學習策略的構成要素?1)元認知知識和體驗2)學習的調(diào)節(jié)與控制3)學習方法。
    學習道德評價能力的發(fā)展趨勢?
    1)從"他律"到"自律"2)從效果到動機3)從他人到自己4)從片面到全面。
    道德情感的表現(xiàn)形式?
    從表現(xiàn)形式上可分三種:1)直覺的道德情緒體驗2)與具體道德形象相聯(lián)系的情緒體驗3)與道德信念相聯(lián)系的情緒體驗。
    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具體的途徑和方法?
    1) 行為模仿2)行為重復3)有意練習4)與壞習慣作斗爭。
    形成學生不良品德的主觀因素
    10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2)異常的情感3)意志薄弱4)不良行為習慣。
    如何鍛煉學生的道德意志?
    1)提高道德認識豐富道德情感2)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道德意志3)針對不同的意志品質采取不同的鍛煉措施。
    幼兒期詞匯發(fā)展的特點?
    1)詞匯數(shù)量的增加2)詞類范圍擴大3)詞義理解的加深4)積極詞匯增長。
    幼兒思維發(fā)展的特點?
    1)具體形象性思維2)抽象邏輯性思維萌芽3)言語在思維發(fā)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強。
    幼兒情緒發(fā)展的特點?
    1)情緒穩(wěn)定性逐漸提高2)情緒控制力增強3)社會情感開始發(fā)展且逐步豐富和加深。
    幼兒言語能力的培養(yǎng)?
    1) 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有充分交往與活動的機會2)重視對幼兒言語能力的訓練3)注意發(fā)揮成人言語的榜樣作用。
    兒童的學習內(nèi)部動機分類?
    1)為了好分數(shù)、不落人后,或是為了得到表揚和獎勵而學習,2)為了履行組織交給自己的任務,或為集體爭光而學習3)為了個人前途而學習4)為祖國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學習。
    小學兒童學習障礙的癥狀?
    1)感知、思維和語言方面2)在行為、情緒和社會性方面3)其他方面問題,如發(fā)育遲緩、品德問題等。
    學習障礙兒童的預防和矯治?
    1)避免可能造成損傷的因素2)注意兒童心理健康,培養(yǎng)健康人格3)關心兒童的學習,及早提供對差生幫助,使他們能跟上班級的學習進度。
    1)提供特殊教育2)記性行為矯正
    小學生思維的智力品質特點?
    1)隨著年級增高而逐步發(fā)展2)抽象邏輯思維還缺乏自覺性3)抽象邏輯思維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
    小學兒童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趨勢?
    1)小一到小三處于上升時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發(fā)展時期2)小三到小五處于平穩(wěn)階段,起年級見無顯著差異3)小五到小六有處于第二個上升期。
    初中生思維發(fā)展特點?
    1)初中生的抽象思維雖開始占優(yōu)勢,但在很大程度上屬于經(jīng)驗型的,他們的邏輯思維需要更多的感性經(jīng)驗的支持2)從少年期開始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辨證思維規(guī)律3)初二是中學階段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
    中學生想象發(fā)展的特點?
    中學生想象十分豐富、生動、而又十分復雜的其表現(xiàn)在: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長2)想象的創(chuàng)造性不斷發(fā)展3)想象的現(xiàn)實性不斷提高。
    初中生在哪些情況下易出現(xiàn)反抗行為?
    1)獨立意以受阻礙2)自主性被忽視或受到防礙3)當個性伸展受阻礙4)當成人強迫初中生接受某中觀點,中學生拒絕盲目接受。
    初中生與父母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那些變化?
    1)情感上的脫離2)行為上的脫離3)觀點上的脫離4)榜樣作用的削弱。
    影響高中聲自我概念的因素?
    1)生理因素2)認知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傾向4)成功及失敗經(jīng)驗的積累。
    心理教育完成的任務?
    1)心理素質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來源:考試大
    心理教育與德育的關系?
    二者關系十分密切"1)德育中包含心理教育的內(nèi)容2)從二者的內(nèi)容看,二者都側重子人的社會化教育3)二者不同之處,心理教育側重個體的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而德育則側重與個體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4)二者相輔成,但不能相互代替。
    心理教育與智育關系?
    1)智育中,心理學起十分重要作用,智育中充分運用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心理規(guī)律,非智力因素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2)心理教育是智育的基礎,側重于人的自我認識的提高,側重于人的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3)智育體現(xiàn)子教學,教學蘊含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滲透與各學科教學。
    心理教育與體育關系?
    1)體育中包含著某些心理教育內(nèi)容,2)良好的心理素質對與體質的增強也有重要影響。
    心理教育工作的意義?
    1)對學校教育工作和社會發(fā)展有重要意義,是素質教育對學校教育的基本要求2)其目標是,讓學校產(chǎn)生佳心理環(huán)境,讓班集體產(chǎn)生佳心理氛圍,讓學生處于佳心理狀態(tài),3)社會角度,是避免各種突發(fā)事件,保持學校工作正常運轉,保證家庭幸福的需要4)是保證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需要,①促進學生學業(yè)成功②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③保證學生正常健康地生活與發(fā)展。
    如何理解學校心理輔導?
    1)學校心理輔導的順利進行,必須的建立新型的人際關系為基礎2)心理輔導是對學生進行幫助的過程3)學校心理輔導的目標是潛能開發(fā)。
    心理輔導的目標?
    學校心理輔導的終極目標是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為促使學校教育一致的總目標的實現(xiàn)。中間目標:1)培養(yǎng)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2)初步樹立良好的自我意識3)學習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4)發(fā)展自己健全的性格5) 促進智力的正常發(fā)展。
    學校心理輔導的內(nèi)容?
    1)學習輔導2)生活輔導3)職業(yè)輔導。
    確定心理教育課目標的原則?
    1) 超前的社會適應性原則2)發(fā)展性原則3)操作性原則4)情感體驗原則5)針對性原則
    誘導式教學模式的特點?
    1)從教師在課堂上發(fā)揮的作用上看,教師扮演多重角色2)該模式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能夠在班級中創(chuàng)設、確立并維持一個安全和溫暖的環(huán)境,信賴和理解的和諧氣氛3)還模式主要方式是活動與教師的誘導相結合,是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充分展示內(nèi)心世界,在群體互動中達到互助和自助。
    教學中的心理教育功能主要表現(xiàn)?
    1)使學生適應學習2)為學生知識學習、能力形成、思想品德、審美素質發(fā)展提供心理基礎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學科教學中實施心理教育的基本條件?
    1)樹立現(xiàn)代教育教學觀念2)樹立新型的師生關系3)掌握必備的心理教育技能。
    學科教學中心理教育的指導思想?
    1)快樂學習,使教學活動成為一個充滿快樂的過程2)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3)學習負擔適度,留給學生一塊自由發(fā)展的空間,4)正確鼓勵學生,不濫用懲罰5)讓學習評價具有激勵性6)每個教師都應成為"心理指導者"
    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
    1)激發(fā)學生學科學習的興趣2)進行學法指導3)結合學科特點進行智力訓練和能力培養(yǎng)4)杜絕對學生的不良刺激5)鍛煉堅定的意志6)培養(yǎng)活躍的思維7)陶冶積極的情感8)煉就字我心理修養(yǎng)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的 批評藝術?
    1)批評要合理2)批評與教育相結合3)批評要及時4)批評要考慮錯誤的原故5)批評要和風細雨6)不要當眾批評7)批評要帶有鼓勵8)批評不要七嘴八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