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師——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3)

字號:

(發(fā)布時間: 2007-8-1 13:45:00 來自:環(huán)球職業(yè)教育在線)
    2.2工業(yè)噪聲與振動的危險、有害因素識別
    噪聲能引起職業(yè)性噪聲聾或引起神經(jīng)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統(tǒng)等疾病的高發(fā),會使操作人員的失誤率上升,嚴重的會導致事故發(fā)生。
    工業(yè)噪聲可以分為機械噪聲、空氣動力性噪聲和電磁噪聲等三類。
    噪聲危害的識別主要根據(jù)已掌握的機械設備或作業(yè)場所的噪聲確定噪聲源、聲級和頻率。
    振動危害有全身振動和局部振動,可導致中樞神經(jīng)、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血壓升高,也會導致設備、部件的損壞。
    振動危害的識別則應先找出產(chǎn)生振動的設備,然后根據(jù)國家標準,參照類比資料確定振動的危害程度。
    2.3溫度與濕度的危險、有害因素識別
    1)溫度、濕度的危險、危害主要表現(xiàn)為:
    ·高溫除能造成灼傷外,高溫、高濕環(huán)境影響勞動者的體溫調節(jié),水鹽代謝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等。當熱調節(jié)發(fā)生障礙時,輕者影響勞動能力,重者可引起別的病變,如中暑。水鹽代謝的失衡可導致血液濃縮、尿液濃縮、尿量減少,這樣就增加了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嚴重時引起循環(huán)衰竭和熱痙攣。在比較分析中發(fā)現(xiàn),高溫作業(yè)工人的高血壓發(fā)病率較高,而且隨著工齡的增加而增加。高溫還可以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工人在操作過程中注意力分散,肌肉工作內能力降低,有導致工傷事故的危險。低溫可引起凍傷。
    ·溫度急劇變化時,因熱脹冷縮,造成材料變形或熱應力過大,會導致材料破壞,在低溫下金屬會發(fā)生晶型轉變,甚至引起破裂而引發(fā)事故;
    ·高溫、高濕環(huán)境會加速材料的腐蝕;
    ·高溫環(huán)境可使火災危險性增大。
    2)生產(chǎn)性熱源主要有:
    ·工業(yè)爐窯,如冶煉爐、焦爐、加熱爐、鍋爐等;
    ·電熱設備,如電阻爐、工頻爐等;
    ·高溫工件(如鑄鍛件)、高溫液體(如導熱油、熱水)等;
    ·高溫氣體,如蒸汽、熱風、熱煙氣等。
    3)溫度、濕度危險、危害的識別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了解生產(chǎn)過程的熱源、發(fā)熱量、表面絕熱層的有無,表面溫度,與操作者的接觸距離等情況;
    ·是否采取了防灼傷、防暑、防凍措施,是否采取了空調措施;
    ·是否采取了通風(包括全面通風和局部通風)換氣措施,是否有作業(yè)環(huán)境溫度、濕度的自動調節(jié)、控制。
    2.4輻射的危險有害因素識別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化學反應、金屬加工、醫(yī)療設備、測量與控制等領域,接觸和使用各種輻射能的場合越來越多,存在著一定的輻射危害。輻射主要分為電離輻射(如α粒子、β粒子、γ粒子和中子、x粒子)和非電離輻射(如紫外線、射頻電磁波、微波等)兩類。
    電離輻射傷害則由α、β、x、γ粒子和中子極高劑量的放射性作用所造成。
    射頻輻射危害主要表現(xiàn)為射頻致熱效應和非致熱效應兩個方面。
    3 與手工操作有關的危險、有害因素識別
    在從事手工操作,搬、舉、推、拉及運送重物時,有可能導致的傷害有:椎間盤損傷,韌帶或筋損傷,肌肉損傷,神經(jīng)損傷,雄氣,挫傷、擦傷、割傷等。其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分述如下:
    1)遠離身體軀干拿取或操縱重物;
    2)超負荷的推、拉重物;
    3)不良的身體運動或工作姿勢,尤其是軀干扭轉、彎曲、伸展取東西;
    4)超負荷的負重運動,尤其是舉起或搬下重物的距離過長,搬運重物的距離過長;
    5)負荷有突然運動的風險;
    6)手工操作的時間及頻率不合理;
    7)沒有足夠的休息及恢復體力的時間;
    8)工作的節(jié)奏及速度安排不合理。
    4運輸過程的危險、有害因素識別
    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貯存和運輸是企業(yè)生產(chǎn)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這些物質中,有不少是易燃、可燃等危險品,一旦發(fā)生事故,必然造成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
    危險化學品包括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等,其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分述如下。
    1) 爆炸品貯運危險因素識別
    (1)爆炸品的危險特性
    ①敏感易爆性
    通常能引起爆炸品爆炸的外界作用有熱、機械撞擊、摩擦、沖擊波、爆轟波、光、電等。某一爆炸品的起爆能越小,則敏感度越高,其危險性也就越大。
    ②遇熱危險性
    爆炸品遇熱達到一定的溫度即自行著火爆炸。一般爆炸品的起爆溫度較低,如雷汞為165℃、苦味酸為200℃。
    ③機械作用危險性
    爆炸品受到撞擊、震動、摩擦等機械作用時就會爆炸著火。
    ④靜電火花危險
    爆炸品是電的不良導體。在包裝、運輸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靜電,一旦發(fā)生靜電放電會引起爆炸。
    ⑤火災危險
    絕大多數(shù)爆炸都伴有燃燒。爆炸時可形成數(shù)千度的高溫,會造成重大火災。
    ⑥毒害性
    絕大多數(shù)爆炸品爆炸時會產(chǎn)生CO、CO2、NO、NO2、HCN、N2等有毒或窒息性氣體,從而引起人體中毒、窒息。
    (2)爆炸品貯運危險因素識別
    ①從單個倉庫中允許貯存量的要求進行識別;
    ②從分類存放的要求方面去識別;
    ③從裝卸作業(yè)是否具備安全條件的要求去識別;
    ④從鐵路運輸?shù)陌踩笫欠窬邆溥M行識別;
    ⑤從公路運輸?shù)陌踩珬l件是否具備進行識別;
    ⑥從水上運輸?shù)陌踩珬l件是否具備進行識別;
    ⑦從爆炸品貯運作業(yè)人員是否具備資質、知識進行識別。
    2)易燃液體貯運危險因素識別
    (1)易燃液體的分類
    ①根據(jù)易燃液體的貯運特點和火災危險性的大小,《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16-87)(2001年修訂版)將其分為甲、乙、丙三類:
    甲類:閃點<28℃;
    乙類:28℃≤閃點<60℃;
    丙類:閃點≥60℃。
    ②根據(jù)易燃液體閃點高低,依據(jù)《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6944-86)將易燃液體按閃點分為下列三類:
    第1類:低閃點液體,閃點<-18℃;
    第2類:中閃點液體-18℃≤閃點<23℃;
    第3類:高閃點液體≥23℃。
    (2)易燃液體的危險特性
    ①易燃性
    閃點越低,越容易點燃,火災危險性就越大。
    ②易產(chǎn)生靜電
    易燃液體中多數(shù)都是電介質,電阻率高,易產(chǎn)生靜電積聚,火災危險性較大。
    ③流動擴散性
    (3)易燃液體貯運危險因素識別
    ①整裝易燃液體的貯存危險識別
    A 從易燃液體的貯存狀況、技術條件方面去識別其危險性;
    B 從易燃液體貯罐區(qū)、堆垛的防火要求方面去識別其危險性。
    ②散裝易燃液體貯存危險識別
    散裝易燃液體貯存危險的識別,宜從防泄漏、防流散,防靜電、防雷擊、防腐蝕、裝卸操作、管理等方面識別其危險性。
    ③整裝易燃液體運輸危險識別
    a.整裝易燃液體運輸危險的識別主要包括以下4類:
    ·裝卸作業(yè)中的危險;
    ·公路運輸中的危險;
    ·鐵路運輸中的危險;
    ·水路運輸中的危險。
    b.整裝易燃液體水路運輸危險的識別主要應從裝載量、配裝位置、桶與桶之間、桶與艙板和艙壁之間的安全要求方面進行識別。
    ④散裝易燃液體運輸危險識別
    a.公路運輸防泄漏、防濺灑、防靜電、防雷擊、防交通事故及裝卸操作等方面去識別;
    b.鐵路運輸?shù)木幗M隔離、溜放連掛、運行中的急剎車、安全附件、裝卸操作方面的危險識別;
    c.水路運輸?shù)奈kU識別;
    d.管道輸送的危險識別。
    3 易燃物品貯運危險識別
    (1)易燃物品的分類
    易燃物品包括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及遇濕易燃物品。
    易燃固體種類繁多、數(shù)量極大,根據(jù)其燃點的高低分為易燃固體和可燃固體。
    自燃物品根據(jù)氧化反應速度和危險性大小分成一級自燃物品和二級自燃物品。
    遇濕易燃物品按其遇水受潮后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激烈程度產(chǎn)生可燃氣體和放出熱量的多少分成一級遇濕易燃物品和二級遇濕易燃物品。
    (2)易燃物品的危險特性
    ①易燃固體的危險特性為:
    a.燃點低;
    b.與氧化劑作用易燃易爆;
    c.與強酸作用易燃易爆;
    d.受摩擦撞擊易燃;
    e.本身或其燃燒產(chǎn)物有毒;
    f.陰燃性。
    ②自燃物品不需外界火源,會在常溫空氣中由物質自發(fā)的物理和化學作用放出熱量,如果散熱受到阻礙,就會蓄積而導致溫度升高,達到自燃點而引起燃燒。其自行的放熱方式有氧化熱、分解熱、水解熱、聚合熱、發(fā)酵熱等。
    ③遇濕易燃物品的危險特性為:
    a.活潑金屬及合金類、金屬氫化物類、硼氫化物類、金屬粉末類的物品遇濕反應劇烈放出H2和大量熱,致使H2燃燒爆炸;
    b.金屬碳化物類、有機金屬化合物類如K4C、Na4C、Ca2C、Al4C3等遇溫會放出C2H2、CH4等極易著火爆炸的物質;
    c.金屬磷化物與水作用會生成易燃、易爆、有毒的PH3;
    d.金屬硫化物遇濕會生成有毒的可燃的H2S氣體;
    e.生石灰、無水氯化鋁、過氧化鈉、苛性鈉、發(fā)煙硫酸、氯磺酸、三氯化磷等遇水會放出大量熱,會將鄰近可燃物引燃。
    4 毒害品貯運危險識別
    (1)毒害品的分類
    ①無機劇毒、有毒物品
    a.氰及其化合物,如KCN、NaCN等;
    b.砷及其化合物,如As2O3等;
    c.硒及其化合物,如SeO2等;
    d.汞、銻、鈹、氟、銫、鉛、鋇、磷、碲及其化合物。
    ②有機劇毒、有毒物品
    a.鹵代烴及其鹵化物類,如氯乙醇、二氯甲烷等;
    b.有機金屬化合物類,如二乙基汞、四乙基鉛等;
    c.有機磷、硫、砷及腈、胺等化合物類,如對硫磷、丁腈等;
    d.某些芳香環(huán)、稠環(huán)及雜環(huán)化合物類,如硝基苯、糠醛等;
    e.天然有機毒品類,如鴉片、尼古丁等;
    f.其它有毒品,如硫酸二甲酯、正硅酸甲酯等。
    (2)毒害品的危險特性
    毒害品的危險特性主要是:
    ①氧化性
    在無機有毒物品中,汞和鋁的氧化物大都具有氧化性,與還原性強的物質接觸,易引起燃燒爆炸,并產(chǎn)生毒性極強的氣體。
    ②遇水、遇酸分解性
    大多數(shù)毒害品遇酸或酸霧分解并放出有毒的氣體,有的氣體還具有易燃和自燃危險性,有的甚至遇水會發(fā)生爆炸。
    ③遇高熱、明火、撞擊會發(fā)生燃燒爆炸
    芳香族的二硝基氯化物、萘酚、酚鈉等化合物遇高熱、撞擊等都可能引起爆炸并分解出有毒氣體,遇明火會發(fā)生燃燒爆炸。
    ④閃點低、易燃
    目前列入危險品的毒害品共536種,有火災危險的為476種,占總數(shù)的89%,而其中易燃燒液體為236種,有的閃點極低。
    ⑤遇氧化劑發(fā)生燃燒爆炸
    大多數(shù)有火災危險的毒害品,遇氧化劑都能發(fā)生反應,此時遇火就會發(fā)生燃燒爆炸。
    (3)毒害品的貯存危險識別
    ①貯存技術條件方面的危險因素,有:
    a.是否針對毒害品具有的危險特性,如易燃性、腐蝕性、揮發(fā)性、遇濕反應性等采取相應的措施;
    b.是否采取分離儲存、隔開儲存和隔離儲存的措施;
    c.毒害品包裝及封口方面的泄漏危險;
    d.貯存溫度、濕度方面的危險;
    e.操作人員作業(yè)中失誤等危險因素;
    f.作業(yè)環(huán)境空氣中有毒物品濃度方面的危險。
    ②貯存毒害物品庫房的危險因素識別,有:
    a.防火間距方面的危險因素;
    b.耐火等級方面的危險因素;
    c.防爆措施方面的危險因素;
    d.潮濕的危險因素;
    e.腐蝕的危險因素;
    f.疏散的危險因素;
    g.占地面積與火災危險等級要求方面的危險因素。
    (4)毒害品運輸危險識別
    ①毒害品配裝原則方面的危險因素;
    ②毒害品公路運輸方面的危險因素;
    ③毒害品鐵路運輸方面的危險因素;
    a.溜放的危險;
    b.連掛時的速度的危險;
    c.編組中的危險。
    ④毒害品水路運輸方面的危險因素
    a.裝載位置方面的危險;
    b.容器封口的危險;
    c.易燃毒害品的火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