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試題

字號:

全國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
    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試題
    課程代碼:0268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罐頭食品的殺菌要求達到的標(biāo)準(zhǔn)是(?。?BR>    A.完全滅菌
    B.商業(yè)無菌
    C.微生物失活
    D.無菌
    2.非酶褐變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的褐變?(?。?BR>    A.有酶參與的
    B.沒有酶參與的
    C.沒有羰基化合物參與的
    D.沒有糖參與的
    3.滲透現(xiàn)象與擴散作用頗相似。滲透是溶劑從低濃度溶液經(jīng)過一種特殊膜向高濃度溶液的擴散過程,該過程使用的膜是(?。?BR>    A.半擴散膜
    B.?dāng)U散膜
    C.半滲透膜
    D.全滲透膜
    4.面包加工過程中面包表面褐色的產(chǎn)生主要來源于(?。?BR>    A.染色
    B.非酶褐變
    C.失水
    D.酶褐變
    5.在淀粉制取工藝中,浸泡工藝常使用的浸泡劑是( )
    A.鹽酸
    B.亞硫酸
    C.硝酸
    D.檸檬酸
    6.礦質(zhì)元素在小麥中的分布特點是(?。?BR>    A.胚中含量低
    B.皮層含量低
    C.胚乳中含量低
    D.均勻分布
    7.下列微生物類群中耐熱的是( )
    A.肉毒桿菌
    B.酵母和霉菌
    C.乳酸桿菌
    D.凝結(jié)芽孢桿菌
    8.小曲白酒的生產(chǎn)方法屬于(?。?BR>    A.液體深層發(fā)酵法
    B.半固態(tài)發(fā)酵法
    C.液態(tài)發(fā)酵法
    D.液體淺層發(fā)酵法
    9.壓榨制油中,排油的三要素是壓力、粘度和(?。?BR>    A.溫度
    B.餅的成形
    C.濕度
    D.含油量
    10.葡萄糖值表示的是(?。?BR>    A.淀粉的水解程度
    B.淀粉的糊化程度
    C.淀粉的老化程度
    D.淀粉的溫度
    11.油料清理的主要方法是(?。?BR>    A.風(fēng)選
    B.軟化
    C.蒸吵
    D.剝殼
    12.可用作生產(chǎn)淀粉的原料是(?。?BR>    A.水稻
    B.紅薯
    C.柑橘
    D.小麥
    13.為了防止醬油風(fēng)味的劣變,在醬油加熱后應(yīng)進行(?。?BR>    A.迅速密封
    B.迅速冷卻
    C.迅速調(diào)配
    D.迅速入庫
    14.以“窖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爽凈,回味怡暢”為特點的廣西桂林三花酒屬于(?。?BR>    A.醬香型
    B.濃香型
    C.清香型
    D.米香型
    15.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離脂肪酸所需要的氫氧化鉀的毫克數(shù),稱為油脂的(?。?BR>    A.酸價
    B.過氧化值
    C.碘價
    D.堿度
    16.薯干生產(chǎn)淀粉時,為了提高淀粉產(chǎn)出率可采用(?。?BR>    A.清水浸泡
    B.堿水浸泡
    C.酸水浸泡
    D.亞硫酸浸泡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7.在對流干燥中,物料表面溫度近似等于空氣濕球溫度。因此,提高干燥的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有(?。?BR>    A.提高空氣溫度
    B.降低相對濕度
    C.改善空氣與物料間的接觸和流動情況
    D.降低空氣溫度
    E.提高相對濕度
    18.用于生產(chǎn)罐頭的容器主要有(?。?BR>    A.金屬罐
    B.玻璃罐
    C.塑料罐
    D.軟罐
    E.鉛罐
    19.發(fā)酵過程中,隨著培養(yǎng)菌對培養(yǎng)基的利用以及機械攪拌的作用,將產(chǎn)生一定熱量,同時因發(fā)酵罐壁散熱、水分蒸發(fā)等也帶走部分熱量,發(fā)酵過程的熱量包括(?。?BR>    A.輻射熱
    B.蒸發(fā)熱
    C.?dāng)嚢锜?BR>    D.生物熱
    E.呼吸熱
    20.根據(jù)食品原料的酸度或pH,可將食品底物分為(?。?BR>    A.低酸性食品(pH>4.5)
    B.酸性食品(pH4.0~4.5)
    C.高酸性食品(pH<4.0)
    D.堿性食品
    E.中性食品
    21.植物油脂的提取一般常用的方法有(?。?BR>    A.壓榨法
    B.熔融法
    C.浸出法
    D.水代法
    E.自溢法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2.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
    23.壓榨法制油
    24.淀粉糊化
    25.直接膨化法
    26.罐頭真空度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27.用箭頭表示稻谷制米的主要流程。
    28.固態(tài)發(fā)酵與液態(tài)發(fā)酵相比,具有哪些優(yōu)缺點?
    29.植物油料的預(yù)處理包括哪些工序?軟化處理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30.簡述生產(chǎn)掛面的一般工藝流程和操作要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1.從凍結(jié)速度對食品品質(zhì)的影響說明應(yīng)怎樣提高凍結(jié)食品的品質(zhì)。
    32.從原料、配料、加工工藝方面,綜合評價當(dāng)?shù)厣a(chǎn)粉絲(條)的質(zhì)量如何?怎樣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