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試題

字號:

全國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46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實際測量中,對信度值的估計一般采用的是描述兩次測量結果一致性的( )
    A.標準分數(shù) B.原始分數(shù)
    C.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 D.相關系數(shù)
     2.教師對學生活動具有敏感性,能根據(jù)新的意外的情況迅速地作出反應,果斷地采取恰當?shù)慕逃虒W措施。這反映了教師的( )
    A.教育機智 B.教學監(jiān)控能力
    C.教學效能感 D.教學策略
    3.柯爾伯格研究兒童青少年品德發(fā)展的過程,提出了( )
    A.二水平的理論 B.四階段的理論
    C.二水平、四階段的理論 D.三水平、六階段的理論
    4.皮亞杰研究兒童品德發(fā)展過程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道德兩難故事法
    C.對偶故事法 D.移情訓練法
    5.解答四則混合運算問題主要運用的知識是( )
    A.陳述性知識 B.程序性知識
    C.言語信息 D.動作技能
     6.在動作技能形成過程中,人們可以一面從事熟練的活動,一面考慮其他事情。此時動作技能處于( )
    A.知覺學習階段 B.認知階段
    C.聯(lián)系形成階段 D.自動化階段
    7.小學生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屬于哪種學習類型? ( )
    A.原理學習 B.命題學習
    C.概念學習 D.符號學習
    8.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的陳述性知識相當于加涅學習結果分類體系中的( )
    A.智慧技能 B.認知策略
    C.言語信息 D.動作技能
    9.奧蘇伯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是( )
    A.有意義接受學習 B.有意義發(fā)現(xiàn)學習
    C.發(fā)現(xiàn)學習 D.探究學習
    10.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主要強調了哪種動機的影響? ( )
    A.直接強化 B.替代強化
    C.自我強化 D.內部強化
     11.在歷規(guī)模較大、時間長的一項關于超常兒童的追蹤研究是由誰率領的研究小組完成的? ( )
    A.吉爾福特 B.韋克斯勒
    C.特曼 D.比納
    12.一個人處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環(huán)境中求生存的能力稱作( )
    A.適應性能力 B.社會能力
    C.人際能力 D.一般能力
    1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關注是在( )
    A.小學階段 B.初中階段
    C.高中階段 D.大學階段
     14.有一類高中生是“理想的我”沒有形成,同時又對“現(xiàn)實的我”極度不滿。他們的自我意識屬于( )
    A.自我擴張型 B.自我肯定型
    C.自我矛盾型 D.自我萎縮型
    15.當一個人的思維發(fā)展處于“每個人對問題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時,其思維發(fā)展處于( )
    A.二元論階段 B.多元論階段
    C.相對論階段 D.約定論階段
    16.一般認為小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質變期或關鍵期是小學( )
    A.三年級 B.四年級
    C.五年級 D.六年級
     17.根據(jù)研究目的,改變或控制某些條件,以引起被試某種心理活動的變化,從而揭示特定 條件與這種心理活動之間關系的方法,稱為( )
    A.觀察法 B.實驗法
    C.調查法 D.問卷法
     18.下列哪位學者的進化論思想,特別是他關于嬰兒的長期追蹤研究,為兒童心理學的誕生奠定了科學思想基礎? ( )
    A.高爾頓 B.福祿貝爾
    C.蒙臺梭利 D.達爾文
    19.科學兒童心理學的奠基人是( )
    A.霍爾 B.普萊爾
    C.鮑德溫 D.比納
     20.認為個體心理發(fā)展的動力,特別是其人格發(fā)展的動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爭、相互協(xié)調的結果。持這種觀點的心理學家是( )
    A.華生 B.皮亞杰
    C.朱智賢 D.弗洛伊德
    21.新精神分析心理學的代表人物是( )
    A.華生 B.瓦龍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22.華生認為,人格是人的什么系統(tǒng)的產(chǎn)物? ( )
    A.動機 B.內驅力
    C.習慣 D.情緒
    23.教育和心理發(fā)展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是( )
    A.領會 B.實踐
    C.知識經(jīng)驗 D.技能
    24.幼兒理解性別不會因一個人的服飾、形象或活動的變化而變化的年齡階段是( )
    A.2~3歲 B.4~5歲
    C.5~6歲 D.6~7歲
    25.嬰兒說出的句子像發(fā)電報式的電報句的年齡階段處于( )
    A.1~1.5歲 B.1.5~2歲
    C.2~2.5歲 D.2.5~3歲
    26.影響小學生性格發(fā)展的直接的因素是( )
    A.家庭教育方式 B.家庭收入情況
    C.家庭居住環(huán)境 D.家庭文化背景
     27.根據(jù)奧蘇伯爾的成就動機理論,如果某一學生為贏得某種地位或名譽而學習,則驅使該學生學習的動機是( )
    A.認知內驅力 B.自我提高內驅力
    C.附屬內驅力 D.交往內驅力
     28.對7~18歲兒童青少年的視覺記憶和聽覺記憶進行研究的結果表明,視覺記憶開始超過聽覺記憶的年齡在( )
    A.9歲 B.11歲
    C.13歲 D.15歲
     29.研究表明,中學時期道德容易變化的階段,也是中學生道德發(fā)展的關鍵期或轉折期是在( )
    A.初一年級 B.初二年級
    C.初三年級 D.高一年級
     30.根據(jù)Selman的角色采擇理論,哪個年齡段的兒童逐漸認識到即使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觀點仍可能會有沖突? ( )
    A.6~8歲 B.8~10歲
    C.10~12歲 D.12~15歲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31.隨著年齡增長自然而然出現(xiàn)的個體身心的成長變化,稱為____________。
    32.小學生隨年級升高,意義識記能力逐漸超過____________能力。
    33.根據(jù)學習策略適用的范圍,可以把學習策略分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種。
     34.加涅認為,有效的學習是信息加工系統(tǒng)、____________系統(tǒng)和____________系統(tǒng)三者協(xié)同活動并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35.根據(jù)實驗場所的不同,實驗法可分為____________實驗法、教育心理實驗法和____________實驗法。
     36.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包括客觀性原則、____________原則、____________原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和倫理性原則。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7.關鍵期
    38.自我意識
    39.成人感
    40.道德認識
    41.程序教學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2.簡要說明埃里克森關于心理發(fā)展階段劃分的觀點。
     43.小學生想象發(fā)展的特點是什么?
     44.智力落后兒童的診斷標準有哪些?
     45.簡述柯爾伯格品德發(fā)展階段理論的主要貢獻。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5分)
     46.(本題10分)舉例說明影響學習策略學習的內容條件。
     47.(本題15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