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寫作技巧: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
(一)應試作文的審題步驟
審題是考場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環(huán)。
有經(jīng)驗的考生,應將審題過程分作四步走完。
1.掃視
快速掃讀文題,以明體裁,找重點,求范圍。掃讀的內容為:
①看文題的類型——看是命題、半命題,還是要求自由擬題;看是材料作文、條件作文,還是想象作文,或者是話題作文。
②看文題的內容——是記事,還是寫人;是議論,還是說明;是寫學校,還是寫家庭;是寫文,還是寫信……
③看文題的表達——是平實的,還是生動的;是直露的,還是含蓄的;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
④看文題的多少——是一個題,還是兩個題;是獨立的兩個題,還是一材兩題。
2.品析
根據(jù)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重點:
①理解完整命題的含義,明確重點,確立中心。
②分析半命題的表達形式,理解要求,仔細斟酌之后再進行“完形填空 ”。
③閱讀文題中的材料,從提煉觀點、改寫續(xù)寫、其它用途三個角度判定其作用。
④體味材料的含義,初步提煉觀點。
⑤觀察文題中的圖畫,品析含義,提煉主題,確立立意角度。
⑥品讀話題作文的材料與要求,確定自己的作文內容。
3.補讀
審讀構成文題的其它因素,著重查看:
①文章體裁和字數(shù)的要求。
②關于擬題、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
③關于材料處理的要求。
④作文過程中不容違反的規(guī)矩。
⑤其它特別的要求。
4.深究
①對看不懂的材料再從頭讀過,仔細推敲。
②細讀文題中的解釋、舉例、說明與提示,看其中隱含有哪些對寫作構思有用的信息。
③研究文題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語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隱含有對文題寫作構思的一些暗示。
以上四個步驟中,重要的是第二步的“品析”。品析文題時,速度不妨放慢一點,時間不妨拉長一點,以確保真正地理解題義。為了理解的準確,除了從字面意義上直接體味之外,還可以運用如下兩種方法:
①增刪。或在文題中增加字詞,或從文題中減少字詞,從增刪之后變化中體會文題的表達重點,從而強化對文題的理解。
②對比,將卷面上的文題與平時見過的或考前訓練過的文題進行對比,從中體會到大的差別或細微差別,以防止草率套用原先熟悉的材料。
以上四步,看起來比較復雜,但實際上在操作上是揉為一體的,只不過是審題中要注意的四個側面,我們在考場上一定要為自己負責,細心審慎地“步步到堂”。
[練習]
1.在“真 ”這個文題中,“”可用什么內容來代替,橫線上可以填進那些上應的內容?用這個文題進行作文應該扣住哪個字?
2.讀下面中考作文題,然后答題:
以“冬夜”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以冬夜中的人、事為主要敘寫內容;以景物描寫作必要的渲染烘托;書寫規(guī)范、字跡工整;不少于500字。
①題目中哪一句話對作文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提示?
②題目中哪一句話對提高作文的檔次進行了提示?
3.在中考作文題“可敬天下父母心——記家長對我期望的二三事”中:
①文題的表述是平實的,還是生動的;是直露的,還是含蓄的?②題目中暗示的文章主題是
③題目中表示文體色彩的一個詞是
④我們作文時應扣住文題中的 、
4.下面是一個很長的中考作文題,你讀一讀,審一審??茨惆l(fā)現(xiàn)了哪些對作文有用的信息。
根據(jù)下面一段文字作文:
現(xiàn)在社會上有種風氣,父母愛孩子,真有點近乎溺愛。只要求孩子讀書、升學,至于待人接物、勞動、生活等等都置之腦后了。特別是家務勞動,都由父母包了下來。小到洗一塊手絹,一雙襪子,都是媽媽代勞,這是不利于培養(yǎng)下一代的。我的父母卻不然,他們嚴格要求我會生活,愛勞動,不怕吃苦,勤奮、節(jié)約,對我的缺點從不遷就。所以,我學會了自己走路。
以“我學會了自己走路”或“這樣要求我”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夾敘夾議的文章,其中代替父母或老師,正式寫文章時將它代進去。本文也可以取材于所見所聞,但要用第一人稱寫。
(提示:1.“”可指任何一個人,橫線上可填任何一種性質的特點或行為;“”可指任何一件物品,橫線上可填任何一個富有感情色彩的詞;“”可指任何一件事,橫線上可填任何一種對事的評價用這個文題進行作文應該扣住“真”字2.①以冬夜的人、事為主要敘寫內容。②以景物描寫作必要的渲染烘托3.是生動的、直露的②可敬天下父母心③記④期望二三事4.審題中發(fā)現(xiàn):①“學會了走路”是一個比喻,指的是有獨立生活的能力②文題中的材料是暗示要寫別人對“我”嚴格要求和“我”自己的努力③作文時不一定要寫自己的父母④作文的內容也可以不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
(二)仔細領會文題的要求
為了嚴謹和科學,也為了考生盡量少失誤,中考作文題的命題者總是要在文題前后交代幾點,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語。在這簡短的文字中,有著豐富的、指令性與指導性兼容的信息。若不細細咀嚼、領會就匆忙著筆,可能會給考場作文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在作文應試中,不可不仔細研讀文題的“要求”。
文題的“要求”有如下三個方面的作用。
1.交代
每個文題之后必有此項內容。綜合起來看,大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
①書寫的要求;
②字數(shù)的限定;
③取材的范圍;
④表述的對象;
⑤文體的類別;
⑥擬題的方式;
⑦寫作的禁忌;
⑧違規(guī)的處理。
這方方面面的“要求”,具有明晰的、干脆的指令性,只能遵從,不能違反,否則會影響得分。如某地中考作文題“告訴你我的一件新鮮事”中,有如下的作文要求:①內容具體。②以記敘為主,不能用書信的格式。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地名、校名,否則扣分。④字跡清楚,標點占格,卷面整潔。⑤全文不少于600字,不超過800字。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內容不具體者,要扣分;不寫記敘文的,要扣分;寫成書信了的,要扣分;寫了真名的,要扣分;書寫不整潔的,要扣分;字數(shù)超過限制的,也要扣分。倘若粗心大意,或以為這些規(guī)定只是小事一樁,也許就會糊里糊涂地丟分。
2.解釋
這較多地用于半命題作文、擬題有特別要求的作文、記敘對象可以變換的作文以及文體不限的作文。擬題者往往用一兩句話進行解釋或例說,以指導考生對作文題準確把握,靈活處理。如中考作文題“我和××”的要求中說道:題中的××可寫人和物,如媽媽、老師、同學、貓、花、郵票、足球等。此解釋意在給考生開拓思維空間,告訴我們要從自己熟悉的內容中擷取材料。又如中考題“一個我〖CD#8〗的人”,要求“要用一兩個具體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面貌,要有生動的描寫”,這是在告訴考生如何組織材料以及用什么樣的方法取得較高的分數(shù)。再如文題“我?guī)蛬寢屪黾覄铡敝?,其“注意一”為:也可以幫爸爸、幫爺爺、幫奶奶做家務。此解釋既點示文題中的敘述對象可以改變,又暗示“幫”的對象是自己家中的一位長輩,而不是幾位或者其它。
3.提示
主要用于較為強調寫法的作文。命題者用很簡煉的語言,通過文題的要求,或提示寫法,或指導構思。考生對此多加品味領悟,必有好處。
它們之中,有的提示比較直露,如中考題“微笑”,要求寫成記敘文,要求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或接觸過的人,在記敘中適當穿插抒情或議論。這個要求直接指導怎樣取材,提醒考生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有的提示則比較含蓄,有“暗示”作用。如中考題“家庭的樂事”,要求以“樂”字貫穿全文,寫一篇反映家庭生活之樂的記敘文。這個要求既明示“樂”是文章的線索,又暗示要記的不只是一件樂事,而是幾件樂事。又如中考題“這是真的嗎”,要求中說“可以加副標題”,這即是暗示考生利用副標題將寫作對象具體化,使寫作集中目標,集中力量。
由以上所述,我們知道,在中考作文時,一定不要淡漠了對文題“要求”的審讀。
[練習]
1.說明你怎樣掌握下面文題中的“要求”。
題目:我在父母心目中
要求:通過記敘二三件具體的事情,表現(xiàn)家長對你的期望,以及教育的方式方法;運用夾敘夾議的寫法,點明其積極或消極的影響,表明自己的看法。字數(shù)600左右。
2.下面文題中重要的內容是什么?
題目:忘不了您的教誨
要求:①“您”必須是長輩或老師。如果涉及學校名、老師和自己的姓名,一律分別用劉老師、王斌、紅星中學來代替,否則扣分。②要寫成記敘文,具體寫出一件事來表現(xiàn)中心。③要有語言和心理描寫,還要有適當?shù)氖闱楹妥h論。④不少于600字。
3.下面文題括號中的內容起什么作用?
題目:我有這樣一個好
要求:①在題目的橫線上寫一個自己要寫的人(例如:媽媽、老師、叔叔、伙伴、鄰居等),構成自己的作文題目。②寫一篇記敘文,在記敘的基礎上適當運用議論和抒情等表達方式。③字數(shù)600—900,不足或超出部分,每50個字扣一分。
(提示:1.①用兩三件事寫父母,②文中一定要穿插議論2.①只能記敘一件事,②要有描寫、議論和抒情,③要注意保密3.僅起舉例的作用,并不是一定要求寫這些內容。)
(三)認真品味文題的“#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
除了材料作文,在一般的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之前,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一段較長的文字。它們不是據(jù)以作文的材料,也不是進行限定的條件,而是語言優(yōu)美精粹的富于理性或激情的#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非常類似于語文課中教師設計的“開講語”。作為文題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起著非同小可的作用。
既然“#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作為某些文題的組成部分出現(xiàn),那么就必然有其獨到的作用。品味“#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的語言,揣摩其蘊含的意圖,也就成為審讀中考作文題的必要過程。
下面,我們結合文題,分別領會“#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的基本作用。題中打浪紋號的部分,即為我們所說的文題“#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
文題一
生活中笑聲常與我們相伴。在笑聲中,友情在加深,學業(yè)在長進,困難被克服,隔閡被消除……。)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選一個有意義的側面,以“笑聲”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文中要有場面描寫。
此#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中含了一組排比句,暗示了這篇考場作文立意的某些側面,并用省略號暗示考生去進行發(fā)散聯(lián)想。#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在文題中的作用是:〖ZZ6〗點示立意角度,〖ZZ6〗開拓寫作思路。通過抒寫“笑聲”可以表現(xiàn)怎樣一個有意義的側面呢?你可以寫“友情在加深”或“學業(yè)在長進”,可以寫“困難被克服”或“隔閡被消除”,還可以寫自己由此而聯(lián)想到的某個方面。文題的“#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用“友情在加深”這組排比句,既激發(fā)考生多角度地選材,又指點了考生立意的具體側面,隱含的內容相當豐富。
文題二
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原野,吹開了滿園的鮮花……。在這美麗、幸福、生機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請以“我在春天里 ”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此“#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發(fā)寫作情感,創(chuàng)設寫作情景。其優(yōu)美的語言,能調動考生的回憶,鋪設作文情感的基調;一句“在這美麗、幸福、生機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設置了特定的寫作情景;“想”和“做”則暗示在寫作中如何選材,選什么材。
文題三
同學們,近來全國都在開展紀念鴉片戰(zhàn)爭150周年活動,牢記中華民族受欺凌的苦難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大家都從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請以“給同學的一封信”為題,談談你從中受到的教育,以互相鼓勵。
此#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的作用是:顯示寫作背景,強調把握主題??忌獙懽约菏艿降慕逃?,不能離開“紀念鴉片戰(zhàn)爭150周年活動”;考生的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離不開“牢記中華民族受欺凌的苦難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背景和主題,通過#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巧妙地表達出來。
文題四
我們都曾路過許多地方,如商店、市場、田壟、公園、運動場、圖書館、電*、舞廳、教師的窗前、爸爸媽媽的辦公室……等等,我們也一定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感的。請以“我從 走過”為題,先將題目填寫完整,然后寫一篇有敘有議的文章,以敘為主。
此“#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的作用是:提示選材范圍,指點行文布局。其羅列的“許多地方”,意在讓考生展開聯(lián)想,選擇一個有利于表達的“地方”,以便順利成文?!八娝勊小币徽Z極為巧妙,暗示出寫這篇“有敘有議”的文章應該如何布局:先寫所見,穿插所聞,然后表達所感。
以上“#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的作用,我們稱之為“基本作用”
(一)應試作文的審題步驟
審題是考場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環(huán)。
有經(jīng)驗的考生,應將審題過程分作四步走完。
1.掃視
快速掃讀文題,以明體裁,找重點,求范圍。掃讀的內容為:
①看文題的類型——看是命題、半命題,還是要求自由擬題;看是材料作文、條件作文,還是想象作文,或者是話題作文。
②看文題的內容——是記事,還是寫人;是議論,還是說明;是寫學校,還是寫家庭;是寫文,還是寫信……
③看文題的表達——是平實的,還是生動的;是直露的,還是含蓄的;是簡單的,還是復雜的。
④看文題的多少——是一個題,還是兩個題;是獨立的兩個題,還是一材兩題。
2.品析
根據(jù)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重點:
①理解完整命題的含義,明確重點,確立中心。
②分析半命題的表達形式,理解要求,仔細斟酌之后再進行“完形填空 ”。
③閱讀文題中的材料,從提煉觀點、改寫續(xù)寫、其它用途三個角度判定其作用。
④體味材料的含義,初步提煉觀點。
⑤觀察文題中的圖畫,品析含義,提煉主題,確立立意角度。
⑥品讀話題作文的材料與要求,確定自己的作文內容。
3.補讀
審讀構成文題的其它因素,著重查看:
①文章體裁和字數(shù)的要求。
②關于擬題、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
③關于材料處理的要求。
④作文過程中不容違反的規(guī)矩。
⑤其它特別的要求。
4.深究
①對看不懂的材料再從頭讀過,仔細推敲。
②細讀文題中的解釋、舉例、說明與提示,看其中隱含有哪些對寫作構思有用的信息。
③研究文題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語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隱含有對文題寫作構思的一些暗示。
以上四個步驟中,重要的是第二步的“品析”。品析文題時,速度不妨放慢一點,時間不妨拉長一點,以確保真正地理解題義。為了理解的準確,除了從字面意義上直接體味之外,還可以運用如下兩種方法:
①增刪。或在文題中增加字詞,或從文題中減少字詞,從增刪之后變化中體會文題的表達重點,從而強化對文題的理解。
②對比,將卷面上的文題與平時見過的或考前訓練過的文題進行對比,從中體會到大的差別或細微差別,以防止草率套用原先熟悉的材料。
以上四步,看起來比較復雜,但實際上在操作上是揉為一體的,只不過是審題中要注意的四個側面,我們在考場上一定要為自己負責,細心審慎地“步步到堂”。
[練習]
1.在“真 ”這個文題中,“”可用什么內容來代替,橫線上可以填進那些上應的內容?用這個文題進行作文應該扣住哪個字?
2.讀下面中考作文題,然后答題:
以“冬夜”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以冬夜中的人、事為主要敘寫內容;以景物描寫作必要的渲染烘托;書寫規(guī)范、字跡工整;不少于500字。
①題目中哪一句話對作文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提示?
②題目中哪一句話對提高作文的檔次進行了提示?
3.在中考作文題“可敬天下父母心——記家長對我期望的二三事”中:
①文題的表述是平實的,還是生動的;是直露的,還是含蓄的?②題目中暗示的文章主題是
③題目中表示文體色彩的一個詞是
④我們作文時應扣住文題中的 、
4.下面是一個很長的中考作文題,你讀一讀,審一審??茨惆l(fā)現(xiàn)了哪些對作文有用的信息。
根據(jù)下面一段文字作文:
現(xiàn)在社會上有種風氣,父母愛孩子,真有點近乎溺愛。只要求孩子讀書、升學,至于待人接物、勞動、生活等等都置之腦后了。特別是家務勞動,都由父母包了下來。小到洗一塊手絹,一雙襪子,都是媽媽代勞,這是不利于培養(yǎng)下一代的。我的父母卻不然,他們嚴格要求我會生活,愛勞動,不怕吃苦,勤奮、節(jié)約,對我的缺點從不遷就。所以,我學會了自己走路。
以“我學會了自己走路”或“這樣要求我”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夾敘夾議的文章,其中代替父母或老師,正式寫文章時將它代進去。本文也可以取材于所見所聞,但要用第一人稱寫。
(提示:1.“”可指任何一個人,橫線上可填任何一種性質的特點或行為;“”可指任何一件物品,橫線上可填任何一個富有感情色彩的詞;“”可指任何一件事,橫線上可填任何一種對事的評價用這個文題進行作文應該扣住“真”字2.①以冬夜的人、事為主要敘寫內容。②以景物描寫作必要的渲染烘托3.是生動的、直露的②可敬天下父母心③記④期望二三事4.審題中發(fā)現(xiàn):①“學會了走路”是一個比喻,指的是有獨立生活的能力②文題中的材料是暗示要寫別人對“我”嚴格要求和“我”自己的努力③作文時不一定要寫自己的父母④作文的內容也可以不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
(二)仔細領會文題的要求
為了嚴謹和科學,也為了考生盡量少失誤,中考作文題的命題者總是要在文題前后交代幾點,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語。在這簡短的文字中,有著豐富的、指令性與指導性兼容的信息。若不細細咀嚼、領會就匆忙著筆,可能會給考場作文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在作文應試中,不可不仔細研讀文題的“要求”。
文題的“要求”有如下三個方面的作用。
1.交代
每個文題之后必有此項內容。綜合起來看,大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
①書寫的要求;
②字數(shù)的限定;
③取材的范圍;
④表述的對象;
⑤文體的類別;
⑥擬題的方式;
⑦寫作的禁忌;
⑧違規(guī)的處理。
這方方面面的“要求”,具有明晰的、干脆的指令性,只能遵從,不能違反,否則會影響得分。如某地中考作文題“告訴你我的一件新鮮事”中,有如下的作文要求:①內容具體。②以記敘為主,不能用書信的格式。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地名、校名,否則扣分。④字跡清楚,標點占格,卷面整潔。⑤全文不少于600字,不超過800字。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內容不具體者,要扣分;不寫記敘文的,要扣分;寫成書信了的,要扣分;寫了真名的,要扣分;書寫不整潔的,要扣分;字數(shù)超過限制的,也要扣分。倘若粗心大意,或以為這些規(guī)定只是小事一樁,也許就會糊里糊涂地丟分。
2.解釋
這較多地用于半命題作文、擬題有特別要求的作文、記敘對象可以變換的作文以及文體不限的作文。擬題者往往用一兩句話進行解釋或例說,以指導考生對作文題準確把握,靈活處理。如中考作文題“我和××”的要求中說道:題中的××可寫人和物,如媽媽、老師、同學、貓、花、郵票、足球等。此解釋意在給考生開拓思維空間,告訴我們要從自己熟悉的內容中擷取材料。又如中考題“一個我〖CD#8〗的人”,要求“要用一兩個具體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面貌,要有生動的描寫”,這是在告訴考生如何組織材料以及用什么樣的方法取得較高的分數(shù)。再如文題“我?guī)蛬寢屪黾覄铡敝?,其“注意一”為:也可以幫爸爸、幫爺爺、幫奶奶做家務。此解釋既點示文題中的敘述對象可以改變,又暗示“幫”的對象是自己家中的一位長輩,而不是幾位或者其它。
3.提示
主要用于較為強調寫法的作文。命題者用很簡煉的語言,通過文題的要求,或提示寫法,或指導構思。考生對此多加品味領悟,必有好處。
它們之中,有的提示比較直露,如中考題“微笑”,要求寫成記敘文,要求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事或接觸過的人,在記敘中適當穿插抒情或議論。這個要求直接指導怎樣取材,提醒考生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有的提示則比較含蓄,有“暗示”作用。如中考題“家庭的樂事”,要求以“樂”字貫穿全文,寫一篇反映家庭生活之樂的記敘文。這個要求既明示“樂”是文章的線索,又暗示要記的不只是一件樂事,而是幾件樂事。又如中考題“這是真的嗎”,要求中說“可以加副標題”,這即是暗示考生利用副標題將寫作對象具體化,使寫作集中目標,集中力量。
由以上所述,我們知道,在中考作文時,一定不要淡漠了對文題“要求”的審讀。
[練習]
1.說明你怎樣掌握下面文題中的“要求”。
題目:我在父母心目中
要求:通過記敘二三件具體的事情,表現(xiàn)家長對你的期望,以及教育的方式方法;運用夾敘夾議的寫法,點明其積極或消極的影響,表明自己的看法。字數(shù)600左右。
2.下面文題中重要的內容是什么?
題目:忘不了您的教誨
要求:①“您”必須是長輩或老師。如果涉及學校名、老師和自己的姓名,一律分別用劉老師、王斌、紅星中學來代替,否則扣分。②要寫成記敘文,具體寫出一件事來表現(xiàn)中心。③要有語言和心理描寫,還要有適當?shù)氖闱楹妥h論。④不少于600字。
3.下面文題括號中的內容起什么作用?
題目:我有這樣一個好
要求:①在題目的橫線上寫一個自己要寫的人(例如:媽媽、老師、叔叔、伙伴、鄰居等),構成自己的作文題目。②寫一篇記敘文,在記敘的基礎上適當運用議論和抒情等表達方式。③字數(shù)600—900,不足或超出部分,每50個字扣一分。
(提示:1.①用兩三件事寫父母,②文中一定要穿插議論2.①只能記敘一件事,②要有描寫、議論和抒情,③要注意保密3.僅起舉例的作用,并不是一定要求寫這些內容。)
(三)認真品味文題的“#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
除了材料作文,在一般的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之前,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一段較長的文字。它們不是據(jù)以作文的材料,也不是進行限定的條件,而是語言優(yōu)美精粹的富于理性或激情的#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非常類似于語文課中教師設計的“開講語”。作為文題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起著非同小可的作用。
既然“#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作為某些文題的組成部分出現(xiàn),那么就必然有其獨到的作用。品味“#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的語言,揣摩其蘊含的意圖,也就成為審讀中考作文題的必要過程。
下面,我們結合文題,分別領會“#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的基本作用。題中打浪紋號的部分,即為我們所說的文題“#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
文題一
生活中笑聲常與我們相伴。在笑聲中,友情在加深,學業(yè)在長進,困難被克服,隔閡被消除……。)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選一個有意義的側面,以“笑聲”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文中要有場面描寫。
此#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中含了一組排比句,暗示了這篇考場作文立意的某些側面,并用省略號暗示考生去進行發(fā)散聯(lián)想。#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在文題中的作用是:〖ZZ6〗點示立意角度,〖ZZ6〗開拓寫作思路。通過抒寫“笑聲”可以表現(xiàn)怎樣一個有意義的側面呢?你可以寫“友情在加深”或“學業(yè)在長進”,可以寫“困難被克服”或“隔閡被消除”,還可以寫自己由此而聯(lián)想到的某個方面。文題的“#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用“友情在加深”這組排比句,既激發(fā)考生多角度地選材,又指點了考生立意的具體側面,隱含的內容相當豐富。
文題二
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原野,吹開了滿園的鮮花……。在這美麗、幸福、生機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請以“我在春天里 ”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此“#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發(fā)寫作情感,創(chuàng)設寫作情景。其優(yōu)美的語言,能調動考生的回憶,鋪設作文情感的基調;一句“在這美麗、幸福、生機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設置了特定的寫作情景;“想”和“做”則暗示在寫作中如何選材,選什么材。
文題三
同學們,近來全國都在開展紀念鴉片戰(zhàn)爭150周年活動,牢記中華民族受欺凌的苦難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大家都從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請以“給同學的一封信”為題,談談你從中受到的教育,以互相鼓勵。
此#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的作用是:顯示寫作背景,強調把握主題??忌獙懽约菏艿降慕逃?,不能離開“紀念鴉片戰(zhàn)爭150周年活動”;考生的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離不開“牢記中華民族受欺凌的苦難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背景和主題,通過#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巧妙地表達出來。
文題四
我們都曾路過許多地方,如商店、市場、田壟、公園、運動場、圖書館、電*、舞廳、教師的窗前、爸爸媽媽的辦公室……等等,我們也一定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感的。請以“我從 走過”為題,先將題目填寫完整,然后寫一篇有敘有議的文章,以敘為主。
此“#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的作用是:提示選材范圍,指點行文布局。其羅列的“許多地方”,意在讓考生展開聯(lián)想,選擇一個有利于表達的“地方”,以便順利成文?!八娝勊小币徽Z極為巧妙,暗示出寫這篇“有敘有議”的文章應該如何布局:先寫所見,穿插所聞,然后表達所感。
以上“#中考# #應試作文的審題方法#”的作用,我們稱之為“基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