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閱讀理解試題解題思路

字號:

一、outline
    1、閱讀的重要性
    考研的成敗取決于英語,英語的成敗取決于閱讀。閱讀包括:40分的閱讀理解,10分的翻譯,10分的機選題(a七選五,也叫完型填句b排序題c搭配題,標題和細節(jié)搭配),總共六十分。
    2、思路的轉(zhuǎn)變
    (1)考研與四六級的思路性質(zhì)上不同,應從scan(掃描)轉(zhuǎn)到close reading(精讀)。六級5530個詞匯,要求35分鐘讀完閱讀理解,而考研5500詞匯,卻要求75分鐘讀完閱讀量相當?shù)奈恼隆?BR>    (2)考題的題材和來源以社科文章為主,兼顧時效性。主要來源于近一兩年的英美雜志的學術文章,考過的56篇中社科類占82%,理工類有四篇,但最終落腳點是社科類。
    大綱要求有六類會考:議論文(主要),說明文,記敘文和應用文(概率幾乎為零),02年之后又出現(xiàn)散文和文學評論。
    (3)傳統(tǒng)的話題有1、經(jīng)濟學,幾乎每年必考一篇,所以要記住常用的經(jīng)濟類詞匯,例如inflation通脹deflation緊縮 decline經(jīng)濟衰退M&A并購2、心理學,隔年考。例如,A性格(學習好,有上進心,但咄咄逼人等)B性格(學習一般,安于現(xiàn)狀,但善良) 3、教育學4、傳播學
    (4)。主要考美國的知識,故要了解美國知識,兼顧英國。例如,CIA中情局,美國夢的核心是freedom和opportunity,判例法 caselaw,filibuster(有歷史的:美國的核心價值觀是自由,所以言論長度不受限。在國會兩黨總在爭辯,要*小布什的決議,必須議員的三分之二投同意票,但兩黨人數(shù)差不多,所以要是不出意外的話本應不可能*,但事實卻總能*,是因為運用了言論長度不受限,把議員都說煩了——議員可出入自由,所以就filibuster了。1964年的車輪戰(zhàn)術持續(xù)3個月,有的人竟念起了電話號碼本,一個人竟講了三天三夜)冗長演說,阻撓。推薦《英美概況》《英美文化教程》
    3、大綱對閱讀的要求
    (1)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2)理解文章的具體信息
    (3)理解文章的概念性的詞語的含義(博弈——下棋,過分追求精細的表達——吹毛求疵)
    (4)進行相關的推理、判斷和引申
    (5)根據(jù)上下文推測生詞的含義
    (6)理解文章的總體結(jié)構以及句子和段落的關系
    (7)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
    (8)區(qū)分論點和論據(jù)
    二、閱讀思路的轉(zhuǎn)變
    時間安排一比一,解題步驟四步走。做題和閱讀時間各半。
    步驟:
    1.掃描題干,劃出關鍵詞。選項不要看,用時越短越好。
    2.通讀全文,抓住中心。(1)a文章第一段必須逐字逐句讀明白,可重復和回讀b首末句原則:其余各段的首末句要讀懂,其余可保持正常閱讀,不要重復和回讀。(2)讀完文章不要忙著做題,要問問自己what's the main idea,文章中有無核心概念,著者的大體觀點是什么。
    3.仔細審題,返回原文。關鍵:定位。定位的三大原則:(1)關鍵詞定位原則:由題干出發(fā),尋找題干中的關鍵詞,首選大寫字母、數(shù)字等,其次是表時間地點人物的詞。(2)自然段定位原則:考研中出題順序與文章段落順序大體一致。(3)長難句定位原則:答案一定蘊涵在長難句中。以上三大原則要綜合運用。
    4.重疊選項,斟酌答案。(1)縮小范圍的是答案。例如,歐洲人愛吃牛肉,可推出英國人愛吃牛肉。(2)擴大范圍的不是答案。(3)原文和選項有交叉內(nèi)容的不是答案。(4)不相關的不能選。即,只要選項中有文章中未出現(xiàn)內(nèi)容就錯。注意,將文章中的每一個選項帶回文章一一查對,不要憑印象猜測。
    三、方法
    (一)。九大解題思路
    題型一——細節(jié)題
    1.標志:針對6w1h提問
    2.作題的關鍵在于返回原文,不要憑印象作題,返回原文要有定位意識。
    3.細節(jié)題迷惑選項的常用手段:偷換概念、擴大范圍、正反混淆、顛倒因果、常識判斷(列舉和文章無關的常識,盡管常識是對的,但文章中未提,也是錯的)
    題型二——例證題
    1.標志:case,example,illustrate,demonstrate,exemplify
    2.解題的關鍵不在于是否看懂例子,而在于例子所支持的論點。
    3.具體做題方法:返回原文,定位該例子,然后80%向上20%向下搜索該例子所支持的論點。然后在四個選項中找到與觀點意思最接近的一個作為答案……
    4.錯誤選項的設計方法:(1)就事論事,仍說該例。(2)混淆論點論據(jù),還給論據(jù)。(3)列舉無關常識。
    題型三——詞匯題
    1.標志:在題干中明確指出原文的單詞或詞組,要求辨其意。
    2.關鍵:該單詞認識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該單詞的上下文。若該單詞是比較簡單綱內(nèi)詞匯,則我們所熟悉的意思必不是答案。
    3.做題方法:在文章中尋找同義詞詞組;代入替換法。
    題型四——指代題
    1.標志:在題干中明確指出原文中某個代詞,要求辨別其指代關系,即it,that,one
    2.步驟:(1)首先返回原文定位此指代詞,90%向上,10%向下,搜索其指代的詞、詞組或句子。(2)在四個選項中找出一個同意表達作為答案。
    題型五——句子理解題
    1.標志:在題干中明確指出原文中的某句話,要求理解其意思。
    2.關鍵:返回原文,對出題句進行語法、句法、詞法的分析,精確了解其含義。
    3.注意:重要的不是上下文,而是該句本身。正確答案與原文是同義關系,與原文其他無關聯(lián),選項一般無絕對的判斷,有絕對判斷的則必錯。
    題型六——推論題
    1.標志:infer imply 2.整體思路:推論題在考研中不要推。這種題目的名稱是列舉題,即每個選項都列舉了文章的一個事實(或錯誤事實),我們要找的就是哪一個事實符合原文。
    3.如果四個選項之中都沒有明確提到,那么與原文意思最接近,所用推理步驟最少的就是正確答案。
    4.尤其要重視話中有話的陳述句或比喻句或反語或長難句,這些地方一般是分散列舉題出題所在。
    題型七——態(tài)度題
    1.標志:attitude,deem,believe,consider,regard
    2.作者態(tài)度只分三類(1)支持,贊同,樂觀(2)客觀,中立(3)反對,批評,懷疑,悲觀。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作者態(tài)度。有些選項一定不是答案indifferent,subjective(主觀),biased,pazzling等
    3.識別作者態(tài)度有以下方法;(1)依據(jù)中心句推論(2)當作者態(tài)度未明確提出時,要找文章中帶有褒貶意義的詞(3)根據(jù)所舉例子的正負來判斷,只提一方,則不中立;兩方均提,不管例子有多少,是否平衡,都中立。
    題型八——判斷正誤
    1.標志:which is (not) true
    2.思路:(1)首先判斷3對1錯還是3錯1對,所謂對是符合原文,所謂錯是和原文有矛盾或沒提到(2)每一選項都應返回原文,不要憑印象做題。
    3.文章的如下地點容易出現(xiàn)考點(1)轉(zhuǎn)折處(2)級后面(3)帶有褒貶義的句子(4)虛擬語氣的句子(5)長難句
    題型九——主旨題
    1.標志:best title,main idea,main problem,conclusion.
    2.整體思路:利用宏觀閱讀思路去解題,不管此類題出現(xiàn)在文章什么位置,都作為最后一題解
    3.方法:(1)串線法,適用于各段中心明確時(2)快速作文法,依據(jù)選項快速作文并與原文核對。
    4.注意事項:(1)要著重理解首末段,首末句(2)若主旨在文章中間出現(xiàn)或前后段意轉(zhuǎn)折時,應提高警惕(3)若段中出現(xiàn)轉(zhuǎn)折時,該轉(zhuǎn)折句很可能就是主題句(4)作者有意識重復的觀點往往是主旨(5)首段出現(xiàn)疑問句時,對該疑問的解答就是主旨(6)主旨出現(xiàn)時常伴有如下詞:but, however, therefore,in short
    5.選項特點:(1)正確選項一般不含細節(jié)信息,并不含過分肯定或絕對意義的詞(2)錯誤選項的特點是就事論事,或細節(jié)信息鮮明,或過于籠統(tǒng)。
    (二)。微觀閱讀
    微觀閱讀之一——標點的運用
    句號:用來分割句子,即以句子為單位把長段分割成部分,便于各個擊破。
    逗號:兩個逗號之間或一個逗號之后如果是補充說明成分時可跳過不看。
    冒號:前后是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如把冒號前的看懂,則后面的不看。
    分號:分號前后是并列關系,只看其中一句即可。
    破折號:破折號之后是補充說明成分時跳過不讀。
    引號:引號有三個作用,引語,反語,強調(diào)。知道觀點則引語不看,反語反看。
    括號:括號有兩個作用,補充說明,解釋說明生詞。
    微觀閱讀之二——長難句的解析
    1.從句又多又長,一主帶多從。應對方法:先抓主干,找出長難句中最核心的主謂賓,再層層擴展,理解。
    2.主句或從句中帶有長長的插入成分。應對方法:讀句子時先找主干,不要理會插入語。如果插入語交代說話人身份或某話是誰說的,或修飾、解釋、補充前面所言,跳過不看。
    3.分詞狀語或獨立主格的干擾。應對方法:主句最重要的特征是有完整的主謂賓結(jié)構,有獨立的謂語。一個看似句子的結(jié)構,如果沒有獨立的謂語,那它不是句子,而是分詞狀語或獨立主格。
    4.有時上面三種情況混合。應對方法:從前向后,先找獨立的謂語部分,從而區(qū)分出主語和分詞狀語,再根據(jù)從句的連詞(because,as,when)區(qū)分出主句和從句,然后層層擴展理解,插入語在哪個層次就放在哪個層次理解,甚至跳過不看。
    5.從語法上看常見長難句語法結(jié)構:形式主語或賓語,強調(diào)結(jié)構,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同位語從句,倒裝結(jié)構,虛擬語氣省略句。
    (三)。考研學術文章常見行文模式
    1.并列型
    在文章的開始提出兩個核心概念,隨后分段論述之;這種文章的關鍵是這兩個概念的含義和他們的聯(lián)系。這種文章的主旨題(本文的主旨是什么)選項若只涉及其中一朵則必錯。
    2.層層遞進型
    文章的幾個段落是從抽象到具體、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且各段開始都出現(xiàn)了遞進詞,這種文章的中心思想必然出現(xiàn)在層層遞進的最后一段。
    3.拋磚引玉型
    文章第一段通過噱頭或例子或反面觀點,引出文章的討論內(nèi)容,而真正的中心出現(xiàn)在第一段之后的轉(zhuǎn)折處。
    4.問題回答型
    文章的第一段提出一個問題,隨后各段中提供該問題的答案。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該問題的直接答案。
    5.獨句段
    當文章的開始或結(jié)尾出現(xiàn)一個獨句成段的現(xiàn)象時,該獨句段的意思就是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