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義-怎樣學好英語

字號:

怎樣學好英語
    劉道義
    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對人的培養(yǎng)要求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教育的目標,不是使學生單純學會一定量的知識,而是培養(yǎng)人的合理素質結構,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質。談到文化素質,首先要求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有一定的獨立學習的能力,為終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校的經(jīng)歷對人的一生來說畢竟是短暫的。老師教學生終是為了“不教”,而讓學生獨立學習。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敝袑W英語課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本文將結合外語學習的特點,同青少年朋友討論如何學會學習和怎樣學好英語。
    一、 確立主體意識,積極參與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外語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習外語不能僅靠聽懂老師講解的語言規(guī)則和難點,必須要靠大量的、反復的聽、說、讀、寫練習,要通過親身實踐,逐步學會使用語言。這和滑冰、游泳等體育運動一樣,光聽教練講“如何在冰上保持平衡,如何在水中呼吸”無濟于事,必須得親自在冰上滑,在水中游,才能真正掌握要領,學會滑冰和游泳。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大都缺少或根本沒有英語語言環(huán)境,家中很少有人輔導,僅靠每周幾節(jié)英語課,要求獲得英語的基礎知識并具有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由此可見每節(jié)課中的每一分鐘有多么寶貴!要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就必須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課上的活動。英語是一種形態(tài)語言,與漢語相比變化較復雜。例如:英語有性的變化,要區(qū)分he,she等;謂語動詞有數(shù)的變化,還有時態(tài)、語態(tài)、語氣等變化。要掌握這些,必須得經(jīng)過幾十次乃至幾百次的練習,方能形成自己的語言習慣,做到脫口而出,流利準確。光靠理解和背記語法規(guī)則是不行的。因此,好的課堂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這好比演戲,學生是演員,唱主角,而老師是導演兼演員。課堂教學的優(yōu)劣主要是看學生的表現(xiàn),而非老師的“表演”。外語課上有的練習是在老師嚴格控制下進行的(例如朗讀、抄寫、做書中練習等),對這類練習學生往往容易注意。而有的練習則要求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如小組會話、表演、做游戲、采訪、討論、辯論等多種形式的交際性活動),這時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進行獨立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學生一旦深入角色,大膽地用外語侃侃而談時,語感就能培養(yǎng)起來。與此同時,學生也就真正確立起了主體意識,學習的興趣油然而生,自信心以及獨立學習的能力也就能逐步形成。
    二、 改進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老師教學要講究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效率。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則要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教與學的方法都好,才能做到費時少、負擔輕、收效好,真正提高外語教與學的效率。學生的自學能力強不強主要是看學習方法是否有效。一個班的學生起點相同,學習條件相仿,但過了一年半載之后,同學之間的學習成績便拉開了距離。分析起原因,其中必有一條,就是學習習慣和方法有好、差之別。那么,同學們應從哪幾方面改進自己學習英語的方法呢?
    1.要善于抓住規(guī)律,幫助理解和記憶。許多學生埋怨英語單詞拼法難記,究其原因,他們往往死記硬背,記拼法猶如背電話號碼,“l(fā)—a—k—e,湖”,結果費時費力還記不住,甚至連這個詞的讀音也掌握不了。會學習的人則不然,他們運用拼讀規(guī)則、音標和構詞法知識來拼讀、記憶單詞。他們聽到[1eik]這個音就能猜出其拼寫形式,看到cake,take,make,sake,fake就能念出來。前一種人學習不得法,事倍功半;后一種人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學習詞匯時,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樣才能正確理解詞義。還要經(jīng)常按詞義、詞性、讀音或構詞法等將所學單詞歸類,成串地記憶單詞,如: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等??砂逊诸惖膯卧~記在小本子上,隨身攜帶,不斷復習。還可在課外閱讀中不斷吸收新訶,記入小本,有意識地擴大英語詞匯量。除了學習單詞之外,還應特別注意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注意它們在課文中的用法,把那些與漢語差異較大、較難理解的短語記入小本,典型的例句也要記住。對于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短語要倍加重視,用心熟記,而且會造句,經(jīng)常用以進行口筆頭自由表達。
    學習詞匯要抓住規(guī)律性的東西,學習語法更要如此。首先要懂得,學習語法的目的是為正確地理解語言和準確地運用語言服務的,不是為學語法而學語法,不必細摳語法,鉆牛角尖兒。要善于通過語篇分析和語言實踐發(fā)現(xiàn)新的語法結構,能在老師的點撥下歸納出語法規(guī)則。可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出典型的語法例句及其中的典型部分,例如:At the centre they are having new trees planted.(planted一詞為過去分詞用作賓語補足語。)還可背記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句,如:定語從句Who is the man that is reading a book over there?等等。認真完成語法作業(yè),對自己練習中的錯誤要弄清原因,然后訂正,決不囫圇吞棗,不明不白地放過錯誤。英語語法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很密切的,例如:名詞復數(shù)加“s”的形式和動詞單數(shù)第三人稱的形式變化相似,動詞的過去分詞和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在語義上有密切聯(lián)系等。經(jīng)常復習歸納語法規(guī)則,發(fā)現(xiàn)這些內(nèi)在的規(guī)律,并加以運用,就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2.學會使用工具書,特別是詞典。詞典可以成為自己終身的老師。在初中階段要準備一本中學生詞典。到了高中應選擇合適的英漢詞典或英漢雙解詞典做自己的良師益友。遇有詞匯方面的疑問,不等待、不依靠老師解答,可自己找詞典求得答案。經(jīng)常使用詞典,就會越用越熟練,檢索迅速,而且可學會根據(jù)上下文找到恰當?shù)尼屃x。為了學好語法,還應自備一本為中學生編寫的實用英語語法工具書,經(jīng)常查閱。
    3.做好復習和預習。課后先復習當天學的新課,然后完成作業(yè)就比較順利。初二以上年級的課文難度逐漸加大,需要預習,可借助單詞表、課文注釋及詞典,先默讀一遍課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畫上問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帶著問題上課聽講,就容易集中注意力,還可以提出問題,積極主動地學習。
    4.盡量用英語思維,減少“心譯”。看到某件物品應立即想到其英語名稱,無需漢語介入。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情景對話,運用日常交際用語編對話并表演,根據(jù)課文進行問答和復述等,都可有利于自己用英語直接表達,做到反應迅速,表達流暢。
    5.主動地、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實踐證明,一個人真正的知識主要不是靠老師教的,而是靠自己學的。成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需要老師的指導,但主要還是靠自己在實踐中摸索和鍛煉出來的。學生是學習的真正的主人,因此有必要了解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每個學年或每個學期的教學要求,以便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分階段小結,自我檢測和評價。這就是說,要不斷地肯定自己的進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和弱點,爭取老師的幫助,同時自覺地、獨立地采取措施自我矯正、補救和解決問題。
    三、 聽說讀寫,學用結合
    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英語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音、詞匯、語法進行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因此,學生要學好英語,必須要養(yǎng)成聽、說、讀、寫的良好習慣。
    l.要重視聽的訓練。應懂得,聽是吸收語言和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課上要專心聽老師講的英語,認真做聽力理解訓練,課下利用一切條件聽英美人士的錄音,聽廣播,看電視,聽英語報告。所選的聽力材料不要過難,聽時要弄清目的,克服心理障礙,情緒放松,精神集中,不要求字字句句都聽清,而是善于捕捉主要的信息(抓住大意就可以了)。遇有機會,主動接觸英美人士或講英語的人,大膽與他們交談,多聽他們的講話,聽懂了就會有信心,學習興趣倍增。
    2.要愛讀英語。讀是吸收語言和信息的重要的手段,因此,要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要選擇適合自己水平和愛好的讀物(如配合各冊課本的閱讀訓練和泛讀材料),可隨身攜帶,分秒必爭地讀。所讀的書篇幅不要太長,這樣可以迅速讀完,使自己經(jīng)常有成功感,保持閱讀的興趣。要精泛結合,快速掃視,用眼不用口,動腦思索,猜測詞義,必要時使用詞典,摘記警句和重要詞語,精彩句段背誦熟記,并盡量用于口筆頭表達。讀到一本好書愛不釋手,可以廢寢忘食,好似“入了境”。這時,腦中的英語仿佛多了,也活了,這恐怕就是人們常說的“語感”產(chǎn)生了。唐代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睍x得多了,口筆頭表達就不難了。中學生應以讀簡易讀物為主,以后讀原著就自然容易上路。
    3.要大膽說英語。要懂得,口頭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是學習英語的重要目的,要愿意說,大膽說。要明白,中國人說英語有錯誤是必然的,不要怕出錯誤,不要怕別人笑話,“膽大皮厚”才能學好英語。教科書中的對話應大聲地說出來,主動找人對話,即使無人對講時也能“自言自語”或“面壁”而說。課上積極發(fā)言,課下創(chuàng)造機會(組織小組、“英語角”等)開展口語活動。在交談時要開動腦筋,主動發(fā)問,挑起話題,并能隨機應變,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較復雜的意思,設法使交談繼續(xù)下去。為了使自己說得有信心、興致高,在討論之前可做些準備,從聽讀材料中吸取“營養(yǎng)”,復習必要的詞語,盡可能提高說話的質量。這樣練習,就會越說越敢說、越說越愛說了。
    4.要重視寫的訓練。要懂得,筆頭上運用英語傳遞信息、進行交際是學好英語的手段之一,也是學習英語的目的之一。寫是四項技能中難的一種,因此更要加強訓練。初中學生基本上可以說什么寫什么,是“寫話”。到了高中,學生要琢磨組句成段,聯(lián)段成文,考慮篇章結構,而且語體也從口語轉為書面語。寫作需要注意語法正確、用詞恰當、表達通順、書寫工整、拼法正確。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首先就某個專題與同學一起討論、醞釀并收集資料,好能從圖書館找到英語材料。有了材料就能確定要寫的內(nèi)容。第二步,理清思路,用英語擬定提綱,保證文章的邏輯性。第三步,開始打草稿,一氣呵成。第四步,要修改稿子,細心推敲,糾正錯誤,潤色定稿。后,謄寫清楚。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方可做到思路清晰,文字通達,語言運用基本正確。
    除了聽說讀寫,高中學生還需要做一些翻譯練習。適當進行漢語和英語對比,發(fā)現(xiàn)英語和漢語語言結構乃至兩種語言的思維表達方式的異同,這對深入理解和掌握英語大有好處。
    四、 培養(yǎng)興趣,鍛煉意志,提高素質
    學習一門外國語是一項艱苦的勞動,是與無數(shù)困難作斗爭的過程,這就需要有很強的動力推動自己不懈地努力。首先要樹立大志,決心做21世紀的強人,為了祖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為了適應國際競爭激烈的時代需要,下決心學好外語。除了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還要培養(yǎng)起學習外語的濃厚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初學一門外語感覺新鮮,興趣盎然。隨著學習的深入,語言現(xiàn)象逐漸復雜,讀寫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思考、理解、記憶、反復練習,也就是說得花“真功夫”。在這個階段出錯較多,常常出點“洋相”,這時千萬不要害怕,不能退縮,這是鍛煉意志的好時機。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和教科書的規(guī)定去做,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一旦獲得成功,興趣便可保持。表演一段對話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會感到興奮,聽懂了或讀懂了從未見過的材料,用外語寫成了作文,都會產(chǎn)生愉快的成功感??啾M甜來,這種成功感會引起更大的學習興趣,推動自己繼續(xù)學習和探索。
    對于多數(shù)學生來說,外語學習猶如攀登險峰,無坦途可尋,失敗和挫折常與成功伴行。這就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困難和失敗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善于自我調控,控制情緒,善于從低落的情緒中解脫出來。當有了進步時,應既能自我激勵,也能控制驕躁的情緒。這是情感、意志和品質的陶冶,對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老師為了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煞費苦心地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為學生,則要勤奮努力,接受老師的指導,也要與同學們切磋交流,研究怎樣學會學習,改進學習外語的方法,形成為終生受益的良好的獨立學習的能力,提高外語學習的效率。如能照此辦理,2l世紀的中國外語教學不但定會得到普及,而且將會培養(yǎng)出大批高水平的外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