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母語的啟示

字號:

學習母語的啟示
    各位朋友:
    時下有很多朋友為英語學習所困擾。我希望已過關的和尚有困惑的朋友一起在這里討論學習的方法,幫助這些朋友渡過難關。
    語言是人類與動物的分水嶺。有了語言,人類才得以交流思想,向前人和其他人學習,總結經驗,依靠思想的進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而不必像動物那樣依靠緩慢的自然選擇和自然變異。然而正如鄭板橋說的:‘人生識字糊涂始‘,很多問題又由此而產生了。隨著社會的不斷世界化,作為交流第一手段的英語開始困擾著許多人了。
    依我看,只要方法正確,語言是不難學的,而且是完全可以速成的。學習語言的方法其實人人都知道的,就是母語學習法。我們大家都通過這種方法很好地掌握了自己的母語。認真回想一下我們學會母語的過程對于我們學習英語是大有幫助的。
    我們來看以下幾個例子,并思考一下:
    1)我們是在兩三歲時就完成了母語的入門階段,真正用時是一兩年。那時候很多人已經可以自由地用說話的方式與人交流,甚至可以用極快的語速跟小朋友爭吵。這對一個純在國內學成的翻譯來講也不是件易事。有一次,我和一個同學當翻譯,為工作的事跟一個意大利人爭吵了起來。他英語很好,但態(tài)度比較粗魯,說了一些罵人的話。我和我的同學對那些話根本聽不懂,毫無反應。事后他向我們道歉,為了表示歉意還特意從意大利給我?guī)砹艘恢古仪蚺?。但是他還說,’你們的英語在工作上還可以,但吵架就不行?!?BR>    2)一個小孩來到了一個新地方,對當地的語言一無所知。然而用不了幾個月,他就可以很輕松地跟小朋友交談甚至吵架了。
    3)在紐約或其他地方有一些外國人的社區(qū),如華人社區(qū),意大利人社區(qū),西班牙語社區(qū)等等。里邊總有一些人不愿意跟外面的人交往。整年整年地把自己鎖在小圈子里,結果住在美國一輩子只會講自己的母語,一句英語也不會。
    從這三個例子,相信大家都會清楚地看到,語言學習的第一要素是:要有學習語言的強烈愿望。其次是:要有適當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第三是:要有應用的環(huán)境。
    我們再分析一下造成這三種情況的具體原因:
    學習母語和小孩來到新地方這兩種情況比較相似,都是有很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和應用環(huán)境,而且小孩子都很希望馬上能跟人交流。這樣就使他們成了學語言的成功范例。當然,小孩子的記憶方式的優(yōu)勢也不容忽視。十七歲以前的小孩是完全機械記憶,跟邏輯,語法沒關系。這符合語言的約定俗成原理。小孩子并不想依靠他們對幾句話的理解而進行什么舉一反三式的應用。他們一句一句地學,一句一句地用,并不問為什么這樣說而不那樣說,所以他們學得準,學得好。大人不同,他們的記憶是邏輯記憶,老是希望靠幾個公式來進行數學推導式的推廣應用他們的語言知識。其實他們恰恰搞錯了,語言不是什么知識,而是技能,是表達的能力。所以大人學語言比小孩難。談到語言環(huán)境,我們既要珍惜現有的環(huán)境,又不能等,靠上天的恩賜,要靠自己去創(chuàng)造。住在美國,不可謂條件不好了吧,但是仍然有那么些人不會英語,這恐怕只能怨老哥自己了吧。說到我們現在的條件,我認為已經很好了,問題是我們珍不珍惜,會不會用。我們有收錄機,復讀機,mp3, 每天有那么多的英語電視節(jié)目,還可以在網上直接聽原汁原味的英語,下載大量的閱讀資料,在網上直接用英語跟朋友交流。這在我們七八十年代學英語時是根本無法想象的。我們那時候連一本泛讀材料都很難找到,錄音帶就是我們最偉大的聽力材料了?,F在這么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下還學不好英語,我們這些過來人也是簡直無法理解的。
    綜上所述,我覺得只要我們參照我們學母語時的方法和進程,就比較容易取得好地效果了。即是說,我們應先聽,然后就跟著說,先讀,然后就跟著寫。要真正地把英語學到手,就要天天聽,學會英語的語音語調,讀幾百本書,背下一批好文章。要循序漸進,先一句一句地說和寫,然后才逐漸講多些或寫點小文章。中國人有一句古話:‘天下文章一大抄‘用在學英語是再好不過的了。我們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地去創(chuàng)造英語,不要養(yǎng)成壞習慣。壞習慣是以后學習路上的地雷和絆腳石。
    這些都是我的一些體會。希望能拋磚引玉,請大家都來談一談,各抒高見,既幫助朋友們渡過難關,也為我們中國人學好英語出一把力。
    Yours
    Micropig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