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反思了:我們?yōu)槭裁磳W不好英語?(教學版)

字號:

對于這個困惑了我二十幾年的問題,我自認為反思了四年,文章也寫了幾個月,請大家一定要帶著思考和理性,耐心地讀完它。也可能需要不止讀一遍。如果你能讀完這篇短文章,也算是知識分子了。我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很多大學生沒有耐心讀完。
    先只想兩個問題:我們是如何學母語-漢語的,為什么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會把聽說能力的正常人變成殘疾人?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市場上英語學習資料層出不窮,外國留學生說中國擁有全世界的英語學習教材(美、英、加、澳、新),但學習效果(尤其是聽說能力)甚差。為什么卻沒有一種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呢?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就漢語拼音和美式英語語音進行全面的比較。我很擅長美國英語教學,通過比較輔助發(fā)音法,可以在短時間內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并使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發(fā)現(xiàn)自身問題,也知道自己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如何改進,英語綜合能力從而迅速提高。
    請一定注意這么一個先機:強調語言應用能力的素質教育必定在短時期內替代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我不僅可以模仿帶有明顯的中國口音的英語,也還可以模仿帶有濃重美國口音的漢語,并能指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當然也就能夠教學生發(fā)正確的美音。
    我的特點是:聽說,漢語拼音輔助發(fā)聲,系統(tǒng)性指導服務:如發(fā)音和拼寫、記憶;詞根詞綴、串講初級語法。所有都應該從初學開始。原版視聽,真實環(huán)境,低成本,廣受益。新方法、高起點、好內容、優(yōu)服務、真環(huán)境、量積累、無意識、練語感。有了語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就會迅速提高。
    由于字數(shù)限制,請有興趣的朋友在我的博客查看全文:http://AmericanEnglish.life365.com
    或者 http://cryz2006.blog.sohu.com/
    謝謝您的耐心,請及時和我聯(lián)系: goodenglish2006@hotmail.com 短信發(fā)送:13522095796 。
    英語本身只是一種他國語言,它和漢語的本身功能沒有什么不同,只是英語已成為一種世界性語言。隨著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計算機內部的原程序代碼,各國互聯(lián)網(wǎng)的英語網(wǎng)頁都是用英語編寫的;世界貿易中的來往電子郵件、表格、單據(jù)、合同以及談判語言也都是英語。我國政府也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投入大量的資金引進語言外教。而這種引進耗資巨大,收效并不盡人意。
    很多專家學者談到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失?。ㄅ_灣的郎咸平、MIT的林家翹),所幸的是我國政府已在西北農村免除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學費。這時我們看到了發(fā)展普及教育的曙光。而我國的高等教育改革的現(xiàn)狀就是“教育大躍進”,合格師資嚴重不足,教育水平大幅下降。在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令人頭痛的科目就是英語,學生們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多,而見效慢;家長投入的金錢也是很多的?,F(xiàn)在已形成了一種學英語只有花很多錢才有可能學好的怪現(xiàn)象(但并不一定就學得好)。我可以將“貴族英語”變成“平民英語”。
    我們生活在浮躁的時代,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能快點兒學好安生立命的本領,快點兒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快點兒掙到大錢。我們無法靜下心來學習,更無法靜下心來思考。請問:你思考了嗎?你愿意思考嗎?你有思考的習慣嗎?我原以為符合人性的教學方法是大多數(shù)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我實在沒有料到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是如此根深蒂固。針對英語這一科目,不僅從病癥上發(fā)現(xiàn)病灶,而且也要拿出藥方。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會把如何降低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的學習方法介紹給大家。看完文章,再免費試聽,你就可以決定該如何學英語了。我不僅教你語言知識,而且教會你在沒有指導教師的情況下如何學習。學習沒有捷徑,但有方法。
    一、 我國現(xiàn)存?zhèn)鹘y(tǒng)英語教學法的誤區(qū)
    以下問題應采用逆向思維(也就是常理或現(xiàn)象是對的,所推斷出來的結果也肯定是對的、好的;但如果結果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前面的過程肯定出了差錯):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市場上英語學習資料層出不窮,外國留學生說中國擁有全世界的英語學習教材(美、英、加、澳、新),但學習效果(尤其是聽說能力)甚差。為什么卻沒有一種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呢?
    1. 將視聽材料偏重書面教學,忽略了根本的語言基礎(發(fā)音),并且過分依賴用我們的母語漢語去解釋。
    我們也知道很多關于英語學習的雜志刊登了許多如何提高學習英語效率的文章。為什么這么多論文,卻不能讓大多數(shù)平民百姓和他們的子女學好英語呢?因為大多數(shù)論文都是關于語言點知識的“小法”,而沒有談及其“大道”。更何況有很多所謂的專家學者濫竽充數(shù),東抄西拼寫了很多誤人子弟的廢話,而自己的語言綜合能力只有上帝和他自己知道?!疤煜挛恼乱淮蟪茨銜粫?!”這些所謂的學術論文后面的參考書目倒是不少,我的通俗文字可是沒有參考書目。如果有人敢吹自己的英語水平,就讓他給你講原版電影吧。至少我敢承認我能看得懂沒有字幕的美國電影,雖然很多長的句子也根本摸不找頭腦。英語只是一種語言工具,要學好它也因遵循學習我們的母語---漢語方法,也就是說應從聽說開始。這是合乎人性本能、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學習方法。
    為什么中國和美國的未受過高等教育的老百姓能看懂本國的電視節(jié)目,并用自己的母語進行交流?而學英語的中國人大部分都看不懂電視,更不用說用英語自如地交流。我們總是強調打好基礎,但實際上初學者根本沒有打好語音基礎,因為他們沒有好的語言教育環(huán)境。語音純正、語言綜合能力強的人不會去教基礎英語,而是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去大城市掙大錢了。學生們由于開始學發(fā)音大多是錯誤的,造成了不敢朗讀,只能看字母的排列組合順序,記單詞的效率就十分低了,因而失去了信心和興趣。
    有一種很可笑的現(xiàn)象在我們周圍發(fā)生。曾有一在美的博士后告訴我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他們研究生里有一位發(fā)音很糟糕的同學,并帶有很重的四川口音。他用英語講了一個seminar(學術交流研討會,一個人利用投影、幻燈等手段向同行講述自己的科研成果,然后回答同行所提的問題),無獨有偶,另一位四川學生說這是他聽英語seminar(每人都要講)中聽英語聽得明白的。后來,其他同學說他倆偏好帶有椒鹽的麻辣英語。那么,我們是否注意到我們中國人和中國人講英語還是很容易交流的呢?但和美國人交流就出現(xiàn)了很大的障礙。這是因為中國人彼此適應了雙方的口音(都不標準),由于語言的駕馭能力不嫻熟,只好用簡單而非地道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但美國人沒法模仿不正確的口音,表達得也很地道,這叫我們如何適應得了呢?但是,我們切不可忘記我們是在學習別人國家的語言,當然就不能按照我們的評判標準。
    人們都說漢語是世界上難學的語言,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外國留學生的漢語聽說能力都很強呢?因為漢語是圖形文字,漢語拼音是學習漢語的基本的工具,無論是查字典、記發(fā)音的筆記、朗讀都需要漢語拼音。所以他們的語音基礎在不知不覺中打得非常堅實。我們中國人也不敢隨便讀出我們不知道的字,望形生音往往讀成白字。
    2. 認為學英語只是為了閱讀,能讀懂英語文獻就行了。
    實際上科技英語只是普通英語的分支,它畢竟還是英語。如果連普通英語都不行,連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能力都不如,那直接跳入知識分子的水平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按照以上學習方法是沒有錯誤的結論反推,學習語言不一定需要聽說為基礎,閱讀和寫作學好了,按道理也算是“知識分子”了,但由于聽說不行,“知識分子”就變成聾啞殘疾人了。那么,也是否可以得出聾啞人學習語言要比正常人更有優(yōu)勢的結論,這是繼四大發(fā)明后的“第五大發(fā)明”?! 這是多么令人類感到荒唐和羞辱的結論?。?BR>    為什么新東方以及高考升學率高的中學可以出很多有針對性的復習資料?因為他們都是以全真的考題為藍本,輔以透徹的分析和針對性強的指導進行教學的。但是,我們學習英語的終極目的是運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并從交流中獲取信息。所以以應付各種考試為目的的教學方法是不能滿足這種要求的。等需要用到英語的綜合能力時也只好臨渴掘井。因此,學習聽說別人國家的語言也應該采用國外的全真材料。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和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的學習歷程證明了只有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下通過優(yōu)秀的教學指導才能事半功倍地學好外語。
    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的TEOFL/GRE考試分數(shù)很高,比印度、肯尼亞(官方語言是英語和當?shù)卣Z)、甚至比美國本科生的分數(shù)都高出很多,但是十有八九的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至少在第一年里無法在美國大學擔任助教的工作,其語言讓美國學生聽不懂。絕大多數(shù)人只好上0210(初級英語聽說),通過后才能上5910(高級英語聽說,助教資格)。所以,他們也不得不從TA(teaching assistant助教)轉成RA(research assistant,研究助理)。那么,博士畢業(yè)后的中國留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呢?實際上并不是,他們在技術層面上普遍要比印度學生好,比如發(fā)表文章多、實驗操作水平高,但由于語言交流能力不如印度人,中國留學生找工作的機會同印度人和肯尼亞人相比也大大減少了。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口語的重要性。
    這種現(xiàn)象是如何造成的呢?基礎不扎實,積重難返。我國小學、中學、大學英語師資水平不高,語音不準、不純、口語能力差。甚至二、三流的大學英語老師能流利地用純正英語授課的比重很少。老師水平不高又怎能教出高水平的學生呢?
    掌握知識是通過語言從不同的渠道積累大量的信息并加以沉淀的過程。所以,語言作為一種學習的工具應該發(fā)揮它的本身用途----運用語言獲取信息,并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言知識,而不是偏重詞性和語法的講解。我們在用中文談話和閱讀時,是決不會考慮到語法或詞性的。
    例如,打網(wǎng)球是為了娛樂健身,在未入門之前,憑自己看別人打,琢磨如何打,再去練習。有興趣有毅力苦練的人就會進步很快。反之,進步不大就會越來越失去對其的興趣,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網(wǎng)球。如果有專業(yè)教練,學習進程會達到事半功倍之效,興趣亦隨之與日俱增。所以,系統(tǒng)學習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大凡成年開始學習網(wǎng)球的人都沒有期望成為一名比賽型的專業(yè)選手,只是為了增加一種有趣的娛樂健身技能。學習英語也是一樣。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不會去想成為英語語言學家,而只是希望英語能成為工作生活中對外交往的工具。
    3. 語言環(huán)境不適當。
    孩子在學習母語時,如果父母總是以哄孩子的口氣用重復性音節(jié)來和孩子說話,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會進步緩慢;如果父母用大人的語言和孩子說話,效果則大不同了;當我們偶爾聽到孩子說出一些成年人的詞語時,我們也會欣喜地驚奇孩子的語言進步。而當成年人說出兒童不能理解的詞語時,成年人就需要用簡單的話來解釋較為復雜的詞語。孩子學說話的過程需要大人及周邊的語言環(huán)境,父母善于言談,給孩子一個好的語言環(huán)境,孩子也就能說會道,老三老四,象個“小大人”;在美國大城市的華人區(qū),很多不會英語的成年人由于沒有毅力學習,也沒有價廉物美的服務,無法有效地提高英語水平,從而懼怕和美國人交往,只生活在華人圈內,英語聽說能力根本沒有提高。我們國內學習英語的人大多數(shù)也缺乏毅力,害怕朗讀和聽說。
    在80年代以前,中國普通話的普及程度還不是很廣,很多地區(qū)的教師還采用地方方言授課。隨著我國政府大力推廣普通話和電視行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普通話已在全國普及。這也說明了語言環(huán)境的重要性,也印證了在運用語言中學習語言的方法,也就是說成年人也能在語音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因此,采用原版的英語視聽材料也會營造出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我本人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學聽的廣東話,在國內通過看美國原版片學的黑人口音??梢娔芊裼袡C會出國并不是主要的,我們有這些資源但卻在浪費。即便是有人提供了好的方法,但由于觀念和某些上層人物的利益和烏紗帽,(四六級考試可以收錢,各個考試委員會又很多官銜可以安排)就根本不敢去嘗試。
    4. 缺乏系統(tǒng)輔助訓練。
    學習語言不同于學習自然科學,如果能聽懂、說出較復雜的語言,簡單的也就不會有什么問題了。要想達到這個目的,系統(tǒng)的訓練是絕對必要的。為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練是不可缺少的。這種團隊模式將會不同于個人的獨立掙扎。集體的智慧、大家的力量,良好的服務,明顯的進步,自我激勵意識將會使你學習英語的興趣大增。
    我們在隨視聽教材學習過程中,往往只是達到了“假聽懂了”的效果。如,看完教材中的英文句子,然后再聽,覺得自己聽懂了(實際上只是用漢語理解了英語句子的意思,并在瞬時記住了英語句子的排列順序),大多數(shù)正在準備考試的學生采用這種方式;另一種有一定聽力基礎的人看著漢字字幕,能夠分辨出一些英語單詞,許多已從校園畢業(yè)的成年人希望從這種所謂的“寓教于樂”環(huán)境中提高自己的英語聽力;還有一種看著英文字幕看電視,主要是邊閱讀邊聽一些臺詞,海外的中國人大多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自身的英語聽力。但是,無論采用哪種方式,聽眾總不愿意暫停畫面去查字典,記在本子上以便以后能記住單詞,然后再繼續(xù)播放。
    我們看英文電視時,希望有兩個人一直陪在我們身邊,一個是能夠把電視中的快速英語用較慢而且清楚的語速重復出來,同時還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電視里原話的美國人,另一位就是詞匯量極大、英語水平高深的、隨時可以脫口而出告訴你英語單詞和句子的漢語意思的中國老師。這樣就可以比較輕松地在娛樂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了。這種無意識記憶的內容會長時間地停留在你的腦海中。但是,還會有你以前聽到過的,而這次還是聽不出來的句子。這時你就希望兩個指導教師能夠不厭其煩地再三重復。而且在以后的類似情況發(fā)生的時候,仍能得到及時的幫助。尤其是對那些我們都認識的單詞、連在一起卻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再經(jīng)過連讀后完全不知所云的短語幫助大。但是我們沒有誰能夠請得起這兩位高手(即便是不難找到這兩個人),而電視和迅猛發(fā)展的數(shù)字技術可以為我們提供價廉物美的服務。電視、廣播(同互聯(lián)網(wǎng)相比)可以傳播得更廣泛,成本更低廉。
    5. 中美語言教育體制的大差異就是,中國以灌輸結構框架信息為主,美國則偏重學生模仿和應用能力(直接教學法),雙方都無法達到量的快速有效積累,而優(yōu)質的指導性服務所提供的無意識學習環(huán)境會彌補其不足。教學方法不遵循人的學習本能。
    在漢語語言學習和交流過程中(在交流、運用中學習),我們可以把詞匯分為積極詞匯和消極詞匯。能夠在聽、說、讀、寫中運用自如的是積極詞匯,而只能聽、只能讀卻不能經(jīng)常脫口而出,在寫作的時候也不會用到的詞匯稱之為消極詞匯。那么,我們回頭看看大多數(shù)人的英語學習過程。大部分人只是記住了字母的排列順序和中文意思,在所謂的“閱讀”中可以把英語單詞理解成漢語意思,然后根據(jù)腦中瞬時記住的漢語意思去做題。根本不是看完一個句子或一段話就抓住了意思,我們通常還要回頭再分析一遍,直到理解了中文意思。這也就是說,我們所記住的詞匯竟連消極詞匯都算不上,那怎么又可能運用自如呢?
    我們的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從小學到大學,甚至到研究生、博士生都是這樣來教來學的。老師先領讀一遍生詞,然后開始分析語法,翻譯課文,多再領讀一遍課文。我們姑且不去評判教師的水平如何,發(fā)音是否標準。我們單看這個教學過程和掌握語言的要求有多少相關。我們強調聽、說、讀、寫是語言綜合應用的能力。有聽嗎?只是讀了一兩遍單詞,時間不過幾分鐘,所聽到的絕大部分是分析課文語法結構的漢語和把書本上的字符翻譯成的漢語。有說嗎?除了那幾分鐘照本宣科的朗讀(注意:那根本不是說),或者個別的好學生照著課本回答老師的提問,就沒有張嘴的機會了。有讀嗎?剛才談到老師先領讀一遍生詞,然后開始分析語法,翻譯課文,所謂的“閱讀”也只不過是把另一種語言的字符串變成漢語進行理解罷了。有寫嗎?這個答案我相信所有人的答案是一樣的---沒有,完全沒有!漢語作文課是在我們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語言的基礎上開設的課程。那么,做英語作業(yè)也就根本不是寫了。看看我們老師的教學過程吧,可悲?。】蓱z??!可我們的大多數(shù)老師和家長卻指責學生,唉!自己不刻苦,不愿意學,神仙也教不好??伤麄冊趺淳蜎]想一想,這些學生中很多人喜歡看帶有中文字幕的美國大片呢?其實我們絕大多數(shù)的老師和家長也是傳統(tǒng)英語教學法的受害者。否則他們又為什么那么著急呢?他們只不過希望我們成為受害者中的“幸存者”。那么受害者中的“幸存者”大多利用語言優(yōu)勢去大城市掙大錢了。
    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我們都強調其基礎的重要性,但在英語學習實際操作的大環(huán)境中,英語初學者無法達到這個目標。學習語言的基礎就是發(fā)音、詞匯和基本語法。對于英語初學者往往沒用機會面對高水平的合格英語教師,這種情況不僅發(fā)生在中小城市以及農村,而且在大城市的普通學校也很普遍。拿我們的漢語來說,小學生先學漢語拼音,然后認識簡單的字,并進行閱讀練習。一般來說,小學生看到字典里的字就可以正確讀出漢語拼音,如果課文沒有生字的話,就可以進行朗讀訓練。我們學習的是別人國家的語言,不可能以我們自己理解的正確性來教初學者。
    這就好比一個完全不懂英語的廣東人,連普通話都說得不標準,在美國教當?shù)孛绹苏f漢語,再由這個美國人教其他的美國人說普通話效果是一樣的。而許多小學生隨父母出國,用一年的時間內基本交流就無障礙了。大多數(shù)人把其成功的原因歸結于語言環(huán)境,但實際上對大都數(shù)成年人來說,在同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下,他們聽說能力的提高遠不及孩子;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成人與孩子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這是因為他們受漢語影響較少,辨音能力較強。學習一種語言本身是一種很人性化的過程,先聽后模仿,然后說出來。我們的教學目的說是測試綜合英語水平的考試,也就是聽、說、讀、寫,而我們的實際教學操作模式是:先看??而不是讀,先看單詞的字母排列順序和字母的中文意思,然后開始分析課文的語法結構,并強調它們轉換成母語來理解課文意思,在聽說讀的過程中,沒有偏重任何一項。其實,分析語法結構是為了更快地理解復雜的語言,它只不過是學習語言過程中的一種輔助工具,而根本不是目的。
    二、比傳統(tǒng)方法好的方法
    為什么說看電視學英語是好的方法?因為電視中的情節(jié)有趣,是美國社會的縮影,是美國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如果看電影、看電視沒有問題,那么聽說交流也就不會有問題了。那為什么現(xiàn)在的許多視聽節(jié)目或看電影學英語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呢?在后面關于現(xiàn)有的產品分析中將詳細解釋。語音應由Native speakers來教,中國教師只能起輔導作用(但這種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我們先要確定一個高標準,以美國的普通話為典范,正所謂“出高徒”。這就好比廣東人、福建人學普通話不是以當?shù)氐膸в袧夂竦胤娇谝舻慕處焷斫?,也不是以東北人或北京人的口音為標準,而是以廣播電臺、電視臺中的人為標準,并作為起始點開始學習。即便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模仿程度達不到完美,也會趨于標準,那么帶有上海口音和帶有四川口音的人也就能交流了。那種改革開放初期香港人說普通話的現(xiàn)象就會越來越少。那么,既然英語是別人國家的語言,當然是模仿native speakers了。從電視節(jié)目當中我們可以聽到很多不同的“美籍教師”(native speakers)的語言、口音,而且詞匯量、句型的運用量也非常大。加上系統(tǒng)地服務性指導,肯定會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兒童接受語言教育的基本起點是聽說,無論在任何語言的教育中。他們是一張未受過污染的白紙,沒有養(yǎng)成根深蒂固的壞習慣,他們的年齡還處在學習語言的佳年齡(5至12歲),他們可以聽到成年人分辨不出來的音素,更容易沉浸在寓教于樂的環(huán)境中。這也就是為什么孩子學習樂器和音樂越早越好,為什么絕大多數(shù)人能夠意識學習音樂時機的重要性卻不能以同樣的思維方式去思考現(xiàn)在英語學習的誤區(qū)何在呢? 現(xiàn)在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聽說比閱讀困難,導致學生學習英語只能應付考試,而無法在日常應用中發(fā)揮語言的交流功能,這就是教學方法上的失誤,是違背人的天性、本末倒置的做法。完全母語化的教學方式,應以英語原版資料為教學資料,重視聽說和運用。對于兒童的英語教學,可用趣味卡通片為教材,使學生有興趣主動參與學習,主動模仿學習,培養(yǎng)聽說的習慣。同時,輔以好老師的講解,更加有利于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初到國外的中國兒童,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與當?shù)氐男∨笥呀涣鳎浣涣鞯某晒Φ睦訛槲覀兊挠⒄Z學習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實踐佐證。兒童的語言模仿能力非常強,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可以很快地適應。因此學習英語,對于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應予以充分認識并加以運用。對于現(xiàn)有的英語卡通節(jié)目的再加工,需要有高水平的老師細心發(fā)掘,充分利用資料,讓學生可以在感興趣的前提下,以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高效率地學習,名符其實地寓教于樂。
    三、現(xiàn)狀理性分析:
    記?。毫康挠行Хe累(感覺得到的進步)是提高我們興趣、激勵我們斗志的關鍵因素。
    我們來看看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的節(jié)目是否能算得上很好的語言環(huán)境。CCTV9的內容大多是對外宣傳中國的當今形勢,目的以宣傳為主,新聞內容都是國內媒體已經(jīng)播報過的,民俗文化也是中國人所了解的。我本人就先對枯燥內容已經(jīng)不感興趣了,如何能堅持看下去?況且,播音員的口音也是眾多,無法選擇模仿,對初學者更是誤導了。前幾天居然聽到美國黑人在CCTV9播報英語新聞,我并不是有種族歧視的偏見。問題是他的黑人口音太嚴重,別說中國人學不來,就是美國非黑人人種大多數(shù)也學不來。美國的新聞播音員都是以美國北方口音為標準,無論是白人、黑人、亞裔、拉美、西班牙裔或是印第安人。當然,黑人英語在十幾年或幾十年后有可能會形成自己的語音體系成為一種支流。而且節(jié)目沒有相應的英語字幕,對于初、中級水平的人幾乎沒有什么幫助。而收費數(shù)字電視HBO、National Geography中的中文字幕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聽力,使我們感覺上聽懂了,對學習英語聽說有害而無利。如果是英語字幕,我們聽不懂還可以進行快速閱讀訓練。
    我們在浪費?。?!我們在我們在浪費時間、我們在浪費金錢,我們在浪費智力。。
    為什么現(xiàn)有的電視英語教學節(jié)目不能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語言的終極目的是運用。絕大多數(shù)節(jié)目是為初學者所制作的,對話內容都是為了對話而對話,對中、高級水平的人來說學不到什么新內容。講解的人即便是外籍教師,其語速也是為了中國學生放得不能再慢了,結果到看電視還是不行。更何況是中國老師的中文講解居多。
    為什么有很多電視英語教材大多是“曇花一現(xiàn)”,不能使不同的英語學習者一直采用這種教材呢?作為一個語言體系,它的發(fā)展和變化應該是很小的,多只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增加一些新的詞匯。況且,英語教學體系也是十分完善的,那為什么總是有不同的“新方法”層出不窮呢?而卻沒有哪一種教材能讓大多數(shù)人全面掌握英語呢?因為它們都忽視了量的有效積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質量。沒有一定數(shù)量的積累,就不可能達到質的飛躍。我們雖然常說這個詞,但我們卻沒有經(jīng)常注意到它的重要性。大多數(shù)人無法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進行無意識記憶和無意識學習。
    為什么很多雙語私立學校、口語培訓班并不能讓大多數(shù)學生達到雙語運用自如呢?雙語教學的效果也是參差不齊。其實直接教學法并不稀奇,也不是好的。由于這些培訓班請了很多外籍教師,但他們在本國是否是個好教師的資格就無從考證了。因為要減少投入,追逐利潤,就會造成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方法不當,語言環(huán)境不夠。關鍵是這類學校也不是普通敢問津、老百姓的子女能上得起的。雙語教學是世界發(fā)展趨勢,發(fā)達非英語國家對于本科以上的學位都有雙語教學。我有不少朋友轉學去瑞士、挪威、法國、德國讀博士或博士后,他們都用英語交流。那么,我國要達到這種環(huán)境還需要多少年呢?
    為什么有那么多的電子產品無法讓我們的英語綜合能力迅速提高呢?有誰見到中國人對話、看電視、讀書會經(jīng)常查字典呢?查字典是重復勞動中低級的環(huán)節(jié),象information這個單詞你查、我查、美國人查、其它國家的人查都是“信息”的意思。而象take這樣簡單的詞, 我們查出來的用法有一長條,花很長時間對照上下文也未必能夠找到正確的意思。學習到一定的量,就會產生語感,也就知道以后如何用了。我們難道不應該避免這種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嗎?如果利用某些電子產品的學習效果象廣告中所宣傳的那樣,也就說明可以制作出其他標準化的產品(是可以,但不是這些產品),也就不需要人去教了。
    綜上所述,大多數(shù)教材都講究循序漸進,為了對話而對話,為了學習而學習,所以普遍內容重復太多,內容枯燥,講解還是多以中國老師的漢語為主。這并沒有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在反復的刺激下進行無意識地學習。
    四、學習英語語言的基礎
    那么,學習英語語言的基礎有哪些呢?1、音標2、語音3、單詞4、基本語法。然后就可以開始聽美國人(native speakers)講了,就可以開始模仿,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英語。在學習和交流過程中不斷糾正自己的語音,擴大詞匯量,培養(yǎng)語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是需要質與量有效的積累來培養(yǎng)的。光有質,發(fā)音好、語調好、語法清楚,而詞匯量太少、聽得少、掌握句型少,也不可能很自如地運用英語;光有量,詞匯量(見面熟)很大、看得很多、做語法題多,語音語調太差、口誤和語法錯誤很多,照樣無法交流。
    語法并不是很難:(狀),+主(代,短)+(助be)+(副)+動+(形)+名(代;短)+(狀).(適用各種句型,短語也可是從句的位置)重要的是助動詞、動詞短語和介詞短語。這種觀念是以漢字結構的變化原理為基礎(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如鷹字,既有半包圍、左右和上下結構。
    問句:疑+助+主+動+其他?(主、助變位就可變成從句)
    教視聽課從一開始就不應以漢語解釋為主,而是要將難的、長的句子由美國人用簡單的、短的英語句子來解釋。這樣才能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言,才能有一個有效的語言環(huán)境。
    其實,口語所運用的語法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可以把我們平常說的日常漢語句子分析一下,看是否有很難的語法現(xiàn)象。音標和語音可以通過美國人的講課不斷完善,音標是運用在語音練習中的。單詞則是句子和文章的基礎。語法只是學習語言的工具,口語所用的語法很簡單,能知道基本的四種時態(tài):過去、現(xiàn)在、將來、完成,動詞、介詞和簡單的從句就夠了。我們在運用中文時,也不會考慮對方講的話和“焦點訪談”會出什么樣的題目,我們看小說或雜志也不會有題需要我們來做。我們都是通過運用語言來學習語言,拓寬我們的知識面,提高我們的認知能力,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觀點。
    湖北省武漢市(《楚天都市報》)有記者把去年的英語高考題讓母語是英語的留學生和外教來做,高的只有120多分,低的不過80分;另有好事的記者把高考的語文試卷給作家和中文系的教授做,所得結果也基本相同。那么,我們大家難道不應該思考一下,這種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光學好發(fā)音,看電視節(jié)目就能很快地學好英語嗎?也不盡然,因為英語是外語,我們沒有母語的學習環(huán)境(父母,朋友,電視,書籍,交流機會), 所以就更需要系統(tǒng)的學習。詞根和前后綴從一開始就要系統(tǒng)地、反復地學習,就像漢語中的偏旁和部首,所以全面系統(tǒng)的服務就更顯得重要。
    我之所以強調學習語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是為了闡明簡單而卻被那些專家學者所忽略的基礎環(huán)節(jié)。語言練習過程中的重復性與多樣性是基于單一而純正的語音體系。
    同種語言的方言適應能力是基于語感的形成。我們知道北方人適應方言的能力較差于南方人,這是因為北方人的語音體系的差異較南方人小,因而北方人的口音改變不大。學習英語也應選擇一種類似的語音體系,現(xiàn)在美語流行(由于文化傳播)。只有具備了基本的語言能力和語感才能多聽各種方言練習適應能力。正確的、單一、純正的語音體系會直接影響到語言學習者的學習進程。北京話、山東話、上海話、廣東話、四川話都有自己的口音,但終究其所,各自都是標準單一的語音體系。試設想一個沒有分辨能力的孩子在混雜的環(huán)境下能學好那種方言呢?何況說這些方言的人大多是結巴、啞巴。我們的初級英語教學便是如此。
    初學語音的標準與否會直接影響到聽力的進展。因為成年人的耳朵已沒有那么靈敏去分辨各種音素。這也就是我們?yōu)槭裁床荒茉跓o系統(tǒng)訓練和學習的情況下學習法語和德語,因為我們根本無法辨別它們基本的語音音素。
    還有一種學習誤區(qū),那就是聽歌學英語。劉德華的國語并不標準,而他的國語歌很標準;我的普通話很標準,但唱歌跑調,所以很難聽;韓國88年漢城奧運會的四人組“Hand in Hand”唱得很好,但他們的口語發(fā)音帶有很重的口音。
    另外一種錯誤的借口更加證明了我的觀點是正確的。那就是:語音是教授外語的初起點,外國人學漢語都是中國人教,而我們的啟蒙英語不可能請那么多外教。所以我說,原版影視是好的“寓教于樂”的教材,而不是只是帶有中文字幕的原版大片。我本人是在美國通過看粵語片學的廣東話,當然前提是我已掌握了漢語。所以電化教學是減少重復勞動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這里可以打一個比方。前面有一條很寬的河,大多數(shù)人不知如何渡過去。于是乎,不諳水性的人們就見到了五花八門的雅思自由泳短期培訓班、BEC蛙泳速成培訓班、美語蝶泳瘋狂班、CET4索道過河證書、CET6纜車過河證書等等。有很多人化了本錢過去了,“看,這是我的索道過河證書!”。那邊的人說你的工作是還要過去再過來,這不就傻眼了!殊不知,很多人下水多年,在澡盆、水池或河邊呆過,在陸地上也練習過動作,多少有些狗刨的能力?!芭R淵羨魚”,未經(jīng)實戰(zhàn),畏難情緒、緊張情緒就產生了。其實對水的熟悉是重要的,學會了憋氣,用口呼吸,仰面自救就行了。等有人告訴你為什么不拿根竹竿探路過河,你會怎么想?等你過了河而且還能趟回來,兩岸的交流就沒那么難了。如果前面是江海,你的竹竿告訴你以前的那點兒本事是過不去的。你還是要學各種泳姿。大多數(shù)人面對的只是河,但都沒有學會憋氣。
    五、如何學好語音(漢語和英語語音的區(qū)別)
    一、首先我們應當知道美語發(fā)音和漢語拼音的主要的區(qū)別。漢語里沒有以聲母結尾的音,而英語以輔音結尾的音后面沒有尾音。因為漢語中波頗摸?ubo,po,mo,fo, de, te, ne, le, 都有尾音,所以中國人會習慣性地加上尾音。
    二、英語中的雙元音強調口型的滑動,漢語拼音發(fā)聲中則沒有這個過程,單音節(jié)發(fā)聲成了字。這就造成大多數(shù)中國人英語雙元音發(fā)音不到位。
    三、英語中重音的重要性就如同漢語拼音中的四聲,重音發(fā)錯位置比音素發(fā)不準更令人困惑。因為中國人已經(jīng)習慣發(fā)雙音詞或四音詞,重音放在第一個音節(jié)上,對英語音節(jié)的連貫性,尤其是重音前有弱化音和次重音完全沒有感覺。
    四、由于漢語里全是以韻母結尾、沒有以聲母結尾的音,我們習慣發(fā)雙音詞,字與字之間也就不存在英語中的失去爆破和連讀。
    五、漢語的音節(jié)的長度基本是相同的(沒長元音),而英語由于元音的長度和重音所決定,節(jié)奏、語調和漢語就不同。如:homework, ho---me..wor----k 漢語:houmuwoke.
    漢語拼音中的很多音素同英語音標很相似,但絕不是一樣。因此給人們造成學習音標很簡單的錯覺,也就根本沒有意識到音標的重要性。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沒有老師愿意花很多時間去糾正學生很不標準的發(fā)音,因為考試的成績?yōu)橹匾?,所以課堂講課只有詞匯(也很少)、語法結構和翻譯理解。這就造成了大多數(shù)人學不好英語的積重難返的局面。
    例如:
    I really like to have a dinner with you this evening, but I have to finish my homework first.
    多數(shù)初學者會讀成:
    I really ---like-呃 to--- have a dinner--- with --- you this -- evening, but-呃 I have-呃 to ---finish伊--- my--- homework. first.
    Like to 應失去爆破 with you 和this evening 應有連讀, but I 也是連讀have to & homework first是失去爆破。而have a 這種連讀對中國人沒有問題。由于沒有語感、音節(jié)之間的不連貫、音素不標準,所以中國人讀出來的與美國人的發(fā)音大相徑庭。而且我們還不知道錯在哪兒。
    刻苦模仿是必要的,但當有老師時我們似乎還能發(fā)出比較正確的音。下了課,當我們自己跟著錄音模仿時就不一定正確了,如果此時還非常刻苦地練習,就會造成南轅北轍的結果。因為成年人的聽力出現(xiàn)了偏差,而舌頭和口型也不一定能保持正確的位置。我們的母語---漢語的發(fā)音習慣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我們的英語發(fā)音。漢語拼音中有很多同英語相似的音,但絕不是相同的音。我們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舌頭和美國人的舌頭,所以用漢語拼音進行輔助發(fā)音練習的方法會使初學者更容易控制舌頭和掌握要領,并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毛病所在。由于本人有對外漢語的教學經(jīng)歷,我把漢語拼音和國際音標進行了全面比較,總結出漢語拼音輔助發(fā)聲法。
    例如,road中的r, 許多初學者會發(fā)成“肉的”,而不是r, 應先發(fā)豬roa, 而不是豬肉,后加上d, 而不是“的”;又如:[i:], 漢語的衣服,yifu, 英語則是[i:fu],而短音[i]就變成[ifu],去掉尾音就是英語if。大多數(shù)的英語詞匯都是根據(jù)語音學規(guī)則構成。再例如,區(qū)別ei和ie的拼寫。一、當讀音是[i:]時,寫成ie(在c之后的情況除外,在c之后寫成ei)。Niece, relief thief, believe, pierce chief, wield, yield, field, grief; 在c之后寫成ei:receive, ceiling conceive, deceive, conceit;二、當讀音不是[i:]時寫成ei: eight, neighbor, vein, foreign, sleigh, stein, height, heir, feign deign, weigh, reign。
    我在教對外漢語時用到過輔助發(fā)音訓練法,到美國后才進行兩種語音的辨析。如果語音基礎好了,學員從字典里看到單詞的音標就發(fā)出和美國人同樣的音,模仿語調也就相應地容易了。也就不會造成雞樂死(jealous,嫉妒) 麥兒挺破的(melting pot,大熔爐)的現(xiàn)象了。那么直接請美國人教語音是不是好呢?當然不一定是,第一,我們選的美國人的口音是否標準,第二,美國人是否擅長教學,第三,美國人是否懂得英語和漢語的區(qū)別。這就好比隨便讓一個不懂教學不會英語的中國人到美國教漢語一樣。中國人教語音的優(yōu)勢是擅長兩種語言,但絕不可只讓中國人來教。
    當然,語音訓練是不能靠紙上談兵的,必須實際演示。
    六、現(xiàn)有方法的比較
    中國已有的英文教學節(jié)目:(主要不足是忽視語音基礎,個人獨立奮斗,重復勞動,偏重書面文字理解,沒有導讀訓練,學習量少,初中級內容無法為雙語教學奠定基礎,且教材重復)
    節(jié)目名稱 所屬單位 主要內容 特色 缺陷
    生活英語大家說 北京7套 簡單情景對話 教慣用句型 過于簡單,未強調對話整體連貫性
    英語書場 中教考試在線 朗讀童話故事 中英講解聽力 內容單一,無畫面,語音不純正,講解傳統(tǒng)
    愛戴酷英語 上海東方綜藝 簡單慣用句型 美語加美女 方法業(yè)余,內容簡單,忽視對話整體連貫性
    原版電影 中央6套 帶中文字幕的原版電影 以娛樂為主,學習為輔 只配中文字幕,影響聽力練習,無講解
    動感英語 中央6套 美語俚語、歌曲 15分鐘介紹四條短語,講一首歌詞 講解過細,節(jié)奏較慢,未強調對話整體連貫性,
    英語頻道 中央9套 對外新聞、傳統(tǒng)文化、訪談 用英語介紹本土文化(新聞、民俗、訪談) 無英文字幕,英式英語,含英語文化背景少,內容枯燥,只能作為泛聽
    瘋狂英語視聽雜志 李陽 綜合內容 強調大聲吼,內容繁雜,英漢對照 聽力教材偏重書面理解,無視覺畫面,
    走遍美國 美國 情景對話劇 初中級綜合情景對話教學片 制作成本高,模擬情景,內容缺乏娛樂性,
    大山英語 加拿大 情景對話劇 內容、手法同上 用名人做廣告,自己水平高,教學法并無新創(chuàng)意
    留學世界道場) 浙江教育 以雅斯、托福應試 由教師講解應試題,偏重筆試 此欄目偏重筆試,對聽說有一定的幫助
    Best class 浙江教育 課堂情景教學 外教小班教學錄像(5人)選擇主題,上課討論、表演 漢語字幕,優(yōu)秀學生,模擬課堂,不適合初學,程度高學不到東西
    看電影學英語 青年學苑 情景教學 電影片斷,選擇語言點講解 內容不吸引人,講解語言點少,對話只是片斷,
    開口ABC 青年學苑 情景教學 外教說,學生模仿,主持人分析(3人)選擇主題,表演 在學習了一定的量,這種實戰(zhàn)演練時很可取的,但要以英文為主。
    大山好記星 加拿大 電子發(fā)聲字典 增加了句型朗讀 同類產品多,文曲星,快譯通,發(fā)音失真,售價高
    E百分 吳大維做廣告 電子發(fā)聲課本 中小學家教 應試目標,內容簡單,零售價高
    一筆通 不詳 利用條形碼、微型掃描儀 將條形碼附在段落文字旁,掃描課文單詞 應試目標,內容簡單,零售價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薄ⅰ案母锏哪懽釉俅笠恍?,步子再快一些。”不是晦澀難懂,這類深入淺出的道理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我也希望我這篇口語化的文章能夠引起大多數(shù)人的思考,也希望眾多的專家學者提出質疑,以達到完善這個項目的目的。
    謝謝您的耐心,請及時和我聯(lián)系: wuhong65@163.com短信發(fā)送:13522095796 。
    作者簡歷:做過中學教師、大學外事辦翻譯、對外漢語教師、英文導游、業(yè)余主持人、留學生、汽車銷售員、銷售經(jīng)理、電子商務、海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