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春天晴朗的早晨,我從窗口可以看到日內(nèi)瓦湖。我的住所位于湖畔的斜坡上,隔著湖水可以看到染雪的群峰和對岸平緩的丘陵。
近處岸邊的樹林,在春天的微風中林木擺動著樹梢,清晨的湖水閃著暖暖的紅光,湖水清澈,白云橫曳在群峰的腰間紋絲不動,從窗口看著湖變幻無窮的景象,真是永遠看不夠。日內(nèi)瓦湖此刻離我這樣近,在我生命的旅程中還未曾有一片湖和我如此親近。
湖畔疏疏落落地有幾幢樓紅瓦白墻,間隔著花園,十分幽靜,常常在夜色昏沉之時,或星斗滿天,或夜雨瀟瀟,有悠揚的笛聲傳來,這斷斷續(xù)續(xù)的長笛聲,是從鄰近那座高樓的某個窗口里飄出來的。常常聽到的便是那熟悉的舒柏特的《冬日旅程》。雖然有時一曲未終,那感傷而憂郁的笛聲,對于我這羈旅中的游子,就好中忍聞聽的哀音,更添幾分思鄉(xiāng)的愁緒。有時的時候,我很希望見到這高樓吹笛者:為何他總是吹著這樣憂傷的曲子?
我常在下課閑暇之作,倚著窗口,偶爾也能見到花園中,有位年輕的亞洲女子,在花壇中忙碌的身影,但因我是初來乍到,對于新鄰居不敢隨便打招呼:我不能肯定她是哪國的人。
這天早上,我急匆匆地走進小鎮(zhèn)一家越南人開的雜貨店,想帶些食品回家去。這小店在鎮(zhèn)上頗有名氣,專營東南亞風味的食品和特產(chǎn),從考究昂貴販泰國調(diào)味品到中國的春卷、燒麥,五花八門,真是應(yīng)有盡有,只是價格貴得驚人,據(jù)老板說都是用飛機空運來的,難免要貴。我原先不知這店,還是在香港女同學(xué)指點之下,我才慕名而來。遠遠望見那大紅燈籠高高掛在門口,櫥窗貼得花得胡哨,想來就是那小店了。推開門鈴叮當?shù)牟AчT,就見那個亞洲女子,三十左右,剪著齊耳的短發(fā),正站在柜臺后面,白白凈凈的,文質(zhì)彬彬,架著一副近視眼鏡,圍著套裙,很可笑的模樣,正望著街道發(fā)愣。一見我,她微微地笑了,柔聲細氣地用法語問我要買什么東西?我卻固執(zhí)而調(diào)皮地盯著她的臉,用中文問道:
“你是中國人么?”
沒想到一句話,好就笑了起來,揚起細細的雙眉:“我叫于玲,是從北京來的,你怎么知道呢?”
“只要一看你穿的這衣服、鞋子,我就猜個八九不離十了!”
“彼此彼此呢!”兩個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來一年多了,我那口子在這里已經(jīng)三年了,他是在洛桑藝術(shù)學(xué)院學(xué)習(xí)作曲的,我原來也是學(xué)音樂的,現(xiàn)在可不行了,法語不過關(guān),只好先念一年的法語班,以后能不能念音樂,還不知道呢!”她兩眼茫茫然地盯著街道,輕輕嘆口氣。
“真可惜,把專業(yè)放棄了!”
“混吧!這年頭,顧不了許多,前兩天我媽來信說:”嚇,你的照片我看了,怎么滿臉的皺紋?一年時間,變得這么嚇人!'我回信說:“沒死就算不錯了,還說什么皺紋呢?'”
我們不知是悲還是喜地笑了起來。
我告辭時,把地址留給她,才記起告訴她,我是她的鄰居。
“這太棒了!以后我就有個人說話聊天了!在這里找個中國人說話都不容易呢!越南、新加坡人倒是有,可都不大愛搭理我們,只要一聽說是中國大陸來的,立馬臉色就變了?!?BR> “她們是嫌我們窮呢,可是我們從來沒想向他們要一分錢,怕什么?”我冷笑一聲。
“明天晚上來我家吃晚飯吧!”她的熱情不容推脫,倒令我又吃驚又感動,來瑞士兩個月了,中國學(xué)生的小氣,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法郎掰成幾瓣花,不是新鮮事,難得她這樣慷慨大方,一見如故!
“一頓飯,哪里就吃窮了,反正是窮了,也不差這一頓飯!又不是山珍海味請你,家常便飯,聊聊天,一定來!”
于玲的家是在一座舊式的建筑物里,沒有電梯,黑色大木門,沉重厚實。樓梯扶手年深月久,光滑油膩。她的寓所還不算擠:兩大間,一間做臥室,一間做創(chuàng)作室,廚房還有飯廳。小衛(wèi)生間是改造過了,加上個蓬蓬頭便可淋浴。一切都是因陋就簡,她也很滿意了。
“你的音樂家先生一個人漂泊海外是什么滋味???”我笑著打趣她?!皠e提多慘了!打從娘胎出來還沒受過這樣的苦呢!簡直是脫胎換骨!他在家時也是一個嬌生慣養(yǎng)的寶貝疙瘩。你簡直不能想象他所吃過的苦!我來瑞士時,他到機場接我,黑頭黑臉像個土匪,簡直換了個人!”
“他剛來瑞士時也是一句法語都不會,什么工都干不了,人家不要聾子啞巴!幸好我們的朋友西蒙有個朋友是農(nóng)場主,在山上有大片的葡萄園,就叫凌青去葡萄園干活,什么法語都不用,肯賣力氣就行。你想想看彈鋼琴的尖尖十指,抓著牛糞給葡萄上肥料。他一個人蹲在高高的山頂上,對著異國的天空和太陽,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場,沒人看見,哭完了再好好地干活吧,為了生存必須這樣!理想歸理想,生存歸生存?!?BR> 于玲平靜地敘述著,表情冷漠而嚴峻。
聊著天,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凌青還未回來,于玲就帶我到工作室看看,大房間里空蕩蕩的,靠窗一架舊鋼琴,樂譜架子,墻上掛著一幅大油畫,涂得黑乎乎的,占了半個墻壁,黑色的漩渦像是狂暴心靈的火焰,一個赤*的女人模糊的身形正沉入黑色的漩渦中……
“凌青欣賞這幅畫了,是他朋友送的,我可不喜歡它,亂涂一氣,什么現(xiàn)代派?莫名其妙的東西!”
我忽然發(fā)現(xiàn)墻角的小桌上放著一把锃亮的長笛:“你就是高樓吹笛者?!”
“???”她莫名其妙地看著我。
于是我就說起了夜晚的笛聲,《冬日旅程》等等。
“那都是心情郁悶時,擺弄兩下呢!”她神情郁郁地低聲說。
天色不早了,我們趕緊洗菜切菜,四個電爐盤同時打開:熬湯的熬湯、妙菜的炒菜,不一會兒飯菜就上了桌,只等凌青回來就開飯了。那都是一些經(jīng)濟菜:妙蛋、蘑菇雞腿湯。瑞士的雞很多又便宜,看來她是個精明的家庭主婦,干活手腳利索,日子過得細。
“這全都是練出來的,在北京時是個大小姐,什么事都不管,現(xiàn)在可不同了?!彼χf。
樓著里有了腳步聲,掛鐘敲了七下。凌青回來了,他很感意外地見到我,彼此寒暄介紹一番。
他是個細高挑,長頭發(fā)披在肩上,的確是個“頹廢派”。他總是神經(jīng)質(zhì)地瞇著眼,說話也是飛快。吃飯的時候,我注意到靈巧的手指有著神經(jīng)質(zhì)般的迅速動作,并且不停地把披在臉上的長發(fā)掠到腦后。他的眼光機敏而且銳利。
在席間我們很自然地談?wù)摰搅怂囆g(shù)的話題,他認為當代中國的藝術(shù)風格、潮流,都在而且必須向西方現(xiàn)代派風格的藝術(shù)思潮看齊、融合,才能產(chǎn)生新的有價值的東西。對這偏激的觀點,我表示異議,我認為:只有民族的東西,才是世界的東西,假如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失去自己原有的文化和風格,都統(tǒng)一在一個現(xiàn)代化模式里,這世界不太單調(diào)乏味了嗎?
我的觀點激怒了他,他很不客氣的嘲諷說:“我不明白為什么那些所謂的中國藝術(shù)家都跑到西方社會來,大談什么民族主義?真可笑!我看笨蛋一個!不配生活在西方?早該滾回中國去!”
這場唇槍舌劍的辯論,幾乎進行了兩個多小時。
晚餐在很不愉快的氣氛中結(jié)束了,這個結(jié)果令我意外,我很抱歉地告辭了。
于玲滿臉歉意地送我到了門口:“你倆都太認真了,我從來不和他做這種辯論,由他胡說去,你別介意!”她溫和地笑著小聲說。
第二天晚上,于玲來參觀我的房子,“真不錯,還有單人沙發(fā)、地毯,不像我那木板地,咯吱咯吱叫,好運氣!怎么租到這樣好的房子?”
“那是我新認識的西班牙女朋友幫忙找的。我們是在公共汽車站等車時,閑聊天認識的。好漂亮的西班牙女郎!要不是她熱心相助,這會兒恐怕我要住到大街上去了!”
“怎么一回事?”
“我剛來這里時,是學(xué)校幫我租下的房子。在山上有一大片葡萄園,風景也不錯,剛住了兩個星期,女房東就要我搬家了,說是要收回房子借給法國來的朋友??!”
“你當初怎么不定合同就搬進去呢?”
“定了合同又怎么樣?她要是不愛租給你,日子能好過么?她是怕我找不到工作,付不起房租,趕又趕不走,只好對學(xué)校撒謊,害得我心急火燎地要在兩周內(nèi)找房子,她限我一個月內(nèi)搬走。求助學(xué)校,好幾家房東一聽是中國學(xué)生都不愿租,窮國小民到哪里都受歧視,我們何曾少付一法郎的房租呢,怕得這么厲害!”我越說越火,簡直忘不了那一周內(nèi),我凄凄惶惶,到處打電話求人幫忙找房子,學(xué)校后無能為力,也不管了,甚至叫我到教室去問問肯不肯大發(fā)慈悲,調(diào)個房間給我,我可不愿意做到那樣可悲的地步,幸好還有古道熱腸的女朋友。
“我只要一想起那個臉色灰暗、滿頭金發(fā)披散得像疲憊的母獅子的女房東,我心里又厭惡又可憐她?!?BR> “可憐她?”
“她十八歲念大學(xué)時,愛上了自己的老師,這個大她十五歲的英俊男人把她給迷住了,她懷孕后只好退學(xué)結(jié)了婚。十八年后,已經(jīng)生了三個女兒了,丈夫又另有新歡,和她離了婚。他現(xiàn)在的妻子年輕漂亮,只比大女兒年長兩歲。兩個大點的女兒跟著父親,她們二十歲的繼母住在日內(nèi)瓦。她自己和七歲的小女兒艾艾怨怨,在洛桑過著凄涼孤寂的日子……”
“我看她不見得孤寂,離婚了,一定還有情人、男朋友,在這里是很普遍的事,瑞士離婚率是三比一,大多數(shù)年輕人對婚姻感到恐懼,認為還是同居好,少許多麻煩,有的孩子都十幾歲了,父母是還是同居關(guān)系呢!”
“對!就是可憐了孩子!她那個小女兒長得人高馬大,天生小美人胚子,可就是脾氣太古怪了,她簡直不能容忍母親和別人多說幾句話,只要她媽媽跟我聊天久了,她就又吵又鬧,對我大瞪白眼,很有意思?!?BR> 每次我要是和女房東談起她小女兒的將來,她總是淚眼汪汪,看來她非常擔心再失去小女兒,兩個女兒很少來看她,而對自己風流倜儻的父親很崇拜,真令人費解。這可憐的女人令我又可憐又厭惡,她拿了一條用了十幾年的羽絨被給我睡,那被子其實只剩下薄薄的床套,里面沒有幾根羽毛了,凍得我一夜直打哆嗦,天不亮,就起床打開行李包,幸好自己帶了一床厚毛毯。而每天早上,她總是假惺惺地問我晚上睡得暖和么?
“她是個虛偽的女人,陰陽怪氣的,每次周末晚上,打扮一新去約會,卻總是不承認。其實我并不感興趣她的私事?!?BR> “現(xiàn)在小房東還好吧?”于玲感興趣地問。
“似乎也很怪,我剛搬來時,發(fā)現(xiàn)電話上了鎖,問她為什么,她說我的房租不包括電話費,要打電話上街用公用電話。我又氣又好笑:”那樣多不方便,我還是另外多付一些電話費吧!'她才放心地開了鎖!“
“這真是太過分了,聽都沒聽說過!”
“是啊,小小年紀算盤這樣精,聽她自己說每周末給父親打掃商場,也要付工資的?!?BR> “這不奇怪,西方社會就如此,人情關(guān)系很淡,金錢上一是一,二是二,孩子,十八歲了就自己獨立門戶……”
我感慨地說:“這就是所謂的'文化震驚'吧。我這個初來乍到的東方人,很不習(xí)慣!”
“慢慢就會習(xí)慣的?!庇诹嵊脑沟貒@口氣:“我也總覺得我和凌青已經(jīng)是生活在兩個劇目里,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下子無法合在同一出戲里,他先出國三年,變化太多了,太多了?!?BR> 我呆望著她,她避開了我的目光,我不好多問。
那天晚上我們談了很久。她說自打來瑞士后,很久沒有這么暢快地說話了?!爸袊鴮W(xué)生一到了國外,立馬就成了騙子:有了工作都說還沒找到;打兩份工,工資高、房子便宜全部保密,生怕別人眼紅,惹事生非。也難怪,生存競爭吧!就一碗飯,別人拿吃了,自己就沒得吃。你以后對別人也得多個心眼,說話保留一點。”臨走時,她笑瞇瞇地好意叮嚀我,另外加上一句:“找工作,可要積極點,硬著頭皮也要上,在這里,全靠自己啦!”
我非常感謝地“照單接收”她的指導(dǎo)。
的確,凡事全得靠自己,我孤身一人在異國他鄉(xiāng),不靠自己靠誰呢?
第二天一早,我一狠心花了十法郎,買來了當?shù)厮袌蠹?,把廣告欄看了個遍。我在北京外語學(xué)院,補了三個月的法語,這會兒全派上了用場,終于找到了一則很適合我的情況的廣告:一家賓館要招收年輕的服務(wù)員……
我興沖沖地買了四法郎的火車票,直奔四十公里外的小鎮(zhèn)里雍去面試。
里雍小鎮(zhèn)非常古雅,鵝卵石鋪的窄窄的小街,彎彎曲曲,兩旁里幽靜的小店,古老的風燈掛在斑駁的墻壁上,小小的教堂,古堡式的建筑,也年深月久了。
像許多旅館一樣,我要找的那家旅館也坐落在美麗的湖畔,游客在露天酒吧里悠閑地一邊喝咖啡,一邊欣賞著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
我羨慕地遠遠望著他們:這些幸福都不屬于我。
近處岸邊的樹林,在春天的微風中林木擺動著樹梢,清晨的湖水閃著暖暖的紅光,湖水清澈,白云橫曳在群峰的腰間紋絲不動,從窗口看著湖變幻無窮的景象,真是永遠看不夠。日內(nèi)瓦湖此刻離我這樣近,在我生命的旅程中還未曾有一片湖和我如此親近。
湖畔疏疏落落地有幾幢樓紅瓦白墻,間隔著花園,十分幽靜,常常在夜色昏沉之時,或星斗滿天,或夜雨瀟瀟,有悠揚的笛聲傳來,這斷斷續(xù)續(xù)的長笛聲,是從鄰近那座高樓的某個窗口里飄出來的。常常聽到的便是那熟悉的舒柏特的《冬日旅程》。雖然有時一曲未終,那感傷而憂郁的笛聲,對于我這羈旅中的游子,就好中忍聞聽的哀音,更添幾分思鄉(xiāng)的愁緒。有時的時候,我很希望見到這高樓吹笛者:為何他總是吹著這樣憂傷的曲子?
我常在下課閑暇之作,倚著窗口,偶爾也能見到花園中,有位年輕的亞洲女子,在花壇中忙碌的身影,但因我是初來乍到,對于新鄰居不敢隨便打招呼:我不能肯定她是哪國的人。
這天早上,我急匆匆地走進小鎮(zhèn)一家越南人開的雜貨店,想帶些食品回家去。這小店在鎮(zhèn)上頗有名氣,專營東南亞風味的食品和特產(chǎn),從考究昂貴販泰國調(diào)味品到中國的春卷、燒麥,五花八門,真是應(yīng)有盡有,只是價格貴得驚人,據(jù)老板說都是用飛機空運來的,難免要貴。我原先不知這店,還是在香港女同學(xué)指點之下,我才慕名而來。遠遠望見那大紅燈籠高高掛在門口,櫥窗貼得花得胡哨,想來就是那小店了。推開門鈴叮當?shù)牟AчT,就見那個亞洲女子,三十左右,剪著齊耳的短發(fā),正站在柜臺后面,白白凈凈的,文質(zhì)彬彬,架著一副近視眼鏡,圍著套裙,很可笑的模樣,正望著街道發(fā)愣。一見我,她微微地笑了,柔聲細氣地用法語問我要買什么東西?我卻固執(zhí)而調(diào)皮地盯著她的臉,用中文問道:
“你是中國人么?”
沒想到一句話,好就笑了起來,揚起細細的雙眉:“我叫于玲,是從北京來的,你怎么知道呢?”
“只要一看你穿的這衣服、鞋子,我就猜個八九不離十了!”
“彼此彼此呢!”兩個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來一年多了,我那口子在這里已經(jīng)三年了,他是在洛桑藝術(shù)學(xué)院學(xué)習(xí)作曲的,我原來也是學(xué)音樂的,現(xiàn)在可不行了,法語不過關(guān),只好先念一年的法語班,以后能不能念音樂,還不知道呢!”她兩眼茫茫然地盯著街道,輕輕嘆口氣。
“真可惜,把專業(yè)放棄了!”
“混吧!這年頭,顧不了許多,前兩天我媽來信說:”嚇,你的照片我看了,怎么滿臉的皺紋?一年時間,變得這么嚇人!'我回信說:“沒死就算不錯了,還說什么皺紋呢?'”
我們不知是悲還是喜地笑了起來。
我告辭時,把地址留給她,才記起告訴她,我是她的鄰居。
“這太棒了!以后我就有個人說話聊天了!在這里找個中國人說話都不容易呢!越南、新加坡人倒是有,可都不大愛搭理我們,只要一聽說是中國大陸來的,立馬臉色就變了?!?BR> “她們是嫌我們窮呢,可是我們從來沒想向他們要一分錢,怕什么?”我冷笑一聲。
“明天晚上來我家吃晚飯吧!”她的熱情不容推脫,倒令我又吃驚又感動,來瑞士兩個月了,中國學(xué)生的小氣,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法郎掰成幾瓣花,不是新鮮事,難得她這樣慷慨大方,一見如故!
“一頓飯,哪里就吃窮了,反正是窮了,也不差這一頓飯!又不是山珍海味請你,家常便飯,聊聊天,一定來!”
于玲的家是在一座舊式的建筑物里,沒有電梯,黑色大木門,沉重厚實。樓梯扶手年深月久,光滑油膩。她的寓所還不算擠:兩大間,一間做臥室,一間做創(chuàng)作室,廚房還有飯廳。小衛(wèi)生間是改造過了,加上個蓬蓬頭便可淋浴。一切都是因陋就簡,她也很滿意了。
“你的音樂家先生一個人漂泊海外是什么滋味???”我笑著打趣她?!皠e提多慘了!打從娘胎出來還沒受過這樣的苦呢!簡直是脫胎換骨!他在家時也是一個嬌生慣養(yǎng)的寶貝疙瘩。你簡直不能想象他所吃過的苦!我來瑞士時,他到機場接我,黑頭黑臉像個土匪,簡直換了個人!”
“他剛來瑞士時也是一句法語都不會,什么工都干不了,人家不要聾子啞巴!幸好我們的朋友西蒙有個朋友是農(nóng)場主,在山上有大片的葡萄園,就叫凌青去葡萄園干活,什么法語都不用,肯賣力氣就行。你想想看彈鋼琴的尖尖十指,抓著牛糞給葡萄上肥料。他一個人蹲在高高的山頂上,對著異國的天空和太陽,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場,沒人看見,哭完了再好好地干活吧,為了生存必須這樣!理想歸理想,生存歸生存?!?BR> 于玲平靜地敘述著,表情冷漠而嚴峻。
聊著天,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凌青還未回來,于玲就帶我到工作室看看,大房間里空蕩蕩的,靠窗一架舊鋼琴,樂譜架子,墻上掛著一幅大油畫,涂得黑乎乎的,占了半個墻壁,黑色的漩渦像是狂暴心靈的火焰,一個赤*的女人模糊的身形正沉入黑色的漩渦中……
“凌青欣賞這幅畫了,是他朋友送的,我可不喜歡它,亂涂一氣,什么現(xiàn)代派?莫名其妙的東西!”
我忽然發(fā)現(xiàn)墻角的小桌上放著一把锃亮的長笛:“你就是高樓吹笛者?!”
“???”她莫名其妙地看著我。
于是我就說起了夜晚的笛聲,《冬日旅程》等等。
“那都是心情郁悶時,擺弄兩下呢!”她神情郁郁地低聲說。
天色不早了,我們趕緊洗菜切菜,四個電爐盤同時打開:熬湯的熬湯、妙菜的炒菜,不一會兒飯菜就上了桌,只等凌青回來就開飯了。那都是一些經(jīng)濟菜:妙蛋、蘑菇雞腿湯。瑞士的雞很多又便宜,看來她是個精明的家庭主婦,干活手腳利索,日子過得細。
“這全都是練出來的,在北京時是個大小姐,什么事都不管,現(xiàn)在可不同了?!彼χf。
樓著里有了腳步聲,掛鐘敲了七下。凌青回來了,他很感意外地見到我,彼此寒暄介紹一番。
他是個細高挑,長頭發(fā)披在肩上,的確是個“頹廢派”。他總是神經(jīng)質(zhì)地瞇著眼,說話也是飛快。吃飯的時候,我注意到靈巧的手指有著神經(jīng)質(zhì)般的迅速動作,并且不停地把披在臉上的長發(fā)掠到腦后。他的眼光機敏而且銳利。
在席間我們很自然地談?wù)摰搅怂囆g(shù)的話題,他認為當代中國的藝術(shù)風格、潮流,都在而且必須向西方現(xiàn)代派風格的藝術(shù)思潮看齊、融合,才能產(chǎn)生新的有價值的東西。對這偏激的觀點,我表示異議,我認為:只有民族的東西,才是世界的東西,假如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失去自己原有的文化和風格,都統(tǒng)一在一個現(xiàn)代化模式里,這世界不太單調(diào)乏味了嗎?
我的觀點激怒了他,他很不客氣的嘲諷說:“我不明白為什么那些所謂的中國藝術(shù)家都跑到西方社會來,大談什么民族主義?真可笑!我看笨蛋一個!不配生活在西方?早該滾回中國去!”
這場唇槍舌劍的辯論,幾乎進行了兩個多小時。
晚餐在很不愉快的氣氛中結(jié)束了,這個結(jié)果令我意外,我很抱歉地告辭了。
于玲滿臉歉意地送我到了門口:“你倆都太認真了,我從來不和他做這種辯論,由他胡說去,你別介意!”她溫和地笑著小聲說。
第二天晚上,于玲來參觀我的房子,“真不錯,還有單人沙發(fā)、地毯,不像我那木板地,咯吱咯吱叫,好運氣!怎么租到這樣好的房子?”
“那是我新認識的西班牙女朋友幫忙找的。我們是在公共汽車站等車時,閑聊天認識的。好漂亮的西班牙女郎!要不是她熱心相助,這會兒恐怕我要住到大街上去了!”
“怎么一回事?”
“我剛來這里時,是學(xué)校幫我租下的房子。在山上有一大片葡萄園,風景也不錯,剛住了兩個星期,女房東就要我搬家了,說是要收回房子借給法國來的朋友??!”
“你當初怎么不定合同就搬進去呢?”
“定了合同又怎么樣?她要是不愛租給你,日子能好過么?她是怕我找不到工作,付不起房租,趕又趕不走,只好對學(xué)校撒謊,害得我心急火燎地要在兩周內(nèi)找房子,她限我一個月內(nèi)搬走。求助學(xué)校,好幾家房東一聽是中國學(xué)生都不愿租,窮國小民到哪里都受歧視,我們何曾少付一法郎的房租呢,怕得這么厲害!”我越說越火,簡直忘不了那一周內(nèi),我凄凄惶惶,到處打電話求人幫忙找房子,學(xué)校后無能為力,也不管了,甚至叫我到教室去問問肯不肯大發(fā)慈悲,調(diào)個房間給我,我可不愿意做到那樣可悲的地步,幸好還有古道熱腸的女朋友。
“我只要一想起那個臉色灰暗、滿頭金發(fā)披散得像疲憊的母獅子的女房東,我心里又厭惡又可憐她?!?BR> “可憐她?”
“她十八歲念大學(xué)時,愛上了自己的老師,這個大她十五歲的英俊男人把她給迷住了,她懷孕后只好退學(xué)結(jié)了婚。十八年后,已經(jīng)生了三個女兒了,丈夫又另有新歡,和她離了婚。他現(xiàn)在的妻子年輕漂亮,只比大女兒年長兩歲。兩個大點的女兒跟著父親,她們二十歲的繼母住在日內(nèi)瓦。她自己和七歲的小女兒艾艾怨怨,在洛桑過著凄涼孤寂的日子……”
“我看她不見得孤寂,離婚了,一定還有情人、男朋友,在這里是很普遍的事,瑞士離婚率是三比一,大多數(shù)年輕人對婚姻感到恐懼,認為還是同居好,少許多麻煩,有的孩子都十幾歲了,父母是還是同居關(guān)系呢!”
“對!就是可憐了孩子!她那個小女兒長得人高馬大,天生小美人胚子,可就是脾氣太古怪了,她簡直不能容忍母親和別人多說幾句話,只要她媽媽跟我聊天久了,她就又吵又鬧,對我大瞪白眼,很有意思?!?BR> 每次我要是和女房東談起她小女兒的將來,她總是淚眼汪汪,看來她非常擔心再失去小女兒,兩個女兒很少來看她,而對自己風流倜儻的父親很崇拜,真令人費解。這可憐的女人令我又可憐又厭惡,她拿了一條用了十幾年的羽絨被給我睡,那被子其實只剩下薄薄的床套,里面沒有幾根羽毛了,凍得我一夜直打哆嗦,天不亮,就起床打開行李包,幸好自己帶了一床厚毛毯。而每天早上,她總是假惺惺地問我晚上睡得暖和么?
“她是個虛偽的女人,陰陽怪氣的,每次周末晚上,打扮一新去約會,卻總是不承認。其實我并不感興趣她的私事?!?BR> “現(xiàn)在小房東還好吧?”于玲感興趣地問。
“似乎也很怪,我剛搬來時,發(fā)現(xiàn)電話上了鎖,問她為什么,她說我的房租不包括電話費,要打電話上街用公用電話。我又氣又好笑:”那樣多不方便,我還是另外多付一些電話費吧!'她才放心地開了鎖!“
“這真是太過分了,聽都沒聽說過!”
“是啊,小小年紀算盤這樣精,聽她自己說每周末給父親打掃商場,也要付工資的?!?BR> “這不奇怪,西方社會就如此,人情關(guān)系很淡,金錢上一是一,二是二,孩子,十八歲了就自己獨立門戶……”
我感慨地說:“這就是所謂的'文化震驚'吧。我這個初來乍到的東方人,很不習(xí)慣!”
“慢慢就會習(xí)慣的?!庇诹嵊脑沟貒@口氣:“我也總覺得我和凌青已經(jīng)是生活在兩個劇目里,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下子無法合在同一出戲里,他先出國三年,變化太多了,太多了?!?BR> 我呆望著她,她避開了我的目光,我不好多問。
那天晚上我們談了很久。她說自打來瑞士后,很久沒有這么暢快地說話了?!爸袊鴮W(xué)生一到了國外,立馬就成了騙子:有了工作都說還沒找到;打兩份工,工資高、房子便宜全部保密,生怕別人眼紅,惹事生非。也難怪,生存競爭吧!就一碗飯,別人拿吃了,自己就沒得吃。你以后對別人也得多個心眼,說話保留一點。”臨走時,她笑瞇瞇地好意叮嚀我,另外加上一句:“找工作,可要積極點,硬著頭皮也要上,在這里,全靠自己啦!”
我非常感謝地“照單接收”她的指導(dǎo)。
的確,凡事全得靠自己,我孤身一人在異國他鄉(xiāng),不靠自己靠誰呢?
第二天一早,我一狠心花了十法郎,買來了當?shù)厮袌蠹?,把廣告欄看了個遍。我在北京外語學(xué)院,補了三個月的法語,這會兒全派上了用場,終于找到了一則很適合我的情況的廣告:一家賓館要招收年輕的服務(wù)員……
我興沖沖地買了四法郎的火車票,直奔四十公里外的小鎮(zhèn)里雍去面試。
里雍小鎮(zhèn)非常古雅,鵝卵石鋪的窄窄的小街,彎彎曲曲,兩旁里幽靜的小店,古老的風燈掛在斑駁的墻壁上,小小的教堂,古堡式的建筑,也年深月久了。
像許多旅館一樣,我要找的那家旅館也坐落在美麗的湖畔,游客在露天酒吧里悠閑地一邊喝咖啡,一邊欣賞著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
我羨慕地遠遠望著他們:這些幸福都不屬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