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程項目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現有管理體制的不足
我國多年來實行“企業(yè)負責,行業(yè)管理,國家監(jiān)察,群眾監(jiān)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這種管理體制對保障人民生命和社會財產安全,促進行業(yè)和國家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這種管理體制的不盡完善和對新形勢、新經濟發(fā)展的不盡適應也逐漸顯現。
1、“企業(yè)負責”意味著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和管理,主要與建設施工方有關,安全風險由施工方單獨承擔。工程建設中,建設方在與施工方訂立的施工合同里,不承擔任何安全責任。要求“企業(yè)負責”,實際上是弱化了建設方在安全生產中的主要責任地位,替建設方規(guī)避了安全風險。建設方將安全風險以定額中“安全生產費用”的較小代價,合法地轉移至施工方。在建設方和施工方的相互關系中,施工方處于從屬和弱勢地位,要從屬和弱勢者獨立承擔安全生產風險是欠公平的,建設方與施工方的獲利和風險關系明顯失衡。
工程建設中,建設、設計、監(jiān)理等相關各主體方,關于建設安全生產的責任不明確。這在客觀上導致了建設、設計、監(jiān)理等等相關各主體方,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出現,不太關注和重視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有的甚至認為我不是施工方,安全生產與我無關。
不按基本建設程序進行的工程建設,政府投資的工程、“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以及強勢投資方興建的工程占一定比例,這無疑是安全生產的隱患。不少工程安全事故,與建設方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有關;有的事故中,建設方就是主要或直接責任者。
2、在某種程度上,現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中缺乏激勵機制,對違法、違章行為缺乏處罰力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追求經濟效益大和成本小,是每個企業(yè)的自覺行為和目標。企業(yè)不會將精力、資金和設備投到沒有經濟效益的地方。
建設工程施工中,施工方并非不知道發(fā)生安全事故的后果,他們擔心事故發(fā)生,但出于生存、利潤與發(fā)展的考慮,認為抓安全生產要投入,沒有利潤,沒有直接的經濟回報,不怎么抓也沒有出什么大事,往往不愿作必要的安全生產投入,不采取有力的措施預防安全事故,而是抱著僥幸的心理對待安全生產問題。
施工方的僥幸心理,除了與只重視眼前利潤忽視安全生產帶來的隱形及長遠效益的主觀原因有關外,還與行業(yè)管理的政策,措施有關。對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沒有事故發(fā)生的施工企業(yè),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缺乏有力度的獎勵政策和激勵措施,導致施工方抓安全生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降或受挫。對于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不按國家及行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程進行施工,但僥幸沒出安全事故的企業(yè),缺乏處罰或缺乏有力度的處罰,這在客觀上助長了施工方對待安全生產問題的麻痹、馬虎、漫不經心及僥幸心理,致使施工方在安全生產及管理上的精力、資金和設施投入不足,措施不力,甚至出現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局面。
3、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建設投資的主渠道由單一的國有,向多元的方向發(fā)展。我國實行的是建設項目申報制度,對于不按基本建設程序開工的工程,政府和行業(yè)管理部門無法對其實施安全監(jiān)督和質量監(jiān)控;即使是按建設程序開工的工程,由于人力、財力等諸多因素,也很難做到“行業(yè)管理,國家監(jiān)察”真正到位。
從事施工作業(yè)的一線工人往往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流動性大、素質參差不齊、建設專業(yè)知識缺乏、安全生產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他們身處企業(yè)的下層,一些工人尚達不到訓練有素和職業(yè)化,很難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情況實施有效有“群眾監(jiān)督”。
(二)現階段安全管理方法的弊端
1、教育不到位。以往的傳統教育對宣傳教育沒有高度重視,領導干部只是注重抓經濟效益,對安全工作認識不夠,觀念上就沒有加以重視因而,基本上沒有作宣傳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膚淺地談談,走過場,普通員工也辦是聽聽而已,根本沒有深入人心,也沒有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造成員工的意識當中根本沒有安全的概念。
2、輕視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現安全事故后,領導干部必須處理,然后加強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補牢”的感覺,這樣就容易埋下陷患,可能在短時間內會引起員工的注意,但事情過去后,依然故我,領導也不強調安全問題,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沒有人抓,所以產生下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3、不能調動每個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傳統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規(guī)章制度,領導講一講,然后掛在墻上。安全問題根本沒有深入人心,廣大員工認為,安全管理工作是領導分內之事,與自己關系不大,所以,從思想意識上人們就不把安全問題放在心上,更談不上積極主動地配合領導,形成安全管理人員孤立地實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4、沒有科學系統的管理方式,難以落實。傳統的安全管理方式沒有科學性,過于簡單、形式化,操作起來很難見到實效。其實,安全管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學,與生產實踐一樣是有緊密、嚴格、規(guī)范的操作程序。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單個的制度,沒有系統科學的標準,所以難以落實,很難起到相應的作用。
四、解決工程項目安全管理問題的方法
(一)完善和改進管理體制,做好安全控制
由于國情和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健全等,不可能讓發(fā)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企業(yè)關閉、歇業(yè)。要實現安全生產,建設工程的各主體必須嚴格遵守《勞動法》、《建筑法》、《安全生產法》和建設部發(fā)布的一系列關于安全生產的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行業(yè)主管部門應從多種渠道加強對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的監(jiān)管,加大對違法、違章行為的處罰力度。同時應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調整產業(yè)政策,完善和改進現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
1、重新界定建設活動中,建設工程的各主體方在安全生產和管理上的責任。確立建設方是安全生產者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或建設方與施工方共同對安全生產負主要責任的機制。設計、監(jiān)理、安全生產所需設施、材料的生產廠家和供應商,視不同情況承擔次要和連帶責任。
2、政府要出臺使施工單位通過抓安全生產獲得利益,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的政策、措施。建議設立政府安全生產獎勵基金,獎勵安全生產的建設、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各方,尤其是獎勵直接面臨安全風險的施工方。建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專項補償金制度,對建設各主體方,尤其是對施工方作適當的、政府能承受的補償,在政府和行業(yè)管理層面形成尊重和保障企業(yè)的權益氛圍。
3、實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押金或安全生產風險保證金制度。建設、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各方,視其在建設活動中的地位和角色,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繳納安全生產押金或安全生產風險保證金,待工程安全竣工后返還。對施工中發(fā)生安全事故的,視情況不予返還或部分返還。用這筆不菲的押金或保證金提醒各方,必須安全生產,文明施工。
4、工程總造價中,施工方獲取的利潤水平應與所承擔的安全風險大致相協調,行業(yè)主管部門應提高安全生產費用定額。應組織專家、技術人員,根據國家、行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程,通過對各地、各類有代表性的工程,進行安全生產費用的核算,確定安全生產費用在建設工程總造價中的合理比例。
5、成立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指導下的、社會化、專業(yè)化、具有監(jiān)管和服務性質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jiān)督機構。該機構接受主管部門的委托和指派,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實施強制性的監(jiān)控?;驈娀こ瘫O(jiān)理公司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監(jiān)控、監(jiān)督職能。
6、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建設工程保險制度,除了已實行的意外傷害等保險外,還應設立與安全生產有關的新險種,如建設方責任險、職業(yè)責任險、工程質量保險、建筑工程一切險、安裝工程一切險等。其中一些險種應強制推行,同時政府要有政策支持。
7、綜合治理建設活動中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治理建設方的過分壓價,施工方的過分競價,壓價行為;治理建設方強求施工主的“墊資”行為;治理建設方不按進度給付工程進度款以及拖欠工程款的行為;依法打擊建筑材料供應者的壟斷及強買、強賣行為,依法整治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治安環(huán)境等。
(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應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1、形式多樣注重效果,全面宣講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認識不到位,認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這完全是錯誤的?,F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礎就是合理認識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對安全教育的認識,真正把安全教育擺到重點位置;在教育途徑上要多管齊下。既要通過安全培訓、安全日進行常規(guī)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發(fā)揮安全會議、黑板報、宣傳欄等多種途徑的作用,強化宣傳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上要豐富多彩,推陳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寓教于樂,廣大職工在參與活動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安全意識。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的氛圍,使廣大職工逐步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躍,進一步升華到“我會安全”的境界。預防為主,先期治理,確保防范措施到位。
2、安全管理要以人為本。在現代管理哲學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體是人,管理的動力和終目的還是人。在安全生產系統中,人的素質是占主導地位的,人的行為貫穿施工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安全管理過程中,企業(yè)必須尊重人,關心人,以人為本,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個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歸屬感,形成安全管理。
(一)現有管理體制的不足
我國多年來實行“企業(yè)負責,行業(yè)管理,國家監(jiān)察,群眾監(jiān)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這種管理體制對保障人民生命和社會財產安全,促進行業(yè)和國家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這種管理體制的不盡完善和對新形勢、新經濟發(fā)展的不盡適應也逐漸顯現。
1、“企業(yè)負責”意味著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和管理,主要與建設施工方有關,安全風險由施工方單獨承擔。工程建設中,建設方在與施工方訂立的施工合同里,不承擔任何安全責任。要求“企業(yè)負責”,實際上是弱化了建設方在安全生產中的主要責任地位,替建設方規(guī)避了安全風險。建設方將安全風險以定額中“安全生產費用”的較小代價,合法地轉移至施工方。在建設方和施工方的相互關系中,施工方處于從屬和弱勢地位,要從屬和弱勢者獨立承擔安全生產風險是欠公平的,建設方與施工方的獲利和風險關系明顯失衡。
工程建設中,建設、設計、監(jiān)理等相關各主體方,關于建設安全生產的責任不明確。這在客觀上導致了建設、設計、監(jiān)理等等相關各主體方,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出現,不太關注和重視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有的甚至認為我不是施工方,安全生產與我無關。
不按基本建設程序進行的工程建設,政府投資的工程、“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以及強勢投資方興建的工程占一定比例,這無疑是安全生產的隱患。不少工程安全事故,與建設方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有關;有的事故中,建設方就是主要或直接責任者。
2、在某種程度上,現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中缺乏激勵機制,對違法、違章行為缺乏處罰力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追求經濟效益大和成本小,是每個企業(yè)的自覺行為和目標。企業(yè)不會將精力、資金和設備投到沒有經濟效益的地方。
建設工程施工中,施工方并非不知道發(fā)生安全事故的后果,他們擔心事故發(fā)生,但出于生存、利潤與發(fā)展的考慮,認為抓安全生產要投入,沒有利潤,沒有直接的經濟回報,不怎么抓也沒有出什么大事,往往不愿作必要的安全生產投入,不采取有力的措施預防安全事故,而是抱著僥幸的心理對待安全生產問題。
施工方的僥幸心理,除了與只重視眼前利潤忽視安全生產帶來的隱形及長遠效益的主觀原因有關外,還與行業(yè)管理的政策,措施有關。對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沒有事故發(fā)生的施工企業(yè),政府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缺乏有力度的獎勵政策和激勵措施,導致施工方抓安全生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降或受挫。對于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不按國家及行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程進行施工,但僥幸沒出安全事故的企業(yè),缺乏處罰或缺乏有力度的處罰,這在客觀上助長了施工方對待安全生產問題的麻痹、馬虎、漫不經心及僥幸心理,致使施工方在安全生產及管理上的精力、資金和設施投入不足,措施不力,甚至出現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局面。
3、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建設投資的主渠道由單一的國有,向多元的方向發(fā)展。我國實行的是建設項目申報制度,對于不按基本建設程序開工的工程,政府和行業(yè)管理部門無法對其實施安全監(jiān)督和質量監(jiān)控;即使是按建設程序開工的工程,由于人力、財力等諸多因素,也很難做到“行業(yè)管理,國家監(jiān)察”真正到位。
從事施工作業(yè)的一線工人往往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流動性大、素質參差不齊、建設專業(yè)知識缺乏、安全生產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他們身處企業(yè)的下層,一些工人尚達不到訓練有素和職業(yè)化,很難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情況實施有效有“群眾監(jiān)督”。
(二)現階段安全管理方法的弊端
1、教育不到位。以往的傳統教育對宣傳教育沒有高度重視,領導干部只是注重抓經濟效益,對安全工作認識不夠,觀念上就沒有加以重視因而,基本上沒有作宣傳教育工作,即使有也是膚淺地談談,走過場,普通員工也辦是聽聽而已,根本沒有深入人心,也沒有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造成員工的意識當中根本沒有安全的概念。
2、輕視事前管理,注重事后管理。一般在出現安全事故后,領導干部必須處理,然后加強安全工作的管理,大有“亡羊補牢”的感覺,這樣就容易埋下陷患,可能在短時間內會引起員工的注意,但事情過去后,依然故我,領導也不強調安全問題,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沒有人抓,所以產生下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3、不能調動每個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傳統的安全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制定安全規(guī)章制度,領導講一講,然后掛在墻上。安全問題根本沒有深入人心,廣大員工認為,安全管理工作是領導分內之事,與自己關系不大,所以,從思想意識上人們就不把安全問題放在心上,更談不上積極主動地配合領導,形成安全管理人員孤立地實行安全管理,收效很小。
4、沒有科學系統的管理方式,難以落實。傳統的安全管理方式沒有科學性,過于簡單、形式化,操作起來很難見到實效。其實,安全管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學,與生產實踐一樣是有緊密、嚴格、規(guī)范的操作程序。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單個的制度,沒有系統科學的標準,所以難以落實,很難起到相應的作用。
四、解決工程項目安全管理問題的方法
(一)完善和改進管理體制,做好安全控制
由于國情和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健全等,不可能讓發(fā)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企業(yè)關閉、歇業(yè)。要實現安全生產,建設工程的各主體必須嚴格遵守《勞動法》、《建筑法》、《安全生產法》和建設部發(fā)布的一系列關于安全生產的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行業(yè)主管部門應從多種渠道加強對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的監(jiān)管,加大對違法、違章行為的處罰力度。同時應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調整產業(yè)政策,完善和改進現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
1、重新界定建設活動中,建設工程的各主體方在安全生產和管理上的責任。確立建設方是安全生產者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或建設方與施工方共同對安全生產負主要責任的機制。設計、監(jiān)理、安全生產所需設施、材料的生產廠家和供應商,視不同情況承擔次要和連帶責任。
2、政府要出臺使施工單位通過抓安全生產獲得利益,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的政策、措施。建議設立政府安全生產獎勵基金,獎勵安全生產的建設、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各方,尤其是獎勵直接面臨安全風險的施工方。建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專項補償金制度,對建設各主體方,尤其是對施工方作適當的、政府能承受的補償,在政府和行業(yè)管理層面形成尊重和保障企業(yè)的權益氛圍。
3、實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押金或安全生產風險保證金制度。建設、設計、施工、監(jiān)理等各方,視其在建設活動中的地位和角色,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繳納安全生產押金或安全生產風險保證金,待工程安全竣工后返還。對施工中發(fā)生安全事故的,視情況不予返還或部分返還。用這筆不菲的押金或保證金提醒各方,必須安全生產,文明施工。
4、工程總造價中,施工方獲取的利潤水平應與所承擔的安全風險大致相協調,行業(yè)主管部門應提高安全生產費用定額。應組織專家、技術人員,根據國家、行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規(guī)程,通過對各地、各類有代表性的工程,進行安全生產費用的核算,確定安全生產費用在建設工程總造價中的合理比例。
5、成立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指導下的、社會化、專業(yè)化、具有監(jiān)管和服務性質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jiān)督機構。該機構接受主管部門的委托和指派,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實施強制性的監(jiān)控?;驈娀こ瘫O(jiān)理公司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監(jiān)控、監(jiān)督職能。
6、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建設工程保險制度,除了已實行的意外傷害等保險外,還應設立與安全生產有關的新險種,如建設方責任險、職業(yè)責任險、工程質量保險、建筑工程一切險、安裝工程一切險等。其中一些險種應強制推行,同時政府要有政策支持。
7、綜合治理建設活動中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治理建設方的過分壓價,施工方的過分競價,壓價行為;治理建設方強求施工主的“墊資”行為;治理建設方不按進度給付工程進度款以及拖欠工程款的行為;依法打擊建筑材料供應者的壟斷及強買、強賣行為,依法整治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治安環(huán)境等。
(二)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應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1、形式多樣注重效果,全面宣講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認識不到位,認為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投入,這完全是錯誤的?,F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礎就是合理認識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對安全教育的認識,真正把安全教育擺到重點位置;在教育途徑上要多管齊下。既要通過安全培訓、安全日進行常規(guī)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發(fā)揮安全會議、黑板報、宣傳欄等多種途徑的作用,強化宣傳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上要豐富多彩,推陳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寓教于樂,廣大職工在參與活動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安全意識。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的氛圍,使廣大職工逐步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躍,進一步升華到“我會安全”的境界。預防為主,先期治理,確保防范措施到位。
2、安全管理要以人為本。在現代管理哲學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體是人,管理的動力和終目的還是人。在安全生產系統中,人的素質是占主導地位的,人的行為貫穿施工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安全管理過程中,企業(yè)必須尊重人,關心人,以人為本,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個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歸屬感,形成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