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過戶保險人還需再盡說明義務?

字號:

對機動車保險來說,在車主投保時,保險公司應當對其履行明確說明義務,就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進行說明,否則,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無效。但是,在車輛轉(zhuǎn)讓后,保險公司對車輛的受讓人是否還應履行說明義務?
    現(xiàn)行《保險法》第18條規(guī)定:“保險合同中規(guī)定有關(guān)于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的,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應當向投保人明確說明,未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chǎn)生效力”。此即保險法理論中保險人的明確說明義務。對許多法院來說,明確說明義務是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殺手锏”,只要被保險人提出保險公司未履行明確說明義務,法院很可能以此為由判決保險公司敗訴。
    對機動車保險來說,在車主投保時,保險公司應當對其履行明確說明義務,就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進行說明,否則,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無效。但是,在車輛轉(zhuǎn)讓后,保險公司對車輛的受讓人是否還應履行說明義務?前不久,在四川成都發(fā)生的車輛保險糾紛將這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
    譚某購買了一輛桑塔納轎車,為保證車輛損壞后能夠獲得賠償,譚某為自己的愛車購買了車損險,保險期間從2007年12月16日至2008年12月15日,購買保險當日即支付了保險費。保險公司也就保險條款中的免責條款進行了說明。2008年3月,譚某因工作調(diào)動,將桑塔納轎車賣與陳某,兩人就轎車辦理了車輛過戶手續(xù),并到保險公司辦理了保險過戶手續(xù),但保險公司并未就保險條款中的免責條款對陳某說明。
    2008年6月12日,陳某駕車回家,路遇暴雨,因涉水行駛,桑塔納轎車發(fā)動機損壞,遂向保險公司要求賠付。保險公司提出,保險合同中載明:“保險車輛因遭水淹或因涉水行駛致使發(fā)動機損壞的,本公司不負責賠償”,由于陳某涉水行駛,因此發(fā)動機損壞保險公司不予賠付。陳某對此表示不滿,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認為保險公司未對自己履行該免責條款的說明義務,自己對保險合同中的這一免責條款一無所知,因此該免責條款無效。法院審理認為,保險公司在與譚某訂立保險合同時,確實履行了說明義務,但在陳某受讓桑塔納轎車后,并未對其履行說明義務。因此,合同中的免責條款無效,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這個案件的關(guān)鍵問題是,機動車轉(zhuǎn)讓后,保險公司應否對受讓人再次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這里,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受讓人購買汽車,辦理保險過戶手續(xù),在保險公司與受讓人之間形成的保險合同,是原有保險合同的轉(zhuǎn)讓?還是一個新的保險合同?如果是新的保險合同,保險人應當履行對受讓人的說明義務;如果屬于合同的轉(zhuǎn)讓,則保險人是否有義務二次說明尚需推敲。
    很明顯,受讓的保險合同并不是一個新合同,合同的內(nèi)容沒有變化,只是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發(fā)生了變化,由原來的被保險人換為現(xiàn)在的受讓人。這種情況在保險法理論上稱為保險合同的轉(zhuǎn)讓,在合同法上則稱為合同權(quán)利義務的概括承受。
    既然屬于保險合同轉(zhuǎn)讓,保險人是否應當向受讓人履行說明義務?究竟由保險人,還是轉(zhuǎn)讓人對受讓人進行說明?這是個復雜的問題。要求保險人二次說明的理由大概有兩個:一是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作為一個世界性的潮流,法院在判決案件的時候總是尋找各種理由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這似乎也無可厚非,畢竟保險公司是個強勢集團,多賠一點對其影響不大,這就是法律上劫富濟貧的“深口袋”理論,即富人的口袋比窮人的更深、更富有,從社會公正角度上看,讓富人多承擔責任并不違反社會正義。二是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看,由保險人履行說明義務似乎更加節(jié)省成本,因為保險人更加了解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尤其說明比轉(zhuǎn)讓人的說明更加容易,也更加有效率。
    但是,上述觀點也并非無懈可擊。首先,筆者雖然贊同將保護被保險人利益作為解決保險合同糾紛的一個指導原則,卻并不贊同將其絕對化,在任何情況下都保護被保險人,就會違反法律的公正價值。其次,在保險實務中,讓轉(zhuǎn)讓人履行對受讓人的說明義務,并不比保險人履行說明義務成本高。因為當前保險人履行說明義務的方式,不過是保險人用黑體字標注免責條款,然后讓投保人簽字確認其已經(jīng)了解免責條款的內(nèi)容,保險人并不真正口頭向投保人說明免責條款的內(nèi)容。如果由轉(zhuǎn)讓人依照這種方法對受讓人履行說明義務,成本并不高。
    筆者認為,保險人不必二次履行說明義務。除了上述兩個反駁理由,還有下面兩方面的原因:第一,《保險法》規(guī)定的說明義務,應當由保險人向投保人履行,并未規(guī)定向被保險人履行;對于轉(zhuǎn)讓后的保險合同來說,原來的轉(zhuǎn)讓人是投保人,依照現(xiàn)行法律,保險人向轉(zhuǎn)讓人履行說明義務即可。因此,至少從法律規(guī)定上看,保險人可以不對受讓人履行說明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