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意外了意外險為何不賠

字號:

保了兩份意外險,卻拿不到10萬元賠付金。
    保險事件:
    2006年9月,楊鳳(化名)的丈夫在公司保了兩份意外險,保額均為5萬元。保險期限為一年,當年12月31日,其丈夫和朋友在外喝酒,酒后回到家中身亡。當場或許因為楊鳳過分悲傷,不讓尸檢,所以造成其丈夫身故原因不詳,有三份不同的死亡報告:醫(yī)院的“猝死”、社區(qū)的“病死”和殯儀館的“因病死亡”。
    事后,楊鳳拿著找到保險公司索賠,認為丈夫平時身體健康,出現(xiàn)身故肯定為意外事件,而且社區(qū)和殯儀館的結論是“病死”。但是保險公司始終以酗酒意外在免責范圍內拒賠,并拿出保單上的免除責任條例指給楊鳳看,“被保險人受酒精、毒品、管制藥物的影響而導致的意外不予賠付”。
    最后楊鳳將保險公司告上和平區(qū)人民法院,經(jīng)過審理,法院判定被保險人的死亡不屬于因意外傷害而身故,保險公司無需承擔保險責任。
    保險講堂:
    《保險法》和《保險條款》規(guī)定受益人有義務向保險人提供有關證明和資料,配合保險公司核實人員的工作。而這個案例至今沒有弄清原因是被保險人方的責任。而這種情況下,保險公司應該以醫(yī)院的死亡證明為準。
    另外,保險公司在保單上對意外的概念并不像是常人理解的“突然”,而是“外來的、突發(fā)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體受到傷害的客觀事件”。猝死和病死都不符合意外傷害的釋義。且每個保單上都有“免除責任條款”,其中包括戰(zhàn)爭、核輻射等不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件,還包括酗酒、吸毒等人為因素。這也是索賠過程中應該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