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稅法基本原理
本章考試題型:共五節(jié)
均以單選題、多選題出現(xiàn)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單選題 12題12分 4題4分 7題7分
多選題 10題20分 8題16分 8題16分
合 計 32分 20分 23分
本章主要內容:共四節(jié)
第一節(jié) 稅法概述
第二節(jié) 稅收法律關系
第三節(jié) 稅收實體法要素
第四節(jié) 我國稅法體系的基本結構
第一節(jié) 稅法概述
一、稅法的概念與特點:
1.從立法過程看--稅法屬于制定法,而不屬于習慣法。
2.從法律性質看--稅法屬于義務性法規(guī),而不屬于授權法規(guī)。
3.以內容看--稅法屬于綜合法,而不屬于單一法
【例題】下列關于稅法特點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從立法過程來看,稅法屬于制定法
B.從法律性質來看,稅法屬于義務性法規(guī)
C.從內容上看,稅法具有綜合性
D.從法律性質來看,稅法屬于授權性法規(guī)
【答案】D
二、稅法原則--掌握(分為兩個層次,即:基本原則和適用原則)
兩類原則 具體原則
稅法的基本原則
(四個) 1.稅收法律主義
2.稅收公平主義
3.稅收合作信賴主義
4.實質課征原則
稅法的適用原則
(六個) 1.法律優(yōu)位原則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3.新法優(yōu)于舊法原則
4.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原則
5.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
6.程序優(yōu)于實體原則
【例題1】2001年1月1日《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開始實施。對2000年12月31日以前在中國境內購置各類汽車使用的單位和個人,不能按《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征稅。這樣處理,符合稅法適用原則中的(?。?。
A.法律優(yōu)位原則
B.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原則
C.程序優(yōu)于實體原則
D.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答案】D
【解析】一部新法實施后,對新法實施之前人們的行為不得適用新法,而只能沿用舊法,
這屬于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例題2】按照現(xiàn)行征管制度規(guī)定,關聯(lián)企業(yè)之間的業(yè)務往來,未按獨立企業(yè)之間業(yè)務往來進行交易,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這一做法體現(xiàn)了稅法原則中的(?。?BR> A.稅收法律主義
B.稅收合作信賴原則
C.稅法公平主義
D.實質課稅原則
【答案】D
【例題3】稅法適用原則是指稅務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運用稅收法律規(guī)范解決具體問題所必須遵循的準則,具體包括下列項目中的(?。?。
A.法律優(yōu)位原則
B.稅收法定主義原則
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D.程序優(yōu)于實體原則
【答案】ACD
【例題4】根據(jù)稅法的適用原則,下列說法存在錯誤的有(?。?BR> A.根據(jù)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納稅人在新稅法公布實施之前發(fā)生的納稅義務在新稅法公布實施之后進入稅款征收程序的,原則上新法不具有約束力
B根據(jù)法律優(yōu)位原則,稅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稅收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但稅收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與稅收行政規(guī)章的效力相同
C.程序法優(yōu)于實體法是指在訴訟發(fā)生時,稅收程序法優(yōu)于稅法實體法適用。
D.根據(jù)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的原則,凡是特別法中作出規(guī)定的,原有的居于普通法地位的稅法便廢止
【答案】A、B、D
三、稅法的效力與解釋
(一)稅法效力--熟悉空間、時間效力:稅法的生效、失效各有三種類型。
(二)稅法的解釋--熟悉
1.按解釋權限劃分:
種類 解釋權 法律效力
(1)
立法解釋 有關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稅法解釋、行政機關和地方立法機關作出的稅收法規(guī)解釋 與被解釋的稅法有同等法律效力
--可作判案依據(jù)
(2)
行政解釋 稅務行政執(zhí)法機關作出的稅法解釋(包括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 不具備與被解釋的稅法有同等法律效力
--不作判案依據(jù)
(3)
司法解釋 高人民法院和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稅務刑事案件或稅務行政訴訟案件解釋或規(guī)定 有法的效力
--可作判案依據(jù)
【例題】按照稅法解釋權限劃分,與被解釋的稅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稅法解釋有( )。
A.立法解釋
B.行政解釋
C.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釋
D.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檢查解釋
【答案】ACD
本章考試題型:共五節(jié)
均以單選題、多選題出現(xiàn)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單選題 12題12分 4題4分 7題7分
多選題 10題20分 8題16分 8題16分
合 計 32分 20分 23分
本章主要內容:共四節(jié)
第一節(jié) 稅法概述
第二節(jié) 稅收法律關系
第三節(jié) 稅收實體法要素
第四節(jié) 我國稅法體系的基本結構
第一節(jié) 稅法概述
一、稅法的概念與特點:
1.從立法過程看--稅法屬于制定法,而不屬于習慣法。
2.從法律性質看--稅法屬于義務性法規(guī),而不屬于授權法規(guī)。
3.以內容看--稅法屬于綜合法,而不屬于單一法
【例題】下列關于稅法特點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從立法過程來看,稅法屬于制定法
B.從法律性質來看,稅法屬于義務性法規(guī)
C.從內容上看,稅法具有綜合性
D.從法律性質來看,稅法屬于授權性法規(guī)
【答案】D
二、稅法原則--掌握(分為兩個層次,即:基本原則和適用原則)
兩類原則 具體原則
稅法的基本原則
(四個) 1.稅收法律主義
2.稅收公平主義
3.稅收合作信賴主義
4.實質課征原則
稅法的適用原則
(六個) 1.法律優(yōu)位原則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3.新法優(yōu)于舊法原則
4.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原則
5.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
6.程序優(yōu)于實體原則
【例題1】2001年1月1日《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開始實施。對2000年12月31日以前在中國境內購置各類汽車使用的單位和個人,不能按《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征稅。這樣處理,符合稅法適用原則中的(?。?。
A.法律優(yōu)位原則
B.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原則
C.程序優(yōu)于實體原則
D.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答案】D
【解析】一部新法實施后,對新法實施之前人們的行為不得適用新法,而只能沿用舊法,
這屬于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例題2】按照現(xiàn)行征管制度規(guī)定,關聯(lián)企業(yè)之間的業(yè)務往來,未按獨立企業(yè)之間業(yè)務往來進行交易,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這一做法體現(xiàn)了稅法原則中的(?。?BR> A.稅收法律主義
B.稅收合作信賴原則
C.稅法公平主義
D.實質課稅原則
【答案】D
【例題3】稅法適用原則是指稅務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運用稅收法律規(guī)范解決具體問題所必須遵循的準則,具體包括下列項目中的(?。?。
A.法律優(yōu)位原則
B.稅收法定主義原則
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D.程序優(yōu)于實體原則
【答案】ACD
【例題4】根據(jù)稅法的適用原則,下列說法存在錯誤的有(?。?BR> A.根據(jù)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納稅人在新稅法公布實施之前發(fā)生的納稅義務在新稅法公布實施之后進入稅款征收程序的,原則上新法不具有約束力
B根據(jù)法律優(yōu)位原則,稅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稅收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但稅收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與稅收行政規(guī)章的效力相同
C.程序法優(yōu)于實體法是指在訴訟發(fā)生時,稅收程序法優(yōu)于稅法實體法適用。
D.根據(jù)特別法優(yōu)于普通法的原則,凡是特別法中作出規(guī)定的,原有的居于普通法地位的稅法便廢止
【答案】A、B、D
三、稅法的效力與解釋
(一)稅法效力--熟悉空間、時間效力:稅法的生效、失效各有三種類型。
(二)稅法的解釋--熟悉
1.按解釋權限劃分:
種類 解釋權 法律效力
(1)
立法解釋 有關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稅法解釋、行政機關和地方立法機關作出的稅收法規(guī)解釋 與被解釋的稅法有同等法律效力
--可作判案依據(jù)
(2)
行政解釋 稅務行政執(zhí)法機關作出的稅法解釋(包括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 不具備與被解釋的稅法有同等法律效力
--不作判案依據(jù)
(3)
司法解釋 高人民法院和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稅務刑事案件或稅務行政訴訟案件解釋或規(guī)定 有法的效力
--可作判案依據(jù)
【例題】按照稅法解釋權限劃分,與被解釋的稅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稅法解釋有( )。
A.立法解釋
B.行政解釋
C.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釋
D.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檢查解釋
【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