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留學生的1949~1997

字號: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劉光哲報道1949年,李煢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出生了。他的名字是父親起的。據說,那一年,父親一直念叨著一句詩“煢煢白兔,東走西顧”。父親當時整天猶豫要不要出國,大伯一家早早地就遷居到了美國,他給父親的信上說,像他們這樣出身資本家家庭,又在國外上過學的人,并不是共產黨喜歡的類型。
    最后父親還是留下來繼續(xù)在大學里教書。那個時候大學教授的工資還是很高的,因此李煢小時候的生活依然不錯?!拔以?01中學讀書時,班上有很多共產黨的高干子弟,我們平時還玩得不錯。他們有他們囂張的時候,但我學習好、運動好,他們也不能把我怎么樣。而且我家里一直給我零用錢比較多,這一點他們誰也趕不上我?!?BR>    1969年,李煢高中畢業(yè),去了內蒙建設兵團插隊。第一次看到烏蘭布和沙漠時,他倒吸了一口涼氣?!拔夷菚r候第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名字,如果那時候父親決定出國,我們的生活又會變成什么樣子呢?那個時候我的表哥表姐都已經進入了大學。而我卻可能在這片沙漠上浪費掉自己的青春?!?BR>    當時的情況已經不容李煢多想。父親和母親都已經被“*”了。北京的家已經是一片狼藉,兩位老人整天提心吊膽地躲在家里商量如果把住的樓房讓給工人群眾,是否就能減輕一些自己的“罪行”。李煢別無選擇?!澳莻€時候就是非理性的時代,我天天也就是埋頭干活,想在這里入個黨或者成為積極分子,也許回北京會容易一些。我去內蒙的時候父親給了我一些書,他說你要看書啊,別過了幾年連字都不認識了?!?BR>    在內蒙古的第三年,李煢摔壞了腰?!斑@個時候發(fā)生了一件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有一天我在旗上遇到一個高中同學,他跟我說你知道嗎,劉雷雷在云南偷越邊境線出去了。劉雷雷是我同學,他家好像也有一點海外關系,父母在*初就去世了。我想像不出來,他那么文弱的一個人會去偷越邊境線。但是我又想,我如果出去找大伯呢?我父親當初讀的是哥倫比亞,憑什么我就要在這里挖沙子?”
    但是李煢終究沒有冒這個險,和其他大部分戰(zhàn)友一樣。他1974年回到了北京,進入一家工廠上了幾年班,1978年,他考上了清華大學。1983年,在鄧小平提出向發(fā)達國家大規(guī)模派遣留學人員的戰(zhàn)略背景下,李煢順利地去了美國馬里蘭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我一到紐約,大伯和表哥來接我,我就覺得自己很土很傻。從穿的衣服到帶的行李,都傻里傻氣的。我那時已經34歲了,比我大一歲的表哥已經做到了一家公司的高級主管,衣著筆挺,而我還剛剛開始自己的求學生涯。我看著自由女神像發(fā)誓,我這輩子的苦已經吃完了,我不會再回到中國去。”
    “很意外的是,我還在美國碰到了劉雷雷。他從云南出來之后,又經過很多波折,吃了很多苦,1975年才從香港到了美國投奔親戚。他也進入了一所大學念書,但是他說他不想多讀書了,他要把失去的青春補回來,所以只讀了一個本科就畢業(yè)了。我去美國的時候,他正在做香港外貿方面的生意?!?BR>    “我后來因為種種原因,確實也順利地留在了美國,把老婆孩子也接了過來。90年代初的時候,大概93、94年的樣子吧,我有一次給劉雷雷打電話,說什么時候一起聚聚。他說,'我正在香港呢,現(xiàn)在什么人都在跟北京做生意,你也回來看看吧。'我聽了覺得很震驚。我后來去找了一些《人民日報》海外版看,美國媒體上有關中國的內容我也反復看。好像一夜之間突然注意到,身邊'MadeinChina'的東西確實很多了”。
    1996年,李煢回到中國做外資公司的首席代理至今?!爸袊_實和以前不一樣了,我想說的是,鄧小平當初的政策,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托他的福,我們這一代人的悲劇不會再在下一代重演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