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是許多上海學子的夢想;出國,就多了一扇看世界的窗。然而,在陌生的國度,學子需要獨立面對很多困難,不管是生活上的還是學習上的。對一個剛到陌生環(huán)境的學生,盡快適應才能更好地學習。本期我們就請來兩位已經(jīng)在國外留學兩年多的上海學生,聽聽他們在海外生活的酸甜苦辣———
本期主人公江景行:留學英國,現(xiàn)就讀于帝國理工大學地球環(huán)境系戴曉燁:留學愛爾蘭,現(xiàn)就讀于考克大學多媒體碩士專業(yè)
【生活篇】
英語不好頻鬧笑話
在英國已生活了兩年的江景行表示,只要是在以英語為通用語言的國家,起碼的英語聽說能力必須具備。買東西、坐車、到餐館吃飯,都需要懂英語。英語是生存的必要工具。他剛到英國時雖然外語基礎不錯,但為了融入當?shù)氐膶W習氛圍和盡快學習俚語,還是上了兩個月的英語輔導班。
有個同去的朋友小肖,因為英語不好,不但買東西吃了虧,上課也鬧了笑話。小肖買了個手機,是付月租費的,第一個月當他收到帳單時竟有100多磅;小江一問才知道他都選了貴的項目。原來由于英語不好,營業(yè)員給小肖推薦了手機收費中貴的項目,小肖一直在說YES,被別人狠宰一把。又有,老師讓他形容一個函數(shù)圖像,小肖思考片刻,吐出三個單詞:UP、DOWN、UP,全班哄堂大笑。
陌生環(huán)境學會適應
剛到陌生環(huán)境,要小心迷路。江景行行程倉促,到英國后第二天就要去報到。由于到英國住的地方已經(jīng)天黑,為了明天準時到達學校,他讓朋友帶他先去學校。去時有朋友帶路,回來時沒有朋友陪,他一個人下了站也不知道該怎么走。因為那邊的鄉(xiāng)村小別墅都差不多,后來只好問路,一個人兜了一個小時才回到住的地方。
戴曉燁則幽默地表示,雖然剛過去樣樣都要適應,但英鎊造成的錯覺讓自己在英國買衣服感覺好受些。買衣服的時候由于都是英鎊標價,看起來面值都小,心理上的震撼也要小很多。比如買一件115英鎊的DKNY的夾克,會因為英鎊面值而把價錢拋腦后了,狠狠心買下。但折算成人民幣,就要1700多,在上海是很難下決心買下的。不過留學生還是要節(jié)約開支,這樣的瘋狂消費也是偶爾為之,否則就變成亂揮霍了。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比起穿衣,吃飯更是個頭疼的問題。小戴剛去英國時,幾乎天天吃面包,吃得看到面包都不愿去碰。后來中午改吃方便面。在英國,可以買到康師傅方便面,但要人民幣10元。一說到吃面貴,小江也連聲附和,他在一家小餐館看到一碗炒面,要2英鎊,他算了一下,要24元人民幣啊。他猶豫了足足20分鐘才決定進去吃,因為實在很久沒吃炒面了。
小江學校的晚飯很簡單,難吃又吃不飽。中餐館太貴又不好常去,小江決定自己做飯,盡管他以前從沒做過飯。他從超市買來印度米,再加上水和香腸煮,煮完后用湯料沖碗湯。由于控制不好水量,水放得太少,常常煮得很硬,但在小江看來是不錯的晚餐了。
小戴后來也學會了自己做飯,因為“算來算去這樣經(jīng)濟”。她跟其他幾個中國留學生一起湊錢買菜?!笆卟颂貏e貴,我一個手可以捏住的白菜要1.8英鎊一棵。”和小戴一起的留學生有來自東北的,喜歡包餃子吃。這對于中國留學生而言是美食。一群同學買來面粉、洋蔥、白菜、羊肉;幾個東北的女生和面趕餃子皮,而來自中國南方的幾個朋友則負責作餡。“條件異常艱苦啊,我們都沒搟面棍,只好拿保鮮膜的芯子代替。”小戴越說越興奮。
【學習篇】
老師不拘小節(jié)但實質嚴格
我們的老師都很和藹可親的,不拘小節(jié),而且他們喜歡學生直呼姓名?!靶〈鞲嬖V記者。有個叫Stephen的老師,因為小戴叫了幾次Sir,顯得很不高興。因為在老師看來,學生能記住老師的名字并直呼其名才是對他們的尊重。
老師上課遲到,下課早退,都是常有的事。但學生如果有問題要請教,他們會不計時間地解答,甚至愿意主動加課,直到學生弄懂為止。上課時學生在座位上直接向老師發(fā)問,他們不會介意講課被打斷。對于學習,以自覺為主,很少有老師會催學生做作業(yè),提醒學生復習。
老師對待考試是非常嚴格認真的。小江說他們的考試,不管文理科都有大約20%的成績是由實驗或者論文組成。如果老師幫大家弄份樣卷或單獨輔導一下一定可以讓學生通過?!暗珱]有一個老師這么做的,那怕你再向他求情,他也會對你說NO.”小江說,在他們的高中,如果有人作弊了,不但成績作廢,大學也進不了。
在國外做個真正的中國人
求學是留學的主要目的,在國外,保持中國人的尊嚴,學會做個真正的中國人也是學習的一部分。
小江住的那個英國小鎮(zhèn)有有軌電車,是那兒的重要交通工具。第坐電車時,售票員竟然問小江是全票還是半票。小江經(jīng)過詢問得知16歲周歲以下可享受半票,當時小江剛滿16周歲,但他還是說了半票,因為可以省一半錢。后來有售票員要看他的身份證,他很不好意思,只能說沒帶。從那以后他買全票了?!霸谟X花得很快,但要省也不該這么省,我不想給中國人丟臉?!毙〗f他以后會處處注意別占小便宜,失了中國人的尊嚴。
本期主人公江景行:留學英國,現(xiàn)就讀于帝國理工大學地球環(huán)境系戴曉燁:留學愛爾蘭,現(xiàn)就讀于考克大學多媒體碩士專業(yè)
【生活篇】
英語不好頻鬧笑話
在英國已生活了兩年的江景行表示,只要是在以英語為通用語言的國家,起碼的英語聽說能力必須具備。買東西、坐車、到餐館吃飯,都需要懂英語。英語是生存的必要工具。他剛到英國時雖然外語基礎不錯,但為了融入當?shù)氐膶W習氛圍和盡快學習俚語,還是上了兩個月的英語輔導班。
有個同去的朋友小肖,因為英語不好,不但買東西吃了虧,上課也鬧了笑話。小肖買了個手機,是付月租費的,第一個月當他收到帳單時竟有100多磅;小江一問才知道他都選了貴的項目。原來由于英語不好,營業(yè)員給小肖推薦了手機收費中貴的項目,小肖一直在說YES,被別人狠宰一把。又有,老師讓他形容一個函數(shù)圖像,小肖思考片刻,吐出三個單詞:UP、DOWN、UP,全班哄堂大笑。
陌生環(huán)境學會適應
剛到陌生環(huán)境,要小心迷路。江景行行程倉促,到英國后第二天就要去報到。由于到英國住的地方已經(jīng)天黑,為了明天準時到達學校,他讓朋友帶他先去學校。去時有朋友帶路,回來時沒有朋友陪,他一個人下了站也不知道該怎么走。因為那邊的鄉(xiāng)村小別墅都差不多,后來只好問路,一個人兜了一個小時才回到住的地方。
戴曉燁則幽默地表示,雖然剛過去樣樣都要適應,但英鎊造成的錯覺讓自己在英國買衣服感覺好受些。買衣服的時候由于都是英鎊標價,看起來面值都小,心理上的震撼也要小很多。比如買一件115英鎊的DKNY的夾克,會因為英鎊面值而把價錢拋腦后了,狠狠心買下。但折算成人民幣,就要1700多,在上海是很難下決心買下的。不過留學生還是要節(jié)約開支,這樣的瘋狂消費也是偶爾為之,否則就變成亂揮霍了。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比起穿衣,吃飯更是個頭疼的問題。小戴剛去英國時,幾乎天天吃面包,吃得看到面包都不愿去碰。后來中午改吃方便面。在英國,可以買到康師傅方便面,但要人民幣10元。一說到吃面貴,小江也連聲附和,他在一家小餐館看到一碗炒面,要2英鎊,他算了一下,要24元人民幣啊。他猶豫了足足20分鐘才決定進去吃,因為實在很久沒吃炒面了。
小江學校的晚飯很簡單,難吃又吃不飽。中餐館太貴又不好常去,小江決定自己做飯,盡管他以前從沒做過飯。他從超市買來印度米,再加上水和香腸煮,煮完后用湯料沖碗湯。由于控制不好水量,水放得太少,常常煮得很硬,但在小江看來是不錯的晚餐了。
小戴后來也學會了自己做飯,因為“算來算去這樣經(jīng)濟”。她跟其他幾個中國留學生一起湊錢買菜?!笆卟颂貏e貴,我一個手可以捏住的白菜要1.8英鎊一棵。”和小戴一起的留學生有來自東北的,喜歡包餃子吃。這對于中國留學生而言是美食。一群同學買來面粉、洋蔥、白菜、羊肉;幾個東北的女生和面趕餃子皮,而來自中國南方的幾個朋友則負責作餡。“條件異常艱苦啊,我們都沒搟面棍,只好拿保鮮膜的芯子代替。”小戴越說越興奮。
【學習篇】
老師不拘小節(jié)但實質嚴格
我們的老師都很和藹可親的,不拘小節(jié),而且他們喜歡學生直呼姓名?!靶〈鞲嬖V記者。有個叫Stephen的老師,因為小戴叫了幾次Sir,顯得很不高興。因為在老師看來,學生能記住老師的名字并直呼其名才是對他們的尊重。
老師上課遲到,下課早退,都是常有的事。但學生如果有問題要請教,他們會不計時間地解答,甚至愿意主動加課,直到學生弄懂為止。上課時學生在座位上直接向老師發(fā)問,他們不會介意講課被打斷。對于學習,以自覺為主,很少有老師會催學生做作業(yè),提醒學生復習。
老師對待考試是非常嚴格認真的。小江說他們的考試,不管文理科都有大約20%的成績是由實驗或者論文組成。如果老師幫大家弄份樣卷或單獨輔導一下一定可以讓學生通過?!暗珱]有一個老師這么做的,那怕你再向他求情,他也會對你說NO.”小江說,在他們的高中,如果有人作弊了,不但成績作廢,大學也進不了。
在國外做個真正的中國人
求學是留學的主要目的,在國外,保持中國人的尊嚴,學會做個真正的中國人也是學習的一部分。
小江住的那個英國小鎮(zhèn)有有軌電車,是那兒的重要交通工具。第坐電車時,售票員竟然問小江是全票還是半票。小江經(jīng)過詢問得知16歲周歲以下可享受半票,當時小江剛滿16周歲,但他還是說了半票,因為可以省一半錢。后來有售票員要看他的身份證,他很不好意思,只能說沒帶。從那以后他買全票了?!霸谟X花得很快,但要省也不該這么省,我不想給中國人丟臉?!毙〗f他以后會處處注意別占小便宜,失了中國人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