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考研政治大綱與變化——馬克思主義原理 | |||
章節(jié) | 2012大綱 | 2013大綱 | 備注 |
第二章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 |||
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 | 新增 | ||
2、事物的普遍聯(lián)系與發(fā)展 | 唯物辯證法與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到致性 | 唯物辯證法與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 | 說法改變,無實質變化 |
第三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 |||
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 | 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 | 說法改變,無實質變化 | |
1、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 | 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與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原則區(qū)別 | 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與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區(qū)別 | 說法改變,無實質變化 |
自由與必然 | 新增 | ||
3、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 | |||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內涵及其作用 |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構成及其作用 | ||
1、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guī)律 | |||
第五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本質 | |||
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chǎn)率的關系 | 刪除 | ||
1、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jīng)濟的矛盾 | |||
2、資本主義經(jīng)濟制度的本質 | 剩余價值的含義 | 剩余價值的實質 | 說法改變 |
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chǎn) | 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 | 說法改變,無實質變化 | |
3、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 | 資本義民主制度與法制、政權組織形式、選舉制度、政黨制度 | 刪除 | |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 |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構成及本質 | ||
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產(chǎn)生和確立,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 | 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產(chǎn)生和確立 | 合并 | |
當代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 | |||
章節(jié) | 2012年原大綱 | 2013年新大綱 | 備注 |
當代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 | 西方干涉主義的新特點 | 新增 | |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 |||
章節(jié) | 2012年原大綱 | 2013年新大綱 | 備注 |
(八)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 中國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及其偉大意義 | 說法改變,無實質變化 |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部分無變化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部分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