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有望持續(xù)刷新紀錄石油消費高峰將現

字號:

上周影響國際油價的因素有很多:伊朗正式表態(tài)不接受西方提出的中止鈾濃縮方案要求;以色列軍隊轟炸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國際機場;印度西部城市孟買郊區(qū)11日傍晚發(fā)生7起連環(huán)爆炸造成100多人死亡,260多人受傷;中國準備就日美制裁朝鮮問題動用否決權和美國石油庫存大幅下降。
     受上述多重因素影響,國際油價在創(chuàng)出每桶78.35美元的歷史新高后于上周五收于77.03美元,較4月21日創(chuàng)下的每桶75.17美元的收盤紀錄整整高出1.86美元。關于油價不斷創(chuàng)新高的深層原因,筆者認為,在100美元之下的高油價將不會抑制全球石油消費的前提下,還有地緣政治、煉廠問題和天氣三大供給不確定因素。
     石油消費高峰將現
     目前已進入7月中旬,北半球將迎來了一年內的石油消費高峰。
     由于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其庫存數據最能說明石油消費情況。截至7月7日當周美國原油商業(yè)庫存下降了600萬桶,遠超過此前經濟學家預計的140萬桶降幅。同時,美國汽油庫存也下降了43萬桶,比先前預測的23萬桶幾乎翻了一番。由于戰(zhàn)略儲備基數遠大于商業(yè)庫存基數,在進口和國內生產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庫存大幅下降只能說明高油價并沒有抑制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的石油消費。
     世界第二石油消費大國中國也將引領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長。海關數據表明,高油價沒能阻止中國石油需求的增長,今年5月份原油凈進口量更創(chuàng)單月紀錄,達到1228萬噸。
     煉廠問題仍令成品油供應緊張
     由于7月份是美國夏季石油需求高峰,原油和汽油庫存下降很快,而庫存數據下降能夠刺激買盤增長。因此,在夏季用油高峰期,煉油廠一個小小的事故都會引發(fā)國際油價的大幅上升,特別是目前全球煉油能力不足,成品油供應緊張,世界各國煉油廠紛紛增加原油儲備又引發(fā)原油價格上升,故成品油價格會反向拉動國際原油價格,當世界主要煉廠出現一點點問題時,哪怕這種問題根本不會影響全球石油加工量,國際油價在買家心理影響下都會出現明顯上升。
     颶風目前靜悄悄
     去年的卡特里娜颶風和麗塔颶風使美國墨西哥灣地區(qū)的生產全面受損,至今仍有12%的原油產能和22%的天然氣產量無法恢復。今年該地區(qū)的首個熱帶風暴阿爾貝托已經早早到來,雖然沒有襲擊產油區(qū),但已經把油價推上每桶70美元以上。7月份上半月已經過去,颶風問題似乎沒有困擾市場,但7月底和8月初才是颶風最活躍的季節(jié),市場對此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后市新高可期
     從最近的油價技術走勢來看,原油價格已經擺脫了5月份開始的高位振蕩運行格局,國際油價已經開始新一輪的上升周期,特別是在季節(jié)性消費高峰時受地緣政治、煉廠問題和天氣三大不穩(wěn)定性因素影響,國際油價還將不斷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我們認為此輪油市的高點將在每桶80美元以上,然后再圍繞75-85美元進行高位震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