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GRE寫作新在哪里
ETS官方網(wǎng)站上公布的關(guān)于GRE常規(guī)測試的修訂說明中,Argument 部分變化不大,變化主要涉及Issue部分:
1.用新的,更具體的題目減少考生可能對記憶素材的依賴
2.Issue的寫作時間由原來的45分鐘縮短為30分鐘。
3.Issue的題目由原來的2選1改為只有一道
以上三點,第一點是目的,二和三是實現(xiàn)一的手段。
新GRE寫作變化分析
1. 用新的,更具體的題目減少考生可能對記憶素材的依賴。
(New, more focused prompts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reliance on memorized materials.)
這句話點出了寫作改革的目的,即客觀考察考生的真實水平,也就是ETS這次改革的總目的之一:提高考試的有效性。(Increase test validity)同時,這句話留下了一個大的懸疑,即,改革后的issue寫作,是否還有Topic Pool?
在ETS給出新的信息之前,我不能做結(jié)論,只能對各種可能性進行分析。
A. 沒有題庫。
B. 有題庫,但有很大的更新。
減少考生依靠記憶素材的辦法,就是沒有題庫。這種不給事先準(zhǔn)備機會的做法,其目的是改變目前考生在準(zhǔn)備階段搜集甚至背誦素材,考試時按照模板“謄寫”的現(xiàn)狀。這種“有背而考”是無法體現(xiàn)考生的真實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而我剛剛提到,這次改革的目的恰恰就是提高考試對真實能力的反映,而通過考察考生對一個沒見過的題目的第一反應(yīng)能夠地實現(xiàn)考試的有效性(validity)。對一個全新的題目進行寫作需要良好的歸納分析能力,全面的知識結(jié)構(gòu),清楚的邏輯和連貫性,以及合格的心理素質(zhì)。這正是研究生院所要求的基本學(xué)術(shù)素質(zhì)。所以,沒有題庫的可能性很大。但這對EST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因為原有issue題庫所涵蓋的范圍已經(jīng)很廣了,再搞出新的東西來,并且不是換湯不換藥的新東西,是挺困難的。
另一種可能性是大幅度更新現(xiàn)有題庫。從ETS給的樣題來看,issue題目就是以前老版本的范文題目: “The best ideas arise from a passionate interest in commonplace things.” 我不知道這是代表他們來不及出新題庫,臨時拿一道題充數(shù),還是暗示題目變化不大。如果最終結(jié)果是題目變化很大,那現(xiàn)在搞這么個老家伙出來就挺讓人迷惑的。你起碼得表明題目的確是new,more focused了才行啊。所以我的判斷是,新題的出題工作還未完成。
2. 寫作時間縮短為30分鐘。
(The Issue and Argument tasks are each 30 minutes in length.)
首先,這是好事。30分鐘意味著中國考生最頭疼的字數(shù)問題得以減輕。在45分鐘的考試時間下,如果要拿個較好的分數(shù),考生需要寫550-600字的文章。而時間縮短為原來的2/3后,字數(shù)寫到400多就可以了。這恰恰是很多中國學(xué)生對某個論題進行論述的“合理”字數(shù)。(400正好,再繼續(xù)寫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但這樣的一個“好事”也宣告了模板作文法的壽終正寢。Issue寫作的一個重要的評分標(biāo)準(zhǔn)就是“insightful”,即深入,特別是論述的深入。在 400字的空間里,最能考察,也最應(yīng)該考察的是考生對一個問題、觀點、或主題的深入能力和細化能力。也就是說,考察的是分析和挖掘的能力。或者,說的更明白一些,字數(shù)雖然少了,但人家一定要的全是“干貨”。如此,倘若文章中仍然有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 Some people think A, while some think B. In my opinion,I think that A is a more reasonable choice.” 這等的廢話,其命運只能用“to找死”這樣的不定式,或者“who are 活膩歪了”這樣的定語從句來修飾。
3. 現(xiàn)場的題目由原來的2道選1道改為只有1道。
你別無選擇,只能含恨地寫。
這又涉及到是否有題庫的問題。如果有的話,題庫中的任何一道都不能不準(zhǔn)備,因為一旦遭遇了,我們沒地兒躲。而且,所謂的“高頻題”之類的自己騙自己的玩意兒就會顯得更沒有意義了。所以,不管有沒有題庫,你都必須具備打硬仗,啃硬骨頭的能力,用分析的方法,用論述的邏輯,而不是靠準(zhǔn)備好的例子去應(yīng)對。這句話就是干掉Issue的指導(dǎo)思想。也就是說,準(zhǔn)備的重點不在素材,而在于快速形成自己的論述風(fēng)格和論述套路;也就是說,建立自己的思維“模板”去替代句式模板;或者說,你的思維模板是屬于你自己的獨特的論述方法論。這所有的一切歸結(jié)于兩個字:分析,分析寫作的分析。(Analytical Writing.)
對ETS issue改革完成最終判斷,還需要等他公布更多的信息,特別是新的評分標(biāo)準(zhǔn)和范文。
ETS官方網(wǎng)站上公布的關(guān)于GRE常規(guī)測試的修訂說明中,Argument 部分變化不大,變化主要涉及Issue部分:
1.用新的,更具體的題目減少考生可能對記憶素材的依賴
2.Issue的寫作時間由原來的45分鐘縮短為30分鐘。
3.Issue的題目由原來的2選1改為只有一道
以上三點,第一點是目的,二和三是實現(xiàn)一的手段。
新GRE寫作變化分析
1. 用新的,更具體的題目減少考生可能對記憶素材的依賴。
(New, more focused prompts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reliance on memorized materials.)
這句話點出了寫作改革的目的,即客觀考察考生的真實水平,也就是ETS這次改革的總目的之一:提高考試的有效性。(Increase test validity)同時,這句話留下了一個大的懸疑,即,改革后的issue寫作,是否還有Topic Pool?
在ETS給出新的信息之前,我不能做結(jié)論,只能對各種可能性進行分析。
A. 沒有題庫。
B. 有題庫,但有很大的更新。
減少考生依靠記憶素材的辦法,就是沒有題庫。這種不給事先準(zhǔn)備機會的做法,其目的是改變目前考生在準(zhǔn)備階段搜集甚至背誦素材,考試時按照模板“謄寫”的現(xiàn)狀。這種“有背而考”是無法體現(xiàn)考生的真實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而我剛剛提到,這次改革的目的恰恰就是提高考試對真實能力的反映,而通過考察考生對一個沒見過的題目的第一反應(yīng)能夠地實現(xiàn)考試的有效性(validity)。對一個全新的題目進行寫作需要良好的歸納分析能力,全面的知識結(jié)構(gòu),清楚的邏輯和連貫性,以及合格的心理素質(zhì)。這正是研究生院所要求的基本學(xué)術(shù)素質(zhì)。所以,沒有題庫的可能性很大。但這對EST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因為原有issue題庫所涵蓋的范圍已經(jīng)很廣了,再搞出新的東西來,并且不是換湯不換藥的新東西,是挺困難的。
另一種可能性是大幅度更新現(xiàn)有題庫。從ETS給的樣題來看,issue題目就是以前老版本的范文題目: “The best ideas arise from a passionate interest in commonplace things.” 我不知道這是代表他們來不及出新題庫,臨時拿一道題充數(shù),還是暗示題目變化不大。如果最終結(jié)果是題目變化很大,那現(xiàn)在搞這么個老家伙出來就挺讓人迷惑的。你起碼得表明題目的確是new,more focused了才行啊。所以我的判斷是,新題的出題工作還未完成。
2. 寫作時間縮短為30分鐘。
(The Issue and Argument tasks are each 30 minutes in length.)
首先,這是好事。30分鐘意味著中國考生最頭疼的字數(shù)問題得以減輕。在45分鐘的考試時間下,如果要拿個較好的分數(shù),考生需要寫550-600字的文章。而時間縮短為原來的2/3后,字數(shù)寫到400多就可以了。這恰恰是很多中國學(xué)生對某個論題進行論述的“合理”字數(shù)。(400正好,再繼續(xù)寫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但這樣的一個“好事”也宣告了模板作文法的壽終正寢。Issue寫作的一個重要的評分標(biāo)準(zhǔn)就是“insightful”,即深入,特別是論述的深入。在 400字的空間里,最能考察,也最應(yīng)該考察的是考生對一個問題、觀點、或主題的深入能力和細化能力。也就是說,考察的是分析和挖掘的能力。或者,說的更明白一些,字數(shù)雖然少了,但人家一定要的全是“干貨”。如此,倘若文章中仍然有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 Some people think A, while some think B. In my opinion,I think that A is a more reasonable choice.” 這等的廢話,其命運只能用“to找死”這樣的不定式,或者“who are 活膩歪了”這樣的定語從句來修飾。
3. 現(xiàn)場的題目由原來的2道選1道改為只有1道。
你別無選擇,只能含恨地寫。
這又涉及到是否有題庫的問題。如果有的話,題庫中的任何一道都不能不準(zhǔn)備,因為一旦遭遇了,我們沒地兒躲。而且,所謂的“高頻題”之類的自己騙自己的玩意兒就會顯得更沒有意義了。所以,不管有沒有題庫,你都必須具備打硬仗,啃硬骨頭的能力,用分析的方法,用論述的邏輯,而不是靠準(zhǔn)備好的例子去應(yīng)對。這句話就是干掉Issue的指導(dǎo)思想。也就是說,準(zhǔn)備的重點不在素材,而在于快速形成自己的論述風(fēng)格和論述套路;也就是說,建立自己的思維“模板”去替代句式模板;或者說,你的思維模板是屬于你自己的獨特的論述方法論。這所有的一切歸結(jié)于兩個字:分析,分析寫作的分析。(Analytical Writing.)
對ETS issue改革完成最終判斷,還需要等他公布更多的信息,特別是新的評分標(biāo)準(zhǔn)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