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嶗山區(qū)海山學校高中英語組 魏訓剛
【摘要】二十一世紀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我國《英語課程標準》把學習策略列為課程目標之一,同時明確指出: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學習策略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本文通過對學習策略概念,及其對中學英語教學的作用分析,試著對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策略的各種具體方式進行了探討。
【Summary】The focus of the article is on helping teachers understand what are “l(fā)earning strategies” and train students to become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learners by teaching them to us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class.
關鍵詞:學習策略 分類 培養(yǎng)
Key Words: learning strategies categories train
二十一世紀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我國《英語課程標準》把學習策略列為課程目標之一,同時明確指出: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學習策略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那么何為學習策略呢?關于這個概念,有很多定義。O’Malley&Chamot(1990)認為,學習策略實際上是指學習者個體用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學習和保持新信息時所使用的特別想法或行為。Cohen(1990)則指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有意識地選擇出來的學習過程。《英語課程標準》則將策略定義為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fā)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不僅如此,我們所叫的學習策略實際上英文名字也不盡相同, Wendin & Rubin(1987 )稱其為"learner strategies",而O''Malley & Chamot一直用"learning strategies"。我們這兒所討論的學習策略,實際上是語言學習策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Oxford 的"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更合適。不過,雖然他們對學習策略的叫法不一致,卻都認為它有以下四個基本特征:第一,都是由學習者產(chǎn)生的,是語言學習者所采取的步驟。第二: 學習策略可以提高語言學習效率,幫助發(fā)展語用能力,這主要表現(xiàn)在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者的聽力,口語,閱讀或?qū)懽骷记缮稀5谌簩W習策略可以是可見的,(行為,步驟,技巧,等),也可能是不可見的,(想法,思考過程等)第四:學習策略與信息和記憶有關。(詞匯知識,語法規(guī)則等)。.
在新課改以前我們通常講學習方法,而現(xiàn)在都講學習策略,有不少教師認為其實現(xiàn)在講的學習策略和過去的學習方法是一回事,只是換了一個比較現(xiàn)代的名字而已。事實上,二者有很大的區(qū)別。Rebecc Oxford,O’Malley & Sharon 認為,策略是廣義上、宏觀的和抽象的認識、決策或選擇,它通常表現(xiàn)為為實現(xiàn)更好的效果而選擇一切可能手段的心理步驟。因而它更多地與個人有關。方法通常比較狹義、微觀、具體,它是一種演示性或顯性的行為步驟,更多地與整體有關。英語學習方法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處理具體問題的技術或技巧,而學習策略則是對何時使用何種技術和技巧的決策過程以及對技術、技巧本身的認識。通俗的講,學習方法解決的是“如何做”的問題,學習策略則是解決“何時如何做的問題”的問題。而對于一個掌握了多種學習方法的個體而言,要決定“何時如何做”,還涉及到對具體學習方法的認識、理解和評價。很顯然,個體只會選擇他認為佳的方法。比如記筆記,這是學習方法,同學們都了解,而何時記,記什么,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選擇,這就是學習策略。
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學習策略很多不同的分類方法。如根據(jù)使用者來分,可分為成功學習者和不太成功學習者的學習策略;根據(jù)運用的領域,則可以分為語法學習策略、詞匯學習策略、閱讀策略、寫作策略、聽的策略、說的策略等等。O’Mally等通過調(diào)查研究,將學習策略分為三太類,即: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社會/情感策略。Anderew Cohen 則把學習策略分為語言學習策略和語言使用策略。 此外還有不少語言學家也對學習策略進行了不同的分類。
《英語課程標準》把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調(diào)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這種分類既考慮了策略使用的目的,又考慮了到策略使用的心理和認知過程,是學習策略研究中采用較多的一種分類方法。
認知策略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采取的步驟和方法。
調(diào)控策略是指學生對學習進行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diào)整的策略。
交際策略是學生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以及提高交際效果而采取的各種策略。
資源策略是學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媒體進行學習和運用英語的策略。
學習策略不僅能夠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和質(zhì)量,減輕學生學習負擔,而且符合現(xiàn)代社會倡導的終身學習思想,使學生能在走入社會后真正實現(xiàn)自主的終身學習,更可以和教學策略相互促進,提高教學效率。而且研究結果還表明,不太成功的外語學習者可以借鑒成功外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策略是可以培養(yǎng)和訓練的,也是可以在教學中教授的(O’Mally & Chamot1990)。這為我們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和訓練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論基礎。
那么究竟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呢?在這方面,國外已經(jīng)開發(fā)出一系列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培訓的教程。而國內(nèi)在這方面的研究則相對薄弱。筆者在此僅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中有關學習策略的說明,結合自己對學習策略的理解和課堂教學的實踐,對其做些探討。
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教師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充分認識到學習策略對提高學習效果的意義并且?guī)椭鷮W生提高認識。
二:教師本人要注意學習策略的使用。要教給學生學習策略,教師必須首先掌握并能熟練運用學習策略。
三: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滲透學習策略的訓練。無論是使用統(tǒng)編教材,還是自己開發(fā)的課程資源,在教學前都要先考慮一下其中是否包含了對學生學習策略的訓練,哪個方面的,要讓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貫穿自己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四:要把學習策略的教學建立在個體基礎上。學習策略更多的與個人有關,教學策略本身無好壞,但具體到每個學生,則并不是每一種策略都有同樣的效果。所以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特點,已有的觀念和方法及常用的學習策略。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風格對其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
對于課堂上的具體行為而言,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培養(yǎng)認知策略的訓練:
認知策略包括學生如何接受語言材料,如何儲存材料,如何組織語言,如何理解語言結構,如何提高操作的技能,等等。
老師要從一開始,就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梢酝ㄟ^布置相應的問題來誘導預習,讓同學們自學生詞,了解大意,確定自己的難點和問題,在上課時要及時檢查,這樣很快學生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試著讓學生對中西方不同的觀點/文章/題目進行比較。
做看圖說話,對具體物體進行描述。
在聽,讀,說,寫時試著在腦中構思畫面。
做好筆記、小結、讀后感。 讓學生多總結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試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在做閱讀,聽力時努力根據(jù)上下文稿猜測意思。
教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試著利用工具書進行自學練習。
在學習中多加模仿,訓練。
培養(yǎng)調(diào)控策略的訓練: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調(diào)控策略,主要是把“反思”變成課堂上學生的活動。即:
讓學生做個人學習計劃,談個人打算,人生理想,從而進一步明確自己的不足,以修正自身的行為,完成自己的計劃,理想和目標。
向同學們談學習經(jīng)驗??梢宰屚瑢W們在班上做口頭演講,寫關于如何學好英語的文章。
做學年小總。
對自己的自己所用的學習策略效率進行評估,找出不足。
給出不同的問題,讓同學們挑選并解決問題。
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主要由學生組織參加,老師協(xié)助指導,如英語角,英語小品,歌曲大賽等等。
在課堂上,一節(jié)課精力完全高度集中是很困難的,這就要訓練學生有選擇的,定向使用注意力。如根據(jù)重點和難點和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來確定自己精力高度集中的時段。自己不熟悉的內(nèi)容就要集中精力聽講。
培養(yǎng)交際策略的訓練:
教師要課堂上可以指導學生如何開始談話,如何在談話中引出自己想談的話題或得到想要的信息,如何結束談話。
要對同學們進行非語言交流,或?qū)w態(tài)語的理解和運用的訓練。要讓學生注意不同文化中距離、眼神,手勢,面部表情的差異,并學會恰當運用。
用分組教學促進同學們的合作和交流。
培養(yǎng) 資源策略的訓練:
善于獲得學習資源、充分利用學習資源是英語學習中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對我國中學生而言,因為學習資源不是很豐富,因此資源策略顯尤為重要。
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課本不是的教材資源。還可以利用英文報紙、雜志、影視、廣播等學習。
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本上無法找到答案的作業(yè)。如在學習高一新教材第十單元時,筆者要求學生對目前中國的環(huán)境和動物保護情況進行調(diào)查研究并做匯報。并提供了一些網(wǎng)站的網(wǎng)址供同學們查詢。
按一定比例布置學生從語言實驗室,互聯(lián)網(wǎng),圖書館,社區(qū),動物國、水族館等才能找到答案的作業(yè)。當然,這要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比如筆者在青島,就充分利用了青島的海爾科技館,水族館,嶗山等本地資源,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到這些地方去尋找答案。尤其是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查詢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以上是作者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習策略及培養(yǎng)所做的一些探討和嘗試,事實證明,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學習策略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希望能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對此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使此次新課改的理念能真正深入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