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特權換稅收

字號:

從成品油價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到石油暴利稅在國稅總局與財政部的爭議聲中出臺,預示政府的經(jīng)濟管理方式正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即允許壟斷行業(yè)以國際市場定價作為參照系,獲取合理的利潤,同時政府以稅收手段對壟斷企業(yè)的盈利進行調節(jié)。
    如此,既*了這些企業(yè)長期呼吁的市場化能源定價機制這一核心問題,也使得壟斷企業(yè)的盈利取得了“合法出生證明”。
    而如何讓財政部的盈利成為大眾的勝利,是下一步應該考慮的問題。據(jù)報道,我國三大石油巨頭所支付的約每年300億元的暴利稅,將成為油價上調后對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yè)補貼的資金來源。但中石化董事長陳同海在香港舉行的業(yè)績發(fā)布會上披露的信息則與此稍有區(qū)別:政府收取的暴利稅部分用作平衡油價,讓成品油價有秩序地上升,同時會補助無法將增加的成本轉移的弱勢群體。
    也就是說,這部分收益一部分將返還給三大巨頭,用作成品油市場化定價尚未全部到位的成本,另一部分則用于受到油價上漲影響的弱勢群體與公益性行業(yè)。那么,油價上漲與征收暴利稅差額幾何呢?別的暫且不說,中石化計算4月份上繳特別收益金及成品油獲準加價兩個因素后,有純收益,因此認為新政策對該公司有利。如此說來,在上繳額中究竟有多少用于弱勢群體,尚難預料。至于這部分收益如何補償?shù)饺鮿萑后w身上,還有賴于相關部門提供公開透明的信息,并加以適當?shù)谋O(jiān)管。
    由于此次上繳暴利稅,石油巨頭事實上換回了對壟斷產(chǎn)品進行初步定價的許可證,并且最終會演變?yōu)橥耆▋r權。國家發(fā)改委已同步推進成品油價格改革,改善成品油價與國際油價倒掛問題,原則是讓煉油企業(yè)可以將成本加上合理利潤,來制定成品油價。多少利潤屬于合理范圍?在國際油價下降時,國內的油價是否也會按市場化原則同時下降?這些均有待時間證實。對此,我們在鼓掌的同時,應保持足夠的清醒。
    在公平征稅的同時,政府不應給壟斷企業(yè)以特權作為交換,這既不是培育長期稅源的有效之道,也不是征稅的合法理由。如何防止壟斷企業(yè)特權的蔓延,如何不為壟斷企業(yè)的財政重要地位所脅迫?政府在建立公平的市場環(huán)境的過程中,應該深入考慮并加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