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早升級快 武漢26名“小考生”沖刺高考

字號:

漢網(wǎng)消息 昨日,我市共有26名少年考生參加高考(Q吧),小的一位考生年僅13歲。
    他4歲上小學一年級
    武漢二中考點有5位少年考生,他們都來自武漢六中,其中王宜軒15歲。王宜軒的父親王軍介紹說,兒子在松滋出生,4歲上小學,在當?shù)刈x完小學才轉(zhuǎn)到武漢來。
    王軍介紹,孩子考少年班有“家族史”,他自己5歲讀小學一年級,后從長安大學(原西安公路學院)畢業(yè);自己的哥哥5歲讀小學一年級,那時候初中、高中分別只讀了2年,14歲上大學,18歲從武漢大學(原武漢水利水電學院)畢業(yè),現(xiàn)在是澳大利亞一家公司中國區(qū)總裁。
    說起王宜軒,王軍滿是自豪。王宜軒在鄉(xiāng)鎮(zhèn)沒培優(yōu),來了武漢從不培優(yōu)。先后在81中和6中上學,成績總能保持在年級前50名以內(nèi),自己一直照顧到兒子的興趣,每個階段的愛好都讓他充分發(fā)展,比如參加乒乓球、圍棋一類的活動。孩子學習、做事都很專一,本來還在讀高二,老師說他聰明,可以報考中科大少年班。于是在高二直接轉(zhuǎn)入高三參加高考復習。
    這樣是否違背教育規(guī)律?王軍認為,孩子沒有覺得是被逼著學,能適應,成績優(yōu)秀,為什么不能早高考呢?
    他小學畢業(yè)后直接上初三
    不滿15歲的宛竹,是硚口區(qū)的一名少年考生,目前正在市十一中讀高三。
    3年前,宛竹小學畢業(yè)后連跳三級,直接進入初三學習,成為當時市二十四中初三年級年齡小的學生。他在初三學習一個學期后,又轉(zhuǎn)入市十一中就讀高中。
    宛竹的班主任老師滕維生說,宛竹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學科成績非常好,理綜成績在全班名列前茅。宛竹記憶、理解能力非常強,綜合素質(zhì)很突出,盡管沒有系統(tǒng)學習初中英語(Q吧),但閱讀題中只要沒有生單詞,他做題的速度比其他同學都快。
    不過,滕老師還說,高一、高二時宛竹不太用功,有時還在課堂上看小說。學校發(fā)的《國防教育小讀本》別的同學很少看,而他會看。宛竹不屬于死讀書那類學生,喜歡參加羽毛球、籃球等體育運動,班級舉辦文藝晚會,他都會積極參加。
    據(jù)介紹,小宛竹報考的高校是南京東南大學少年班,只要高考成績超過一本線,即可被該校錄取。宛竹的父母均為教師。從他小學四年級起,父親便買回中學物理、化學書籍,購置實驗儀器,指導他學習。去年,他參加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