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譯英
1 :學(xué)會 explain
聽到的是母語,聽入通常是沒有問題了,難點就轉(zhuǎn)移到了"譯"上面。聽過很多口譯考生在此時方才感嘆中文的博大精深,尤其是聽到諺語、成語、古詩之類的中文,心里往往涼了一大截。但古詩、諺語、成語又往往是口譯考試的一個考點,難道非得背一本"諺語寶典"才能過關(guān)么?我的回答為非。
我通常建議考生在準備的過程中不要進入一個誤區(qū):以為只有背過的東西才能口譯得出來。一來說,這樣的準備效率過低。試想中國古詩諺語無數(shù),中文的版本大家也未必翻閱過一遍,現(xiàn)在卻用英文來背一遍,實在很不科學(xué)。何況,即使有些考生帶著超強的毅力把各種"寶典"死背了一通,在考場上卻搜腸刮肚、回憶不起來的大有人在。不經(jīng)過主動思考的模仿式學(xué)習(xí),并不得口譯學(xué)習(xí)的要領(lǐng)。
無論是考試還是實戰(zhàn),口譯的內(nèi)容通常是"不可預(yù)見( unpredictable )"的,考生不能指望聽到的東西都經(jīng)過精心準備,而隨機應(yīng)變的能力又恰恰是口譯員所需要的。
再次體會一下"口譯是信息的轉(zhuǎn)換,不是詞匯的對號入座".平時能夠積累到足夠的譯文當然,但如果碰到一個準備之外的表達,切忌受到中文語言的束縛,應(yīng)該站在更高的角度整體理解,然后做信息的轉(zhuǎn)換。在考試中,只要能將你所理解的中文意思用簡單的英文解釋過去,就達到溝通的目的了。
學(xué)會 Explain (詮釋),設(shè)法在有限的時間里反應(yīng)出一個達意的譯文,很重要。
Eg (例一)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評析:這句話所對應(yīng)的精美的筆譯版本比比皆是。但是如果沒有準備到,也不必慌張。首先在聽入應(yīng)該在心里快速整理出一個簡單明了的中文意思,比如:大海之所以能容納那么多河流,是因為它有很大的容量。然后用簡單的英文將這層含義解釋過去,比如口譯成: The sea can contain hundreds of rivers because it has large capacity./The sea contains hundreds of rivers for its large capacity. 盡管這樣的版本比較 plain ,不如中文那么精練典雅,但在口譯里已經(jīng)完全可以接受了。在考試中,保持冷靜的狀態(tài)去積極地思考很關(guān)鍵,用上 explain 的工具往往能夠幫助你化解很多難點。再舉個例子,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如何用簡單的英文解釋諸如此類的中文短語:
Eg (例二):當今世界,老問題懸而未決,新問題層出不窮。
口譯譯文: In the world today, the old problems remain /are unsolved, and new problems are coming up one after another / keep coming up.
2 :學(xué)會 simplify
在中譯英時,對于一些意義交疊的四字結(jié)構(gòu),不多局限在其中,絞盡腦汁從字面上一點一點把對應(yīng)的英文給擠出來。對于這樣的結(jié)構(gòu),可以借助 Simplify 這個工具,化繁為簡,傳遞核心的意義和信息。比如"相得益彰,渾然一體",考生在考試時用一個短語 A is in good harmony with B 也就達意了。再比如:
Eg: 近期國內(nèi)外發(fā)生了許多大事,上至政治家,下至老百姓都無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口譯譯文:: Recently, some big events have taken place. From politicians to grassroots/ordinary people, no one would overlook / ignore them.
整場高級口譯的口試差不多也就 10 多分鐘的時間,但實可謂對綜合實力和心理素質(zhì)的一場考驗。在祝福大家一舉拿下口試的同時,還想和大家說:證書固然重要,但是通過口譯的學(xué)習(xí)和考試讓英語綜合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才是最可貴的。
Good luck! 祝大家五月好運!
1 :學(xué)會 explain
聽到的是母語,聽入通常是沒有問題了,難點就轉(zhuǎn)移到了"譯"上面。聽過很多口譯考生在此時方才感嘆中文的博大精深,尤其是聽到諺語、成語、古詩之類的中文,心里往往涼了一大截。但古詩、諺語、成語又往往是口譯考試的一個考點,難道非得背一本"諺語寶典"才能過關(guān)么?我的回答為非。
我通常建議考生在準備的過程中不要進入一個誤區(qū):以為只有背過的東西才能口譯得出來。一來說,這樣的準備效率過低。試想中國古詩諺語無數(shù),中文的版本大家也未必翻閱過一遍,現(xiàn)在卻用英文來背一遍,實在很不科學(xué)。何況,即使有些考生帶著超強的毅力把各種"寶典"死背了一通,在考場上卻搜腸刮肚、回憶不起來的大有人在。不經(jīng)過主動思考的模仿式學(xué)習(xí),并不得口譯學(xué)習(xí)的要領(lǐng)。
無論是考試還是實戰(zhàn),口譯的內(nèi)容通常是"不可預(yù)見( unpredictable )"的,考生不能指望聽到的東西都經(jīng)過精心準備,而隨機應(yīng)變的能力又恰恰是口譯員所需要的。
再次體會一下"口譯是信息的轉(zhuǎn)換,不是詞匯的對號入座".平時能夠積累到足夠的譯文當然,但如果碰到一個準備之外的表達,切忌受到中文語言的束縛,應(yīng)該站在更高的角度整體理解,然后做信息的轉(zhuǎn)換。在考試中,只要能將你所理解的中文意思用簡單的英文解釋過去,就達到溝通的目的了。
學(xué)會 Explain (詮釋),設(shè)法在有限的時間里反應(yīng)出一個達意的譯文,很重要。
Eg (例一) :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評析:這句話所對應(yīng)的精美的筆譯版本比比皆是。但是如果沒有準備到,也不必慌張。首先在聽入應(yīng)該在心里快速整理出一個簡單明了的中文意思,比如:大海之所以能容納那么多河流,是因為它有很大的容量。然后用簡單的英文將這層含義解釋過去,比如口譯成: The sea can contain hundreds of rivers because it has large capacity./The sea contains hundreds of rivers for its large capacity. 盡管這樣的版本比較 plain ,不如中文那么精練典雅,但在口譯里已經(jīng)完全可以接受了。在考試中,保持冷靜的狀態(tài)去積極地思考很關(guān)鍵,用上 explain 的工具往往能夠幫助你化解很多難點。再舉個例子,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如何用簡單的英文解釋諸如此類的中文短語:
Eg (例二):當今世界,老問題懸而未決,新問題層出不窮。
口譯譯文: In the world today, the old problems remain /are unsolved, and new problems are coming up one after another / keep coming up.
2 :學(xué)會 simplify
在中譯英時,對于一些意義交疊的四字結(jié)構(gòu),不多局限在其中,絞盡腦汁從字面上一點一點把對應(yīng)的英文給擠出來。對于這樣的結(jié)構(gòu),可以借助 Simplify 這個工具,化繁為簡,傳遞核心的意義和信息。比如"相得益彰,渾然一體",考生在考試時用一個短語 A is in good harmony with B 也就達意了。再比如:
Eg: 近期國內(nèi)外發(fā)生了許多大事,上至政治家,下至老百姓都無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口譯譯文:: Recently, some big events have taken place. From politicians to grassroots/ordinary people, no one would overlook / ignore them.
整場高級口譯的口試差不多也就 10 多分鐘的時間,但實可謂對綜合實力和心理素質(zhì)的一場考驗。在祝福大家一舉拿下口試的同時,還想和大家說:證書固然重要,但是通過口譯的學(xué)習(xí)和考試讓英語綜合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才是最可貴的。
Good luck! 祝大家五月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