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心理咨詢的收費

字號:

關于心理咨詢的收費問題,應該不是什么問題。如果承認心理咨詢是一種勞動,并且是一種高級的勞動,是有效的勞動,是被認可的自愿接受的勞動,就需要合情、合理、合法的收費了。
    但是對這個問題在中國存在很多的爭議,許多人不理解?;颊卟焕斫?、醫(yī)生不理解、領導不理解、國外的朋友更不理解。導致許多的爭論,這個在近1年多的時間內,在國內一些心理網站、論壇上都表現了出來。甚至在國內比較權威的雜志《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上也可以看到(“關于心理治療與咨詢收費的幾點思考”-----王金道,2005,19卷,9期635頁)。
    很存正常的問題為什么還在關注和思考,講很多的道理云云,說明目前心理咨詢在中國還是起步階段。
    奇怪嗎?
    一點也不奇怪。
    按照開始我講的看:
    1、心理咨詢是一種勞動,多數承認。但是對于這個勞動屬于什么范疇,很多人認為是義務的、慈善、官方的,當然是免費的。咨詢過去都是義務的。到車站咨詢或者法律政策的咨詢是屬于政府的義務解答。心理咨詢也是咨詢,就也是義務性質的。
    2、心理咨詢是高級勞動。咨詢是勞動,是否高級不知道,教授可以咨詢,剛學習3個月的考試一下合格了也可以咨詢。這樣就看不出什么高級的地方。國內娛樂媒體也拿咨詢開涮,成了搞笑的資料。這樣咨詢還有什么可以談受費的。
    3、最關鍵的問題,是有效的勞動嗎?如果沒有什么效果,干嗎要收費,耽誤人家的時間沒有給你要就好了。
    我們判斷效果經常是從感覺的、經濟的、直觀的角度看,我們經常與醫(yī)院的治療效果比較。咨詢的效果的判斷就非常有爭議了。因為主觀的地方多。
    甲來咨詢:“醫(yī)生,我經常頭疼、失眠,醫(yī)院說我沒有什么病,認為我是心理問題,轉這里做心理咨詢?!?BR>    醫(yī)生詳細聽完介紹,做了心理檢查和測驗,說:“頭疼如果沒有什么疾病的原因,就可能是心理問題了,你有點焦慮和抑郁的問題,可以心理治療。我告訴你治療的大致過程和注意的事項。----今天到這里,已經1個多小時了,按照我們開始說的時間,應該結束本次咨詢了,費用是----?!?BR>    甲:“大夫,我還是頭疼,痛的厲害了,這次我先不交費了,到頭不痛的時候一次都交上?!?BR>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甲心情好多了。
    醫(yī)生:“我們的治療基本結束了,你的情緒也好了,你說的頭疼也好了。希望你交咨詢費?!?BR>    甲:“大夫,我的頭痛又加重了,我有經濟壓力也是心情不好的原因。你一提錢我就頭疼。我的頭疼現在是你引起的了,我為什么還交費,你又沒有治療好,現在又頭疼了?!?BR>    醫(yī)生:“你不是不頭疼了嗎?現在怎么又頭痛了?”
    甲:“我頭痛是真的,不是假裝的,也不是不愿意給你錢。你不相信檢查一下看看我是并不是頭疼?!?BR>    醫(yī)生:“頭疼是檢查不出來的,是你自己的感覺,我怎么知道?!?BR>    甲:“醫(yī)生,你怎么有點不耐煩了,你就知道要錢,我頭疼你不管了嗎?”
    醫(yī)生接受了教訓,要求把一個療程的2/3的費用先交納,大概需要300---3000元。
    結果,來咨詢的人很快就沒有幾個了。
    4、自愿接受服務問題。有的是自己主動要求咨詢的意識不強烈,是家長帶來咨詢的?;颊呔筒辉敢飧顿M。
    5、在收費問題上,醫(yī)生不愿意因為金錢而影響自己的社會角色,也沒有經濟頭腦。他們不愿意耐心的解釋收費的問題和價值。如果發(fā)生與患者在費用方面的糾紛,經常是醫(yī)生主動的放棄。因為這樣對他的影響很不好,浪費很多的時間和口水、情緒,外界不知道的還認為是醫(yī)生欺騙或者額外收費?;颊咧肋@一點,就故意制造一點糾紛,結果就自然也不交費而不了了之。
    其實現在需要咨詢的都知道要交費,他們多數也愿意交,很少有賴皮一點也不交的。但是在數量上當然是希望越少越好。有個別的是在潛意識的推動下制造借口不交的。也有逃費的(咨詢完或者療程最后不交)。
    對于費用問題是心理咨詢醫(yī)生很頭疼的事情,他們是高級知識分子也不愿意討論錢。個別的例外。